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是《21世紀中國地方公共治理現代化研究》叢書之一,選取新生代進城農民工作為研究對象,對他們社會地位狀況、造成當前狀況的成因以及未來的發展出路進行了系統總結;以深圳市政府的人力資源開發行為為例,構建了新生代進城農民工人力資源開發的政府行為模式建議和效用評價指數,通過論證,得出了相關結論,以及政策建議。
王見敏 ·公共管理 ·19.3萬字
在數字中國、“數字浙江”和“數智杭州”建設的大背景下,杭州市民卡的發展戰略和發展路徑逐漸清晰明朗。杭州市民卡項目為全國首創,是杭州市政府“為民辦實事”重點項目之一,先后榮獲“國家金卡工程優秀應用成果獎”“全國信用應用十大實踐成果獎”。本書就杭州市民卡的實踐之路展開闡述,分為發展篇、成果篇、未來篇,作為數字化成果的總結。第1章為杭州市民卡建設背景,第2章為杭州市民卡發展概況,第3章為杭州市民卡體系,第4章為杭州市民卡筑牢數字基底,第5章為杭州市民卡打造數字化能力,第6章為杭州市民卡賦能經典應用場景,第7章為數字市民,第8章為數字市民應用場景,第9章為未來展望。
杭州市民卡管理有限公司主編 ·公共管理 ·9.7萬字
本書以中國當前社會道德生活為根基,以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質為基點,旨在增強當代中國的道德文化軟實力與核心競爭力,彰顯道德自覺的時代責任與歷史使命。全書立足于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立場、觀點和方法,全面、系統地闡述了道德自覺的內涵、本質特征、價值、思想資源、理論基礎、生成與發展的機制及規律等基礎理論,并以當前中國社會發展面臨的道德自覺問題為切入點,在實踐層面進一步探討道德自覺培育的現實路徑,進而確立道德自覺研究的整體理論框架。
白臣 ·公共管理 ·19.9萬字
本書借用西南財經大學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2015年城鄉社區治理”數據,采用“三階段DEA模型”對我國城鄉社區公共服務供給總體效率與影響因素以及項目效率與影響因素進行了比較分析。這不僅從實證層面對我國城鄉社區公共服務供給效率問題進行了回應,也為解決城鄉社區公共服務的供給效率問題、提升城鄉社區居民的福利水平提供了參考和建議。
張瓊文 ·公共管理 ·12.2萬字
該書從民營化的發展與政府回國后服務的興起、政府回購服務興起的動因、購買還是回購:影響民營化發展的因素、政府回購服務何以率先在美國出現、案例研究:政府會回購服務視圖和發生的、政府回購服務于民營化未來趨勢幾個方面進行研究,總結了若干對我國有借鑒意義的啟示,并對我國政府購買服務的最新進展與未來展望做了分析。
楊安華 ·公共管理 ·17.1萬字
書稿概述從古到今社會所面臨的風險類型、敘述大數據之于風險治理的重要意義,尤其是互聯網時代下我國面臨的風險,以及目前我國所取得的階段性成果。該書客觀分析當前國家安全、社會治理所面臨的挑戰,并總結治理經驗以及提出解決辦法,將填補人工智能時代風險治理領域的部分空白。
楊明剛 ·公共管理 ·12.9萬字
本書以中美兩國社交媒體上的雙重文化語境為背景,系統研究了在美中國旅居者在社交媒體上的自我呈現行為,比較分析了中國旅居者在不同文化語境中在線自我呈現行為的差異及其產生的主要原因。本書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在線自我呈現行為研究的邊界,并深入探討了增強在美中國旅居者在線跨文化傳播效果的可能性途徑。
楊恬 ·公共管理 ·15.5萬字
