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藝術哲學》是法國歷史學家、文學家、哲學家丹納的名著。本書最初是丹納在巴黎美術學習講述美術史的講義全書包括《藝術品的本質及其產生》《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繪畫》《尼德蘭的繪畫》《希臘的雕塑》和《藝術中的理想》等五個部分,洋洋灑灑近四十萬字,實則是一部生動的西方藝術史。閱讀之后,讀者一定會被丹納廣博的學識、獨特的思路、縝密的分析、精辟的見解所折服。而且,你會發現,原來藝術的本源是這樣的。你會發現,阻礙我們欣賞藝術作品的重重迷霧在漸漸散開。
(法)丹納 ·藝術理論 ·28.9萬字
2013年4月2日舉行了,香港浸會大學當代中國研究所、歷史系及近代史研究中心合辦聯合主辦的“第一屆東亞文化與國際關系研討會”,分別以“近世政制、軍事與文化”、“中韓思想與文化交流”、“近代報刊與社會生活”、“人物思想與學術研究”為主題,嘗試引起學界同人對東亞世界在政治、軍事及文化方面的研究的關注。本書編次依論文題旨和時代,概略分成兩輯:第一輯為“文獻典籍與政治社會”,第二輯為“人物思想與學術文化”,并附錄研討會紀要,以志當日場面氣氛和活動盛況。本書收有是次會議的十六篇論文,既有討論東亞各國的題目,例如中國上古時代的卜筮文化、《循環日報》與近代中國報業發展等,也有探討東亞國家之間的碰撞與交流,例如蒙古人出征日本失敗與“神風”的關系、明清時代以中國為核心的“朝貢制度”、朝鮮譯官在東亞文化溝通上的貢獻等。
周佳榮 ·藝術理論 ·28.9萬字
本書以“跨文化對話中的戲曲藝術”為研究對象,結合社會思想文化史的考察,分析二三十年代戲曲跨文化交流高潮形成的多重原因,回到20世紀戲曲藝術海外交流的第一個自覺期與高潮期的具體歷史情境中來展現代興之際的劇界景觀。
江棘 ·戲劇藝術 ·28.9萬字
《中國建筑藝術史》是一部中國建筑史簡史。《中國建筑藝術史》作者認為,人類建筑思想的進步以及建筑藝術的核心價值并不在于建筑體量的雄偉和建筑藝術的精湛,而在于人類如何在特有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中選擇非常適當的建筑方式和藝術風格,巧妙地應對自然與社會的需求。中國傳統建筑是一個漸進且完整的發展歷程,它同時也向人們展示了建筑藝術史本身也是一部社會史、文化史和生活史;較之其他藝術門類,建筑與自然環境、社會結構、生產技術水平、審美心理、社會習俗、文化心理等的演變都存在著內在的聯系,如陵墓與園林的形制反映了人類的生死觀念和自然觀念,石窟寺的開掘和雕鑿展示了人類信仰觀念的變化,等等。書中對于中國古代建筑藝術的介紹和分析,旁征博引,包含大量豐富的歷史典籍資料和文學藝術作品,同時補充近年來考古界的發掘資料,吸收學界的研究成果;尤其最后對于清末至民國時期中國傳統建筑體系的變異和轉型進行了較為詳細的介紹與分析,這在同類著作中并不多見。
劉托 ·建筑藝術 ·28.8萬字
