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為韓山師范學院數學與統計學院選修課教材和考研參考書。全書以專題選講的形式,選擇了數列極限與函數極限、連續與一致連續、導數與微分、定積分、級數、一致收斂、多元微積分等專題,每個專題介紹概念和理論,并重點選取了典型案例講解,全書非常具有實用性,學生針對這些專題,能進行針對性的案例學習,加深理解。
許紹元主編 ·數學 ·7.1萬字
本書首先在場源平面波模型的假設前提下推導了層狀球體介質模型LMT一維正演公式,編寫了層狀球體介質模型一維正演程序;通過對理論模型的計算,研究了地球曲率對長周期大地電磁電磁場響應的影響,從而為LMT剖面資料的資料處理和反演解釋提供了理論依據。第二,在對若干典型地形模型MT帶地形二維正演模擬的基礎上,分析了起伏地形對MT資料產生的畸變影響;根據本書的研究剖面碌曲-中江和名山-廣元剖面的實際地形進行了模擬,考察了目標剖面大地電磁響應受地形影響的特點,并采用MTZohdy二維帶地形反演程序對受畸變的正演數據進行了反演計算,計算結果表明,MT二維帶地形反演技術可有效的消除起伏地形對MT資料產生的畸變,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在后續章節,本書分別探討了上揚地塊西緣MT剖面和LMT剖面控制區域中上地殼電性結構模型和巖石圈電性結構模型。
覃慶炎 ·地球科學 ·7.1萬字
SecuritywithGoisaimedatdeveloperswithbasicsinGotothelevelthattheycanwritetheirownscriptsandsmallprogramswithoutdifficulty.Readersshouldbefamiliarwithsecurityconcepts,andfamiliaritywithPythonsecurityapplicationsandlibrariesisanadvantage,butnotanecessity.
John Daniel Leon ·數學 ·7.1萬字
微生物提高石油收率技術(MEOR)以其費用低、適應性強、作業簡單、對產層無傷害和無環境污染等優勢,成為具有良好發展前景的采油工藝技術。本書從介紹微生物的采油概況到分子生物學在油藏微生物多樣性研究中的應用,通過分子生物學手段分析了油藏微生物的多樣性,可為微生物采油技術研究提供科學依據。
王君 ·生物科學 ·7.1萬字
主要是告訴你我們的太陽系有多么的美麗!我們先告訴你流星是怎么回事,它們組成的流星雨是多么的壯觀,而且你還可以對著流星許愿。流星雨的來源是彗星尾巴的“殘骸”,彗星不僅為我們帶來了流星雨,還帶來了地球生命的種子;還帶來了地球上的水。所以,它不是“災星”而是天文學家的寵兒。要說在地球上我們能夠看到的最漂亮的“天象”還是要數極光,她是那么的流光溢彩、變幻莫測,我們會為你介紹最新的極光發生的機制,為你整理觀賞極光的最佳地點、最佳時機和觀賞的方法。您可以做一次說走就走的“極光旅行”順帶還可以領略極地的美景。
姚建明 ·天文學 ·7.1萬字
據說,數學把人分成兩種,一種甘之如飴,一種對它怕得要命。數量與幾何,始終深深根植于每個人的意識當中,只是人們往往忽略了這一點。幾個月大的嬰兒就已經會簡單的加法計算,就連猩猩、烏鴉、馬和老鼠都會計算,當它們計算時,也會跟我們犯一樣的錯誤。從天生的數量感,到超簡單的計算技巧,再到優雅的證明過程,霍格爾·丹貝克為我們展現了老師沒教/已經還給老師的美麗數學世界。作者用輕松有趣的語言,為我們展示了數學的真正含義:不是硬套公式,而是創造思維。這是一本給你勇氣面對數學的書,也是一本擴展眼界的書。
(德)霍格爾·丹貝克 ·數學 ·7.1萬字