本書的核心論題是集體行動效率的理論建構與實現機制。從個人主義方法論出發,本書論證了集體行動效率的實質含義是集體行動所涉及主體的一致同意,參與者的協商討論可以達致實質性的或邏輯上的一致同意。本書對我國公民參與地方治理的理論與實踐機制進行了總結,以農村公共產品供給為例,對農村公共治理的實現程度與村民公共產品滿意度之間的相關性進行了實證研究,以檢驗集體行動效率在現實中的可實現性。本書選取典型案例,分析了集體協商過程達致一致同意的微觀機理。本書的核心研究結論是:以尊重民意、廣泛吸納民意為基礎的公共治理,不僅只是賦予集體行動以合法性,而且具有經濟效率。
蘇振華 ·公共管理 ·15.4萬字
上海自2018年3月率先提出“一網通辦”政務服務改革以來,相關改革已經成為上海市營商環境的“金字招牌”和推動城市治理發展的“牛鼻子”之一。本書對“一網通辦”三年來的建設進行理論上的總結和提煉,以揭示上海市“一網通辦”改革撬動城市治理現代化的實踐和效果;反映上海市長期以來在城市治理現代化方面的探索和成就;探索和總結推進城市有效治理的政府改革關鍵方面。本書分六章,約15萬字。包括:第一章“一網通辦”:社會主義國際化大都市的中國實踐;第二章上海市“一網通辦”改革:城市治理現代化的探索;第三章“一網通辦”改革加速數字政府轉型;第四章“一網通辦”改革倒逼服務型政府再造;第五章“一網通辦”改革推動法治政府建設;第六章邁向新時代的城市治理。
敬乂嘉 ·公共管理 ·15.7萬字
本報告主要由上篇、下篇和附錄構成。上篇為省(直轄市)、市政府電子服務能力指數部分,詳述了省市政府網站服務能力指數、微博服務能力指數、微信服務能力指數、APP服務能力指數、“雙微”和“新媒體”等綜合能力指數及相應的最佳實踐。下篇為國務院部委電子服務能力指數部分,詳細報告了國務院部委電子服務渠道指數、綜合指數及相應的最佳實踐。附錄部分報告了測評指標、測評標準、樣本來源及各測評對象的完整數據,供各位讀者參考。
胡廣偉 白玥 姚笛 ·公共管理 ·3.6萬字
在今天的全球風險社會和中國高風險社會中,風險、災害、危機管理的重要性已無須多言。如果說風險社會意味著一個時代性的轉變,那么人類如何與風險、災害、危機共生,就是這個我們時代最為重要、緊迫的研究主題。本書由南京大學社會風險與公共危機管理研究中心主辦,致力于風險、災害、危機的跨學科研究。
童星 張海波主編 ·公共管理 ·11.3萬字
現階段,危機常態化、公共化的特征日益明顯。“中國危機管理”年度報告是國內此類研究中比較有影響力的著作之一。本報告是自2005年來的第六部,主題是現代性危機。現代性是源自西方啟蒙運動的一整套觀念設計和社會安排。就觀念而論,現代性意味著人的理性、主體性和自由,讓人成為認知、行動和權利的主體;在社會安排上,現代性主要表現為以科技創新、工業化、城市化、市場化和民主化為主要內容的現代化。中國是否遵循現代性的一般譜系?如何克服現代性危機?如何促進傳統、現代性與后現代性的對話?如何形塑轉型期的社會認同?互聯網及其主導的媒介融合將給這些問題帶來哪些改變?是帶來更多希望,還是加劇危機?本報告試圖通過記述和討論一些表征現代性、現代性危機、消費文化的案例,初步提出和解釋上述問題。書名中的2014指的是出版年份。
胡百精 ·公共管理 ·17.8萬字
隨著數字時代的來臨,數字技術已經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提升治理現代化水平的重要手段和工具,以數字化、智能化、網絡化為核心的信息技術加快了“互聯網+政務服務”的創新進程,政務服務數字化轉型創新成為中國政務服務未來發展的新方向。政府通過多渠道服務平臺向公眾發布政務信息、提供公共服務、實現政民互動,有助于提升政務服務效能,提高群眾對政府工作的滿意度。為了滿足公眾對各政務渠道所提供服務的溫度、深度與精準度的新期待,檢驗和提升各級政府的數字服務能力發展水平,進而建立一套科學、客觀、量化及導向清晰的政府電子服務能力指數體系,達到“以評促建、以評促用、樹立標桿,引導數字政務可持續化發展”目的。項目團隊以政務網站、政務微博、政務微信、政務App、政務短視頻五個服務渠道為切入點,構建了政府數字服務能力指數體系。在測評指標體系的基礎上,項目團隊通過全樣本測評、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方式展示了中國(港、澳、臺除外)省級、直轄市和地級市數字服務能力的水平,應用綜合指數、“雙微”指數、新媒體指數等復合數據反映了我國政府數字服務渠道的整合情況。