本書是魏軍教授的優秀學生論文集,魏軍:古箏演奏家、教育家、陜西秦箏學會創建人之一。從事箏專業教學、箏史、箏演奏理論的研究,為秦箏學科的帶頭人,碩士研究生導師。自2000年至今,培養了古箏專業研究生幾十人,大多數學生畢業后被全國音樂院校錄用專業從事古箏教學工作.學生中有薛蓮、曲明明、魏月明等在業界極具影響力的箏人,這些學生在古箏教學之路也創作了大量優秀的專業性論文。論文有詳細介紹了近幾十年陜西箏派的創作曲目的演奏特點與技巧;有介紹陜西箏派的代表人物的發展歷程,有詳細講述陜西箏派某一演奏技巧的專題把握與運用等,整個論文集完整地展現了陜西箏派的演奏風格、特色及演奏技巧,是陜派箏的資料整合。
魏軍 ·音樂 ·28.7萬字
本書從影像、聲音、剪輯三個角度研究和分析視聽語言,從“單個鏡頭”到“鏡頭與鏡頭的組合”,條分縷析地呈現視聽語言從元素到篇章的過程,并以經典影片《公民凱恩》《辛德勒的名單》《這個殺手不太冷》《法國中尉的女人》《紅高粱》等個案為例,詳細講解視聽語言的分析和解讀方法,可供相關讀者閱讀學習。
趙慧英 王楊 ·戲劇藝術 ·28.7萬字
本書為“禮俗之間——中國音樂文化史研究叢書”系列之一,以五臺山佛教音聲活態為用進行“對接”研究,形成上下兩篇架構。上篇涉及到印度與中土,主要是從歷史的角度對佛教音聲體系的發展演變及其與世俗音樂關系進行整體把握,著重于佛教“從非樂到重樂”的歷史流變及其“俗曲佛用”傳統的形成;下篇則是從五臺山佛教音聲的活態為用中進行逆向考察的實證意義。上下兩篇之間存在著相互佐證的關系,從“印度——中土——五臺山”三個空間維度的比對研究實質上是回到原點、溯流探源之意。
孫云 ·音樂 ·28.6萬字
唐宋時期是東亞三國工藝美術交流史上的鼎盛時期,以中國為中心的工藝美術造作典范通常是日本、韓國效仿的對象,并對它們后世的制度、信仰和生活方式產生了重要影響。《唐宋中國與日韓工藝美術交流研究》采用工藝美術研究中按照門類劃分的基本方法,以科學嚴謹的態度處理中日韓古代文獻和實物,力圖復原唐宋時代中國與日本、韓國在織繡印染、陶瓷、漆器及其他門類的交流情況,其中交流物品的品目、時間是討論的基礎,交流中的藝術風格演變及成因是解說的重點。
朱彥 ·工藝美術 ·28.6萬字
透過100件沉甸甸的中華國寶,感受6000年活生生的中華文明!50位國家一級博物館主講人攜20年經驗精講國寶的傳奇。本書由喜馬拉雅藝術暢銷榜前列、評分9.8分的音頻節目《國寶來了》結集而成。50位中國一級博物館的主講人,共同為您講述100件超級國寶的傳奇故事。這些國寶分別來自故宮博物院、中國國家博物館、陜西歷史博物館、上海博物館、南京博物院等40多家博物館,涵蓋鐘鼎、書畫、金石玉器等多個收藏門類,代表著中國從遠古到近代的藝術成就。本書內容重點分析國寶的規制、技藝、鑄造特點和文化背景,深入揭示其歷史價值、文化價值、藝術價值,細數中華文明“美的歷程”,展現中華民族幾千年歷史的演進,進而啟發人們共同守護國寶、傳承文明。
劉鈺婷等 ·收藏 ·28.6萬字
本書從音樂與文學結合的視角研究姜夔旁綴音譜的十七首詞調歌曲。首先論證其具有開創性的音樂建樹:白石從音樂表現力與層次感極豐富的唐俗樂二十八調出發,融入宋代士大夫的文藝尚雅思想,化俗樂二變聲高下不拘、隨用移易的靈活性入雅樂,為僵化的雅樂體系注入了活潑生機。其次考察其創調、創意之兼極精能:他綜合考慮詞旨、調源與宋調的音樂實際,擇優適韻;運用多種四聲五音協諧關系“倚聲”制撰,且自創以文學章法擬作音樂旋律的配樂手法。由此可見,姜夔既能以曲情渲染詞情、又能將文意譜成曲意,擅長以辭、韻、律、音、聲、樂高度諧和的藝術形式深化、升華詞境。本書的研究,實證了白石十七譜詞曲合平仄、明音韻、協音律的“音樂文學”屬性。
