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是根據費曼教授在美國康奈爾大學所作的梅森哲講座系列整理而成。物理學家是從直接從實驗中找到自然律的嗎?他們真的大膽地運用這些結果來探究未知并作出預言嗎?或者他們只是發(fā)明這些定律并強加給現實呢?為了回答這些問題,費曼在書中概括了引力定律以及牛頓、麥克斯韋和愛因斯坦的偉大發(fā)現的共同主題,審視了作為自然的語言——數學與物理學的關系,探討了守恒定律、對稱性、過去與未來以及量子力學帶來的概率和不確定性,最后還展望了新的定律。
(美)理查德·費曼 ·物理學 ·13.3萬字
上至高壓線,下至發(fā)電機,只要用到電的地方就有相對論效應存在!相對論是關于時空和引力的理論,主要由愛因斯坦創(chuàng)立,相對論的提出給物理學帶來了革命性的變化,被譽為現代物理性最偉大的基礎理論。本書由狹義相對論、廣義相對論、關于整個宇宙的一些思考三部分構成,愛因斯坦以生動的文字和淺顯的事例說明了相對論的基本原理,是科學大師寫給普通讀者非常具有啟發(fā)性的相對論入門書。
(美)阿爾伯特·愛因斯坦 ·物理學 ·6.5萬字
本書主要內容包括:無處不在的力、怎樣讓溜冰鞋一直滑下去、蘋果為什么不掉到天上去、人體重心揭秘、羽毛和鐵塊會同時落地嗎、“不倒翁”不倒的秘密等。
宋學軍編著 ·物理學 ·9.7萬字
《物理學之美》精選了9個專題:開普勒的和諧宇宙、牛頓的引力理論、熱力學兩定律、麥克斯韋方程組、愛因斯坦的“連鎖倒轉法”、海森伯的矩陣力學、狄拉克方程、宇稱守恒、規(guī)范場的故事。這9個專題看似跳躍,實際上具有一脈相承的關系,通過物理學思想史上這幾個重要的節(jié)點,將學科的大框架搭建起來。《物理學之美》強調的不是現象之美,而是物理學理論之美,尤其是理論中的結構之美。本書從這些物理理論的發(fā)現過程著手,同時描寫大師們的生活經歷、性格喜好等,結合當時的科學文化背景,再現物理學大師如何在研究中感受到模糊的美感,又如何建立審美判斷,并因此引起的物理學思想的革命。本書曾榮獲第六屆吳大猷科學普及著作獎、2012年全國科普優(yōu)秀獎。書中配有相關的知識鏈接和圖片,將科學與人文和諧地統一。500幅珍貴的科學史圖片,豐富展現那些震撼人類的思想之美。
楊建鄴 ·物理學 ·16萬字
這既是一本關于圈量子引力的科普讀物。對于不熟悉這個名詞的大眾來說,這是一本從另一個角度為我們講述的“萬物理論”。人類一直追求萬物起源這一問題,希望了解萬物是從哪兒來的,基本規(guī)律是什么。直到今天,這個問題都還是物理學的根本,也是物理學的基礎問題。時至今日,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人類已經回答了這個問題。我們有基本粒子的“標準模型”,有牛頓的萬有引力理論,還有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這些已經把我們的世界解釋得清清楚楚,很讓人滿意了。但實際上不是這樣的。在標準模型提出40年后的今天,沒有一個物理學家認為標準模型是基本理論,大家都認為它只是一個近似的有效理論。圈量子理論是除了弦論之外萬物理論的另一個候選,相對小眾,在學界受到的關注不及弦論,在大眾層面更是較少為人所知,實際上有些非常有趣的理論,值得向公眾介紹。