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二十世紀的大提琴聲》由德高望重的大翻譯家陳安先生撰寫。陳安早年畢業于上海外國語學院和哥倫比亞大學,先后任職于中央電視臺國際部和《美洲華僑日報》,現為紐約《僑報》專欄作家和香港《鳳凰周刊》特約撰稿人。其譯著包括“美國文壇第一人”、普利策文學獎獲得者菲利浦·羅斯(PhilipRoth)的《反美陰謀》等。
陳安 ·音樂 ·19.3萬字
本書及《交響經典:聆聽交響音樂名作(上冊)》以作曲家的生辰年代為順序,展現交響音樂400年發展的軌跡。精選歐美17世紀到20世紀的82位zhu名作曲家的164部代表作品,這些作品是西方交響音樂的經典,在音樂歷史上有一定地位,在愛樂者群中有一定知名度,在交響音樂領域也有一定代表性。如同熟讀唐詩300首一樣,作者將帶領讀者聆聽這164部作品,了解西方古典音樂中的交響音樂這一主脈的基本神貌。
李近朱 ·音樂 ·19萬字
本書分為上、下兩編,上編為中國鋼琴教育的傳入與發展,深入系統地厘清中國鋼琴教育的發展脈絡,總結中國鋼琴教育取得的成就,探討它未來可能的發展路向,不僅有重要的學術價值,而且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下編以川北“王皮影”為個案研究,以田野調查、文獻研究和理論分析為主,從歷史學、藝術學、民俗學等多學科的視角,結合川北地區的經濟與文化,采用圖片和文字相結合的表達方式,運用“白描”手法力圖再現川北“王皮影”的歷史。
李浪 朱艷杰 ·音樂 ·17.8萬字
《百年樂府》采用音樂編年體的方式,從1907年第一首學堂樂歌起,用音樂的形式再現和還原歷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文史研究館、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前任主席王立平主編。《百年樂府》共錄入1500多首歌曲。對每一首作品都注明了產生年代、時代背景,對詞曲作者的生平也都佐以考證并附加簡短介紹。對少部分無從考證或存在爭議的背景資料,也加以注釋說明。對某些特定歷史背景下出現的作品,則本著“以史為鑒”的誠實態度加以謹慎收錄。還有一些屬于譯配、填詞的歌曲,雖然旋律經典,也曾經風靡一時,但囿于體例所限未能入選。當今是個開放包容的時代,也是個鼓勵創造的時代,我們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在為我們所聽到的真實聲音代言,讓歌聲中的歷史更加充實、真切、生動。
王立平主編 ·音樂 ·12.4萬字
合唱是一門技術,合唱指揮是一種技能,需要融入多個藝術,注重配合與協作,其中指揮者的藝術表現力成為了一大關鍵。本選題就合唱指揮的相關理論知識進行探討,并通過對合唱指揮表現力內涵進行論述,進而研究如何提高合唱指揮藝術表現力的方式。加強對合唱指揮理論和合唱指揮藝術表現力的研究,對進一步了解合唱藝術與合唱指揮應具備的素質,以及提高合唱指揮能力有著重要的作用。合唱是一門技術,合唱指揮是一種技能,需要融入多個藝術,注重配合與協作,其中指揮者的藝術表現力成為了一大關鍵。本選題就合唱指揮的相關理論知識進行探討,并通過對合唱指揮表現力內涵進行論述,進而研究如何提高合唱指揮藝術表現力的方式。加強對合唱指揮理論和合唱指揮藝術表現力的研究,對進一步了解合唱藝術與合唱指揮應具備的素質,以及提高合唱指揮能力有著重要的作用。
墨日根高娃 ·音樂 ·10.5萬字
一切音聲皆含道性,道性通達一切音聲。《音聲之道》是作者對各種音樂聆聽及理解的筆記,是闡釋,也是再一次重塑音樂。作者借釋迦牟尼、老莊、耶穌的智慧,為我們闡明音樂之起源,帶我們聆聽和體味非洲歐洲原生態音樂、格里高利圣詠、非暴力的音樂作品《雨》《敦煌》、藏族歌手才讓旦的雪域天籟、搖滾音樂之父崔健、無一絲火氣的南音,一十六講內容不多,卻提供讀者以一種全新的理解音樂的心界、眼界,悟得音聲之道。
瞿小松 ·音樂 ·17.4萬字