周韜 ·藝術理論 ·28.6萬字
《對立之美:西方藝術史》采用“二元對立法”為大眾講述西方藝術史,作者在研究對象眾多的藝術史中,找到同一時期成就高且又風格迥異的兩位藝術家,對他們進行研究、歸納,為讀者建立西方藝術史的坐標系,幫助讀者系統地了解西方藝術史,讓讀者在閱讀本書之后觸類旁通,透過歷史看藝術,再透過藝術看歷史,方能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對立之美:西方藝術500年》把藝術家、藝術品所處年代的社會背景打通介紹,捋清脈絡和關系,還原藝術史的真相。理解一條邏輯線:用“二元對立法”理清古希臘至今的藝術流派產生、發展、流變背后的邏輯。認識200位藝術界超級IP:幫你搞清至少200位人類歷史上偉大的藝術家的300件藝術品。熟悉藝術專業術語:大到“三位一體”、文藝復興,小到失點、延音,無論是大眾熟知的,還是艱深晦澀的,所有藝術專業術語,你都將不僅知道是什么,還能知道為什么。
嚴伯鈞 ·各國藝術 ·28.5萬字
本書是對2016年度中國內地藝術學門類各學科發展狀況的一次年度掃描。書中概要介紹了藝術學門類下屬全部五個一級學科在2016年度的發展概況,即藝術學理論、音樂與舞蹈學、戲劇與影視學、美術學和設計學,主要圍繞學科動態、問題聚焦和專題研究三方面展開:學科動態部分對各學科年度發展概況做了全景式掃描;問題聚焦部分就各學科引發關注的年度重點問題展開全面梳理和分析;專題研究選取在學科發展中具有重要意義的理論問題做縱深研討。
王一川 陳旭光 彭鋒 唐金楠 ·藝術理論 ·28.5萬字
“好萊塢編劇教父”羅伯特麥基30年授課“故事”培訓班的精華梳理,全世界編劇經典之選,當然也適用于小說家們。自1997年初版以來,《故事》一直是全世界編劇必讀經典,至今,仍屬于美國亞馬遜最暢銷圖書中的Top1%。本書集結了羅伯特·麥基30年的授課經驗,在對《教父》《阿甘正傳》《星球大戰》等經典影片的詳細分析中,清晰闡述了故事創作的核心原理,其指導意義不應只被影視圈的人所認識,更應得到小說創作、廣告策劃、文案撰寫人才的充分開發。
(美)羅伯特·麥基 ·媒體藝術 ·28.5萬字
《藝術史與藝術哲學》由沈語冰主編,復旦大學哲學學院及復旦大學藝術哲學研究中心提供學術支持。本書旨在強調藝術史、藝術哲學與其他學科的交叉融合,重視史與論的交匯,具有很高的學術含量。第三輯由國內外知名藝術史家、哲學家擔任編委會,采用中英文兩種語言出版,分為四個專題板塊:一、“印象派與文學”專題,收錄了夏皮羅的《印象派與文學》、弗雷德的《何為文學印象主義》,以及國內學者另一篇研究印象派與文學的特邀論文。二、藝術史研究專題(馬蒂斯研究專題),收錄了由復旦大學教授王才勇所寫的《野獸派畫法創新中的東亞印痕》、杭州師范大學副教授諸葛沂撰寫的《馬蒂斯的體系》,以及由暨南大學外語學院張彩霞博士所寫的關于馬蒂斯的論文等。三、藝術哲學專題,收錄由復旦大學藝術哲學系主辦的“戰后法國思想與當代藝術理論的變動”學術研討會論文七篇。四、特稿與書評,收錄伊夫-阿蘭·博瓦《作為模型的繪畫》《無定形:使用指南》中文版發布會及國際研討會的內容,圍繞這兩本書以及藝術史和藝術哲學相關話題做系統的評論。
