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作為中國宗教史、敦煌文獻研究的專家,作者在本書中對絲綢之路沿線及敦煌寫本中有關佛教儀典的文本做了與以往不同取徑的研究。對佛教儀禮的歷史傳承軌跡,用不同學科的理論、方法進行了跨學科、跨文化的探討。作者具體考察了敦煌文獻中用于療治病人的寫本“患文”,通過對“患文”的文式、文體、措辭和實施場所以及參與者等文獻資料的詳細分析,梳理出本土化儀禮中貫穿的佛教基本觀念及儀禮邏輯和儀禮結構。
(美)太史文 ·理論 ·6.7萬字
本書是南懷瑾先生親筆撰作的一部禪宗研究著作。作者通過縱向的敘述和橫向的比較,對禪宗的演變、宗旨、傳授和修行實踐,禪宗與凈土宗、密宗、丹道、理學和西方哲學的異同等,做了分門別類的論述,提出不少獨到的見識。
南懷瑾著述 ·理論 ·15.9萬字
本書理論聯系實際,試圖建構宗教文化與民族團結關系的學說體系;立足國情探討馬克思主義的民族宗教觀,整理了中國共產黨關于宗教與民族團結的理論著述和工作經驗,結合云南建設“民族團結進步邊疆繁榮穩定示范區”的戰略任務,分析云南多民族多宗教多文化和諧共存的歷史、現狀及趨勢,對影響云南民族團結的各類宗教因素如宗教滲透、邪教傳播、宗教極端主義、宗教文化生態失衡等問題予以重點分析,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對策建議。
孫浩然 ·理論 ·18.8萬字
空間是人存在的基本要素之一。人類進入文明時代以來,空間就表現為不同的文化形態。宗教作為一種文化系統,必須對空間加以形塑和建構,形成自身特有的文化符號和表征系統,即所謂的宗教文化空間。空間有較為直觀的感性形式,宗教空間所勾勒的恒定場所和目的論,是宗教“拯救”時間的必由之路。本書就宗教文化空間的信仰觀念、感性形態、本質特性、實踐模式等進行探討,從一個側面對宗教文化進行探賾索隱,是為空間的指引。
董琳 ·理論 ·19.9萬字
本書是南懷瑾先生撰寫的一部佛教史著作。全書分為五章,對古代印度的社會與宗教,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的生平事跡,漢代至清代佛教的興衰變遷,二十世紀中國佛教的現狀與思考,以及亞洲和歐美各國的佛教概況等,做了簡明扼要的敘述。書末所附的《禪宗叢林制度與中國社會》,乃是研究佛教叢林制度的由來、內容及其社會影響的重要文獻,頗具價值。
南懷瑾著述 ·理論 ·9.7萬字
本書研究的是越南佛教。具體內容為:一、越南佛教在北屬時期。越南佛教在第一次北屬時期,越南佛教在第二次北屬時期,越南佛教在第三次北屬時期。二、越南三大禪派。社會背景與佛教情況,中國毗尼多流支禪派傳入越南,中國無言通禪派傳入越南,草堂禪派向越南傳播。三、陳朝禪宗的發展。陳朝社會與禪宗,陳太宗,慧忠上士,竹林禪派第一祖—陳仁宗,竹林禪派第二祖—法螺,竹林禪派第三祖—玄光,越南陳朝竹林禪派發展的總觀。四、陳朝之后越南禪宗。社會背景與佛教情況,陳朝之后禪宗各派復興與發展。
(越)釋清決 ·理論 ·19.2萬字
本書將從古至今道教立教的過程,劃分為十個演變時期。首先簡述周、秦以前儒道等學不分家的要點。其次,略述周末學術分家,神仙方技與老、莊等道家思想混合,為漢末以后道教成長的原因。復次,引述魏晉南北朝以后一直到現代道教的發展,和它與道家不可或分的微妙關系。書末附錄有海內外各派道教徒人數統計資料、臺灣道教會章程,以及南先生為藝文印書館所出《道藏》所寫推介文字。
南懷瑾 ·理論 ·6.8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