《陳平一京胡伴奏譜:京劇經典唱段(老生篇)》內容簡介:在京劇藝術中,唱、念、做、打各具風采,尤其是京劇的唱腔音樂流派紛呈、博大精深,甚至可以說,唱腔是整出戲的半壁江山,它由演唱和樂隊兩大部分組成。一位好演員必須有一個好的樂隊幫襯,其關系好比是魚和水,相輔相成。陳平一今年已出版的《陳平一京胡伴奏京劇經典唱段(老生篇)》伴奏專輯,可以幫助愛好者借音響設備而擁有一個魚水和諧的"好樂隊",如今推出配套曲譜更可作為業內人士進行研究時的參考讀物。
陳平一 ·音樂 ·2846字
本書主要以明清至民國時期的唱本為中心,研究北京民間說唱的種類、淵源及其地方文化特點。從歷史淵源看,北京地區的說唱發展于金元,轉變于明,至有清一代遂成大觀。滿族皇室的重視、整體文化生態的鮮活,均促進了北京說唱文藝的繁榮。從藝術方面看,北京地區的說唱在情感表達、文體創新、詩體創新等方面頗有新意。當一種說唱藝術傳唱市井、口傳心授之際,坊間刻本、抄本亦會隨之盛行。這些泛黃的民間小冊子承載了本地民眾的人文意涵與生命形式。通過作者的論述,讀者可以發現北京民間說唱本身具有的文化意蘊與價值。
崔蘊華 ·音樂 ·17.2萬字
這是一本你此前從未見過的古典音樂入門佳作。青年鋼琴家、浙江音樂學院教師金麥克,摒棄學院派的傳統講解思路,顛覆古典音樂的“高冷”形象,以獨樹一幟的講解風格,擊破“入門難”“欣賞難”“共鳴難”三大難題,從樂理知識,到音樂流派,再到名家名作賞析,幽默開講,帶你在會心的笑聲中“破解”古典音樂聆聽密碼,輕松跨過古典音樂的欣賞門檻。
金麥克 ·音樂 ·7.5萬字
《指彈吉他大教程》共分為十章,由淺入深地為指彈吉他愛好者講解了吉他的各項知識,包括必要的樂理基礎、演奏前的準備、基本演奏方法、核心技術訓練、特殊演奏技巧、和弦知識、特殊調弦等,作者還編寫了適用于每個階段使用的練習曲,再加上指彈風格樂曲和經典練習曲的選用,內容涵蓋了指彈吉他愛好者從入門到提高所需的技巧與樂理知識,非常實用。針對愛好者們常遇到的問題,作者也做出了解答,并且介紹了吉他的保養方法和可供參考的長篇,內容全面有價值。
任強編著 ·音樂 ·3.7萬字
該書為謝俊仁先生多年來對于古琴研究、作曲和打譜的成果。該書主要分為論文部分和琴譜兩個部分。論文部分,就琴曲的音樂特色與蛻變、琴律、琴弦物理和琴學承傳與發展等論題,作者以嚴謹的科學研究態度和方法剖釋深思,廣涉細讀前人研究成果,建立個人論點,既顯功力,復有前所未見的發現與精辟見解。其中最突出的是多篇有關律制的研究,為古譜的演繹帶出新見;此外,其琴弦物理研究,以實踐為根據,把琴學領域推向新的境界。琴曲部分,包括俊仁兄的自創曲十首,絕大部分是早年作品,古曲打譜多首則是近年所成。從自創到打譜,跨越近三十年,可說是他從年輕到成熟的琴學旅程。該書的出版為古琴學生和教師提供了一批不可多得的創作琴曲和傳統琴曲,充實了古琴教材,是琴友們值得收藏的精品。
謝俊仁 ·音樂 ·12.5萬字
《清華匯智文庫:數字音樂的產業價值鏈研究》通過對比國內外數字音樂產業發展狀況,總結出中國的數字音樂產業價值鏈的發展特點。以音樂社會學、傳媒經濟學、產業經濟學、市場營銷學理論為指導,針對數字音樂產業價值鏈的現狀及問題,分別提出完善在線音樂產業價值鏈和無線音樂產業價值鏈的途徑與建議。并深入分析音樂版權在數字音樂產業價值鏈上的作用,構建了三網融合后的數字音樂產業價值鏈模型,提出適合我國國情的解決數字音樂盜版的辦法。《清華匯智文庫:數字音樂的產業價值鏈研究》對于提升學術界和產業界對數字音樂產業的認識,推動音樂產業的經營者與決策者打造成熟完善的數字音樂產業價值鏈有所裨益。
佟雪娜 ·音樂 ·15.4萬字
本書分為上中下篇。上篇箏史探釋,講述箏的發展歷史,多為歷朝與箏相關文字記載的考證和辨析,將箏史中名器、名家、名曲故事娓娓道來,從箏樂的繁衰中一窺中國古代音樂文化,看到箏人的命運、箏曲的流傳背后所顯現的社會環境變遷。中篇與下篇分別為古箏文獻史料選注和歷代詠箏文學作品選注,精選關于箏史的歷史文獻選段與文人詠箏的詩詞歌賦,其中不乏《史記》《樂書》、李斯《諫逐客書》、桓寬《鹽鐵論》等重要文獻與著名文論,以及白居易、蘇軾、晏殊等文學大家的詩詞作品。將古箏在中國古典文學中的原始面貌完整呈現于讀者面前。
