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進入新的21世紀以來,中國發生巨變,綜合國力已躍升到一個讓人刮目相看的臺階。本書以中國因素越來越受世界關注為主線,試圖就中國如何正確地估量自己的進步和種種不足、中國如何對待世界的中國觀變化、中國新一輪發展如何重新定位、中國發展如何從量向質轉變、中國產品如何從制造向智造轉型等方面,從不同角度,作出自己理論聯系實際的評析。
韋章堯 ·中國政治 ·21.9萬字
本書以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主體為研究對象,以新民主主義革命為研究時限,立足于黨領導人民群眾為爭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偉大實踐,在宏觀梳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主體塑造軌跡的基礎上,綜合把握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主體發展的動力要素及發展規律,理清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主體與爭取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和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發展的內在關系,總結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主體塑造的寶貴成果和歷史經驗,為當代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發展提供有益借鑒。
聞君寶 ·中國政治 ·21萬字
《戰時的鄉村社區政治》將源于歐美的“社區”概念與中國傳統“鄉”這一基層社會組織結合起來,從歷史文化、制度習俗、農商生計和人情世故等方面分析了中國鄉村社區政治制度的形成與變遷。作者長期在中國鄉村地區進行田野調查,細致描繪出轉型中的鄉村社會政治及當地人的物質生活和精神世界。本書將現代國家政治制度、行政區域的劃分、市場區域的界定、鄉土人情的影響綜合起來,從科學理論的角度探討國家政治與鄉土社會在中國傳統“鄉村社區”中的變化機制。
蔣旨昂 ·中國政治 ·14.5萬字
元代的政治制度,建立在蒙漢二元混合的政權結構與組織形式之上,是中國歷史上管理如此廣大疆域的多民族國家的一次嘗試。監察機構職能的加強,行省制度的設立,土司制度的開創,以及民族、宗教事務管理機構的設置等,都為后代所承襲。元代的政治制度在中國政治制度的發展史上,有重要地位。
陳高華 史衛民 ·中國政治 ·28.8萬字
本書內容分為導論和十一章。導論:百年強國夢和新時代的行動指南;第一章:新時代的目標與任務:建成現代化強國和實現民族復興中國夢;第二章: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美好生活需要和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第三章:新時代戰略格局:“五位一體”和“四個全面”;第四章:新時代發展理念: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第五章:新時代經濟建設:實現高質量發展;第六章:新時代政治建設:完善政治發展的“中國道路”;第七章:新時代文化建設:文化自信和文化繁榮興盛;第八章:新時代社會建設:保障和改善民生與推進社會治理創新;第九章: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建設美麗祖國;第十章:新時代國際環境建設: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第十一章:新時代黨的建設:推進自我革命。
許門友 ·中國政治 ·31.7萬字
《群書治要》是一代英主唐太宗李世民命魏徵等編撰的一部資政巨著。它依經、史、子三大類,上始先秦,下至晉代,輯錄六經、諸史、諸子中所載有關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之精要文章,共五十卷、五十余萬字。全書體例清晰,宗旨明確,注重實效,兼顧文采,取舍精當,緊依“資政治國”的編撰目的選文,既保留了所引原書的體例,讀之能夠見本知末,探究事物發展的始終,同時也適當對所選之文做了裁剪拼合,使文章更為緊湊,論點更為清晰。“三全本”《群書治要》以《續修四庫全書》收錄的《宛委別藏》日本天明本為底本,對全書正文及小字古注都進行了注釋和白話文翻譯。尤其是對書中古注的注譯,是目前《群書治要》注譯本中所特有的。
李先耕譯注 ·中國政治 ·41.1萬字
本書以澳門的現實語境為出發點,解釋近現代澳門歷任行政當局治理澳門的策略,以及這種策略隨著時間轉移而作出調整的因由,以探索補充當前利益團體政治模式學說中有關法團主義的理論、有關澳門法團主義體制的闡述的不足之處的可能性,對前述不足之處予以實質上的補充,同時探討如何改進當前澳門的治理模式。
陳震宇 ·中國政治 ·18.8萬字
