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收錄了800多種公園、街道、郊外、田野和山區常見的、有藥用或食用價值及有毒的野花,按照花的顏色及花的特征分類,為便于讀者快速識別各種野花,以花的局部特征圖為目錄。文字內容包括各種野花的科屬、識別、藥用、食用及毒性等知識,并配有植株、花、果、葉等形態特征圖。該書適合植物學專業、植保專業、中醫藥專業人士及植物愛好者、中醫藥愛好者閱讀參考。
楊輝霞 岳桂華 于愛華 ·生物科學 ·17.7萬字
第六版《十萬個為什么》編寫組,走訪300所學校,發放2萬份問卷,收集10萬個問題,經大數據篩選出孩子們問得最多的1000余個問題,用淘金的態度對待最童真的好奇,從中挑選出528個問題,匯編成《孩子愛問的十萬個為什么》叢書。貼心定制屬于4~8歲的小讀者的全彩繪本版“十萬”,兼備藝術性、創意性和科學性的精美畫面以及精心設計的文圖比例,集中關注智力、記憶、感覺、情緒和睡眠等家長關心,和孩子成長密切相關的元素。
少年兒童出版社 ·生物科學 ·1.5萬字
本書主要介紹公園里面常見360余種植物的學名、科屬、別名、花果期、生境及產地、識別和鑒賞要點,并配有植物整體形態圖、葉圖、花圖、果圖以及近似種的圖片1200張左右。本書通俗易懂、方便查閱,且圖文并茂,讀者可從本書中了解公園常見的一些花草樹木,提高個人修養,同時為家庭應用、公園引種綠化等積累知識。
徐曄春 回英倩 蔣明 ·生物科學 ·8.8萬字
本書是建立在當今世界前沿人工智能科學、未來學、生物學、人類學以及奇點學(Singularity)研究成果基礎上,重點對未來生物藝術進行論證、思考和預測之書。其研究特色是顛覆性的,在當今創意領域中,諸如藝術、設計、動畫、電影和科幻文學都將具有重要的啟示性。也許,它是第一本從“奇點”技術、“奇點”人類學的角度來探討未來生物藝術的著作,它將成為世界“奇點”研究領域的細微組成部份。它將能彌補中華藝術圈生物藝術研究書籍的空白。本書依托前沿科技發展軌道與可靠性,在第一章闡述了大量有關奇點和奇點藝術名稱以及奇點有關的規律和學術論點;簡介了歷史上著名的奇點學家、未來學家、未來藝術學家和預測未來的藝術家。第二章深入分析了未來藝術和科學之深切關聯;重點論述了生物藝術與生命的哲理關系,以及生物藝術的本質與特性;大膽演繹了未來奇點生物藝術的造型、種類、材料,以及生物藝術的創作概念和思維之發展趨勢;扼要探討了當代與未來生物藝術面臨的社會倫理和技術挑戰;充分展示了憧憬中的未來關鍵生物藝術技術和美好的強智能的生物時代。在此基礎上,第三章構思創作和周詳敘述了大量未來生物藝術案例,豐富生動又不失嚴謹。書中附有作者制作的大量概念效果圖、藝術流程插圖與示意圖。除去藝術作品和藝術理念闡述外,更重要的是具體闡述了可靠的當代和未來關鍵藝術與技術支持,以及周密的技術流程圖(通過專家考證),藝術家可從中受其啟發,然后進行直接操作和實施。書中還有現代藝術家和未來藝術家的對話,充滿了不同人類思維方式的博弈和沖擊。第四章是當代生物藝術簡史概述,作者把生物藝術分門歸類(在生物藝術界也許是首次),簡明了它們的表現形式與特征;精選了當代生物藝術家并以詳盡論述;以求達到提升和普及生物藝術史論知識之目的,同時啟發讀者對未來生物藝術的思考。
(美)譚力勤 ·生物科學 ·12.7萬字
本書先概述電生理學的簡史,再從細胞膜上的離子通道、結構與功能、離子通道的研究方法及相關的離子通道病加以介紹,還從運動生理學領域常用的心電、腦電、肌電技術入手,介紹這些常用技術的原理和方法。
石麗君 趙麗 ·生物科學 ·13.9萬字
《大局觀從何而來》是“鄧巴數”提出者、著名進化人類學家羅賓·鄧巴的經典著作,是湛廬文化重磅推出的“深度理解社群”四部曲之一。鄧巴教授聯合另外兩位著名考古學教授,從人類大局觀思維的形成基礎、進化過程、進化優勢3大板塊,揭示我們所擁有的能夠進行大局思維的社會性大腦是如何進化產生的,大腦又是如何影響社群規模的,以及如何將小規模群體遷移至無限連接的網絡社會,利用小群體經驗解決大社會問題。
