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基于2019年在寧夏回族自治區所做的一次抽樣調查,采用現代社會調查技術隨機抽取了2500戶家庭進行問卷訪問。本次調查目的是通過系統地收集寧夏回族自治區社區、家庭和個體等各方面數據,全面了解人民群眾在民生各方面的基本情況,總結社會發展趨勢,探討具有重大理論和現實意義的社會議題,為政府決策和民族工作提供豐富的數據資料。
焦開山 郭靚雯 ·公共管理 ·11.5萬字
《政府治理評論》為貴州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和貴州省欠發達地區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協同創新中心共同主辦的學術集刊,以解決中國各區域及各級政府的治理理論和實踐問題為己任,著力打造欠發達地區政府治理理論研究和實踐經驗交流平臺。本刊注重定量和定性的研究方法,提倡建設性的學術對話,致力于提升政府治理研究的質量。本輯是第5卷,分為大生態與綠色治理專題、基層治理與公共服務專題、社會保障專題、書評與譯文四個欄目。
黃其松主編 ·公共管理 ·11.4萬字
在今天的全球風險社會和中國高風險社會中,風險、災害、危機管理的重要性已無須多言。如果說風險社會意味著一個時代性的轉變,那么人類如何與風險、災害、危機共生,就是這個我們時代最為重要、緊迫的研究主題。本書由南京大學社會風險與公共危機管理研究中心主辦,致力于風險、災害、危機的跨學科研究。
童星 張海波主編 ·公共管理 ·11.3萬字
安全于小事,安全問題大于天。安全不僅僅是一種保障,更決定著大到事業、小到每件事情的成??!無論對于政府、企業,還是事業單位;無論是對于集體,還是對于個人,安全都是第一原則。在社會生產生活的各個領域,不僅要把握方向做好大事,對于每一件事關安全的“小事”,我們也必須認真對待、高度落實,才可能最大程序地避免事故的發生,保障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保證各項事業的順利開展。只有真正認識到“安全決定成敗”這句話的深刻含義并認真實踐,所有的工作才能有保障地得以實現。
賀洢軒 ·公共管理 ·11.2萬字
在推進中國新型城鎮化過程中,垃圾焚燒站、殯葬設施等鄰避設施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如何避免鄰避設施陷入“一建就鬧,一鬧就停”的怪圈?近年來眾多鄰避設施成功建成,其中的奧秘何在?《從“鄰避”到“鄰里”:中國鄰避風險的復合治理》聚焦鄰避風險的實踐困境、形成機理、破解案例、復合治理四個方面,倡導推行融合中國行政體制特點與現代治理理論的復合治理之道,并強調可運用共建共治共享理念來化解鄰避風險。同時,《從“鄰避”到“鄰里”:中國鄰避風險的復合治理》對十余起鄰避設施成功運營案例抽絲剝繭,探尋其中社會風險防范與化解可資借鑒的操作化經驗。
辛方坤 ·公共管理 ·11.1萬字
《新媒體時代的應急管理與危機公關》一書全面響應“總體國家安全觀”的要求,將應急管理與危機公關納入廣義的國家安全與社會安全范疇,針對當前應急管理與危機公關的新問題、新情況和新特點,在總結實踐經驗、反思常見誤區的基礎上,創造性地提出了新媒體時代危機應對的十大策略。本書具有兩個方面的鮮明特色:一是實用性強,全書各章均采用“以案說理”的方式,分析了國內外大量真實、典型的案例,提出的政策建議極具操作性,是一部理想的應急管理與危機公關實操手冊;二是適用面廣,廣泛適用于政府部門及衛生、教育、商務等行業領域從事危機管理、公共關系、輿情管理、風險管理、社會治理、公共安全等工作的人員,特別適用于窗口行業和執法部門的相關工作人員。
唐鈞 ·公共管理 ·11萬字
目前我國市場化改革進入深水區,整個社會轉型過程中各種社會風險日益凸顯,為此需要學界從理論與實踐兩個層面深入剖析和研究社會風險的根源、特征及控制各類風險的機制,本書基于作者多年來對于社會風險多個國家級研究課題的成果,重注學術研究和理論層面的風險管理創新,立足于形成規劃化的標準;結合風險管理實踐,直接指導實際操作,爭取推廣為業界認可的操作標準;既分析現狀,指明當前的操作方案,又剖析問題與誤差,指出了未來的改革方向。爭取把社會穩定風險評估與管理,既成為學科、又能直接實踐。成為管理類學科為數不多的、可直接操作的硬專業。轉型期的社會穩定風險面臨著嚴峻挑戰,國家十二五期間已經規定要對三重一大開展社會穩定風險評估,目前國家發改委已執行所有立項項目均需要通過《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可見,本書具有很強的針對性與實踐性,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良好,前景光明。
