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人生
《博物人生》內容簡介:博物學涉及人類生活史、人類科學史中的一個重要傳統。中國古代的學問基本上處在博物層面,它雖然沒有數理科學深刻,但適應本地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是一筆優秀的遺產,我們可以也應當繼承它們。過去科學傳播比較重視數理科學,比如宣傳陳景潤、玻爾、愛因斯坦、克里克、霍金,而不大介紹竺可楨、林奈、布豐、法布爾、威爾遜。其實,數理科學相對難懂,普通百姓要理解其中的奧妙不是很容易,有時必要性也不很大。相反,博物類科學門檻相對很低,與百姓日常生活關系密切,值得優先傳播。《博物人生》從博物的角度闡釋了中國古代“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的教育思想,介紹了普林尼、格斯納、懷特、盧梭等開創的西式博物學進路。博物學需要從實踐和理論兩個層面同時推進,后者是少數人的事情,而前者人人可以嘗試并做出自己的貢獻。《博物人生》還結合草木這一切入點,通俗示例了公眾如何參與博物學,如何使自己的日常生活更充實、更快樂。
·13.4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