沈語冰主編 ·各國藝術 ·28.5萬字
本書分為“綜論”和“作品賞析”兩大部分。綜論由24篇內容組成,意在從各個方面講述齊白石和他的藝術。各小標題的正題,全部選自齊白石的詩文。關于齊白石的親子情、賣畫、交友以及草蟲、花鳥、山水、人物、書法、詩歌等內容,都是作者首次作為專題而寫作的。鑒于齊白石作品雅俗共賞、一目了然的特點,“作品賞析”的文字,取長話長說、短話短說、通脫簡約、點到為止的原則。必要的創作背景與心理背景,相關的詩文書畫,作品的重要收藏者,適當的藝術闡釋等一個不少,但也力求文字簡潔。觀白石畫,讀白石詩,想其人,思其境,總能把人帶出水泥森林,帶進花香鳥語,蛩鳴蝶飛,彌漫著泥土氣息的山村,品味悲辛人生中的歡悅。
郎紹君 ·繪畫 ·28.4萬字
《解密:即景創意攝影》是一本即景創意攝影讀物,與《解密……人像攝影》等書為一個套系,是在展示即景創意照片的基礎上,講述它們的創作意圖、構圖、用光、技術、作者對照片的解析等,還對照片進行的后期處理進行了詳細的說明,一步步指導讀者去研究、進行拍攝實踐。
(德)科拉·巴尼克 (德)格奧爾格·巴尼克 周瑩譯 ·攝影 ·28.4萬字
本書梳理了自中國西部電影的概念良策以來所引發的爭論和理論研究的發展與完善過程,分析了區別于其他電影流派的電影類型的獨特性,并對歷代西部電影人及其代表作進行了詳細闡釋,如《人生》《默默的小理河》《黃土地》《野山》《老井》《紅高粱》《黃河謠》《可可西里》等。在“西部大開發”戰略、“絲綢之路經濟帶”新形勢的背景下,闡述了西部電影所做的貢獻及其發展趨勢。
張阿利 ·媒體藝術 ·28.2萬字
《戲劇藝術十五講》是在大學戲劇課程講義基礎上整理而成的,從理論、歷史、實踐三個“維度”上講授戲劇藝術的基本理論與相關知識。既注重知識性、趣味性、普及性,又不忽視學科前沿的重要問題;既追求盡可能通俗化的表達方式,又保持著學術性、系統性的特征和語言風格。同時,作者盡力將古今中外戲劇藝術融為一體進行開放性、多元化的闡述,并將最新研究成果“糅”進質樸的敘述之中,以幫助讀者提高自身的人文素養,提高戲劇審美以至戲劇創作的水平。
董健 ·戲劇藝術 ·28.2萬字
本書內容包括國學入門、中國古典詩詞欣賞、中國傳統音樂欣賞、中國舞蹈欣賞、中國畫欣賞、中國書法欣賞六個部分;每個部分包括三節:第一節,概述;第二節,該門類藝術在中國歷史進程中的發展;第三節,該門類藝術精品賞析。
劉永娟主編 ·藝術理論 ·28.2萬字
《藝術哲學》是法國歷史學家、文學家、哲學家丹納的名著。本書很初是丹納在巴黎美術學習講述美術史的講義,包括文藝復興時期的意大利繪畫,尼德蘭繪畫和希臘雕塑。對于我們欣賞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和歐洲哲學起源之一希臘雕塑很好具有指導性。全書條分縷析,明白曉暢,而且富有熱情,充滿形象,傅雷的譯文色彩富麗,少見一般理論文章的枯索沉悶之弊。傅雷曾幾次在“家書”中為傅聰推薦丹納著的《藝術哲學》,并且,曾忍著腰酸背痛、眼花流淚,每天抄錄一部分譯文,寄給傅聰。
(法)伊波利特·阿道爾夫·丹納 ·藝術理論 ·28.2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