作者吉姆·巴戈特稱之為“少有人走的路”,在本書中,他介紹了圈量子引力理論領域中兩位杰出的科學家——李·斯莫林(LeeSmolin)和卡洛·羅韋利(CarloRovelli)的職業(yè)生涯和開創(chuàng)性工作。這是一本關于物理學理論前言的普及讀物,更是一場引領普通人推翻既定印象,領略對世界的另一種可能的解釋的探索之旅。在這本書中,物質、時間、空間都有了全新的理解可能。而認識的過程,就是科學探索的意義,是我們探索世界的趣味所在。作者從事科普寫作已有二十多年,文筆和敘述都盡量做到科普化,注重對科學知識做出平易近人的解釋,同時為寫作加入故事性,保證了本書的可讀性。
(英)吉姆·巴戈特 ·物理學 ·19.6萬字
本書結合Multisim軟件平臺,系統地介紹了三極管及其相關電路的分析與設計,包括共射放大電路、大/小功率放大器(射隨器)、串聯型穩(wěn)壓電路、共基放大電路、差分放大電路及各種開關電路,深入探討了溫度、級聯、負反饋、恒流源(有源負載)、密勒效應、厄爾利效應、自舉、信號反射、非線性失真、噪聲等因素對放大電路的性能產生的影響,以及相應的設計方法。
龍虎 ·物理學 ·23.1萬字
本書從“零”開始,站在“問題”角度,講述了整個物理學理論的演變過程,內容涵蓋經典力學、電磁學、熱力學與統計力學、光學、相對論、量子物理和宇宙學。
汪振東 ·物理學 ·17.4萬字
霍金在生前發(fā)表的最后一篇論文中提出了自上而下的新宇宙學,顛覆了他在《時間簡史》中提出的關于時間起源的觀點,本書作者托馬斯·赫托格正是這篇論文的合著者。在這篇刊登在《高能物理學雜志》上的文章中,他們認為多元宇宙并沒有那么多,宇宙的演化在整體上是平滑而有限的。霍金在他非凡的一生中試圖回答,宇宙是如何創(chuàng)造出如此完美且適宜生命生存的環(huán)境的?為了解開這個謎團,霍金研究了宇宙的大爆炸起源,但他的早期工作遇到了危機,因為他的數學預測結果顯示,在可能產生的所有宇宙中,占最大比例的宇宙種類是無法孕育出生命的。
(比)托馬斯·赫托格 ·物理學 ·22.1萬字
幾千年來,科學家一直困惑于一個簡單的問題:宇宙中是否有速度極限?直到一百多年前,愛因斯坦等人揭示光速是最快的速度,光速限定了空間中因果關聯作用的速度極限。然而量子力學引入了怪異的聯系。受到新物理學的啟發(fā),心理學家卡爾·榮格和物理學家沃爾夫岡·泡利探索了一種稱為“共時性”的概念,他們認為這是一種奇怪的現象,可以將事件聯系起來而沒有原因。本書是對人類尋求理解因果本性歷程的全面描述。這是一段跨越兩千多年哲學史和物理學史的充滿驚險的思想之旅,它告訴我們如果想把因果跟稀奇古怪的現實協調起來,我們必須放棄什么。
(美)保羅·哈爾彭 ·物理學 ·17.9萬字
電的發(fā)明與應用帶來了第二次工業(yè)革命,也使人類社會進入了一個嶄新的時代。然而電的發(fā)現與發(fā)展經歷了漫長的時間。本書沿著時間的脈絡介紹了電發(fā)展的各個階段中科學家們的研究工作和成果,梳理了人類認識電、應用電的發(fā)展歷程。本書穿插了科學家的趣聞軼事及電學知識,集趣味性與知識性為一體,可作為大眾科學素養(yǎng)之讀本,也可供廣大青少年及科學史愛好者閱讀。
周湛學 趙陽編著 ·物理學 ·15.6萬字
