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紅軍到達德國領土,直至希特勒政權最終崩潰,之間可怕的幾個月,在整個二戰期間無出其右。蘇軍試圖對納粹在蘇聯犯下的暴行實施報復,這導致一場數百萬人喪生的殘酷廝殺。從標志著蘇聯征服東、西普魯士的一系列重大戰役,到維斯瓦河河口的最終投降,本書以令人心寒的細節詳盡描述了士兵和平民們的殊死搏斗。通過前所未見的證詞和敏銳的戰略分析,這些殘酷的戰役被生動地呈現出來,展現在我們眼前的是前所未有的恐怖和痛苦。
(英)普利特·巴塔 ·戰略戰術 ·38.2萬字
本書將《孫子兵法》與《三十六計》合二為一,在原著基礎上增設了注釋、譯文、名家品讀、實用謀略和商業案例等欄目,在重現古典兵書原貌的同時,以現代視角對古典計謀進行全新解讀。同時,為了幫助讀者全面深入地理解這兩部內容博大精深的著作,編者還精心繪制了數百幅精美插圖,以加深讀者對原著的理解。通過閱讀本書,可以幫助讀者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當代社會里縱橫捭闔、游刃有余,真正實現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
(春秋)孫武等 ·戰略戰術 ·36.5萬字
松山戰役,可能是在中國最無名的地方發生的最有名的戰役。松山戰役(包括密支那、騰沖戰役)是中國軍隊第一次真正意義上取得全勝的攻堅戰。當時參戰的官兵們,雖然對抗戰的最終勝利抱有信心,但是看到日軍如此瘋狂地頑抗,都不敢相信自己能看到勝利那一天的到來。
余戈 ·戰略戰術 ·34.9萬字
《孫子兵法》,也稱《兵策》、《吳孫子》、《孫子十三篇》。全書十三篇,從十三個方面詳細講述了行軍打仗的要訣與智謀,共五千九百余字。《孫子兵法》是中華民族文化寶庫里的一顆珍寶。
(春秋)孫武著 雅瑟主編 ·戰略戰術 ·34.5萬字
《空戰百年》是一本從過去到未來,從技術到戰術,從社會學的意涵到藝術的審美,全方位對空戰進行解析的著作。從“一戰”到“二戰”,再到“冷戰”,直至當代;從有人戰機到無人戰機,橫跨了百年滄桑。全書分7章,包括騎士精神與空戰的隱喻、塹壕與空戰、懵懂的格斗、爵士時代與黃金時代、搏擊蒼穹、噴氣空戰的文化塑造、后現代主義空戰7個部分。
鄧濤 ·戰略戰術 ·29.5萬字
本書擷取了近數百年來國外那些最經典、最具特色,同吋也最引人入勝的精品,匯編成這部《世界經典著名戰役金榜》,以饗讀者。
賀年主編 ·戰略戰術 ·28.3萬字
1954年,在印度支那發生了一場對第一次印度支那戰爭具有決定性意義的戰役,該戰役即為奠邊府會戰。奠邊府戰役歷時近三個月,在中國軍事顧問團援助指導下的越南人民軍和在美國等西方資本主義發達國家支持下的法國均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雙方付出了極大的代價,演繹了一場該戰場上聲勢浩大的大會戰。第一次印度支那戰爭最初由法國發動,最終法國在奠邊府戰役中敗北,從而促使了《日內瓦協議》的簽訂,最終形成了以北緯17°線為分界線的越南南北分治的局面,第一次印度支那戰爭就此宣告結束。
一劍文化 ·戰略戰術 ·26.1萬字
《孫子兵法》6111字,似乎每個字都艱深玄奧,讓很多人望而卻步;其實,只要抓住兵法的根本思想,就會發現處處豁然開朗、字字明明白白。本書作者華杉,研究孫子兵法二十余年;在本書中,抓住兵法根本思想,通過155個經典戰例,將《孫子兵法》的原意剖析得詳盡透徹。同時援引2000多年來,解讀《孫子兵法》的傳世注家曹操、杜牧等11人的注解,從不同角度還原兵法原意。翻開本書,直窺《孫子兵法》堂奧,既簡單、又深邃、既樸實、又玄妙;開啟一場通往智慧的非凡閱讀體驗。