(英)羅賓·鄧巴 克萊夫·甘布爾 約翰·格列特 ·生物科學 ·14.1萬字
傳說只有7秒記憶的魚,其實是高智商動物。這種種類比陸地及天空中所有脊椎動物種類總數還要多的神秘物種,在3億年的漫長歷史中完成了高度演化,千百年來一直不為人知。它們有意識,有情感,能夠交流,會使用工具,懂得合作,甚至懂得討好與欺騙。在這本書中,作者借助動物行為學及生物學領域的發現,為我們揭開了水底深處的秘密。
(美)喬納森·巴爾科姆 ·生物科學 ·12.5萬字
70年前,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薛定諤提出了著名的“薛定諤之問”——生命是什么。70年后,“人造生命之父”克雷格·文特爾通過合成第一個“人造細胞”的方式給出了最完美的解答。從解碼生命、開創全基因組霰彈測序法到合成噬菌體phiX174,從合成第一個完整的基因組,到把一個物種轉變為另一個物種,最終到合成第一個人造細胞,文特爾和他的團隊完成了一個又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他們在某種意義上,“扮演了上帝的角色”。假設火星上的生命與地球上的生命都是基于DNA的,假設火星有生命或者曾經有過生命,假設火星上有一個基因測序設備,可以讀取任何有可能存在于那里的“火星人”的DNA序列,那么,只需要4.3分鐘把“火星人”的基因序列發送回地球,我們就可以在地球上的實驗室里重造“火星人”!生命的未來值得我們每一個人期待,不是嗎?
(美)克雷格·文特爾 ·生物科學 ·15萬字
本叢書對各種動物長期以來與適應環境生存的外形特征、吃住、活動等行為特點進行藝術創造,用繪本的形式妙趣橫生地展現在兒童面前。既滿足兒童喜愛動物的興趣,又能引導兒童了解動物世界的多姿多彩、千奇百態,從小養成熱愛自然、探索奧秘的心理品質,為其一生形成人與自然的正確關系打好堅實基礎。
林玉萍編著 ·生物科學 ·9069字
這是一套面向8~12歲青少年的科普讀物,以神奇的自然及人文現象為切入點,較為全面系統地介紹了物理、考古、醫學、氣象、建筑、昆蟲共6門學科的相關知識。本分冊主要介紹昆蟲知識。形容這是一本傳統的關于昆蟲的科普讀物,卻也不盡然。它色彩鮮艷、語言生動,不僅囊括著豐富的科學知識,更是介紹了不少有趣的小實驗:制作簡易蜂巢、觀察屎殼郎幼蟲的生活習性等,不僅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寓教于樂,更是培養了小讀者們的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讓學習不再是一件枯燥的事,看書更是樂趣多多。
于秉正 ·生物科學 ·3.1萬字
本書包括《植物學》、《動物學》和《生態學》基本操作實驗以及植物分類實踐、動物分類實踐和生態學野外實習實踐,為生物類專業的學生的實習和實踐提供基本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市面上基本都是《植物學》、《動物學》、《生態學》的實驗書籍是分開的,內容較多。現在很多高校壓縮課時,將這三門課合并為普通生物學,因此實驗課也需要相應改變。與同類相比,我們的教材將三門課有機組合,形成大實驗。并配有電子教材,形成立體書。
袁小鳳 ·生物科學 ·6.5萬字
少年兒童出版社 ·生物科學 ·1.6萬字
在不到五百年的時間內,科學已經完全改變了我們對人類起源以及人類與宇宙關系的看法。這本敏銳深刻又啟人深思的書,介紹了進化生物學中某些最為重要的發現和觀念,如物種的形成和分化、適應、突變、自然選擇。兩位作者自140多年前達爾文和華萊士發表第一批作品起,直到近期由對分子級進化的研究所提供的證據,追溯了進化思想的演進過程。在尾聲部分,本書表明了進化觀念如何照亮現代生物說中那些最難解的問題,如衰老為何發生、某些動物為何有利他行為。
