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這個世界上最大的現實就是,占總量75%的資源是被占人類總數25%的發達國家人口所消耗的,而這“75%”中的最大頭,又是被發達國家中的“1%”即全球總人口的0.25%所消耗的。在一些人不斷強調要遵守國際游戲規則,讓世界“接納”中國的時候,我們必須意識到,現有國際規則中的絕大部分正是建立在這樣一個分配極度不公的經濟基礎之上的。一個國家是否屬于發達國家,歸根到底是要看其國民在世界范圍內能獲得多少資源配額。
王偉 ·中國政治 ·2.2萬字
“政治家”與“政客”的一個最大區別在于:在面對對外事務時,政治家往往是把一切分內之事都做好之后,再由軍方去完成剩下的部分;而政客則必然是把一切都搞砸了以后,才把一個爛攤子丟給軍人。菲律賓前領導人與越南在南海問題上的種種惡劣表現,可以說是對上面這句話最“完美”的詮釋。媒體上很多學者、專家都在很認真地討論中國與這兩個國家之間到底出了什么問題,而其實真正出問題的不過是這兩個國家的內部。
王偉 ·中國政治 ·2.4萬字
本書以對外開放為出發點,由反映改革開放的親歷、親見、親聞資料匯編而成。本書內容豐富,所精選的文章從多個角度反映了改革開放過程中我國招商引資、華僑來華投資的過程和在我國企業邁出國門、走向世界的過程中應對國際貿易摩擦的舉措以及外國人在中國工作、生活的經歷等等。親歷者的回憶,既真實可靠,又生動有趣,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和出版價值。
韓淑芳 ·中國政治 ·16.7萬字
本書以城市為立足點,由反映改革開放的親歷、親見、親聞資料匯編而成。通過四十余位城市發展的建設者與見證者,講述了一個個難忘的城市故事,包括南浦大橋實現“一步跨過黃浦江”的百年夢、小漁村里崛起的鹽田港、世界第一條商業化運營的磁浮列車、拿下六個第一的黃河公鐵第一橋、溫州大學“三元券”的動人記憶、首個海鮮美食之都的誕生等,內容豐富,從多個角度反映了改革開放以來城市在改革創新、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發生的巨大變化以及市民生活的變遷。
韓淑芳 ·中國政治 ·18.6萬字
四十年改革歷程,從初期的艱苦探索到不忘初心、砥礪前行,中國在波瀾壯闊的改革大潮中創造了無數個“第一”:中國農村改革第一村——小崗村、第一次打破“鐵飯碗”、第一個股份制公司上市、第一個110報警服務臺開通、第一家證券交易所誕生、第一家期貨交易所創辦、第一次選美比賽、第一塊土地拍賣、第一張銀聯卡誕生、社?;鸬某鮿?。
韓淑芳 ·中國政治 ·19.3萬字
本書探討了遵義會議精神與地域文化發展之間的內在關聯,基本內容包括文化學視野下的遵義會議精神,遵義會議精神與馬克思主義在貴州的科學傳播,遵義會議精神與貴州地域文化中的國家認同,遵義會議精神與長征區域文化的凸顯和培育,遵義會議精神與貴州地域文化的發展。
熊宗仁主編 ·中國政治 ·14萬字
本書主要探討了發揮遵義會議精神在黨員干部教育培訓中的作用的可行性及具體實現途徑。主體內容包括中國共產黨開展黨員干部教育的歷史演進,遵義會議精神在黨員干部教育培訓中的地位和作用,利用革命精神開展黨員干部教育培訓的模式研究,圍繞利用遵義會議精神開展黨員干部教育培訓開發特色教學資源,以遵義干部學院為主陣地開展教育培訓的基本構想。
王愛華主編 ·中國政治 ·14.7萬字
2001年6月15日,上海合作組織在“上海五國”機制基礎上成立,堅持“互信、互利、平等、協商、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展”的“上海精神”。目前,上海合作組織包括8個成員國、4個觀察員國和6個對話伙伴,國外戰略智庫對其發展予以關注和評價。本書選取了美國、加拿大、英國等16個國家40個智庫一系列有見地的研究報告,并進一步指出,“上海精神”是上海合作組織不變的靈魂,也是上海合作組織不斷取得豐碩成果的思想基礎,更是構建新型國家關系的基石。
王靈桂主編 ·中國政治 ·18.6萬字
“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不僅拓展了中國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途徑,也有力地推動了中華民族的復興進程。本書圍繞這一主題,選取國外智庫一系列有見地的研究報告,涉及美國、加拿大、英國等16個國家44個智庫對“一帶一路”倡議的關注,澳大利亞、印度、菲律賓等8個國家11個智庫對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的分析,法國、比利時、俄羅斯等9個國家21個智庫對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的研究。
王靈桂主編 ·中國政治 ·17.9萬字
本書收錄了新華社的相關評論和報道,圍繞嚴明黨的紀律和規矩,加強黨的建設,抓住關鍵少數,深化全面從嚴治黨等內容進行了論述,對于黨員干部深刻認識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的重要性,準確把握紀律建設的基本要求,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具有重要義。適合廣大黨政干部學習參考。
編寫組 ·中國政治 ·9.7萬字
作者以記者的筆觸記錄了14位中國移民到美國之后真實的工作、生活狀態,采訪對象涵蓋了教師、公司老板、藝術家、醫生、工程師等人群。他們作為徹頭徹尾的外國人,在美國這片陌生的土地上都經歷了掙扎、破碎和重塑,都有著自己對美國社會、文化及其價值觀念的獨特體悟,也為我們拼湊出一個完整、真實的美國社會版圖:“美國既不是天堂,也不是地獄,它和我們此時生活的此地一樣,需要不斷調整、適應、奮斗,才能建立新的生活,并尋找到它的價值和意義。
