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由《經略龜茲:從西漢設西域都護到唐兩征龜茲》《西域與唐代騎兵:武備、戰馬與戰術、戰例分析》《獨橫長劍向河源:河隴之爭與歸義軍的興亡》《奠基者的傳奇:馬其頓的腓力二世》構成。講述了唐朝時期在西域發生的戰事,主要是唐同龜茲的戰爭、沙州歸義軍政權的興衰,以及期間唐軍騎兵使用的武器裝備和戰術;回顧了馬其頓早期歷史和亞歷山大大帝之父、腓力二世的崛起、征戰歷程。
指文烽火工作室 ·軍事史 ·20.1萬字
在近代中國發展海軍以來,有那么一支被人們忽視的海軍艦隊,那就是民國時期的海軍。他們既沒有清政府的大艦巨炮,也沒有新中國海軍大發展的輝煌,民國海軍始終在為生存而戰。但他們卻承前啟后,既完結了清政府時期的甲午之恥,又為后來的新中國海軍提供了不少元老軍艦和富有經驗的海軍將領。民國海軍由四個系組成:中央、東北、廣東、電雷,著名的人物既有經歷甲午海戰的薩鎮冰、程璧光等老資格,又有民國海軍的中堅力量陳紹寬、陳季良、沈鴻烈、陳策、歐陽格等性格各異的海軍首領,還有后起之秀林遵等人。本書著重描寫從1917年海軍南下護法至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這一階段,其中包括廟街事件、南下護法、經營閩廈、投身革命、嶗山事變、混戰廣東、江陰抗戰、馬當死守、虎門之戰等民國海軍的所有重大事件。在這些事件中,海軍為了各自的生存,而多年處于互相對峙的狀態,這可謂亂世國殤;另外,民國海軍還背負著甲午國殤,所以在抗日階段,海軍同仇敵愾,四海一心,共同抗戰,幾乎全軍覆沒,所以他們也可謂中華海魂。
肖璞韜 ·軍事史 ·40.5萬字
宏大的歷史敘事,內容涵蓋戰場的方方面面。既有主要戰場的詳細敘事,也有各分戰場,如巴爾干戰場、阿爾卑斯山戰場、蘇伊士運河戰場、兩河流域戰場、高加索戰場、東非殖民地戰場、海空域戰場等的詳盡敘事。對一戰的全方位解讀。除了正面戰場敘事,還包括各參戰國內的政治社會生活,后方民眾對前線的各種支援,各民間慈善組織對前線士兵的生活救助和心理輔助等,立體地全景地展現了戰爭對人類的綜合影響。
(美)霍蘭·湯普森 ·軍事史 ·33.6萬字
本書立足于總結國內相關研究,試論雅典帝國內隱的政治沖突。伯羅奔尼撒戰爭是雅典通向帝國的直接途徑,也是其他希臘城邦捍衛自身獨立的最后手段。戰爭暴露民主制之短:不利于做戰事決策。雅典面臨兩難:或動搖城邦之本,犧牲民主制乃至其引致的個體性,成就正式的希臘帝國;或維系民主制,有礙戰爭取勝,帝國夭折。
焦穎瑩 ·軍事史 ·24萬字
本書以編年體的形式記敘了1940年間,在經歷了一系列關鍵性戰役的失利之后,法國遭受德國侵略的災難性過程。主要內容包括:全國聯合;法蘭西之戰第一周甘默林;法蘭西之戰第二周魏剛等。
(英)溫斯頓·丘吉爾 ·軍事史 ·22.3萬字
本書完整且詳盡地描述了1942年至1945年間關于太平洋戰爭和潛艇戰的故事。從“獨狼戰術”到與水面艦隊的大規模聯合行動,這支“沉默的艦隊”戰績斐然。作者洛克伍德在書中講述了很多潛艇指揮官在執行運輸補給、人員搜救、偵察敵占島嶼、秘密滲透、突破敵人在水道布設的雷障等任務過程中的真人真事,這些故事來自海上巡邏期間,或是艇長們自己的起居室。大量生動的細節為書中的文字加上了真實的注腳,字里行間流露出的人性和善意也令人暢快、愉悅。除此之外,作者還詳細描述了當時新一代潛艇的缺陷、在作戰中遭受的挫折及魚雷的改進過程。
(英)查爾斯·A.洛克伍德 ·軍事史 ·32.2萬字
帶領讀者走進二戰中期的相持階段,走進非洲戰場上那艱苦而壯觀的歷史景觀。當時,在經受住法西斯國家最初的猛烈進攻之后,同盟國漸漸站穩腳跟。艾森豪威爾率部進入北非,一舉扭轉了非洲的局勢;丘吉爾相繼訪問莫斯科和華盛頓,展現了氣勢恢宏的大國外交。與此同時,浪漫的卡薩布蘭卡、神秘的波蘭卡廷,這些人們耳熟能詳的地名都在書中若隱若現。
(英)溫斯頓·丘吉爾 ·軍事史 ·26.6萬字
神策軍是唐代中后期北衙禁軍的主要組成部分和唐廷直接控制的一支主要武裝力量,也是唐代后期政壇上一支重要政治力量,對唐后期政局和歷史發展走向影響巨大。本書全面細致地考察了神策軍的起源與演變、兵源及組織體系、神策中尉的性質、神策城鎮問題、神策軍的收入問題、神策軍的職能與任務等,進而以中晚唐帝位更迭為線索,以文、武、宣、懿、昭五朝為個案,分析皇權與宦官權勢的博弈,旨在揭示神策中尉統領神策軍制度在中晚唐政局演變過程中的作用。
