登錄???|???注冊
《湯液經解》為經方大家卞嵩京先生所著。全書共四卷,卷上以劉民叔先生1956年至1960年口授心傳為主,卷中及卷下為卞嵩京遵循劉師思想所作,卷末為讀《湯液經》之醫論心得。全書逐條訓釋《伊尹湯液經》,為《伊尹湯液經》問世后第一個全注本,并參校《脈經》《金匱玉函經》《千金翼方》《傷寒論》《金匱要略》諸本,以《神農本草經》《名醫別錄》之藥性功能詮釋方證,旁征博引,以經解經,論述詳盡,獨具只眼。本書可供臨床中醫師或對經方有興趣者學習參考。
卞嵩京 ·中醫 ·32.2萬字
該教材以目前基層藥學人員應掌握的內容為框架,介紹了醫療機構藥事管理(包括醫療機構藥事管理法律法規、抗菌藥物臨床應用與管理、特殊藥品管理、醫療機構藥品供應管理)、臨床藥師基本技能(包括職業素養、調劑服務、溝通技巧、用藥錯誤的防范和處理)、藥物臨床應用管理(包括藥物臨床應用管理概述、臨床藥學服務、臨床常見疾病的藥物治療管理、惡性腫瘤的藥物治療管理),內容層層遞進,更力求與時俱進,能反應目前本學科發展的規范指南。相信本套書的出版能為基層藥學人員的學習提供重要參考。
劉湘 劉世坤 曾建平 ·藥學 ·24.1萬字
心血管專科醫師培訓使用的系列培訓教程的第一本。全書充分體現了系統性、規范性、實用性、簡潔性,而且涵蓋了心律失常介入技術相關的基礎與臨床研究、心電生理與導管消融、心臟起搏與除顫治療的介入技術培訓的全部內容。是一本必不可少的培訓及考試用書。
張澍 ·外科學 ·38.3萬字
內容:以經典病例為導引,以破絲剝繭的手法進行剖析,輔以專家述評,從宏觀到微觀立體的、全面的、深入的詮釋疾圍術期病人的心理、生理變化以及科學有效的管理手段。特點:本書圖文并茂,深入淺出,簡潔明了。結合文獻對圍術期管理及并發癥處理進行闡述,使讀者在實踐中經驗中消化已有的理論知識,提高外科醫生,尤其是住院醫生的圍術期管理水平。
張忠濤 ·外科學 ·37.1萬字
《認知癥照護實務手冊》是一本關于認知癥照護的指南,旨在提供給照護者和醫護人員一些實用的工具和策略,以幫助他們更好地照顧認知癥患者。手冊內容包括認知癥的基本知識、評估的知識、照護計劃的制定、溝通技巧、行為管理、藥物治療、照護中的安全問題等方面。此外,手冊還提供了一些實用的工具和資源,如照護日記、檢查表、問卷等,以幫助照護者更好地記錄和評估患者的狀況,并為他們提供更好的照護服務。本手冊旨在成為認知癥照護領域的實踐指南,適用于家庭照護者、社區護工、機構照護人員和專業醫療保健人員。
黃琳 隋國輝主編 ·護理學 ·21.8萬字
《實用比較醫學影像技術》是將解剖學、病理學、臨床醫學、影像診斷學及影像技術學等學科綜合起來,以影像技術學為中心,組成的一個有機檢查鏈。第一章為緒論,主要講述當今影像檢查技術學的新設備、新技術和新方法;第二章至第八章分別闡述了顱腦疾病、五官及頸部疾病、胸部疾病、腹部疾病、盆腔疾病、脊柱及骨盆疾病及四肢骨、骨關節及肌肉疾病的檢查方法新進展、首選檢查方法、疾病相關知識及相關影像檢查分析。
胡軍武 張樹桐 陳旺生 ·醫療器械 ·47.7萬字
本書收載潘敏求、黎月恒醫案130則,基本覆蓋了中醫常見病、多發病和中醫治療獨具特色與優勢的部分疑難病癥,展示了著名中醫專家潘敏求、黎月恒的臨證思辨特點和用藥經驗。本書內容豐富,觀點客觀,論理清晰,可供臨床醫生、醫學生、患者參考使用。
潘博 ·綜合 ·38.4萬字
內容:全書分為圍術期用藥、臨床監測技術、臨床麻醉、臨床治療技術、專科手術麻醉、危重疑難病人的麻醉、心肺腦復蘇、疼痛治療、麻醉與科研九部分。內容以簡明、實用為主,重點突出,條理清楚,便于在工作中隨時查閱,并且突出了理論與實踐、基礎與臨床、臨床麻醉與監測治療的結合。讀者以臨床麻醉醫師為主,也適用于醫學院校師生、臨床各科手術醫師閱讀和參考。特點:本書具有較強的實用性,但由于編者水平有限,盡管做了最大努力,書中缺點、錯誤在所難免,懇切希望讀者給予批評、指正。
