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如同基督教有《圣經》、伊斯蘭教有《古蘭經》一樣,《大藏經》是佛教理論的基本依據,也是佛教發展的經典依據。佛教素有“佛、法、僧”三寶的說法。而作為將佛教經典匯編而成的全集,《大藏經》自然成為“法寶”中最為重要的部分。閃耀著熠熠“法寶之光”的《大藏經》自古以來就成為眾多佛教高僧大德以及修行佛法的僧徒們關注的焦點之一。它不僅是僧徒學習和研究佛法的教材,還作為佛法的代表被無數信徒頂禮膜拜,而且也是學者研究古代東方文化非常重要的資料。
釋心田 ·普及讀物 ·13.3萬字
廣東簡稱“粵”,素有祖國“南大門”之稱。由于自然的及歷史的種種因素,廣東境內又被分成幾個獨立的區域,即廣府、客家、潮汕和以高州、茂名、湛江一帶為中心的粵西地區。作者以上述四個區域為單位,分別梳理與探討廣東民間信仰文化的歷史之流、廣東民間信仰文化的主要神祇、廣東民間信仰文化的主要特點和廣東民間信仰文化的社會歷史作用與影響。
賀璋瑢 ·理論 ·19.8萬字
禪宗,是中國佛教的一大宗派,其獨特的人生態度、價值觀念、審美情趣和思維方式,曾對古代社會的朝野人士,尤其是士大夫階層產生了極為深廣的影響,使之與中國思想文化史結下不解之緣。研究禪宗的形成、發展和演化,探求它在各個時期的特點,也因此而成了學術研究領域的一大課題。本書是南懷瑾先生撰寫的一部介紹早期禪宗人物和史事的著作。通俗易懂,簡明扼要,便于初學者閱讀。
南懷瑾著述 ·普及讀物 ·6.5萬字
薩滿教是北方地區少數民族信奉的古老的宗教,曾在民族歷史的發展過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近年來,對薩滿教的研究日益被學術界所關注。然而,從美術學角度,研究北方民族中薩滿藝術的文化成果則較少。基于這種研究現狀,本書對北方滿族薩滿藝術中的審美規律及相關問題進行深入的研究。在探索薩滿藝術的藝術規律、表現形式、教學傳承等方面,拓展了薩滿藝術文化的研究方法,同時也對薩滿藝術的延伸理論進行了有益補充。
陳佳 ·宗教藝術 ·15.4萬字
本書特點為簡要系統,不乏卓識;語言暢達,不失曲雅風趣;資料豐富,存厥存疑。在今日仍不失為一本了解中國佛教歷史的基本讀物。
蔣維喬 鄧子美導讀 ·佛教 ·19.5萬字
《大道真傳》是一部闡述道教修煉精髓的經典著作,旨在傳承和弘揚道教內丹修煉的真諦。全書深入剖析了道教修煉的核心理論,包括陰陽五行、天人合一、性命雙修等,詳細闡述了內丹修煉的層次、方法和步驟。作者通過豐富的實踐經驗和深刻的理論洞察,揭示了道教修煉的奧秘,為讀者提供了一條通向身心解脫、超凡入圣的修行之路。《大道真傳》文字簡練,邏輯嚴密,是道教修煉愛好者及研究者不可多得的寶貴資料。
魏堯(則之)口述 ·道教 ·2.3萬字
《圓覺經》顧名思義,就是“圓滿的覺悟”,據稱是佛陀在菩提樹下證悟后不久所說,屬于佛教頓悟大乘經典。它是說一切眾生的真心,猶如光耀璀璨的黃金,本自埋藏,卻因為不清凈的心所熏染下的無明愚癡習氣,而弊病橫生、煩惱常在,才呈現為“普通礦石”。如何走出平凡,回歸成為“黃金”的圣道,就需要從本經中悟出我們的真心,它是一切清凈、覺悟的智慧乃至佛法的發源地,是無盡的金礦——也唯有這里,閃耀著人性的至上光芒。本書保留了原經指點頓悟、方便漸次修習的特色,又強化了對于真心的圓悟,同時以圓潤美妙的經文、盡可能符合原味的譯文及對佛經要義的詳細圖文闡釋等,幫助讀者從“心”認識一切困境,徹底解脫煩惱,輕松完成讀經之旅。
釋心田 ·普及讀物 ·13.1萬字