何先成 ·軍事史 ·22.2萬字
本書由《跌落神壇的不列顛尼亞:布爾戰爭簡史》《棋局上的僵持:卡萊戰后羅馬共和國與帕提亞的西亞激斗》《橫掃千軍:“波斯拿破侖”的征戰簡史》構成。講述了19世紀末期,非洲大陸南端,英國人、祖魯人、布爾人之間的戰爭;介紹了卡萊戰后,羅馬共和國與帕提亞在西亞的三次激斗;回顧了18世紀波斯梟雄納迪爾沙的崛起和征戰歷程。
指文烽火工作室 ·軍事史 ·20.5萬字
過去的半個世紀里,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的背后是國家的力量,也是美國最高科技軍事力量的反映。作者通過與已卸任的和沒卸任的科學家的訪談,記錄了DARPA這個世界上最強大的軍事科技和生產機構的歷史,比如神經科學家建立人工大腦,細胞生物學家致力于肢體再生,諾貝爾獎獲得者發明了激光;比如橙劑和電子屏障在越南戰場的作用,反恐的昆蟲機器人,智能相機的火箭,充滿戰爭和先進的計算機程序。講述了DARPA從冷戰開始到現在研究的爭論,以及從爭論到科學實驗,到成功研制出一項發明的神秘艱苦過程。就像一部充滿了陰謀和高風險的間諜小說,杰克布森把DARPA的歷史寫成了人類智慧的迷人見證;就像一部軍事科學史,描述了無窮盡的工業革命和軍事創造的巨大進步;就像一部描繪人類未來的藍圖,通過DARPA的一項項創新發明代表了認為未來發展的無限空間。
(美)安妮·雅各布森 ·軍事史 ·29.6萬字
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是籠罩在20世紀亞洲歷史上的黑暗陰影,它也是二戰時期中國戰場上最廣為人知的篇章之一。相較之下,發生在這場惡名昭彰的屠殺之前的那長達一個月的戰爭卻從未被人完整地講述。何銘生的《南京1937:血戰危城》填補了這個空白。這本書用震撼人心的文字描述了贏得淞滬會戰之后的日本軍隊如何以破竹之勢向南京推進,同時在這一過程中證明了其野蠻程度。
(丹)何銘生 ·軍事史 ·23.4萬字
在本冊中,作者記述了美國和各同盟國之間的復雜關系,從對同盟國暗中提供援助,到隨著事態的發展逐步轉變對戰爭的態度,直至發生令美國蒙羞的“珍珠港事件”,美國這個在戰爭初期還試圖置身事外的軍事大國真正加入到了同盟國的陣營,參與到反抗和消滅法西斯德國和日本的斗爭中。
(英)溫斯頓·丘吉爾 ·軍事史 ·26.8萬字
本書的敘述起點為12世紀日本平安時代末期源氏和平氏之間爆發的源平合戰,之后以年代順序分別介紹12世紀的一之谷會戰、壇之浦海戰、13世紀的蒙古東征、16世紀的長蓧會戰、石山本愿寺的圍攻、17世紀的關原會戰、琉球遠征以及19世紀的攘夷戰爭及四境戰爭。通過逐章對日本武士歷史上的重大會戰進行分析探討,又輔以“大事記”對重大歷史轉折點進行詳盡敘述,既有完整歷史發展脈絡,又突出了不同時期武士所采用的不同戰爭藝術、各大會戰的過程以及將領指揮得失。
王子午 ·軍事史 ·20.2萬字
翻開浩瀚如海的二戰德軍資料,令人印象深刻的莫過于武裝黨衛軍的七個精銳裝甲師,勇冠三軍的SS第1“阿道夫·希特勒警衛旗隊”裝甲師和帝國之花SS第2“帝國”裝甲師都有很高知名度,可很少人想到以北歐外籍兵組成的SS第5“維京”裝甲師,同樣也在東線掀起了黑色風暴。本書分為十四個章節,全面回溯了SS第5“維京”裝甲師在二戰中的戰斗歷程,包括其建軍與發展的歷史——1941年勢如破竹取得大突破,1942年沖向高加索,1943年至1945年進行艱苦拉鋸戰,到最終投降的的各次重大戰役。全書內容翔實,資料豐富,是軍事歷史愛好者不可多得的典藏精品。
胡燁 ·軍事史 ·21.5萬字
明清時期貴州地域社會的形成,與明代衛所制度有直接和緊密的聯系,正是衛所制度的推行及其變動,造就了貴州文化多元并存的基礎。實土衛所逐漸向州縣系統演進;衛所城址逐漸由軍事功能轉變為兼具政治、文化、經濟、教育中心的城鎮;衛學教育開啟民智,推行教化,逐漸形成了貴州的文化區域中心,并加速了風俗分區的形成;衛所移民的持續遷入而逐漸形成的軍戶群體,在歷史變遷的長河中,他們不僅衛戍邊疆,而且與少數民族人群一道,逐漸開拓出了貴州地域社會中的多樣性景觀,漢文化、少數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在明清時期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多民族共生的多元文化形態。
