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惠及全球無數脫口秀達人的經典之作,拿來就能用的完全脫口秀表演指南。資深脫口秀表演專家格雷格·迪安,通過觀察和挖掘知名喜劇演員的表演,發明了一套針對脫口秀表演的學習方法,諸多喜劇大咖都曾承認受益于這套方法。這套實戰版練習冊從零基礎的段子寫作開始,一步一步教你寫笑話、組段子,從排練方法到表演技巧,可謂面面俱到。新手通過練習入門,老手通過練習更上一層樓,平凡的普通觀眾也可以發掘自己無窮的幽默潛力。
(美)格雷格·迪安 ·戲劇藝術 ·10.9萬字
《宋元戲曲史》是中國第一部系統研究戲曲發展史的專著。本書以宋﹑元兩朝為重點﹐征引歷代有關資料﹐說明戲曲從先秦兩漢時期一直到宋元時期的源流演變。王國維作為一代國學大師,該書是其在戲曲文藝方面所取得建樹的代表之作。
王國維 葉長海導讀 ·戲劇藝術 ·10.3萬字
1935年,布萊希特在莫斯科觀看了表演藝術大師梅蘭芳的演出,提出了其最重要的理論之一——陌生化效果(間離效果),并將中國戲曲與德國戲劇進行比照對觀,得出德國史詩劇不僅通過演員產生陌生化效果,而且通過音樂和布景達到陌生化效果,以期使被表現的事件歷史化的結論。本書中,布萊希特還對中國傳統戲劇形式、間離效果的產生方式等問題進行了深度思考。
(德)貝托爾特·布萊希特 ·戲劇藝術 ·9.9萬字
歌仔戲是具有重要價值的戲曲文化資源,在閩南地區、臺灣地區及東南亞華僑聚居地區盛行。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歌仔戲與物質文化遺產共同承載著中華文明,民俗學、傳播學、文化人類學等研究方法的運用,可進一步豐富閩南地區歌仔戲研究,拓展其發展空間,展示閩南魅力,傳播中國價值觀念,增強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活力。
劉麗 ·戲劇藝術 ·9.8萬字
本書主要闡述關于語言表演學習的興趣培養方法,該專業在生活中的運用。解析青少年在語言表演學習的不同階段會遇到的普遍問題及解決方案。非專業成人的語言表演學習及練習方法。語言表演與舞臺呈現的創作與設計。語言表演技能在專業或非專業面試中和在專業賽事中的作品推薦及解析指導。
曲悅 ·戲劇藝術 ·9.7萬字
本書是繼《京劇大家絕藝錄·武生篇》《京劇大家絕藝錄·旦行篇壹編》之后第三本對前輩老藝術家們的采訪。通過16位著名老生表演藝術家的講解,使我們對于老生這一行當及其代表人物和劇目有了更為深刻的理解。例如書中有安云武示范講解的《白蟒臺》,蕭潤增示范講解的《斬經堂》,以及李伯培對“錯骨而不離骨”的奚派聲腔和表演的解析。此外,劉元鵬將余叔巖留下來的“十八張半唱片”詮釋示范得非常精準,高元升將富連成科班的劇目演示清晰,孫國良把南派藝術風格表露無遺。
封杰 ·戲劇藝術 ·9.5萬字
本書由水晶石教育學院編著,是由珍貴的水晶石教育內部培訓資料整理而成的教材。秉承水晶石教育“實戰教學、實用教學、實時教學”的理念,主要通過案例的制作來講解如何用Maya2011、3dsmax2009、MotionBuilder2011軟件制作影視動畫及綁定的方法和技巧。本書分為兩篇,以案例教學的方式進行講解。第1篇為動畫,第2篇為動畫綁定。其中動畫篇包含影視動畫基礎、動物動畫及其他動畫相關軟件的使用知識;動畫綁定篇包含綁定基礎、綁定進階、人類角色綁定和肌肉系統的創建等相關知識。
水晶石教育編著 ·戲劇藝術 ·9.5萬字
