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是《電子技術及其應用基礎》(孫曉艷主編,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配套使用的練習冊。內容包括模擬電子與數字電子兩部分內容,共分為七章,分別為常用半導體器材、單元電子電路、集成運算放大器、直流穩壓電源、組合邏輯電路、時序邏輯電路、模-數混合器件與電子系統。本練習冊主要包括概念填空、選擇、判斷題、問題簡答和分析計算等幾部分內容。本書可作為電類專業的電路、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子技術與非電類專業的電子技術基礎等課程的教學使用。
吳佳 石磊主編 ·物理學 ·3.8萬字
本書從經濟、軍事中的數學故事與案例出發,選取了大量與數學有關的有趣題材,通過大量有趣的故事,帶領讀者從“數學好玩”走向“玩好數學”的境界。有別于其他同類書籍,本書很多故事具有原創性和現代感,對青少年有較強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本書將帶你走進一個神奇的數學世界,領略數學的無限魅力,遨游在數學的海洋里。
金義明 ·數學 ·12.6萬字
本書共分為7章,內容主要包括地應力分布規律構造地質分析、地應力分布規律實測研究、地應力場反演分析研究、地應力組合人工神經網絡預測、地應力對巷道圍巖穩定性的影響分析、基于實測地應力的錨桿支護設計方法。本書可供采礦、水利水電、土木建筑領域的研究人員、技術人員閱讀,也可供高等院校相關專業師生參考。
高峰 ·地球科學 ·9.3萬字
地球誕生之初是什么樣子?幽藍詭異的大洋之底究竟隱藏著一個怎樣的世界?當你面對著美麗壯闊的自然異景,當你置身于恢宏怪秘的山海奇觀中,你是否會感嘆“地球母親”的博大胸懷?本書將在科學事實的基礎上,帶你去揭開地球獨特構造的神秘面紗,去領略令人困惑的自然異景和山海奇觀,去探索深不可測的大洋奧秘。
劉佳輝編著 ·天文學 ·4萬字
在占香港面積四分之三的綠地上,現約記載了二千種原生植物,有些是從前未在其他地方有記錄的新種,有些是香港特有原生種。作者翻閱典籍,從古老的《山海經》,到《詩經》、《楚辭》、《神農本草經》、《本草綱目》等尋找香港原生植物的蹤源,以精簡文字及畫筆帶讀者上山尋花去。
葉曉文 ·生物科學 ·3.5萬字
若沒有參觀過上海老建筑,上海之行就是有缺憾的。本書是由一名老建筑愛好者,通過實地攝影與記錄,通過探究、考證與查閱,描繪了一幅上海老建筑的經緯地圖,講述建筑背后的歷史故事和名人掌故。本書適合旅游愛好者、攝影愛好者、建筑愛好者,以及美術、建筑、歷史等專業的學生閱讀和使用。
邱力立 ·地球科學 ·11.4萬字
本文共七章:第一章緒論介紹研究的背景及意義。第二章對全局優化理論基礎和優化算法進行簡要介紹。第三章介紹Hopfield網絡優化、混沌優化的基本知識和標準粒子群算法及部分改進的粒子群算法。把模擬退火隨機優化算法與Hopfield網絡梯度下降優化算法有機結合起來,第四章提出一種嵌入式混合優化算法SA-HNN,并通過數值實驗驗證算法的可行性和優越性。第五章提出了3種改進的粒子群優化算法,同時給出了數值實驗結果。第六章對填充函數方法進行詳細介紹,構造了一類新的無參數填充函數,從理論上證明了其具有填充函數的性質,并提出了基于混沌和填充函數的全局優化方法。第七章是論文的總結與展望,并給出了進一步的研究內容和方向。
劉旭旺 ·數學 ·7.8萬字