林世鈺 ·中國政治 ·15.6萬字
本書根據十八大新修訂的《黨章》、黨的十八大報告、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講話精神,結合《中國共產黨發展黨員細則》編寫而成,結合基層新實踐,特別對社會轉型時期在流動人員中發展積極分子的要求和程序進行了深入的分析,比較全面深入地講解了新時期如何成為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是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的必備教材。(附2012年11月14日通過的中國共產黨章程及課后檢測題)
張希賢 孫林 ·中國政治 ·11.4萬字
本書從歷史、文化、文明、制度等角度入手,論述中國在歷史上對南海周邊發展的推動,鉤沉南海周邊國家對中國文化的貢獻,提煉南海周邊國家的文化共性,闡明中國在南海歷史上奉行的和平共贏史實,論述“南海文明圈”和日本、印度、阿拉伯、波斯等圈外文化、文明的交流和互鑒。
新華社國際部 ·中國政治 ·10.5萬字
“四講四有”,即“講政治、有信念,講規矩、有紀律,講道德、有品行,講奉獻、有作為”,它是新形勢下我黨提出的合格共產黨員的新標準?!八闹v四有”高度概括了新時期合格黨員應該具備的政治要求、道德要求、紀律要求、行為要求,是規范和衡量每個黨員是否合格的基本尺度?!八闹v四有”是黨員干部自我定位、自我對照的重要坐標,是廣大黨員以知促行、知行合一的行動指南。本書從全面從嚴治黨的高度,以理論闡釋和案例剖析為主線,系統闡述了“四講四有”的深刻內涵、精神實質、重大意義等,對黨員培訓和干部教育工作有較強參考價值。
編寫組 ·中國政治 ·11萬字
新時代,信仰執著,服從大局,立場堅定,對黨、對人民、對國家“獻至誠”,應該是黨員干部在政治忠誠上達到的最高境界。本書分七章介紹了“忠誠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精華”“政治忠誠是共產黨人的基本政治倫理”“政治忠誠是黨員干部首要的政治品質”等內容,擺事實、講道理,著重強調了當前新歷史時期下政治忠誠的重要性,全面闡述了新時期對黨員干部政治忠誠的具體要求,內容生動、條理清晰、邏輯性強,是一本適合黨員干部閱讀的通俗讀物,有較強的實踐指導價值和可讀性。
劉玉瑛 馬正立 ·中國政治 ·13萬字
李克強總理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上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改革是今年政府工作的首要任務,要抓好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改革。《報告》提出的若干重要改革,行政體制改革列在最前面,凸顯出這項改革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重要性。我們要認真學習、深刻領會,推動行政體制改革取得新進展。
鄧文奎 ·中國政治 ·5290字
《推動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縱深發展》是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政府工作報告》學習輔導的單行本,主要介紹了推動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向縱深發展的理論與實踐。
喬尚奎 ·中國政治 ·5607字
中國是世界上首個真正的國家,將中國的國家與西方的民族國家放在一起衡量,后者在很多方面都未達到前者的標準。所以,在某種程度上也可以認為,西方只有政體,沒有國家,只有中國這樣的國家,才是國家,而且是大一統國家。中國共產黨建立的“人民共和國”,是中國兩千年來大一統國家、天下為公傳統的延續,是當下中國區別于世界其他各國的獨特政治價值。今天的中國,無論與百年前歷史上的中國相比,還是與當今世界各國相比,都算得上是一個成功的現代化國家。
文揚 ·中國政治 ·8.4萬字
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要實行什么樣的制度,是由其歷史的傳統和基因決定的。中央集權的大一統觀念和扁平化社會孕育的平民主義,是中國道路最重要的歷史基因。中華傳統文化的本質特征是什么?中國堅持社會主義道路的歷史依據是什么?中國以中央政府為核心的單一制國家結構形式的歷史根源是什么?作者通過回答以上幾個問題,通過對中國共產黨現代建國歷史進程的探索,闡明中國選擇中央集權的單一制國家結構,選擇社會主義道路既是歷史的必然,也是現實的需要和人民的選擇。
寒竹 ·中國政治 ·8.1萬字
李克強總理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完善工資制度,增加居民收入。《報告》明確要求,落實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措施,同步完善工資制度;對基層工作人員給予政策傾斜,在縣以下機關建立公務員職務與職級并行制度;改革和健全企業經營者激勵約束機制;全面治理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我們要認真貫徹落實,把好事辦好。
李月田 ·中國政治 ·9310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