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歌劇是音樂與戲劇、文學、美術、舞蹈等相融合的一種綜合藝術形式,盡管有不少戲劇體裁都配有音樂,但其中的音樂僅僅只起裝飾作用,只有歌劇是以音樂為主要手段的戲劇。全劇貫穿音樂,音樂承載戲劇表現,闡明和強調作品的內容含義和人物情感,各部分有完整的形式。然而歌劇在其初創、各個歷史發展時期、不同的國家都有自己的特點。通過對歌劇歷史的簡略回顧,可以了解到歌劇觀念的不斷變化和多種風格并存發展的面貌。
沈旋主編 ·音樂 ·105萬字
趙松庭竹笛國際藝術中心是浙江音樂學第一個成立的藝術中心,作為國內諸多高等音樂學府中唯一擁有經學院同意而具備獨立承辦中國傳統笛簫管樂等相關活動的竹笛中心。自2015年11月成立以來舉辦了種類多樣、內容豐富的活動,包含音樂會、雅集、教學研討、高峰論壇、大師班、講座、學生交流等涉獵實踐與理論多方面的活動。中心師生在“繼承大師笛藝,弘揚國樂文化,提高學院知名度,立足杭州,逐步走向國際藝術舞臺”宗旨的指引下,于國內諸多賽事中表現優異,積極參與學院與社會活動、演出實踐等。本書對成立五年來的活動進行梳理總結,希望為竹笛中心的學科建設積淀基礎養分,并展望未來發展的方向。杜如松,南派笛藝宗師趙松庭先生的嫡傳弟子,1997年被評為國家一級演奏員,中國音樂家協會竹笛學會副會長,中國民族管弦樂協會理事。曾任浙江師范大學音樂學院教授,現任浙江音樂學院教授。2012年美國加州大學為其頒發了"國際優秀藝術家獎"。近十年來專注于佛教文化藝術的組織推廣和研究。主要創作作品有《扁舟載月》《閨中怨》《浪沙吟》《雁南飛》《竺緣》等,其作品入圍臺灣第十九屆金曲獎,同時獲"最佳傳統音樂詮釋獎"。錄制出版專輯有《蓮臺凝香》《漁笛清幽》《笛聲吹向水云間》。
杜如松編著 ·音樂 ·7.5萬字
本書為“禮俗之間——中國音樂文化史研究叢書”系列之一,作者通過綜合視角,對明清時期以南京秦淮為中心的樂籍制度的女樂進行深入探究。明清是樂籍文化發展的重要時期,明清秦淮有鮮明的時代文化標志,明清的秦淮女樂活動為“興盛”、女樂事跡為“彰顯”,構成了以南京為中心,蘇州與揚州為副中心的“秦淮樂籍文化圈”,這一區域是樂籍文化之代表,又是個性鮮明的江南區域文化原點,本書也重點討論秦淮樂籍文化時也兼及蘇州與揚州的樂籍文化。
程暉暉 ·音樂 ·24萬字
古琴藝術是中國傳統音樂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被看做是雅、正音樂的代表和禮樂觀的象征,位列中國傳統文化四藝“琴棋書畫”之首,被世人奉為“國樂之父、圣人之器”。本書探討了長安古琴藝術的起源、發展、鼎盛和衰落,對長安古琴藝術的概念進行界定,對長安古琴藝術的特征進行總結。并在此基礎上,對長安古琴藝術的歷代琴人進行考證,對長安古琴曲譜追本溯源進行梳理。旨在發掘和弘揚長安古琴藝術與古琴文化,對中國傳統文化復興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昭聞編著 ·音樂 ·10.7萬字
本書是由青年古箏演奏家詹倩專為古箏愛好者量身打造的流行歌曲古箏獨奏編配曲譜集。收錄了曲目包括時下流行的流行音樂、影視配樂等,將這些曲目結合古箏特有的定弦與音色經過改編,使之擺脫歌曲伴奏,通過古箏獨立演奏出來,幫助演奏者培養良好的樂感、提高音樂審美。
詹倩 ·音樂 ·6451字
作者從古琴曲中搜集表現十二月月令的作品,按照十二月的順序編次,列出每首琴曲的曲名、琴譜,為便于讀者理解曲情,新撰解題詩十首,加上柳宗元《漁翁》、劉改之《平沙落雁》,總共十二首。其中,曲名、曲譜、解題詩作者均以書法錄之,并裝點以月令特有的花卉小品,并有曲情的解釋、欣賞的要點、版本的選擇以及入選的斟酌考量等文字。以表現中國古琴文化的博大精深,并從另一個角度來認識和欣賞古琴音樂文化。
丁承運編纂 ·音樂 ·1.3萬字