吳才茂 ·軍事史 ·23.8萬字
《抗美援朝記》是中國軍史專家傾心奉獻的普及讀物,對于人們正確認識和評價抗美援朝戰爭的歷史,弘揚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有著重要的意義。作者依據所掌握的珍貴歷史檔案,以平實的筆觸客觀再現了抗美援朝重大決策、重要部署,再現了毛澤東、周恩來、彭德懷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的戰略思維、指揮藝術和崇高風范,再現了中國人民志愿軍指戰員以不畏強敵、敢打必勝的英雄氣概所創造的戰爭奇跡,再現了志愿軍官兵的英雄群像和全國人民全力支援最可愛的人、一切為了前線、為了勝利的感人事跡。
郭志剛 齊德學等 ·軍事史 ·36.6萬字
本書討論的議題,大都屬于軍政范疇,涉及中國不同歷史時期的兵學思想、戰爭觀、軍事機構與職官、統軍體制對比、皇宮宿衛、賞功制度、邊防治理、治軍與馭將、軍事決策、軍制改革、軍功集團、軍法軍紀、區域民兵、城池防御、用兵活動、南宋抗金人物、繪畫中的武將形象以及對古代堡寨遺產保護及利用的觀察等問題。此外,還有數篇論述宋代宰輔、禪讓、治世、訴訟及家族人物等問題,固然與軍事的直接關聯不大,卻也從側面折射到當時施政背景的特點。
陳峰 ·軍事史 ·37.8萬字
在人類歷史長河中,戰爭始終蔓延不斷,并構成人類歷史的一個獨特的篇章。據統計,從地球上出現文明以來的5000多年中,人類先后發生了15000多次戰爭,有幾十億人在戰爭中喪生,在這5000多年中,人類共有300年是生活在和平環境中。也就是說,每100年中,人類最少有90年是生活在戰爭狀態中。20世紀90年代以來,全世界發生100多場戰爭,有90多個國家卷入其中…第一代戰爭的典型——愷撒兩征不列顛。其特點是使用刀、箭、矛等冷兵器和笨重盔甲近距離格斗。第二代戰爭的典型——拿破侖戰爭。其特點是進入火器時代,火藥、滑膛式器投入戰爭。第三代戰爭的典型——兩次世界大戰。其特點是坦克、飛機、戰艦和現代化運輸工具已全部使用。第四代戰爭的典型——美國向日本廣島投下原子彈,其特點是毀滅性的玉石具焚的后果。第五代戰爭的典型——科索沃和伊拉克戰爭。其特點是遠距離發射高精確度、大鐐傷力的突擊和防御武器、新物理原理武器及信息武器等。
楚云 ·軍事史 ·27.1萬字
在人類文明史中,每一個民族的戰爭史都是其民族記憶的重要組成部分。人類在不斷的征戰中,集精神、智慧、技術、財富于一體的武備文化得到了長足的發展,每個階段武器的制作水平都是當時社會生產力發展最為突出的標記,它們擁有著極其重要的歷史意義和文化價值。本書作者根據不同歷史時期發生的事件,通過對古籍史料的研讀,并結合相關的繪畫、雕塑,以及歷代出土的甲胄實物和諸多收藏家的藏品進行反復考證,歸納出了跨越三千余年的中國古代甲胄的發展脈絡,對代表性的甲胄裝備做出了細致的描述與講解。
龔劍 ·軍事史 ·33.2萬字
《日本·軍鑒》第三輯主題為“真田丸”,圍繞這一主題選取了五個視點,全面解讀日本戰國真田家:《表里比興:真田昌幸和戰國真田家的興亡》以戰國真田家的興衰為脈絡,全景展現真田昌幸一生的真實心路。《大阪冬夏:戰國武士最后的余暉》忠實勾勒了大阪冬夏之戰前后全景,真田信繁等戰國名如何盡職盡忠地維護風雨飄搖的豐臣政權。《真田信之:那一抹沼田之花,永不復開于上田》梳理了真田家內亂的前因后果,帶我們直面真實歷史中那個揭去臉譜后的真田信之。《赤備VS赤備:武田、真田與井伊之傳承》對武田赤備、真田赤備及井伊赤備一一進行了盤點和比對,揭示了它們間的聯系,以及它們如何成就了赤備傳說。《智謀之神?武力第一?小說、動漫和游戲中真田形象變遷》試圖找到小說、動漫、游戲中真田形象變遷的痕跡,并通過這些視角對真田精神進行解讀。
指文軍鑒工作室 ·軍事史 ·20.3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