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干部就得有智慧
“干部”一詞原是法文Cadre的日文對譯詞。法語Cadre原意為公務人員。在我國,“干部”又稱“脫產干部”,與工人、農民及其他體力勞動者相區別,是指脫離體力勞動、從事公共管理及各種公共事務的人員。眾所皆知,黨的干部是黨和國家事業的中堅力量,是“關鍵的少數”。當了干部就意味著責任重大、使命光榮,就應當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名黨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而什么樣的干部是好干部?黨紀國法有規定,人民心中有桿秤。習近平鮮明提出了“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于擔當、清正廉潔”的好干部標準。按照這“二十字”好干部標準要求,要成為一名好干部,一方面與其自身的努力修煉、自覺發展有關;另一方面也需要適當的環境支撐和組織培養、管理與調控。就干部本身而言,一定要努力使自己擁有大抱負、大情懷、大擔當、大本事,真正始終做到: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有動力、有能力、有定力,久久為功。也就是說,當干部不僅要在狀態、要有素養,還得有智慧。智慧不僅是分析判斷、選擇處理、發明創造的能力,還是睿智的目光、廣闊的思維、灑脫的言行、理性的生活方式、辯證的處事原則。而領導智慧,則是指領導者具有見微知著的眼光,能夠對大局進行把握與掌控,擁有善于識人用人、勇于決策的膽略,以及舉重若輕、化繁為簡的手段和技巧。智慧大于一切,一克智慧勝過萬噸黃金。智慧是真正的力量。毫無疑問,在領導活動中,領導者的智慧對領導者事業的興衰成敗具有決定性作用。
·18.4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