圍繞“時間和空間的本質是什么”以及“觀察者與他們觀察到的系統有著怎樣的關系”兩個問題,李·斯莫林介紹了目前宇宙學研究領域對于量子引力理論的三條主要研究路徑:相對論(產生了圈量子引力理論)、量子理論(產生了弦理論)和從基本原理出現形成新的理論(黑洞熱力學)。量子引力理論是人類試圖構建“萬物理論”的一個重要嘗試。在書中,李·斯莫林用簡單明了的術語向我們解釋科學家所理解的量子世界,還講述了科學發(fā)現背后的迷人故事,風格獨特、筆觸清晰,直擊宇宙深層問題,讓我們得以預見量子引力理論令人矚目的未來發(fā)展。
(美)李·斯莫林 ·物理學 ·13.5萬字
19世紀下半葉,英國偉大的科學家牛頓,在當時生產實踐和實驗的基礎上,集前人力學知識之大成,奠定了古典力學的基本體系,把力學這一門古老的學科,推到了一個新的高度。牛頓將萬有引力定律應用到太陽系,將宇宙間天體運行的動因歸之于“第一推動力”,就解決了太陽系中各個行星的運動問題。雖然后來的科學的實踐證明,牛頓力學并不是科學上的“終極理論”,但絲毫不可否認,它是科學發(fā)展過程中的一座重要的里程碑。至今具有重要的文獻價值。這部偉大的著作,在世界各國用不同的語言出版過無數的版本。具有永恒的生命力。
牛頓 ·物理學 ·14萬字
電子紙顯示技術是21世紀初發(fā)展起來的新型顯示技術。本書著重介紹采用液晶技術、電潤濕技術、電致變色技術和電泳技術的四種電子紙,并從顯示原理、顯色材料的制備、器件構造、顯色控制、顯示器的制備技術及發(fā)展趨勢等方面進行了全面的分析,主要包括緒論、電子紙顯示的品質、膽甾型液晶電子紙顯示技術、電潤濕電子紙顯示技術、電致變色電子紙顯示技術、電泳電子紙顯示技術、柔性電子紙顯示技術等內容。本書可作為高等學校電子專業(yè)的高年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學用書,也可提供有關專業(yè)師生、科研人員、工程技術人員參考和閱讀。
袁家虎等編著 ·物理學 ·16.2萬字
你是否有一些念念不忘,卻又不知道該問誰的問題?其實,還有65萬人和你一樣,管不住自己的好奇心,于是他們關注了“物理君”。在這本精彩的科普問答集里,你將看到“物理君”如何機智解答238個來自網友的腦洞趣題,每1分鐘,你都能get1個新的知識點,體驗科學帶來的樂趣。
中科院物理所 ·物理學 ·9.7萬字
本書以光的電磁理論和傅里葉分析方法為基礎,系統闡述經典與現代物理光學的基本概念、原理,主要現象和重要應用,力求反映本學科的現代面貌。本書內容共分7章。第1章,光的電磁理論;第2章,光的疊加與分析;第3章,光的干涉和干涉儀;第4章,多光束干涉與光學薄膜;第5章,光的衍射;第6章,傅里葉光學;第7章,光的偏振與晶體光學基礎。與第2版比較,增加了以下內容:超光學分辨率,白光信息處理,液晶的電光效應,晶片空間光調制器,光折變效應,光學位相共軛,光學雙穩(wěn)態(tài)。
梁銓廷編著 ·物理學 ·25.5萬字
有人將分形和混沌理論譽為繼相對論和量子力學之后的20世紀物理學的第三次革命。《蝴蝶效應之謎:走近分形與混沌》首先描述了各種分形的基礎知識和特性,包括線性迭代產生的分形如分形龍、科和曲線等,以及非線性迭代產生的曼德勃羅集、朱利亞集等。通過這些例子,介紹了自相似性及分數維的概念。然后,遵循混沌現象發(fā)展的歷史,通過講述龐加萊的三體問題、洛倫茨的蝴蝶效應等等故事和趣聞,將讀者帶進神奇混沌理論的天地中。再進一步通過對一個簡單混沌系統——邏輯斯蒂映射的探討,詳細介紹分岔理論、穩(wěn)定性、及費根鮑姆普適常數等概念。《蝴蝶效應之謎:走近分形與混沌》后半部分,介紹了分形和混沌在各個領域的應用及前景、分形和混沌的關系、以及與分形混沌密切相關而發(fā)展起來的非線性科學。