姚尚龍 嚴敏 ·醫藥教材 ·26萬字
《中西醫結合兒科學》是中西醫臨床醫學專業的主干課程之一。通過本門課程的學習,要求學生掌握中西醫結合兒科學基本知識和技能,并培養正確的中西醫結合的思維方式。本教材總結了我國中醫院校和部分西醫院校多年來積累的中西醫結合的臨床診療和教學經驗,力求在有所創新的同時,使中西醫結合的診療規范化,為學生的知識、能力、素質協調發展創造條件。
王雪峰 鄭健主編 ·醫藥教材 ·37.3萬字
本書是一本根據全身體征全面系統判查疾病的診斷書,收集了古往今來的許多簡便而實用的診病方法,重點介紹用眼看、手摸的方法,探查人體從頭到足各部位(包括分泌物、排泄物)所呈現出的色澤、形態和結構的改變,并闡述這些改變與人體內部器官正常與異常狀態的對應關系,進而分析其可能發生或易于發生的疾病。書中介紹的這些與眾不同的診法,既不用昂貴的儀器,也不需專門的場所,省時、省錢又方便。對于復雜、疑難病癥,這些診法也能提供一些早期線索,提醒讀者盡快就醫確診。
趙建成 ·中醫 ·23.2萬字
在最近5年內,內鏡神經外科無論是治療病種、手術理念,還是手術設備、手術技術,都有很大進步和更新。本書是國內唯一系統闡述內鏡神經外科的專著和教材,據此,有必要對本書的部分章節進行更新和修改。本次修訂是更新內容、更換清晰的圖片。垂體瘤、脊索瘤、腦內血腫、脊柱脊髓等添加較多新技術,或重新書寫。添加側顱底疾病和眶周疾病的內鏡治療。
張亞卓 ·綜合 ·29.6萬字
本書以"前沿化、臨床化、實用化"為寫作特色,以包括化療、放療、手術及靶向治療等多學科協作治療為寫作主線,并體現轉化醫學在NSCLC領域提供的科學依據。涵蓋近年來非小細胞肺癌診斷和治療的全面理論與實踐。是非小細胞肺癌診斷與治療的必備工具書。
陸舜 ·內科學 ·46.4萬字
在簡要介紹該類藥物的來源、特性和研究現狀的基礎上,重點介紹該類藥物的研究思路和研制方法技術及在研制過程中需要注意的問題,同時根據實際情況適當介紹該類藥物中研制成功的實例,并介紹該類藥物在臨床的應用情況包括評價、需求和發展前景等。
李校堃主編 ·醫藥教材 ·48.3萬字
本書主要內容與特色:為了體現本書的實用性,對本書的書寫內容安排如下,基礎理論占10%、新進展研究占20%、中醫藥占30%、西醫藥占40%,本書專業性強,臨床實用性好,是廣大眼科醫生難得的防治近視眼參考書。本書共有六篇四十八章,由23位編委合力編寫。并特別編入最新的屈光手術及其發展新趨勢、防治青少年近視眼新概念匯集一覽,讓讀者飽覽科技進步對近視防治的巨大推動力。
鐘興武 張仁俊 畢宏生 ·基礎醫學 ·43萬字
本書分總論、各論兩部分,分別論述了中醫男科學的學科特點、任務、范圍、理論淵源和男性的解剖生理特點、病因病機特點及男科疾病的診斷、辨證與常用治法等中醫男科理論問題,并從源流概說、病因病機、辨證論治、醫案舉例、預防與護理、名醫論述和現代研究進展等方面對男性特有疾病詳加論述,同時還對性事與男子保健作了有益的探討,較全面地揭示了中醫對男科學的認識和經驗,從深度和廣度兩方面反映了該學科當時的總體水平,初步構建了中醫男科學的基本理論體系,填補了中醫學當時沒有中醫男科學系統學科專著的空白,推動了整個學科的形成與發展。
王琦著 吳宏東整理 ·中醫 ·40.6萬字