明清時期,受內亂、倭患、海盜及西方殖民者的影響,為了御外敵、平內亂、治海洋,政府在地方行政體系中增設專職“海防”的官員,完善了軍政協同的防御體系。本書基于明清時期國家治理海洋的需求,深入研究海防職官的產生背景、歷史沿革、空間分布與職能演變,分析海防職官在海洋治理過程中的角色、地位、作用與影響,進而揭示明清時期海洋治理的成效與不足,汲取歷史經驗。
杜曉偉 ·中國政治 ·19萬字
本書系統總結了2018年河北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踐行的實踐進程與相關經驗,剖析問題及原因,并提出2019年培育踐行的對策建議。書中全面考察了2018年河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踐行的總體狀況,包括取得的進展、成效和問題,考察了2019年河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踐行面臨的形勢和任務,研究了2019年河北省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總體思路和對策舉措,包括完善體制機制、豐富載體平臺、創新內容形式等,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踐行再上新臺階。
李鑒修 康振海 王彥坤 劉鋼虎 ·中國政治 ·17.4萬字
《輝煌中國》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為核心脈絡和內容架構,分為“超級工程”“創新驅動”“協調發展”“綠色家園”“開放中國”和“共享生活”六大部分,聚焦每部分受國外關注、具代表性的亮點成就,集中展現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披荊斬棘、砥礪奮進所繪就的發展宏圖和輝煌成就。
洪向華主編 ·中國政治 ·9.1萬字
該書以靜態之社會樣態與動態之空間實踐兩個層次展現東村這一城鄉結合部的社會變遷。探討如何盡可能減少城鄉結合部空間構型過程中的不平等與不公正,從而確保每個社會成員,尤其是底層社會群體能夠獲得公正的空間待遇。以東村為典型個案,結合定量研究與定性研究,以口述史研究的方法再現城鄉結合部三個主要群體的空間實踐與社會樣態的互構過程,將“社會樣態”、“空間實踐”與“主體能動性”融合在具體的空間語境中去分析城鄉結合部形成過程與結果,透視其內在的社會機理與結構,在城鄉結合部空間生成的經驗上探求民生導向下城鄉結合部的發展之路,尋求可替代性方案。
張霽雪 ·中國政治 ·16.7萬字
“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必然落后。”四十年改革開放,使我國從一個貧窮、落后的發展中國家迅速轉變為對外貿易和投資、外匯儲備穩居世界前列的開放型經濟體。回顧四十年歷程,中國的開放發展道路并非簡單照搬新古典經濟學“藥方”,而是貫穿了立足國情的自主、科學發展探索和政策創新,“開放發展”成為中國新發展理念。本書既是作者近20年來對開放發展中貿易與經濟增長關系、企業國際化路徑、對外直接投資管理體制等主要領域研究成果的匯集,也是作者對新時代中國開放發展理論體系構建的一種嘗試。
王宏新 ·中國政治 ·8萬字
本書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化發展研究”為主題,對新時代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前沿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在清晰掌握“新時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化發展研究的邏輯必然性”基礎上,較為系統地研究了“新時代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傳統文化基因”“新時代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內化”“新時代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實踐外化”“新時代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制度化”“新時代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文化生態構建”等專題內容,能夠為新時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深化認知與培育踐行提供參考,也能夠為新時代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前沿問題的梳理與解決提供方向借鑒和合理方案。
萬光俠等 ·中國政治 ·25萬字