俗話說:“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作為科普書,介紹知識固然重要,傳授科學研究之方法更為重要,《蝴蝶效應之謎:走近分形與混沌》極力體現這個宗旨。作者不僅介紹科學,還煞費苦心地重點介紹科學家作出重大發(fā)現時的思路歷程,帶領讀者一起思考,從前人的經驗教訓中得到深刻啟示,從而激發(fā)讀者的好奇心和創(chuàng)造力。一本老少皆宜、文理兼容的科普讀物。圖文并茂,用輕松有趣的語言,加之通俗生動的圖解,來講述深奧難懂的科學理論。為廣大讀者剝開理論的堅果,使不同領域的人士,都能領悟到數學及物理學的無窮魅力。
張?zhí)烊?/a> ·物理學 ·10萬字
本書以實際應用為出發(fā)點,對集成電路制造的主流工藝技術進行了逐一介紹,例如應變硅技術、HKMG技術、SOI技術和FinFET技術,然后從工藝整合的角度,通過圖文對照的形式對典型工藝進行介紹,例如隔離技術的發(fā)展、硬掩膜版工藝技術、LDD工藝技術、Salicide工藝技術、ESDIMP工藝技術、AL和Cu金屬互連。然后把這些工藝技術應用于實際工藝流程中,通過實例讓讀者能快速的掌握具體工藝技術的實際應用。
溫德通 ·物理學 ·15.5萬字
本書是按照電子信息與電氣類專業(yè)“電磁場與電磁波”課程教學的基本要求,本著深入淺出、通俗易學的原則而編寫的。
劉嵐等編著 ·物理學 ·14.9萬字
本書采用視頻與圖文相結合的方式,對電子愛好者應該掌握的常見電子元器件、電路識圖與檢修技能進行了詳細的介紹。全書分成三個階段:快速入門和知識擴展、電路板檢修技能培養(yǎng)、整機電路分析與套件裝配。書中主要內容包括從設計發(fā)光二極管電源指示電路快速入門、精細分析和精心安裝話筒放大器、萬用表檢測電路板上數十種元器件的方法、電路板故障檢修技術及整機收音機電路詳解與套件裝配。本書側重于理論指導下的動手能力培養(yǎng),內容通俗易懂,配套視頻講解清晰,兩者相輔相成。本書適合電子技術人員學習使用,也適合作為職業(yè)院校和社會培訓機構的電子技術及其應用的教學參考用書。
胡斌 胡松 ·物理學 ·28.3萬字
本書論述了無機納米光電薄膜的制備、表征及其光學性能、電學性能和光電性能,也介紹了納米激光材料的研究,系統地反映了光電功能薄膜學科的物理基礎、研究方法。書中既有實驗描述,也有理論分析,并涉及國際上該領域的最新進展和發(fā)展趨勢。內容包括:介紹光電薄膜的制備和表征方法;介紹納米材料的各種性能表現;從基本物理概念上簡單講述納米光電薄膜材料的電子能帶理論;論述納米光電功能薄膜的特殊光學性能,包括瞬態(tài)光學響應和三階非線性光學性能;論述納米光電功能薄膜的電學性能;論述納米光電功能薄膜的光電性能,包括薄膜的光電靈敏度和超快時間響應;介紹稀土元素摻雜對納米光電功能薄膜性能的改進;介紹納米激光材料和電致氧化鋅納米線構建的激光器的最新研究成果。介紹三維光子晶體的制備和可調控光子帶隙的最新進展。
吳錦雷 ·物理學 ·24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yè)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yè)執(zhí)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