該書以1957年作家出版社出版的郭沫若先生的《屈原賦今譯》為底本,合輯了人民文學出版社1979年版的郭老的《歷史人物》中的“屈原研究”等有關文章,以全新的角度再現了郭沫若先生以屈原為主題的詩歌譯注學術研究等文學成果。
郭沫若 ·戲劇藝術 ·9.3萬字
著名昆劇表演藝術家沈昳麗的第一本演劇隨筆。她把演劇過成了日子,把昆曲視作有美感的生活方式,從傳統劇目《紫釵記》《牡丹亭》《長生殿》表演上的“舊中求新”,到新編劇目《紅樓別夢》《椅子》的“新中守舊”“新中創新”,從傳統戲劇舞臺走到實驗劇場、音樂劇創,賦予昆曲更多的表現力,實現昆曲和現代音樂的結合。創辦“昳麗道場”,臺上臺下,戲里戲外,以傳播和弘揚昆曲文化為使命。本書記錄了沈昳麗從藝35年來對舞臺對戲劇持之以恒的思考與探索,讀者即觀眾,字里行間,動靜張弛,是場上做戲,但愿亦是心有靈犀。
沈昳麗 ·戲劇藝術 ·9.3萬字
《楊燕迪音樂文叢:歌劇的誤會》收入楊燕迪教授近年有關歌劇的散文和評論。歌劇作為特殊的藝術體裁,其間必然涉及音樂、文學、戲劇、景觀、舞蹈等各類藝術品種的交叉與融通。就“音樂人文”的關切而論,歌劇自然是最適合這一解讀視角的音樂種類之一,這也是楊燕迪教授近年持續關注歌劇并從事歌劇解讀和批評的個中緣由。這些篇什中,有的屬于歌劇原理性的散議,有的是具體歌劇的導賞性剖析,有的則是歌劇演出之后的評論……所涉及的歌劇作曲家和劇目基本屬于在國內舞臺上演過的“主流”,但也有一些針對從未在中國舞臺上亮相過的現代歌劇的引介。
楊燕迪 ·戲劇藝術 ·9.1萬字
本書是國內高等學校數碼影像基礎課程全新教材,是影視攝影、電子商務制作、圖片攝影、多媒體數字影像等專業基礎課程主導教材,也是社科文藝、理工農林和工商政法等專業學生素質教育不可或缺的教材。本教材集中了當今微電影制作的理論和技術,并結合影視專業教學的實踐成果來著寫。教材采用理論與實際結合、圖片與文字對照的編寫方式,具有通俗好懂、簡便易行的優點,便于學生“學用結合、技藝兼修”的需要。教材內容主要有編劇導演基礎、攝影技藝基礎、微電影構圖與照明、常見分類實拍、后期編輯法則和轉場技法等知識,從基礎知識到高級技藝、從前期拍攝到后期制作、從單一原理到綜合內容都有簡明精彩的介紹。
陳勤 朱曉軍 ·戲劇藝術 ·9.1萬字
本書是一本有關中國京劇藝術的知識普及讀物。書中既有對京劇發展歷程、劇目、流派、表演藝術、舞臺藝術等常識介紹;又有作者對戲曲界名家、名劇展開的深入、貼切、獨到的分析,全書內容豐富全面、語言通俗易懂是一本普通傳統文化愛好者透過京劇了解傳統文化的入門讀物。全書還收錄了近200張極具歷史價值和珍藏價值的照片,使讀者更直觀地領悟到京劇百年傳承的歷史、諸位京劇表演藝術大師的風采,以及京劇藝術以歌舞表現故事的藝術精髓。
劉新陽 ·戲劇藝術 ·8.9萬字
在喜劇創作中,你踩過哪些坑?走過哪些彎路?用了哪些“笨辦法”才取得了進步?本書將為你提供一套“單口喜劇進階指南”,幫助你更有效率地學會如何持續地打磨內容,讓你少走彎路、不斷進階,使喜劇效果最大化。書中介紹了打磨內容的3個步驟與10種工具,還集中講述了一些普遍適用的喜劇創作原理、規律和技巧,且內含大量有趣的實踐案例解析。全書主要分為三部分:PART1,“打磨內容第1步”介紹了打磨內容的基礎工作,比如,如何明確表達目的等。PART2,“打磨內容第2步”結合其他的喜劇理論書籍,介紹了一些具體的改稿方式,比如,如何利用修辭增強段子的喜劇性等。PART3,“打磨內容第3步”包含一些零碎的建議,比如如何寫出一個段子、如何用口語寫作等,將這些建議和改稿工具配合使用,就能發揮出更大的作用,加速你的進步。希望本書能幫助你積ji地行動起來,去寫你想寫的東西,實現“創作自由”,在喜劇創作中乘風破浪!