本書從算法框架入手,建立系列非負矩陣分解模型的抽象數學模型,即非負塊配準模型,從統一的角度分析現有的非負矩陣分解模型,并用以開發新的非負矩陣分解模型。根據非負塊配準模型的分析,本書提出非負判別局部塊配準模型,克服了經典非負矩陣分解模型的缺點,提高了非負矩陣分解模型的分類性能。為了克服經典非負矩陣分解的優化算法收斂速度慢的缺點,本書提出在線搜索中利用牛頓法快速搜索步長,提出非負塊配準的快速梯度下降算法。為了克服經典非負最小二乘問題的求解算法的缺點,本書利用最優梯度法在無需線搜索的情況下以二階收斂速度求解非負最小二乘問題,提出非負矩陣分解的高效求解算法。在此基礎上提出非負矩陣分解的高效求解算法,并開發非負塊配準的最優梯度法。為了克服經典優化算法應用于流數據處理時計算開銷過大的缺點,本書提出非負矩陣分解在線優化算法,利用魯棒隨機近似算法更新基矩陣,提出在線算法,提高在線優化算法的魯棒性。本書結合非負矩陣分解的低秩表示特性和殘差矩陣的稀疏特性,指出曼哈頓非負矩陣分解模型可以有效地抑制數據中的噪音和野值,并指出其與低秩和稀疏矩陣分解模型的等價關系。本書提出高效優化算法求解模型,即秩一殘差迭代算法和加速梯度下降算法,前者將模型求解問題分解成若干加權中值問題并用快速算法求解,后者將模型求解問題分解成若干非負最小一乘問題并用平滑技術將其目標函數近似為可微函數,然后利用最優梯度法進行求解。
管乃洋等 ·數學 ·11萬字
本書是關于簡諧勢阱和冪函數勢阱中旋轉理想量子氣體、荷電旋量量子氣體和存在弱相互作用的旋轉量子氣體的熱力學性質研究的專著。全書分為10章,基于量子統計理論和局域密度近似理論建立了描述上述模型的熱力學方程,結合數值方法著重探討了旋轉框架和合成磁場兩種模式下的BEC相變溫度、磁化強度、粒子流空間分布的差異,重點分析了自旋自由度和電荷自由度的競爭,以及弱相互作用項對系統的影響等物理問題。本書通過將玻色系統和費米系統進行比較,加深人們對這兩種量子氣體的認識。
李玉山 ·物理學 ·7.7萬字
劉兵教授是二階科學探究(科學元勘)領域諸多新思潮的先行者,在超導史、科學哲學、科學編史學、科學傳播、科普理論、科學文化、女性主義、地方性知識、科學與藝術、博物編史、視覺文化、環境保護、科學主義批判等專題都做出了突出的成績,積累了獨特的見識和經驗。本書通過多種視角反復審視自然科學及其“周邊”,立體地展示了科學的多面形象。
劉兵 ·總論 ·16.5萬字
本書著重介紹海洋技術與海洋技術產業化。第一章海洋科技發展戰略。第二章海洋生物綜合技術。第三章海洋基因技術。第四章海洋綜合技術。第五章海洋生命支持系統保護技術。第六章海洋采礦技術。第七章海洋科技產業化。概述高新技術的重要作用、國內外海洋技術簡況、科學技術對產業的推動作用、海洋高新技術產業化、海洋科技成果產業化的市場運作以及海洋科技發展與產業化戰略;第八章高新技術產業概述;概說國外高新技術簡況、中國高新技術簡況;第九章國家級海洋高新技術開發區。介紹海洋高新技術開發區概況。
王平 陳思增 陳國生主編 ·地球科學 ·32.4萬字
本著作由2014年度青海省科學技術學術著作出版資金、2013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No.31360603)共同資助出版。著作從藥材的種質資源分布與生理學特征、人工栽培與田間規范化種植、藥物活性成分檢測提取與分離鑒定、生物活性與藥理作用、臨床應用與產業化開發等多個方面對生長在青藏高原西南部和黃土高原秦嶺東南部,兩年或多年生草本野生藥用植物紅茂草,做了一系列全面、深入及系統的論述。將為我國西北地區特色野生藥用植物紅茂草資源的進一步研究與利用,提供系統的參考。書中絕大部分內容是作者及課題組多年來在紅茂草藥物研究與開發方面的研究成果,同時也參考了國內外專家學者在紅茂草研究方面的最新成果及論文,全書分為五篇十四章內容。在編撰過程中,得到了甘肅農業大學博士生導師余四九教授和蘭州大學王勤教授的悉心指導,序由中國科學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博士生導師師彥平研究員撰寫,甘肅農業大學趙海福碩士參與了本著作部分章節的編寫及校對工作,在此一并表示感謝!由于筆者水平的局限,在編撰過程中難免出現疏漏及不足,敬請批評指正。
趙強 王庭璞 索有瑞 ·生物科學 ·34.7萬字
《二元富硼化合物的理論研究》利用量子化學計算方法對一系列二元富硼化合物進行了詳細的理論研究,通過構建詳細的勢能面,對硼氧簇各個異構體之間的相互轉換機制做了系統的研究,預測熱力學和動力學穩定的分子可能成為團簇生長過程中潛在的核。本書的研究可為更復雜的硼氧原子簇和硼氮原子簇的生長過程和氧化機制提供重要的參考,并為將來實驗室的觀測、合成與表征提供重要的理論依據。《二元富硼化合物的理論研究》可供量子化學領域以及研究硼化合物的科研人員參考。