本書立足時代之問、世界之問,深入解讀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用中國道路解釋中國奇跡,用中國理論闡釋中國道路,用中國話語表達中國理論,是一部研究中國道路成功密碼的總結性力作,為中國掌握解釋中國奇跡的話語權提供了一份重要依據,對于向全世界展示中國道路背后的中國智慧,提升中國的國家形象,有積極意義。
中央黨校專家工作室編寫 ·中國政治 ·21.1萬字
本書以講好價值觀建設領域的中國故事、彰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的制度優勢為主線,圍繞著“如何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現實問題,深入論證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的歷史邏輯、理論邏輯、實踐邏輯和現實邏輯,深刻闡述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的主要內涵、基本路徑和世界意義,充分彰顯了新時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在國家、社會、個人和世界層面的理論與實踐意義。本書共七章,首先分析了核心價值觀建設的歷史演進及其理論淵源等;其次闡述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的發展歷程、現實境遇,從國家、社會、個人等不同層面分析其主要內涵;最后從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機制等方面分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的基本路徑。
陳樂香 ·中國政治 ·21.4萬字
本書充分利用解密檔案《共產國際、聯共(布)與中國革命檔案資料叢書》,從中國革命的外部環境即國際大背景切入,全面考察了共產國際對中國特色革命道路形成與發展的整個歷史過程所給予的影響和作用。共產國際的這種影響及作用由于受聯共(布)內外政策的左右而呈現出雙重性,本書嘗試探究了共產國際有此雙重性政策的深層次原因,客觀地展現了中國特色革命道路在形成發展過程中受到共產國際、聯共(布)影響的程度,特別是對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探索農村包圍城市革命道路的實踐過程帶來的雙重作用,探討了二者之間的輸入輸出關系,并對黨史上的一些問題作了更客觀更符合歷史事實的深化拓展,以資對深化毛澤東思想研究和當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建設有所借鑒。
黃雅麗 ·中國政治 ·29.9萬字
建設美麗中國需要各條戰線上的所有人們共同努力。在中國北方,建設美麗中國還必須進行荒漠化、沙漠化和沙塵暴防治,必須經年累月地防沙治沙。在這其中,無論農牧民、各級政府、專家學者、企業與社會組織等都參與其中,形成了強政府、強社會雙強協同治理新模式。基于中國北方風沙線上28縣(旗、市)的多年歷時實地調研,本書嘗試對這一新模式進行細致描繪和深入反思。全書共四編,前三編分別是對從2007年到2014年進行的三次大規模實地調研的詳細的、分縣域的“故事性”匯報和對應性總結,第四編為整體性理論探討。但本書理論在整體上是開放的,期待讀者能在了解故事和事實基礎上有更多自己的看法。本書可供治理研究、研究方法等方面的學者及各界實踐人士參考。
楊立華 黃河等 ·中國政治 ·32.2萬字
《報告》用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相結合的研究方法,通過時間序列分析、截面分析、過程分析和理論分析等多種分析手段,多層次地研究服務業的國際、國內現代化發展狀況,分析我國服務業在現代化建設中與先進國家之間存在的差距,給出中國服務業現代化理性選擇的建議。
何傳啟 ·中國政治 ·16.6萬字
本書針對“如何破解中小企業自主創新兩難困境”的瓶頸問題,進行了系統的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書中根據中小企業的特色創新歷程,提出了科學的理論研究框架;在此基礎上,根據中小企業創新能力演化層次遞進規律,提出創新能力建設型、進步型和領先型的層次劃分設想,并提出差異化的創新能力提升模式;綜合中小企業個體化、群體化與區域化創新特征,強調多層次之間的聯動關系,闡明三層次協同提升創新能力的運行與發展機制。
朱斌 ·中國政治 ·23萬字
本書首先對馬克思恩格斯政府公共性理論的主要內容和特點進行了系統梳理,其次從國際和國內兩方面、理論和實踐兩層面挖掘了其當代價值和指導意義,客觀描述了當下我國新時代服務型政府建設取得的主要成就、存在的主要問題,并從馬克思主義政府公共性理論的視閾具體剖析其成因,最后著重就如何破解我國當前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實踐中面臨的困境和難題,提出了新時代進一步構建和完善高質量服務型政府的基本思路、對策措施和政策建議。
王同新 王穎 ·中國政治 ·20.4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