本書是作者主持的江西省社科規劃最終成果。作者認為,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以及經濟技術的進步,音樂類非物質文化遺產自身具有非常凸顯的非物質性和民族性以及精神性與易逝性特征。其特殊性決定了其傳承和保護中的存在著活態性特點。尤其在中小學和搞笑中,如何開展對音樂類文化遺產的傳承是值得商討和研究的課題。本書以音樂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之萬載“開口儺”的研究,來探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涵義、音樂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和保護,以此來傳承和保護中國優秀傳統音樂文化。
聶萌慧 ·音樂 ·14萬字
《百年樂府》采用音樂編年體的方式,從1907年第一首學堂樂歌起,用音樂的形式再現和還原歷史。由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文史研究館、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前任主席王立平主編。《百年樂府》共錄入1500多首歌曲。對每一首作品都注明了產生年代、時代背景,對詞曲作者的生平也都佐以考證并附加簡短介紹。對少部分無從考證或存在爭議的背景資料,也加以注釋說明。對某些特定歷史背景下出現的作品,則本著“以史為鑒”的誠實態度加以謹慎收錄。還有一些屬于譯配、填詞的歌曲,雖然旋律經典,也曾經風靡一時,但囿于體例所限未能入選。當今是個開放包容的時代,也是個鼓勵創造的時代,我們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在為我們所聽到的真實聲音代言,讓歌聲中的歷史更加充實、真切、生動。
王立平主編 ·音樂 ·16.2萬字
王立平主編 ·音樂 ·12.4萬字
王立平主編 ·音樂 ·10萬字
王立平主編 ·音樂 ·15.4萬字
本書以美學的“感性學”性質為出發點,對音樂的特殊性問題進行了新的分析。將音樂的形式和內容放在“音樂的意義”下進行綜合闡述,在揭示審美規律的同時,明確音樂審美中理性與感性的關系,強調多元音樂文化觀,在可能之處適當加了一些后現代主義音樂、世界民族民間傳統音樂的事例等等。本書分為三個部分:緒言,是關于音樂美學學科的知識;第一章,是關于中西音樂美學思想的歷史;第二章到第六章,是關于音樂自身的美學規律,包括音樂的功能與價值、音樂的感性樣式類別、音樂的特殊性、音樂的意義和音樂的存在方式;第七章到第十章,是關于音樂審美的規律,包括音樂審美能力與趣味、音樂審美條件與審美關系、音樂審美規律以及音樂審美標準;第十一章到第十三章,是音樂實踐中的美學問題,即創作、表演、教育中的美學問題。此外,本書還對一些社會音樂生活中的美學問題,包括音樂批評、多樣化音樂審美需要與滿足、多元音樂審美資源的開發與利用、音樂產業中的美學問題以及音樂文化管理的美學基礎等等進行探討。
宋瑾 ·音樂 ·20.9萬字
音樂技術理論的不斷豐富與完善以及音樂技術理論體系的構建,是一個國家構建音樂理論話語體系的重要基礎。因此,必須重視對音樂技術理論的探索。本書從當代音樂技術理論發展概述及主流發展方向、音律與當代音樂形態表達模式闡釋、音樂聽覺心理學的發展及創新體驗、音樂各要素的表現功能探究、中國傳統音樂理論與國外音樂理論的關聯與碰撞、音樂結構與美學理論的關系探究等六個方面,對當代音樂技術理論進行了深入探究。本書適合音樂院校本科生和研究生師生作為課外學習材料使用。
高峰 ·音樂 ·13.1萬字