邵長斌 ·化學 ·6.2萬字
本書以地理空間大數據的開發利用為研究對象,詳細介紹了地理空間大數據的內涵、典型國家地理空間大數據開發利用的發展概況、中國地理空間大數據開發利用的發展現狀、地理空間大數據應用的安全保障、推動中國地理空間大數據開發利用的對策體系等內容,可作為相關專業的本科生、研究生的參考書,也可為相關專業的研究人員和管理者提供參考。
程曉波 ·地球科學 ·9.7萬字
大自然豐富多彩,除了我們人類以外,還有許許多多神奇的小生命。它們和人類一樣,種群個體之間有獨特的交流方式,有自己的生存之道,有生老病死,有出乎我們意料的頑強生命力。大力士螞蟻搬運食物、螳螂捕蟬、蜜蜂采蜜、屎殼郎滾糞球,這個小小的昆蟲世界每分每秒都在演繹著精彩的故事,讓我們化身科學家探索其中的奧秘吧!昆蟲記你不可不知的蟻類王國通過精彩的故事和栩栩如生的圖片,展現了切葉蟻、行軍蟻、織葉蟻和白蟻的奇妙生活,比如切葉蟻的真菌花園、行軍蟻的“游牧”生活、建筑大師織葉蟻建造的空中樓閣、會呼吸的白蟻蟻巢等。除了有趣的故事、豐富的知識外,zui后還準備了一個有趣的小實驗。讀者在了解了這么多關于螞蟻的知識后,可以嘗試飼養螞蟻,這將是一個非常特別的體驗。是不是已經迫不及待要打開書閱讀了?提醒一下,眼睛累了的時候可以掃碼聽取隨書附帶的音頻哦,“音樂劇式”的有聲故事將帶你一起探秘神奇的昆蟲世界!
企鵝童話 ·生物科學 ·3萬字
個性化推薦技術已經成為互聯網應用的基礎技術之一,他廣泛應用于電子商務、搜索引擎、社會網絡、新聞閱讀等互聯網服務中,成為用戶獲得信息的重要途徑之一。本文以個性化推薦的可解釋性為主題,在數據、模型和經濟效益三個層面上展開了討論。
張永鋒 ·數學 ·10.9萬字
2018年年底,中國的“嫦娥四號”探月器實現人類首次月球背面著陸并巡視;2019年,人類迎來“阿波羅登月”50周年的紀念時刻;2020年,中國將發射“嫦娥五號”,實現月面無人采樣返回,完成探月工程三步走的總體規劃目標。月球又一次迎來了屬于它的輝煌時代。本書從月球的基本知識講起,逐步帶領大家學習如何觀測月球。作者在本書中精心挑選了月球上的100個地貌,包括環形山、月海、月溪、月谷、山脈等進行介紹。本書可以用來指導讀者觀測月球,可以幫助讀者有的放矢,盡情地享受月面帶來的震撼,并掌握每一個地形的特征。同時,本書還介紹了中國探月工程、“阿波羅登月”計劃回顧、月球上的中國元素等,更特別制作了多幅有趣的3D月面圖供讀者欣賞。讀者無須擁有豐富的天文知識和昂貴的設備,使用家用天文望遠鏡即可觀測月球。本書適合愛好天文的普通讀者閱讀。
周昆 ·天文學 ·12萬字
目前全世界已經被發現的鯨豚類動物已經超過了90余種。本書一共收錄了全球93種的鯨與海豚的卡通圖鑒,并重點介紹其中40種的簡要畫法和科普小知識。作者通過卡通圖鑒和漫畫教程的形式,希望大家能夠不僅從本書當中獲取知識,還能夠同時得到快樂。可以說這是一本合家歡類型的動物圖鑒,適合于0~99歲的朋友。
李墨謙 ·生物科學 ·2萬字
本書是一部中國現代科學技術簡史,它主要論述了中國科學事業的三大轉變,即從傳統到現代的心態轉變、從歐美到蘇聯的模式轉變和從國防到經濟的動力轉變。在導言和結語中討論相關的重大理論問題,在導言中討論了起點與分期、科學與社會、傳統與現代、中國與世界,在結語中討論了技術與經濟、科學與技術、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歷史與未來。
董光壁 ·總論 ·16.1萬字
本輯“英國海洋史”專欄,從不同角度和專題揭示了16世紀以來英國在邁向海洋強國與近代世界霸主過程中發生的若干重大事件、重要進程和重要變革,展現了世界海洋史學在國別/地區研究中向縱深發展的新態勢。其他論著對清朝與中南半島國家經貿關系,東南亞國家之間的文化接觸與認知,美洲華僑問題,中國沿海宗教與澳門問題,廣州港口與內陸的海陸互動等問題的研究,以及對日、韓等國海洋史研究動態的推介,均有獨到之處,提出精辟見解,展示了國際海洋史研究的新進展、新成果。
李慶新 ·地球科學 ·34.2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