奇是廣為傳頌的民間離奇故事,是現實中的詩,又是神話般的史。而神秘的雪域高原,本身就是一部絢麗豐富、如美酒般醇香的千年傳奇。那一個個令人瞠目結舌的場景,一串串夢幻與現實交織的情節和一幅幅精美絕倫的唐卡,將為您展示一個與眾不同的奇異西藏,探詢失傳已久的藏地秘聞。本書將為你講述四個部分:雪域高原:在那蒼茫晶瑩的雪域高原,在荒涼寂寞的遠古時期,屬于黑發藏人的神話隨著高原的雪水濫觴流傳。不讀西藏的神話,無法洞悉雪域高原誘惑靈性的根髓,無法體味一個民族浪漫的情懷。
瓊娜·諾布旺典 ·宗教藝術 ·10.2萬字
本書屬中古漢語語法研究范疇,選取東漢到隋的一共八部有代表性的漢譯佛經作為考察對象,主要討論了其中由名詞、動詞、形容詞、數量詞、代詞及介詞短語充任定語和由謂詞充任中心語的共七種簡單定中結構,復雜定語的構成及排序,定語從句,涉“所”結構,定中結構的語用變化等內容,發現了一些富含佛經特色的語言現象,更重要的是可以將漢語定語復雜化的時限往前推進。同時,對佛經語法研究的方法論等問題進行了思考。作者簡介:許劍宇,男,安徽宿松人,生于1969年。1987年畢業于安徽省宿松師范學校,隨后在小學、中學任教五年。1995年畢業于黑龍江大學現代漢語專業,獲碩士學位。2006年畢業于浙江大學漢語言文字學專業,獲博士學位。1995年起任教于杭州師范大學人文學院。主要研究興趣在漢語語法學。在《古漢語研究》《語言研究》等刊物發表學術論文二十余篇。
許劍宇 ·佛教 ·19.6萬字
遠離災難、一生平安是每一個熱愛生命的人共同的愿望。為了滿足人們這種美好的愿望,佛教中特設了息災法門,息災法不僅可以消滅種種天災、戰禍、火災、饑饉、疾病、橫禍等災厄,而且也能從根本上滅除人們無始以來所有的煩惱罪障。很多佛教神明也都發愿讓眾生遠離災厄,這些神明便是佛教中的息災本尊,他們各自都有著獨特的修法。只要依法修持,就會獲得本尊的護佑和加持,從而消除業障,讓災難遠離。《息災本尊圖文大百科》匯集38位最重要的佛教息災本尊,明確指出每位本尊特異的息災功德,并且詳細介紹每位本尊的基本情況和修法儀軌。
諾布旺典 ·普及讀物 ·11.9萬字
作者以伊斯蘭的興起、發展、衰落、轉變為敘事線索,借助各個不同時代國際政治體系、權力斗爭格局、東西方交流沖突形勢的演變,透徹說明伊斯蘭的興衰與世界政治的緊密關系,以及伊斯蘭與世界政治的深刻互動影響。作者娓娓道來,向讀者表明了伊斯蘭歷史上若干重大事件的背景,從而為人們了解今日世界伊斯蘭問題的由來,打開了一扇寬闊的窗口。
張錫模 ·伊斯蘭教 ·14.4萬字
耕耘生活的同時,別讓心田荒蕪了。《前行筆記之耕耘心田》是一部修心著作,由當今深具影響力的作家希阿榮博堪布歷時七年撰著而成,針對現代生活特點,結合傳統心靈修持的次第和方法,詳細完整地介紹了調柔內心、降服煩惱的修行方法。在這個崇尚物質享受的時代,大多數人忘記了精神世界的修持,擁有得越多,內心越空虛浮躁,終日不得安樂自在。為了使更多人受益,本書深入淺出地探討了在調伏煩惱的過程中,我們該如何覺察和關照自心、將會面臨哪些挑戰、如何應對這些挑戰并獲得身心輕安。其實,在與煩惱開戰的日日夜夜中,你并不孤獨,這本書將成為你的友伴,指引你通過缺憾重重的生活,發掘深藏于心田的安樂之源。
希阿榮博堪布 ·普及讀物 ·19萬字
本書是作者對甘南藏區藏傳佛教格魯派(黃教)六大寺院之一的拉卜楞寺進行了三年的實地考察的成果,是國內外公認為通過實地考察和社會調查而撰寫的有關藏族宗教史的第一部杰作”。該書在介紹藏族文化背景與歷史概況的基礎上,著重介紹藏族在信仰佛教以前的信仰和早期佛教;格魯派——革新或當權的佛教;格魯派寺院——拉卡楞寺。這部著作雖然是半個世紀以前的舊作,但它是我國對藏傳佛教進行實地考察的一個開端,標志著一個時代的學術水平。
李安宅 ·理論 ·15.5萬字
本書是國內第一本專題介紹藏密唐卡藝術中的天龍八部的作品。天龍八部是佛教中較為常見的八部護法。他們雖然貴為佛教的護法,卻具有鮮明獨特的性格,也有著自己的歡喜悲苦之情。隨著金庸小說《天龍八部》的流行,越來越多的人知道了“天龍八部”這個詞,但對這個詞語的真正含義卻知知甚少。本書精選100多幅繪制精美、絢麗獨特的唐卡,以其超凡的視覺感受和令人震撼的沖力,再配以簡潔、生動的文字,為您詳細的解說天龍八部各族群的特,讓您了解天龍八部的真實面目。