本書分9章詳細介紹了中醫臨床研究方案優化的實施、中醫臨床研究過程管理與質量評估的設計與實施、質量評估方法、因子分析法、臨床研究過程質量評估、臨床研究結題質量評估、中醫臨床研究數據管理等。內容全面權威,框架設計合理,具有可操作性,對建立中醫臨床研究質量控制與質量保證體系,保障中醫臨床研究質量,確保研究結論科學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義。適合中醫藥醫療、科研、教學人員從事科研課題設計與研究參考。
翁維良 ·中醫 ·22萬字
《孟慶云文集》以習近平主席對中醫藥事業發展的重要指示“傳承精華,守正創新”為宗旨,充分展示孟慶云研究員50余年發表各類文章和著述,將精華匯編成文集,分為中醫經典理論探討、中醫藥研究方法及其方法論、《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卷首語匯集、中醫流派與學派研究、序評、醫案與醫話、古典醫籍孤本提要、思考中醫和論著概述九個模塊,旨在將孟慶云學術思想系統化和規范化,以利于學術傳承,助力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意見》,推動中醫藥理論的傳承精華和守正創新,可為中醫藥研究人員、臨床工作者、院校師生和愛好者提供參考和借鑒。
孟慶云 ·中醫 ·39.7萬字
本套教材共14本,包含基層常見重癥、慢性病、護理、康復、預防、教學、基地管理等多項內容,由國內基層衛生領域一線專家編寫而成,在編寫過程中,緊緊圍繞培養目標,牢牢抓住基層衛生工作重點;注重教材編寫的“三基”“五性”“三特定”原則,注重整套教材的整體優化與互補。本套教材的培養目標是滿足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及人員的需求,培養職業素養良好、專業技能扎實、協調溝通能力良好的基層衛生服務人才,為居民提供更為優質、更為廣泛的醫療保健服務,真正落實“預防為主”的理念,實現對居民全生命周期的照護,本套教材可供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在崗人員培訓、全科醫生轉崗培訓和特崗計劃、全科醫生師資培訓、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生培養等使用。
梁萬年 杜雪平 曾學軍 ·醫藥教材 ·23.2萬字
本書為“全國縣級醫院系列實用手冊”其中一冊。本書重點是婦產科常見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技術,主要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婦產科常見疾病的診斷和治療要點,第二部分則呈現婦產科常用的診斷和治療技術(包括手術圖解)。做到簡明、清晰、實用。
劉興會 梁志清主編 ·婦產科學 ·38.1萬字
結核病被列為我國重大傳染病之一,是嚴重危害人民群眾健康的呼吸道傳染病。根據WHO的統計,我國是全球22個結核病流行嚴重的高負擔國家之一,同時也是全球27個耐多藥結核病流行嚴重的高負擔國家之一。目前我國結核病年發患者數約為130萬,占全球發病的14.3%,位居全球第2位。而耐多藥結核病患者的估計人數位居全球第1位。目前在我國推行的遏制結核病策略中將以細菌學檢查為主與胸部X線檢查相結合的檢查方法,作為結核病的主要發現手段。難于滿足對結核的早期診斷及大規模的篩查。國家重大傳染病專向的實施,建立了新型的結核診斷技術,并研制出相應的產品,對于結核病的早期診斷,及時隔離和治療,有效切斷傳染途徑,降低結核病的發病率和死亡率至關重要。
張賀秋 趙雁林主編 ·基礎醫學 ·24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