華杉 ·戰略戰術 ·23.5萬字
《中外名將經典戰役(現代篇)》系具有教育意義、寓知識性、可讀性為一體的近代軍事讀物。作者胡兆才精選了我軍歷史上著名杰出將領們親自指揮的重要戰役,簡述他們的不凡生平,展現將領們為民主為民族浴血奮戰的勃勃英姿,集中反映人民軍隊高級將領的英勇智慧與強烈的愛國情操,歌頌解放軍將領為祖國為人民浴血奮戰、屢創優秀戰績,歌頌反法西斯斗爭的勝利。書中也精選了在近代軍事史上具有重要影響的幾位外國名將并對其作了介紹與點評,重點評述了二戰著名戰將經歷指揮的經典戰役或者成名之戰。
胡兆才 杜金玲 ·戰略戰術 ·22.7萬字
本書共分三個部分,分別是《孫子兵法》、《五輪書》、《戰爭論》。《孫子兵法》是中國古典軍事文化遺產中的璀璨瑰寶,其中的經典法則受到古往今來各類讀者的追捧。《五輪書》是日本兵法大家宮本武藏的畢生之作,全書分為地之卷、水之卷、火之卷、風之卷、空之卷五部分。書中闡述了劍道與兵法原則、思想、策略,簡單又實際,不僅適于武士,也適合任何形式的競爭,更是各行各業危機處理、策略訓練的經典之作。《戰爭論》是作者總結了自己親身經歷的普法戰爭和法俄戰爭的豐富經驗,研究了130多個典型戰例,寫下了這部內容豐富的著作。
(春秋)孫武 (日)宮本武藏 (德)克勞塞維茨 ·戰略戰術 ·22.1萬字
本書是國內首本全面介紹1942年哈爾科夫戰役的著作,該戰役在蘇德戰爭中是極具代表性和極富戲劇性的戰役。在該戰役初期,蘇軍占據主動,先行進攻且讓德軍吃了不小的虧,但恢復過來的德軍扭轉了戰局。不過該戰役被淹沒在1943年第三次哈爾科夫戰役的歷史余暉中,不太為戰史愛好者所關注。全書參考了30余本德文、英文、俄文、中文專著,以全景描寫的方式從蘇德雙方詮釋,同時對被國內外均忽視的1942年1月巴爾文科沃戰役進行了詳細的描寫,揭示了其與同年5月發生的哈爾科夫戰役之間的緊密聯系,對軍事愛好者來說,是填補知識空白的重要參考書。
張大衛 ·戰略戰術 ·21.8萬字
雖然美軍取得了瓜達爾卡納爾島戰役的勝利,可橫亙在他們面前的所羅門群島卻是難以逾越的瓶頸。為了突破這道“關卡”,美軍于1943年6月30日發起了旨在奪取蒙達機場的進攻戰役。日軍也深知蒙達機場之戰關乎所羅門群島的命運,先后向蒙達投入了精銳的第13步兵聯隊、第229步兵聯隊,第23步兵聯隊2個大隊和第230步兵聯隊2大隊,并組建了日本陸軍東南支隊本部。在佐佐木登少將的率領下,日本陸軍打出了整個太平洋戰爭中最精彩的機動防御戰斗,日軍不僅獲得了優勢傷亡交換比,而且在整個戰役中始終銳意反擊,沒有徹底喪失戰場主動權,最終在被美軍團團圍困在科隆班加拉島的情況下,冒險采取舟艇突圍方式,萬人乘坐大發強行從美國海軍驅逐艦和巡洋艦封鎖圈中安全突圍歸來,為日后的拉包爾保衛戰留下了寶貴的火種。
胡燁 ·戰略戰術 ·20.3萬字
隨著蒙達戰役的結束,橫亙在美軍面前的最后一個屏障就是布干維爾和拉包爾。為了突破這對攔路虎,美軍先后調上陸戰3師、陸軍第37步兵師和“亞美利加”師,拿下了布干維爾的托羅基納角,建立了進攻拉包爾的良好跳板。為了反撲,日軍集中第6師團進行兩次堅決總攻擊,結果均告失敗。戰役的結果確立了美軍在南太平洋的霸主地位,也宣告了離俾斯麥屏障的攻破不遠矣。
胡燁 ·戰略戰術 ·19.9萬字
《孫子兵法》是中國最早的一部兵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軍事著作,被譽為“兵學圣典”,是中國古代軍事文化遺產中的璀璨瑰寶,《孫子兵法》是中國最早的一部兵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軍事著作,被譽為“兵學圣典”,是中國古代軍事文化遺產中的璀璨瑰寶,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我國古代漢族軍事學術和戰爭實踐中,都起過極其重要的指導作用。