《公共政策量化分析--------以低碳政策為例》一書由七章內容組成,分別包括:公共政策、公共政策分析、公共政策的分析工具、公共政策選擇量化分析的準備、低碳交通公共政策分析、公共政策的經濟學分析、公共政策選擇量化分析報告及后續步驟。
王重高 李勇 王鑫 ·公共管理 ·10.9萬字
為創新社會治理、推動社會建設,2012年,民政部、國務院國資委、全國工商聯、廣東省政府、深圳市政府等主辦單位聯合創設中國公益慈善項目交流展示會(簡稱慈展會),將慈善項目引入會展業,通過展會的形式,開辟了一條開放共享、合作共贏的慈善發展新路徑,填補了中國慈善領域的一項重大空白。為系統記錄2019年第七屆慈展會研討會議板塊的智慧成果,組委會辦公室將三天會期中的精彩觀點匯編成冊、集萃出版,以期為中國慈善力量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提供有益借鑒。
中國公益慈善項目交流展示會組委會辦公室編著 ·公共管理 ·10.9萬字
《公共管理評論》常設“論文”、“評論”、“教育”、“書評”四個專題,“論文”專題發表原創性的理論和實證研究文章;“評論”專題刊登對學術流派、學術理論、學術觀點和學術發展狀況的評論文章以及學術會議或其他學術活動的介紹和評論文章;“教育”專題刊登探討公共管理學科與教育發展方面的文章;“書評”專題刊登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及其相關領域新近出版的中文和外文著作的介紹和評論。
巫永平主編 ·公共管理 ·10.8萬字
作為網絡時代政府與公眾溝通交流的一種解決方案,網絡政民互動不僅有利于公眾表達自身訴求,而且為政府組織提供了了解公眾意見、調適公共決策和公共事務發展方向的機會,而互動效能是網絡政民互動舉措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本書在梳理網絡政民互動理論與實踐的基礎上,構建了網絡政民互動效能的理論框架,揭示了網絡政民互動效能的形成機理;從公眾感知滿意度和政府行政績效兩個層面分別對互動效能形成的內在規律進行研究探索,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互動效能的實踐路徑。
王崢嶸 ·公共管理 ·10.7萬字
提高農村基本公共服務供給水平,實現包括城鄉在內的全面的基本公共服務供給均等化是我國政府的目標。近些年來,我國農村基本公共服務的供給水平應該說有了較大提高,但是依舊沒有實現“均等化”的目標,那么如何衡量我國目前農村基本公共服務供給的績效呢?新農村建設財政投入巨大,農民滿意嗎?雖然提高農村基本公共服務供給水平對于實現我國經濟社會的和諧發展具有重要而緊迫的意義,但是現實中存在著經濟發展并不必然引致該地區基本公共服務供給水平的提高,原因究竟是什么?究竟是哪些因素在影響政府官員的公共決策?如何真正地克服政府官員內在的不太偏好向農村提供基本公共服務的阻力?該書對這些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提出的政策建議,可以為政府今后的農村基本公共服務供給提供重要的決策參考,從而使得本問題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劉成奎 ·公共管理 ·10.6萬字
面對新時代新任務新要求,如何持續推動“放管服”改革取得新進展新成效,是當前需要深入研究的重大課題。本書系中國行政管理學會“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構建新型治理體系”研討會暨年會論文集匯編,通過選登“放管服”改革的優秀論文,供廣大學者學習交流。本書從不同的主題切入,如政府購買服務、市場監管體制改革、政府購買服務主體、社會組織評估、基層社會治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等,全面探討了“放管服”改革背景下,國家治理諸多層面的問題。
王瀾明主編 ·公共管理 ·10.4萬字
為積極探索黨建引領基層治理體制機制創新,2018年北京市將“街鄉吹哨、部門報到”作為全市“一號改革課題”,在16個區169個街鄉進行試點。其核心要義就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應,聞風而動、接訴即辦,滿足市民對城市生活便利性、宜居性、多樣性、公正性、安全性的需要,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中共北京市委黨校教師從黨建、公共管理、政治學、社會學、法學等多學科圍繞“街鄉吹哨、部門報到”改革開展研究。黨校外專家也積極參與其中。為此,我們編撰論文集,以記錄北京市探索黨建引領基層治理體制機制創新的過程。