瓊娜·諾布旺典 ·宗教藝術 ·9.7萬字
《地藏經》是在中國流傳很廣、影響很大的大乘佛教經典,包括《地藏本愿經》、《地藏十輪經》和《占察善惡業報經》,三經之中以《本愿經》最為著名,主要敘述了釋迦牟尼在忉利天為母說法的大會上,稱揚贊嘆地藏菩薩不可思議的本生誓愿與救度眾生的威神之力,突出了地藏菩薩“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的犧牲精神。《地藏經》最突出的特點是強調因果與業報,認為人的行為會影響到自我的精神狀態,進而決定我們的生活狀態與人生走向。而通過改變自己的行為方式,能夠改變我們生活中各種困擾,更好地實現自我的人生幸福與夢想。
釋心田 ·普及讀物 ·14.8萬字
本書探討了19世紀中后葉來華的英國籍基督新教傳教士戴德生早期在華的宗教傳播經歷,他基于個人差傳理念籌建中國內地會的經過,以及內地會從清季創立之后對中國內地所進行的教務拓展和傳教事業的建立。全書文獻征引豐富,資料考訂精詳,對戴德生及其一手創立的中國內地會的前塵往事進行了詳細的爬羅剔抉、勾稽索隱,勾勒出這一民元前后在華最大的基督新教傳教機構的來龍去脈,還原了其教務全貌。
林美玫 ·基督教 ·10.6萬字
《圖解藏密拙火瑜伽》詳細介紹了拙火以及拙火瑜伽的概念和修習的具體過程,從密宗嚴謹的修法體系,到后世大師總結的簡易修法訣竅,適合不同基礎的人修習。在編輯手法上,本書采用了全新的圖解方式,通過百余幅精美的手繪插畫和簡潔的圖表解讀拙火瑜伽的奧秘,讓修法變得輕松容易。希望本書不僅能為讀者帶來強健的體魄、無比的智慧和更加充沛的能量,更能培養出一種和諧、寬容與積極的生活態度。
諾布旺典 ·普及讀物 ·13.2萬字
三界概念抽象深奧,不易理解,但西藏美麗的唐卡卻以視覺的方式展示出三界的形象與輪回轉世的秘密,給我們提供了另一種了解三界的途徑。《唐卡中的三界》將通過100幅國內外珍藏的唐卡精品,形象生動地揭示一個普通人難以見到的神秘世界,就讓您在我們精美的唐卡指引下,始一段奇妙的三界之旅吧!
諾布旺典 曲世宇 ·宗教藝術 ·9.8萬字
八十四大成就者是大乘經論開始弘揚之時,在印度各地出現的84位獲得證悟的成就者。這84位大成就者有著不同的出身,來自不同的行業,每個人都有離奇玄幻的傳奇故事。這些故事不僅代表這一段隱秘的歷史,其中也蘊含著深刻佛理,因此從一千多年前的古印度,一直流傳至今。八十四大成就者是大乘經論始弘揚之時,在印度各地出現的84位獲得證悟的成就者。這84位大成就者有著不同的出身,來自不同的行業,每個人都有離奇玄幻的傳奇故事。這些故事不僅代表這一段隱秘的歷史,其中也蘊含著深刻佛理,因此從一千多年前的古印度,一直流傳至今。
白瑪僧格 ·宗教藝術 ·9.7萬字
蓮花生大師為公元8世紀印度僧人,梵文名為Padmasambhava,大師原本為烏仗那國王子,后棄王位出家,周游印度廣訪密法大師求法學習,成為當時神通第一的密宗法師。后應藏王赤松德贊之請,前往藏地傳法,是藏傳佛教實際的創立者,并且主持修建了西藏第一座佛寺,是藏傳佛教史上傳奇色彩的上師。蓮花生大師為公元8世紀印度僧人,梵文名為Padmasambhava,大師原本為烏仗那國王子,后棄王位出家,周游印度廣訪密法大師求法學習,成為當時神通第一的密宗法師。后應藏王赤松德贊之請,前往藏地傳法,是藏傳佛教實際的創立者,并且主持修建了西藏第一座佛寺,是藏傳佛教史上傳奇色彩的上師。
白瑪僧格 ·宗教藝術 ·9.6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