26種本草的前世今生,一本書帶你深入了解身邊的本草玉簪、芍藥、紫花地丁、玉竹……這些本草在我們身邊隨處可見,在書中,作者借助古今中外的各類典籍和文獻資料,跨自然科學、歷史、醫學、傳統文化等多學科,詳細追溯了我們身邊的26種本草的前世今生。200余幅中外古籍復原、古風彩色繪圖,帶你領略本草的人文之美;高清實拍本草圖&植物標本,輕松閱讀并能學以致用,識別并了解本草的習性和價值。附植物科普知識&名家醫學典籍里的經典醫案,長知識、變博學每一章節的文后均添加了相關的植物科普知識,認識本草之余,還能學習有關植物的科普知識;《身邊的本草》是一本貼近生活的普及讀物。在書中,作者從文化、歷史、(中)醫學、自然科普等多角度闡釋了20多種目前我們身邊的本草,對這些本草進行了詳細的追溯,簡述了他們背后的歷史和文化,以及它們在我國博大精深的中醫學中的應用,并重點突出了它們深厚的人文價值,探究根植于中華文化中的生存智慧,借此繼承和發揚內涵豐富的本草文化。圖書視角獨特,兼具專業性和實操性,不僅能讓讀者學到關于本草的人文知識,更能學以致用,在日常生活中去辨識我們身邊的本草。
阿南 ·生物科學 ·7萬字
本書對GCN4與DNA的分子識別過程進行了系統的研究,得到了GCN4單體肽可以特異性識別DNA位點和DNA半位點的熱力學證據,有力地支持了單體途徑的識別機制;設計了一個可以選擇性識別兩種DNA結合位點的突變二聚體肽;探討了一系列肽鏈N端突變對分子識別過程的影響;應用熒光滴定方法從另一個角度研究了單體肽與DNA的分子識別過程。本書可為生物信息學研究者、新藥設計及開發者提供分子識別機制方面的重要參考。
王旭 ·生物科學 ·7萬字
本書按照鄭光美主編的《中國鳥類分類與分布名錄(第三版)》進行鳥類分類和排序。本書收錄了天津地區分布的鳥類356種,對鳥類的識別要點、生態特征、食性及最佳觀鳥時間、最佳觀鳥地點等做了詳細介紹。本書是關于天津鳥類辨識的專業書籍,可供鳥類研究、生態環境保護、野生動物保護等領域的專業人員使用;也可供廣大的觀鳥愛好者使用;對高等院校和中小學學生學習相關課程,同樣是重要的野外實習參考讀物。
王鳳琴 盧學強 邵曉龍等著 陳建中等攝 ·生物科學 ·7萬字
本書主要介紹了青藏高原珍稀的野生植物資源,揭示了它們在嚴酷的高原環境中為了生存與繁衍而煥發出的頑強生命力和為了適應環境所展現的令人驚嘆的演化奇跡。全書共分為6章,介紹了喜馬拉雅山脈的崛起及其植物種類的多樣性,高原植物的生存智慧,以及高原植物與動物、人類緊密依存的關系,反映了高原人民與自然和諧互動、共存共生,展示了科學家和高原人民為踐行當代生態文明理念和保護國家種質資源做出的努力。本書適合植物愛好者閱讀,也適合對喜馬拉雅山脈、青藏高原感興趣的大眾讀者閱讀。
曲麗萍 楊凱迪 ·生物科學 ·7萬字
天文館和天文臺是天文作為一門學科以后的重要產物。天文館是天文科普和成果宣講的重要場所,天文臺是天文觀測和研究的重要場所。事實上,每個天文館都有其歷史背景,每個天文臺都有其重要發現,掌握天文知識,破除迷信,最好的途徑就是走進天文館和天文臺,從這里放眼宇宙。本書通過對世界上具有代表性的天文館和天文臺的介紹,歷數了天文館和天文臺的演變經歷和發展變遷,展示了人類取得的重要天文成就,以幫助讀者了解天文學的基本知識,是一本天文愛好者的入門讀物。
李元 ·天文學 ·6.9萬字
《黔產金釵石斛種質資源及其評價》一書是對貴州金釵石斛資源分布、種植調查研究較為深入的一部著作。本書概述了石斛屬植物的研究進展;調查了野生金釵石斛的資源分布、利用情況及人工種植情況,總結了金釵石斛有性繁殖和無性繁殖的兩種繁殖方式基本原理和方法;并研究了金釵石斛有效成分、分布規律及其生物堿組分質量控制;探討了金釵石斛幼苗生長發育以及與外界環境的適應。本書可為高等院校和科研人員及產業開發人員在貴州金釵石斛分布、生長、種植、管理方面提供參考。
乙引 陳玲 張習敏主編 ·生物科學 ·6.8萬字
當你拿著手機,或是坐在電腦屏前,有沒有想過:當今世界人們須臾難離的信息技術的理論支撐之一,是一個叫“離散數學”的數學領域。這是一位母親寫給高三女兒的離散數學啟蒙書,充滿溫情和睿智的母女對話,讀者將了解離散數學的基本課題,經歷一次既是閱讀學習也是探究欣賞的難忘旅程。這是一本別具風格的數學科普書,作者用歷史故事和典型事例將讀者帶進離散數學的世界。從希爾伯特旅店到集合論;從母雞生蛋講到計算機數據庫語言;從龜兔賽跑到邏輯代數;從哥尼斯堡七橋問題講到計算機網絡設計、數據傳輸編碼等等……本書的彩色漫畫出于作者本人之手,與文字內容默然契合,渾然一體,成為本書的一大特色。
陳卓 ·數學 ·6.8萬字