胡廣偉等 ·公共管理 ·10.1萬字
本書主要圍繞區塊鏈在民生服務中的應用展開,在簡要闡釋區塊鏈的概念、特征、發展過程與應用價值的基礎上,集中探討了其在醫療、教育、食品安全、公共安全、養老服務、社會公益、精準扶貧、政務服務、數字身份、隱私保護和社會信用等具體民生領域的應用價值、成功案例、現存問題、應對策略和未來方向。
刁生富等 ·公共管理 ·11.8萬字
本書內容涵蓋法治國情調研團隊從2009年開始的對全國層面的政府透明度進行測評的歷年報告,其縱向觀察中國透明政府之進步可見一斑。書中對政府信息公開的評價要素分別有:信息公開專欄、規范性文件、財政信息、行政審批信息、環境保護信息、政府信息公開年度報告等;對54家國務院部門、31家省級政府和49家較大的市政府的政府信息公開情況進行了評估。
呂艷濱 田禾 ·公共管理 ·17萬字
本書以公共管理學的基本理論為依據,系統梳理了當前中國創業事業的發展歷程與現實價值,就當前中國創業公共管理的政策、責任、外部合作、技術工具、績效評價等內容做了詳細的歸納和總結,并以北京市創業教育事業公共管理和全國科技類大學生創業教育管理評價作為實踐案例進行論證。全書綜合采用定性與定量研究相結合的方法,在公私合作伙伴關系(PPP)、大數據分析模式在創業公共管理領域的應用有新的見解,突破了當前創業管理側重于企業微觀管理視角的局限,豐富了創業管理研究的內涵。
韓晨光 曲紹衛 ·公共管理 ·19.3萬字
本書從動態權力分析視角,以橋村的征地事件為例,探討了在新政策環境下,農村權力關系結構的變化,并進一步揭示了這種農村權力結構變化所反映的農村微觀治理過程的改變。在經驗研究的基礎上,作者試圖脫離具體個案,嘗試性探究宏觀規則的改變如何引發農村治理的變化。本書為管窺我國的農村社會治理提供了一個獨特、有效的研究視角,也對理解轉型時期的農村治理及和諧社會的構建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周晶晶 ·公共管理 ·13.3萬字
本書圍繞數字治理的背景、概念、現狀以及趨勢,從城市視角出發,分析和研究了國際國內城市在數字治理過程中的理念創新、路徑選擇、體驗設計以及機制突破,通過對具體城市數字治理政策、模式、技術路徑、體制機制框架的案例深度研究,以及結合國內外城市數字治理的評價機制與數據,提出了未來城市數字治理的發展趨勢與方向。《數字化治理:中國城市視角》從中國城市視角出發,分為4個部分:第1部分為“數字治理的新時代”,包含“國際探索”“數字中國:政府與城市”“城市的數字化生存”3個章節。第2部分為“城市治理的系統再造”,包含“治理理念創新”“數字技術創新”“政務流程創新”“體制機制創新”4個章節。第3部分為“城市治理的多元化參與”,包含“數字治理的投資”“數字治理的角色與內容”“數字治理的標準與評價”3個章節。第4部分為“超越城市治理:新的城市競爭力重塑”,包含“城市群的治理”“城市治理現代化之路”2個章節。
馮奎等 ·公共管理 ·17.4萬字
《都市現代鄉村建設:上海探索與實踐/上海改革開放再出發系列叢書》力求對改革開放40年上海鄉村的發展變遷進行全面系統的回顧總結,梳理總體發展脈絡,探討上海鄉村發展演變的一般規律、影響機制和成效經驗;同時圍繞鄉村振興戰略及全球城市建設的愿景目標,結合上海鄉村發展的現實基礎及瓶頸問題,對上海鄉村的未來發展進行展望與思考。
薛艷杰等 ·公共管理 ·14.3萬字
童星 張海波主編 ·公共管理 ·7.8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