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1889年,尼采突然神智失常。此前,他的哲學幾乎完全被世人忽視;此后,他逐漸成為各類人爭相膜拜的偶像。然而,對尼采思想的解讀,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尼采當年曾有預見:“最重要的是,不要將我和不屬于我的思想混為一體!”本書通過對尼采生平與著作的探究,揭示了尼采思想中固有的模糊與歧義,并對百年來人們對尼采作品的諸多誤讀進行了梳理。
(英國)邁克爾·坦納 ·西方哲學 ·7.2萬字
托爾斯泰《懺悔錄》與奧古斯丁、盧梭《懺悔錄》齊名,并稱“世界三大《懺悔錄》”。“我的生命是否具有超越死亡從而永恒的意義?”列夫·托爾斯泰在凌亂的書桌上寫上重重一筆。在創(chuàng)作《安娜·卡列尼娜》行將結(jié)束時,因不堪理想與現(xiàn)實的差距,托爾斯泰思想出現(xiàn)巨大困惑。他追溯自己五十年的人生經(jīng)歷和心路歷程,尋找生命意義,并記錄下這段精神活動的過程,取名《懺悔錄》。托爾斯泰《懺悔錄》深刻探討生命意義,與人生、命運、信仰有關。生命向我們隱瞞了什么?如何坦然面對死亡?如何讓短暫的人生具有永恒價值?這些有關人生命運的深刻問題,都將在閱讀本書中得到啟發(fā)。
(俄)列夫·托爾斯泰 ·西方哲學 ·4.8萬字
本書內(nèi)容主要分為存在與虛無、哲學的談話、文學與藝術、文學與寫作以及薩特年譜等五部分內(nèi)容。
張秀章 解靈芝 ·西方哲學 ·11萬字
本書采用1876年典藏版法文原著,在此版本上進行翻譯。譯文尊重盧梭當年應第戎學院征文而執(zhí)筆的寫作原意和部分詞匯的專業(yè)用法,更加精準流暢。開篇導讀,幫助讀者對盧梭以及對這部著作進行一個提綱概括式的了解,減輕名著入門難的障礙。本版新增盧梭當時于論文寫成后又添加的19個補充注釋,使讀者更加全面的了解盧梭在寫作過程中的哲學思辨,延伸的知識也令本著作更加立體。還收錄當年日內(nèi)瓦著名博物學家博納(Bonnet)以菲洛普利(Philopolis)的筆名寫信反對《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礎》后,盧梭親自雄辯答復博納質(zhì)疑的回信,是值得收藏的經(jīng)典版本。
(法)盧梭 ·西方哲學 ·9.7萬字
本書是新世界出版社本年度之末隆重推出的“思想大師談人生系列”其一。叢書第一批共四本,主要是聽現(xiàn)代西方的思想大師講人生哲理。本書請弗洛姆出場,宣講他“有愛才有幸福”的人生哲理,本書是領悟人類情感、獲得最優(yōu)心理的必讀書。弗洛姆是現(xiàn)代思想中的“情愛大師”。他對現(xiàn)代人的研究和批判,對現(xiàn)代人心理狀況的準確診斷,被稱為“綜合了弗洛伊德和馬克思的學說”,使他成為現(xiàn)代心理學領域最權(quán)威的典范。他提出愛是一門實踐的藝術,呼吁只有用愛才能拯救人類,使他成為美國最著名、最受歡迎的心理學家。
吳光遠 李慧 ·西方哲學 ·14.5萬字
精神分析以研究性本能為本身第一重要的工作。夢常常是不加偽裝地表示一種愿望的滿足。神經(jīng)癥是自我在試圖壓制性欲失敗之后,性欲部分壓制了自我。禁忌、法律和習慣給性生活加上了更多的限制,這些限制既對男人有影響,又對女人影響很大。本書是新世界出版社本年度之末隆重推出的“思想大師談人生系列”其一。叢書第一批共四本,主要是聽現(xiàn)代西方的思想大師講人生哲理。本書請弗洛伊德出場,宣講他“欲望決定命運”的人生哲理,本書是走向人性深處、揭開性欲面紗的必讀書。
吳光遠 徐萬里 ·西方哲學 ·14萬字
本書由古羅馬唯一一位哲學家皇帝馬可·奧勒留·安東尼所著,是一本寫給自己的書,內(nèi)容大部分是他在鞍馬勞頓中寫成的。它來自作者對身羈宮廷的自己和自己所處混亂世界的感受,追求一種冷靜而達觀的生活。這本書是斯多葛學派的一個里程碑。
(古羅馬)馬可·奧勒留 ·西方哲學 ·8.5萬字
奧古斯丁的《懺悔錄》是迄今為止對罪惡、神的顯現(xiàn)以及拯救探索最為深入的著作之一,它激揚地宣告:信仰具有改變?nèi)松牧α俊1緯鴮ξ覀兯枷氲挠绊懼两裎此ァ?/p>
(古羅馬)奧古斯丁 ·西方哲學 ·18.5萬字
猶太人的智慧來源于他們的民族經(jīng)典——《塔木德》。
沙遜 ·西方哲學 ·14.6萬字
《人生這道難題:培根隨筆》收錄了培根的隨筆散文,內(nèi)容包括生活的方方面面,如“論真理”、“論死亡”、“論宗教”、“論勇敢”等,這些隨筆作品充分展現(xiàn)了作者的價值觀念,既真實又誠懇,為讀者呈現(xiàn)出了一個立體而完整的培根,使讀者可以一覽這位科學全才的思想世界。
(英)培根 ·西方哲學 ·9.6萬字
網(wǎng)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quán)所有 粵公網(wǎng)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jīng)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lián)網(wǎng)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yè)執(zhí)照 網(wǎng)絡文化經(jīng)營許可證:滬網(wǎng)文 (2023) 3296-228號 網(wǎng)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wǎng)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lián)網(wǎng)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