科學,絕非僅僅賦予了神秘色彩,而在于它是手中改造世界的工具。科學的小游戲,可以把孩子帶進科學的海洋,讓他們親自動手去體驗,思考問題,探索原理。本書所列舉的小游戲涵蓋了數學、物理、化學等學科內容,以好玩有趣的實驗,讓孩子們對科學神奇的力量充滿好奇,讓孩子通過探索去掌握知識,教會孩子們在學中玩、玩中學。每一個正在求知的孩子都可以來閱讀這本書,真正體驗一次科學的神奇。
劉杰 ·總論 ·6.8萬字
教你用自家數碼相機也能拍出美麗星空!東方星宿和西方星座的完美結合+觀星技巧和星空攝影的實例指導,讓你從觀星小白輕松成為觀星達人。本書從黃道附近的十二星座和行星講起,介紹了黃道、行星、歲差,以及地轉天旋和四季星座的由來,同時還介紹了“金星凌日”“熒惑守心”等各類星空現象和有關行星的神話故事。讓人們從日常生活走進浩渺的星空,認識四季星空的不同特點,使每個季節觀星都有據可依。為了讓讀者更好地理解觀星的歷史知識,作者為讀者講解了中國古代星空的劃分和“霍去病倒看北斗”“參商不相見”“牛郎織女七夕相會”“淝水之戰”“烽火戲諸侯”等大家耳熟能詳的星宿故事。更為難能可貴的是,作者還為讀者介紹了免費實用的觀星工具——Stellarium(模擬星空)軟件,用實例講解如何利用這個軟件觀看實時的模擬星空,自定觀星時間與地點。
施惠 ·天文學 ·6.7萬字
寺田寅彥(1878年~1935年):物理學者、隨筆家、詩人,曾用筆名吉村東彥、寅日子、牛頓、藪柑子,著有《漱石俳句研究》、《寺田寅彥隨筆集》等。《自然與生物》是《寺田寅彥隨筆集》中的一卷,收錄了《花物語》和《龍舌蘭》等隨筆共13篇。這些作品不僅僅是寺田寅彥對自然和生物的觀察記錄,也是文學作品。它們語句優美,閱讀性強。與他的其他隨筆作品不同,寺田寅彥從對自然的觀察這個角度出發,以故事的形式寫下了他對生活的思考。
(日)寺田寅彥 ·生物科學 ·6.7萬字
本書選題從行波管技術的發展技術入手,從行波管的物理圖像、螺旋慢波線色散和阻抗理論、行波管互作用理論強流電子光學理論等幾個方面進行了討論,分析了行波管面臨的各種挑戰,總結了現有的行波管設計理論中缺陷,評論了現有多種設計軟件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一些新的觀點。
郭開周 ·物理學 ·6.6萬字
《實驗室的魔法日常》(DailyExperimentofChemillusionist,DEC)是由網友“真?鳳舞九天”(楊帆)與中國科協?科普中國和新華網?科學原理一點通合作打造的關于趣味化學實驗的特別系列短片,集科教與娛樂于一體,廣受歡迎。本書是在該系列視頻的基礎上編寫而成的。作者對全系列視頻內容重新進行編排和整理,并結合近期國際上的化學研究報告,加入了大量的相關知識及現場實驗經驗,增加了許多尚未在系列視頻中出現的實驗項目。同時,采用高超的手法拍攝了大量實驗圖片,展示實驗過程中的操作細節以及精彩的化學反應,從而告訴你化學反應之中蘊含的真相到底是什么。本書配套提供40多段小視頻,讓你在酷炫的視覺體驗中感受化學的妙趣。本書適合化學愛好者閱讀,也適合作為學校化學課和科學課的參考資料。
楊帆 ·化學 ·6.6萬字
恐龍究竟是一種什么樣的動物?恐龍到底有多少家族成員?恐龍有沒有真正滅絕?沐之主編的《恐龍百科全書》以一種全新的視角向讀者展示了神秘的恐龍世界,不僅根據時間的先后介紹了一百多種恐龍,還從多方面講解了與恐龍有關的趣味問題,以及恐龍的滅絕之謎。同時,多幅精美圖片與文字相輔相成,能幫助讀者更加形象、直觀地了解多姿多彩的恐龍世界。靠前的海量恐龍相關知識,令人震撼的實景圖、構造圖……將帶給少年兒童一場精彩而驚險的科學之旅。
沐之 ·生物科學 ·6.6萬字
本書緊密聯系生活實際,從一個又一個自然有趣的話題談起,生動活潑地用物理學知識解釋生活中那些常見的現象和事物,引導讀者主動學習、主動探究,從身邊的事物、生活的經驗著眼,觀察物理現象、學習物理知識、探究物理的奧秘。本書有助于讀者開闊視野,學會靈活運用物理知識。全書采用談話的形式,親切自然,文字通俗,說理淺顯,引人入勝,適合青少年讀者,尤其是小學高年級學生及初中學生閱讀學習,也可供教師及培訓機構參考使用。
劉行光編著 ·物理學 ·6.6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