王梓晗 ·戲劇藝術 ·8.8萬字
以魔術為主題的饕餮盛宴,帶你進入神奇的魔術世界領略百變繽紛的魔術傳奇,讓你在最短時間內學會最吸引人最能提高人氣的技巧。
劉虔 ·戲劇藝術 ·8.8萬字
此書為“未名·幽雅閱讀叢書”精裝版中國古代優伶史是一部表演藝術創造的輝煌史,是中國古代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古代人生活中一個不可或缺的重要內容。本書以“人”為綱,選取自先秦至晚清具有代表性的二十名演員為個案,對其生平和藝術創作詳加描述,同時也以點帶面地介紹了優伶及其相關文化藝術的諸多方面。在一個個或感人或引人深思的悲歡故事中,引領讀者不知不覺地步入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隅。全書圖文并茂,文字簡潔生動,并兼具學術普及功能。
譚帆 徐坤 ·戲劇藝術 ·8.6萬字
本書由編創課本劇24篇、音樂劇本5篇、動漫劇9篇和重編秦腔經典劇目6篇組成。這些劇目或來源于歷史故事、或來源于寓言故事、童話故事和學生現實生活,立意標新、富有教育意義。
齊娟 劉軍海主編 ·戲劇藝術 ·8.6萬字
本書是動畫分鏡頭腳本設計理念、方法和展示的專業教材。全書共分為7章,針對動畫設計全面論述分鏡頭腳本的基本概念,并闡述動畫分鏡頭腳本與其他媒介分鏡頭腳本設計的區別,突出了動畫設計的特殊性。本書是動畫分鏡頭腳本設計的方法書,從研究劇本、拆零鏡頭、格式分鏡、繪制腳本到展示溝通等,全面介紹動畫分鏡頭腳本的設計方法。除了從專業上建構動畫分鏡頭腳本設計的方法體系外,本書還簡要且系統地介紹繪畫的基礎知識,如造型、透視和色彩等。本書可作為動畫專業學生的專業教材,同時也是電影或多媒體專業學生,以及動畫和電影分鏡頭腳本設計從業者的方法類參考書。
陳賢浩 ·戲劇藝術 ·8.5萬字
一個多世紀以前,盧米埃爾兄弟的《火車進站》曾讓電影的第一批觀眾感到震驚和害怕。如今,電影已成為一種通過光影講述故事的重要藝術形式,它為我們提供了一個造夢空間,一次與“真實”世界親密接觸的機會。本書中,伍德為我們擷取了種種發人深思的電影片段,對電影的方方面面進行了鞭辟入里的探討,帶領我們領略電影這一夢幻國度的絕美風光。一般認為電影是20世紀最主要的藝術形式,它包羅萬象——對事件的記錄、現代神話、一項愛好、職業生涯或是一整個產業。然而,如邁克爾·伍德所說,電影雖然意義廣泛,但它首先是一種通過光影講述故事的形式。很多人指責電影是一種制造幻象的工具,但也有人歌頌其另一面:電影讓我們盡可能親密地接觸真實世界。在本書中,伍德對電影的本質做了一系列深刻的分析與探討,對于電影中真實與虛構的關系、電影的實驗性及電影產業的發展等話題都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
(英國)邁克爾·伍德 ·戲劇藝術 ·8.4萬字
本書論述了中國戲曲的形成過程,以宋﹑元兩朝為重點﹐征引歷代有關資料﹐說明其源流演變。書中介紹了古代巫者的裝神和娛神,春秋戰國時代倡優的戲謔和諷諫,漢代的角觝戲,唐代的歌舞戲﹑滑稽戲﹑參軍戲等。《宋元戲曲史》是中國第一部系統研究戲曲發展史的專著﹐材料相當豐富﹐治學態度謹嚴﹐頗有影響。其中有些見解(如關于雜劇的歷史分期)更為學界長期沿用。葉長海先生的《導讀》著重論述《宋元戲曲史》體制及研究方法上的開創意義。書后附梁啟超、郭沫若等人有關王國維的文章。
王國維 ·戲劇藝術 ·8.1萬字
《戲曲音樂入門叢書:京劇唱腔賞析》共分五個部分,其內容包括京劇劇種簡介、怎樣欣賞京劇唱腔、熟悉京劇唱腔的樂譜、京劇唱段賞析、京劇唱腔的托腔藝術。書中系統地介紹了各種不同流派的京劇唱腔。莊永平,中國音樂家協會上海分會、戲曲音樂學會會員、琵琶專業委員會會員、廣東音樂研究會會員、上海東方國樂團副團長。
莊永平編著 ·戲劇藝術 ·7.9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