鄂振輝主編 ·公共管理 ·10.4萬字
城市商業空間不僅僅是發揮著商業、旅游等重要的城市功能,更擔負著商業服務、居民消費和地面交通等碳排放量較大的城市功能。并且,隨著我國城市由生產型向消費型轉變,商業更成為了導城市空間重構和拓展的主要力量。本書基于大數據的挖掘,從環境效率的角度切入,構建了一個集經濟、社會、環境為一體的環境性能評價體系,并通過SP調查問卷的設計和離散選擇模型的運用,對商業空間進行了環境性能的評價。并以北京市為案例,深入剖析各類商業空間布局的不足以及各類商業區環境性能在空間方面所存在的問題,提出北京市商業區環境性能調控和空間優化的相關建議。
王芳 ·公共管理 ·10.2萬字
隨著數字時代的來臨,數字技術已經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提升治理現代化水平的重要手段和工具,以數字化、智能化、網絡化為核心的信息技術加快了“互聯網+政務服務”的創新進程,政務服務數字化轉型創新成為中國政務服務未來發展的新方向。政府通過多渠道服務平臺向公眾發布政務信息、提供公共服務、實現政民互動,有助于提升政務服務效能,提高群眾對政府工作的滿意度。為了滿足公眾對各政務渠道所提供服務的溫度、深度與精準度的新期待,檢驗和提升各級政府的數字服務能力發展水平,進而建立一套科學、客觀、量化及導向清晰的政府電子服務能力指數體系,達到“以評促建、以評促用、樹立標桿,引導數字政務可持續化發展”目的。項目團隊以政務網站、政務微博、政務微信、政務App、政務短視頻五個服務渠道為切入點,構建了政府數字服務能力指數體系。在測評指標體系的基礎上,項目團隊通過全樣本測評、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方式展示了中國(港、澳、臺除外)省級、直轄市和地級市數字服務能力的水平,應用綜合指數、“雙微”指數、新媒體指數等復合數據反映了我國政府數字服務渠道的整合情況。
胡廣偉等 ·公共管理 ·10.1萬字
就業是民生之本,對社會弱勢群體進行就業救助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吨袊蜆I救助研究報告2017》是“中國就業救助報告”系列的第一部,一方面為清楚了解就業救助的基本概念、國際經驗、我國當前困難家庭的就業情況提供了詳實的論證,另一方面通過上海市就業服務的類社會組織以及上海市JA區開展的就業工作,也為理解中國情境下就業救助工作開展的現狀、成績與問題提供了鮮活的素材。系列報告將致力于對全國各地的就業救助問題進行持續深入的實地調研和學術研討,為相關政策的制定和實施提供參考和建議。
韓克慶等 ·公共管理 ·10.1萬字
本書由作者所創辦的浙江五洲工程項目管理有限公司(簡稱五洲管理)總結多年來未來社區的研究和實踐經驗撰寫而成。書稿系統介紹未來社區的含義、建設理念、國際經驗、內容框架,并以五洲管理實際項目為例,從方案設計、技術應用、運營模式三個方面詳細介紹了未來社區建設的實踐模式。本書對未來社區建設的實際運作具有較好的指導作用。本書面向從事未來社區建設、老舊小區改造等的各類企業管理和項目管理工作者,以及相關政府部門管理者,也可以作高等院校相關專業的研究生和本科生學習未來社區知識的參考書。
蔣廷令 ·公共管理 ·10.1萬字
城市智能交通發展到新的階段,在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5G等新技術下的未來智能交通發展路徑的探索成為當下熱點。本書在對現階段“交通大腦”建設情況進行分析的基礎上,系統地提出“城市交通大腦”體系框架與建設方案,深入明晰地回答了城市交通大腦“是什么、干什么、怎么干”的問題,探索了在“城市交通大腦”引領下的未來城市交通,以及智能交通系統的發展方向。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交通運輸專業方向的教材或參考書,也可供智慧交通、智慧城市、人工智能等領域的管理者、學者、研究人員或工程技術人員學習和閱讀。
溫慧敏等 ·公共管理 ·10萬字
《數字治理評論》由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山大學中國公共管理研究中心和中山大學政治與公共事務管理學院創辦,是一本致力于推動數字治理研究的學術性集刊。本刊力圖追蹤數字治理理論前沿,回應數字治理實踐中面臨的問題,倡導規范嚴謹的學術研究,提升數字治理的研究質量。
鄭躍平 ·公共管理 ·9.9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