孫武 ·戰略戰術 ·19.9萬字
《三十六計》或稱三十六策,是指中國古代三十六個兵法策略,語源于南北朝,它是根據中國古代軍事思想和豐富的斗爭經驗總結而成的兵書,是中華民族悠久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三十六計》在眾多的兵書中獨樹一幟、雄踞一流,它是中華民族智慧寶庫中的經典,與《孫子兵法》一起,并稱為世界軍事史上的“雙璧”。故古書中稱:“用兵如孫子,策謀三十六。”
佚名 ·戰略戰術 ·19.7萬字
本書從馬克思主義及中國化的角度進行研究,通過共同責任的海洋政治安全觀、互利共贏的海洋經濟安全觀、共同競合的海洋軍事安全觀、共同繁榮的海洋文化安全觀和共同家園的海洋生態安全觀五個方面,論述中國倡導的海洋共同安全觀,即不僅要保障本國的海洋安全,最終實現國家的總體安全,還要統籌兼顧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的海洋安全,提倡世界各國戮力同心、協商合作,共同維護和保障世界海洋的整體安全。
萬祥春 ·戰略戰術 ·19.3萬字
本書從戰略威懾的地位作用與時代特征出發,沿著戰略威懾理論的歷史演進,詳細分析戰略威懾的本質與范疇、規律與原則以及可能誘發實施戰略威懾行動的矛盾與沖突,并運用行為科學等現代博弈理論方法分析戰略威懾行動,重點分析不同階段的戰略威懾運用,對戰略威懾行動中面臨的風險與代價以及取得的效果進行了科學地評估。
張巖 ·戰略戰術 ·19萬字
本書研究的主要問題是戰略對接的構建如何影響崛起國家海權發展成敗。書中將國家間建立的戰略對接關系定義為國際系統下的“子系統”,將國家內部以海權為代表的具體發展領域定義為“二級單元”,提出“系統能量傳送力”這一重要概念,指出戰略對接使“子系統”內部出現能量轉移狀況,“二級單元”進而獲得不同程度的增長和削弱,其程度則取決于國家間供需關系的平衡、戰略對接模式、戰略對接國和戰略對接領域的選擇四個方面,并通過對美國與德國1890~1945年海權發展案例的闡釋,進一步驗證了上述四個方面的不同做法導致的國家海權發展的不同結果。
岳鵬 ·戰略戰術 ·18.5萬字
沒有高明的海洋謀略和高超和智慧,就無法成為一個影響和主導世界的大國,更不可能成為影響和主導人類文明的大國,甚到在激烈而殘酷的生存競爭中,有被排擠到邊緣的危險。海洋謀略關乎大國的生存與發展。本書以生動的文筆,深刻的洞察力和清晰的敘說,回顧和分析了世界主要海洋強國崛起、爭斗、發展、衰落的歷史,總結和揭示了各世界海洋強國在海洋謀略上的經驗教訓和成敗得失,揭示了海洋謀略的非常重要性。
宋宜昌 ·戰略戰術 ·18.1萬字
任何軍事信息系統的建設,首先都離不開成功的設計。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我軍逐步形成了“軍事總體設計,技術總體設計,具體技術設計”的系統設計理論和方法。隨著不斷演進的戰爭形態和迅猛發展的現代科技,軍事信息系統的設計迫切需要更進一步落實軍事需求的牽引作用,跨越軍事與技術之間的“鴻溝”,從而推動具體軍事設計的深入展開。《兵棋總體設計》提出以“總體設計”為核心的系統設計新思路,按兩個層次、三個部分展開設計,即分為總體設計和具體設計兩個層次,具體設計再區分為具體軍事設計和具體技術設計,并重點以聯合戰役戰術層級訓練類兵棋為例,對兵棋系統總體設計的基本理論與內容進行了分析和闡述。本書對于各類軍事信息系統的設計與研發等相關人員,具有較強的參考與借鑒意義。
陽曙光主編 ·戰略戰術 ·18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