(英國)布賴恩·查爾斯沃思 德博拉·查爾斯沃思 ·生物科學 ·7.2萬字
本書共八章,系統論述了釀酒酶與釀酒技藝發展的辯證關系;釀酒酶的種類和釀酒酶的催化機制及其在釀酒中的功能;新型釀酒工藝適配的新型酶和酶制劑;新型淀粉酶及其酶制劑的高效制備;新型耐受酒精的蛋白酶及低溫絲氨酸肽酶的催化特性;新型果香味酯化酶及低溫酯化酶生成酒體酯類物質的催化性質;高活性新型纖維素酶及耐受酒精或高鹽的纖維素酶酶學特性和酶制劑制備;脲酶制劑、葡萄糖氧化酶制劑、淀粉酶制劑、纖維素酶制劑、蛋白酶制劑、柚苷酶制劑、果膠酶制劑、葡糖苷酶制劑等在酒類釀造中的應用。本書可供高校和科研院所等釀酒或酶制劑領域的科研人員參閱。
薛棟升 ·生物科學 ·15.7萬字
本書通過人工手繪圖和精美原色圖相結合的方式,介紹中國原生魚類的生物學特征、野外狀況、罕見程度以及飼養技術等知識,具體包括各種魚的中文名、拉丁名、形態特征、生態習性、繁殖特性、野外分布和現狀以及飼養情況等,讓大家在鑒別魚種、掌握魚種鮮明特征的同時,領略中國原生魚帶給我們的美感和享受,保護與合理利用中國原生魚類。
張志鋼 陽正盟 黃凱 羅昊 ·生物科學 ·3.3萬字
“生命是什么?”當你腦中浮現這個疑問,意味著你來到了物理學、化學、生物學、哲學等人類核心知識的交叉口,也意味著你與亞里士多德、達爾文、埃爾溫·薛定諤等開拓人類知識邊疆的偉大心靈來到了同一個謎的面前。生命,哪怕是至為簡單的生命,都像精密的機器一樣復雜。在這顆原本寂寥的星球上,無數復雜、美麗、多樣的生命是從何而來?40億年前,究竟發生了什么?沒有繁瑣的公式,也不會贅述基因或者化學反應的種種細節,埃迪·普羅斯用他詩意而貼切的比喻,帶你跨越學科的門檻,直面生命的本質問題,讓我們看到在40億年前生命誕生時刻的壯麗風景。這場生命探索的旅程,將幫助我們更深刻地思考我們是誰,以及生命和宇宙的意義。
(以色列)埃迪·普羅斯 ·生物科學 ·10.7萬字
林玉萍編著 ·生物科學 ·8449字
本習題集主要依據人衛出版社第八版《病理生理學》(王建枝殷蓮華教授主編)內容編寫,并參考了其他具代表性的病理生理學教材和題集。習題題型包括選擇題(單項選擇題和多項選擇題)、名詞解釋、簡答題和問答題,附有答案。本書適合于病理生理學教師備課、輔導、命題及學生復習考試時使用,亦可供相關臨床和基礎專業人員學習病理生理學知識以及研究生考研時參考。本書中的題目涉及面廣,覆蓋教材全部重要知識點,且內容與最新版教材同步。
汪洋 ·生物科學 ·8.5萬字
世界知名的神經科學家,麻省理工學院前校長蘇珊·霍克菲爾德(SusanHockfield)提出,我們正處于一個新的融合時代——生物學與工程技術的融合。數字革命曾在20世紀對人類社會產生顛覆性影響,而生物學與工程技術的結合將是下一個創造奇跡的領域。如尼古拉·尼葛洛龐帝的《數字化生存》幫助讀者理解當時正處于黎明時期的數字化革命一般,本書可以幫助讀者了解生物學和工程技術相結合的研究將取得哪些令人期待的突破。制造電池的病毒,過濾污水的蛋白,篩查癌癥的納米顆粒,神經控制的仿生四肢,通過提高糧食產量的表型技術……這些將要帶領下一輪科技革命的前沿技術將解決我們日益迫在眉睫的環境、能源以及醫學危機。這些令人興奮的發現目前還只存在于實驗室中,何時能將這些發現推向市場,從而改變現狀?我們如何在下一代技術革新領域中進行投資?更重要的是,拯救生命的機會近在眼前,我們該如何穿越壁壘,跨學科地調動資源,捕捉這些機會?這些都是本書將要解答的。
(美)蘇珊·霍克菲爾德 ·生物科學 ·9.8萬字
本書共分為五部分,主要內容包括:植物大家族、植物的活動、居住的地方、植物與人類、美麗的花卉。
青少科普編委會 ·生物科學 ·16.1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