謝曉濱 姚品文 ·音樂 ·9.4萬字
羅建新,肇慶市第七中學資深音樂教師,音樂作曲家,有30年的音樂教育經驗,被授予2006—2009年度“肇慶市第九批專業技術拔尖人才”稱號。先后創作歌曲及歌詞作品達五百余件,作品、論文和個人獲全國及國際獎逾百項,其他獎項更不計其數。代表作藝術歌曲《我的祖國越變越美》獲“祖國之春”全國征歌比賽金獎、《中華民族贊》獲“東方之春”全國征歌比賽金獎、歌詞《珠江戀歌》和《七月荷花開》連續在2008、2009年獲文化部全國征歌比賽歌詞類金獎。
羅建新 ·音樂 ·1.3萬字
本書共收入了現代作曲家,如何占豪、朱曉谷等人創作的12首原創古箏協奏曲。逐日、醉·舞傾城、水之隨想(打擊樂伴奏)、越國西施(鋼琴伴奏)、韻三闕(曲胡伴奏)、彝音(笙伴奏)、賽乃姆(鋼琴伴奏)。作品新穎,是古箏協奏曲集的集結,也是古箏學習者和作曲者參考借鑒的練習佳作。
上海音樂家協會 ·音樂 ·1萬字
本書為“禮俗之間——中國音樂文化史研究叢書”系列之一,以中國封建社會國家禮樂的一個特殊承應群體——"禮樂戶"為研究對象,是首部較為全面研究中國禮樂戶的正式出版著作。全書共四章,分別梳理了禮樂戶自萌發到解體的歷史,分析了該群體的"非賤民"特征、職能與承載之太常雅樂,以及管理、分布及影響。禮樂戶是一個特殊的用樂承應群體,承載特定的禮樂類型。研究中國禮樂戶,明確其主要特征,有助于全面認知禮樂戶所處歷史階段的中國音樂文化。
張詠春 ·音樂 ·19.6萬字
1875年12月,柴科夫斯基接到圣彼得堡一家叫做《小說家》的雜志社的約稿信,要求在一年的時間里每月為雜志寫一首鋼琴小品,內容表現當月氣候特征和俄羅斯生活風俗,每首樂曲配發一首俄羅斯詩人相應內容的小詩。雜志社這個別出心裁的創意勾起柴科夫斯基的興趣,他欣然允諾,于是,世界鋼琴音樂文獻中,便有了我們今天所看見的鋼琴套曲《四季》。本著的研究,以文獻研究為基礎,分為上中下三編。上編:主要就書中涉及到的相關音樂材料發展手法及曲式分析有關概念進行闡釋。中編:以文獻研究為基礎,從《四季》十二首作品的曲式結構、音樂材料發展手法、和聲特征和調性布局等四個方面逐一進行本體研究,獨立成文。下編:采用比較研究的方法歸納總結出柴科夫斯基《四季》創作的藝術特色。
任紅軍 ·音樂 ·8.1萬字
本教程從第一部分“基本技能篇”開始,幫助初學者養成規范的彈奏習慣,打下扎實的基礎;到第二部分“技能提高篇”,廣泛學習各類吉他伴奏和彈唱的技巧,解決吉他彈唱中遇到的各類難題;再到第三部分“高級彈唱篇”,運用并融合更多的吉他技巧,彈唱難度提升到專業級別,音樂表現力也隨之得到極大提升。愿所有熱愛音樂、熱愛吉他彈唱的朋友們,通過學習本教程,在熱愛音樂的道路上走得更好、更遠。
李葉超編著 ·音樂 ·4.9萬字
韋爾編輯的Masterpieces,譯為《世界鋼琴名曲大全》,于90年前出版,是一本享譽世界的經典曲譜。這本“作品解析”為姚方正老師著述。作者對名曲大全中的220部作品進行了詳細的闡釋,除與曲目與演奏相關的分析和建議外,還盡可能介紹作品的創作背景,以及與體裁相關的文化知識、結構特點和樂曲內容,目的在于使演奏者通過了解作品的文化內涵和彈奏技法,全面提升自身演奏水平和音樂文化學識修養。
姚方正 ·音樂 ·9.4萬字
本書力圖從審美視角切入,全面、深入、系統地對中國、日本、印度及其他東方國家的音樂藝術進行歷史性的梳理、分析、比較,廓清其思想文化審美內容,以期為21世紀各門藝術的創新發展起到借鑒作用。本書分兩大部分。第一部分縱向梳理東方諸國的音樂藝術發展歷史;第二部分重點探討東方音樂藝術的基本理論問題。本書為國內第一部從審美視角出發探討東方音樂藝術的理論研究專著,對東方音樂藝術的理論探索和美學思想研究具有較大的學術理論參考價值,對廣大藝術愛好者提高音樂藝術審美欣賞能力的需要,具有一定的實踐指導價值。
王朝元 ·音樂 ·18.7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