《二十世紀的大提琴聲》由德高望重的大翻譯家陳安先生撰寫。陳安早年畢業于上海外國語學院和哥倫比亞大學,先后任職于中央電視臺國際部和《美洲華僑日報》,現為紐約《僑報》專欄作家和香港《鳳凰周刊》特約撰稿人。其譯著包括“美國文壇第一人”、普利策文學獎獲得者菲利浦·羅斯(PhilipRoth)的《反美陰謀》等。
陳安 ·音樂 ·19.3萬字
本作品是作曲家劉敦南新近創作的鋼琴作品,作品運用有調性的十二音創作技法,將中國民歌與當代技術巧妙融合。在美國多次上演,特別是在卡內基音樂廳的演出反響較大。本書共有四首鋼琴曲,是作者利用現代音樂作曲手法創的具有中國音樂元素的現代鋼琴作品。樂曲內部優越去簡介及作者創作技法提示演奏提示及創作背景等。劉敦南,1940年出生于四川;1957年入上海音樂學院附中學作曲;1966年畢業于該院作曲系;1974年入上海交響樂團任常任作曲,并兼任上海音樂學院作曲系教師;1983年得羅伯特·當斯三世夫人資助赴美深造;1987年以印第安納大學優異的碩士成績獲芝加哥大學研究院全額獎學金;師承作曲家、鋼琴家依斯里·布萊克伍德,1993年取得博士學位。
劉敦南 ·音樂 ·2312字
音樂始終在這里,選擇你的路,走進來就是了。古典音樂從來不會拒人于門外。再復雜的音符形式,只要有一些背景的準備,只要對人的某些根本際遇有所共鳴,我們就能進入作品里。在這輯隨筆集中,楊照不僅僅是去賞介那些經典的音樂作品,更重要的是,他要帶領我們走進那個時代,走進音樂家的人生,知曉那些讓音樂變得如此有魅力的秘密,從而能更好地感受樂曲中的動人之處。這本《呼吸》是一份明確的邀請,請大家來看看這明明廣大且自由開放的音樂花園。沒有圍墻,有無數多條路都通往這座花園,從哪條路都進得來,進來之后,任何一條路又都會將你帶往更多藏著驚喜的路。
楊照 ·音樂 ·15.3萬字
專業的、實用的、數萬人付費尋求的音樂經驗,吳曉波、譚盾、廖昌永、易中天權威推薦!本書由田藝苗同名系列講座的十七篇演講稿整理而成。從怎么聽古典音樂,到古典音樂的禮儀、知識、背后的故事,既有針對音樂作品的評論,也生動刻畫了音樂家的個性和生活。聽古典音樂,穿什么并不要緊。你可以穿T恤、穿牛仔、穿西裝、穿睡袍……古典音樂不是老古董,不是裝飾品,也不是奢侈品,它沒有那么高不可攀,也無需附庸風雅,藝術本身就是為了質疑一切規則與繁文縟節而生。
田藝苗 ·音樂 ·15.5萬字
安德森長笛練習曲系列教程是歐美地區針對長笛演奏使用很普遍的一套教材,在長笛技巧性的運用與音樂性的結合上均很出色。安德森長笛練習曲Op.41的這本教程適合人群為中級水平,內附張小平教授的悉心評注,是長笛學習者提高演奏水平,享受音樂的一個好伙伴!張小平,1982年7月畢業于西安音樂學院管弦系,獲文學學士學位。1986年9月至1988年7月進入上海音樂學院作曲指揮系深造。2005年9月進入同濟大學音樂系任教。2002年9月至2005年9月先后擔任華南理工大學音樂表演專業教學團隊首席教授,長笛專業碩士研究生導師。藝術學學科帶頭人,藝術系系主任、藝術學院副院長。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長期從事長笛演奏藝術與理論作曲的研究與教學工作。
張小平 ·音樂 ·3654字
《小小鋼琴曲》包括92首樂曲,曲目篇幅短小、簡單易彈、生動有趣,每首樂曲都配有形象的圖畫,不僅能夠幫助學習者理解樂曲,更能激發兒童學習鋼琴的興趣。曲目的難易安排由淺入深、循序漸進。每首樂曲都附有彈奏提示,為初學者提供了有益的指導。本曲集非常適合兒童在鋼琴入門學習階段使用,并且為相關領域的教師在教學選曲上提供了更多的選擇。
侯德煒 孫栗原編著 ·音樂 ·5719字
本書根據前蘇聯作曲家普羅科菲耶夫與1936年所作交響童話《彼得與狼》(作品67)而改編的鋼琴套曲。根據原曲交響童話的故事情節改為鋼琴曲時,分別逐一展示不同的形象,直至后一段勝利的音樂。演奏程度適合于車爾尼練習曲849、299等,青少年學生。
錢泥 ·音樂 ·821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