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戰爭論》是西方近代軍事理論經典,是作者克勞塞維茨在總結以往戰爭尤其是拿破侖戰爭的基礎上創作而成。經過數百年的歷史考驗,其中的核心思想至今日仍經久不衰。書中包含的智慧和思辨方式,被廣泛用于政治、經濟、外交等領域。作者克勞塞維茨直言,本書的科學性就在于探討戰爭的實質,指出戰爭同構成它們的那些事物之間的聯系。我們絕不想回避哲學的結論,但當它們不足以說明問題時,作者寧愿放棄它們,而采用經驗中相應的現象來說明問題。
(德)卡爾·馮·克勞塞維茨 ·軍事理論 ·43.9萬字
威廉·麥克尼爾在《競逐富強》這部集軍事、技術和社會于一體的歷史巨著中,致力于探索人類在上一個千年的跌宕起伏,并追溯我們其來有自的發展路徑,讓我們看清世人是如何一步步走到當今不得不面對的可怕窘境。本書首先從約公元前3500年人類開始在美索不達米亞使用青銅武器和盔甲說起,談到前1800年武器變革,前1000年出現職業軍隊。然后分十章重點敘述了在公元1000年后世界東西方主要國家工業進步、武器制造、政府管理、社會秩序演變,歐洲人戰爭業務、戰爭技藝的提高,暴力官僚化帶來的壓力,法國政治革命和英國工業革命對軍事的影響,簡述了20世紀的世界大戰特別是1945年以來的美蘇軍備競賽和計劃經濟。本書的核心論點是:自11世紀出現的世界范圍的商業轉型導致了軍事行動日益屈從于市場力量的調遣和統治者的指令。麥克尼爾認為,只是到了我們這個時代,計劃經濟才開始取代市場力量對大規模人力活動的操縱。本書直面公元1000年來當今世界面臨的重大問題,其中的發現、假說和廣博的學識足以令讀者重新審視我們這個時代,為我們未來更明智的決策提供堅實的理據。
(美)威廉·麥克尼爾 ·軍事史 ·28.9萬字
本書較為詳細地介紹了世界多種輪式戰車的總體結構與特點及其作戰性能數據,并重點論述了輪式戰車技術、總體設計、武器系統、動力系統、傳動系統、行駛系統、防護系統和綜合電子信息化定位的設計技術,并列舉眾多實例。本書對于從事各類戰車設計的工程技術人員有很好的參考價值,也可以作為相關專業的教材培訓用書。
馮益柏主編 ·軍事教材 ·43.4萬字
歷史寫作的巔峰,銷售累計超過2000萬冊的全球超級暢銷書,震撼36國讀者心靈的史詩巨作,不讀“二戰史詩三部曲”,就等于不了解二戰!這不是軍事史,而是人的故事。著名歷史作家、戰地記者瑞恩不僅是戰爭的親歷者,也是戰爭的研究者。二戰后,他歷時30年尋訪幸存者,在大量的口述材料、文件檔案的基礎上,運用獨創的“新聞與歷史寫作”手法,真實再現了20世紀最大規模全球沖突中的三場經典戰役。全書讀來,沒有宏大的概念,沒有抽象的臉譜,只有鮮活的人物和細節。打開這本書,你能看到隆美爾焦灼的神情,能聞到戰場上濃濃硝煙味,能感受得到戰斗中士兵的恐懼……太特么真實了。原來,這才是戰爭!
(美)科尼利厄斯·瑞恩 ·軍事史 ·38.9萬字
本書詳細介紹了近百種主要軍用飛機的發展歷史、性能特點、研發歷程和作戰運用,包括殲擊機/戰斗機、轟炸機、攻擊機、運輸機、空中加油機、偵察機、預警機、反潛巡邏機、電子戰飛機和無人機等。同時,本書在軍用飛機發展歷程中所涉及的相關航空知識、重要人物、軍事政治背景、軍事思想、作戰實施等方面,也進行了適度延伸。本書適合專業人員和軍事愛好者閱讀參考,也可作為青少年愛國主義和科普教育的讀物。
李剛 ·武器裝備 ·23.3萬字
《戰略論:間接路線》在西方戰史研究中具有崇高地位,是軍事理論的必讀書。因為此書,李德?哈特被西方奉為“軍事理論教皇”。在《戰略論:間接路線》中,李德?哈特以深厚的軍事理論和戰史研究功底,通過分析世界歷史上自希波戰爭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的30場戰爭、280多次戰役,得出一個結論:間接路線戰略是最具效果、最為經濟的戰略形式。看似最遠和最彎曲的路線,往往才是真正的“捷徑”。在任何競爭中,只有擊敗對手才能獲勝。而在未克服對手的抵抗之前,應首先減弱他的抵抗,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將其引出自己的防線之外。這就是間接路線戰略的精髓所在。因此,“間接路線”不僅是戰爭的定律,更是一個哲學上的真理,在戰爭之外,于人類生活中的政治、經濟活動等各個方面,都有著廣泛的應用。
(英)李德·哈特 ·軍事理論 ·28.5萬字
《戰爭論》被譽為西方近代軍事理論的經典之作,對近代西方軍事思想的形成和發展起了重大作用,被譽為影響歷史進程的100本書之一。在書中,作者揭示了戰爭從屬于政治的本質,指出了人的因素尤其是精神力量的作用,闡述了戰爭性質向民眾戰爭轉變的歷史趨勢,探討了戰略和戰術、進攻和防御、戰爭的目的和手段之間的辯證關系,提出了集中優勢兵力殲敵等理論。“戰爭是政治的工具;戰爭必不可免地具有政治的特性……戰爭就其本質來說就是政治本身,政治在這里以‘劍’代表,但并不因此就不再按照自己的規律進行思考了。”對于克勞塞維茨的這一論點,列寧曾給予極高的評價,并稱克勞塞維茨“是一位非常有名的戰爭哲學和戰爭史的作家”。
(德)卡爾·馮·克勞塞維茨 ·軍事理論 ·33.3萬字
1948年10月,在遼沈戰役第一階段,人民解放軍東北野戰軍主力對踞守遼寧錦州國民黨軍進行的攻堅戰役。錦州之戰是解放戰爭時期國共雙方在東北發生的一場決定性戰役。國民黨數十萬部隊被殲滅,國民黨東北“剿總”副總司令范漢杰和第6兵團司令官盧浚泉被俘,東北國民黨軍和關內聯系的咽喉——錦州,被解放軍死死扼住了。1948年10月,人民解放軍東北野戰軍在遼寧省西部地區的黑山和大虎山以東地區,對國民黨軍進行了大規模圍殲戰,此役中全殲了國民黨軍第9兵團10余萬人,生擒了兵團同令官廖耀湘,從而取得了遼沈戰役的決定性勝利。長沙和平解放后,國民黨軍白崇禧集團退守衡陽、寶慶(今邵陽)為中心的湘南地區,企圖同余漢謀集團和宋希濂集團相呼應,籍以阻止人民解放軍向兩廣進軍,屏蔽國民黨大西南“半壁江山”。人民解放軍于1949年9月13日至10月11日,同白崇禧部在衡寶一線展開激戰,最終殲滅了其大部分主力,讓白崇禧劃江而治的迷夢歸于破滅。1949年10月2日,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之東路軍兵分三路發起廣東戰役,向廣東國民黨守軍展開進攻。國民黨軍毫無斗志,節節敗退,人民解放軍14日夜進駐廣州。在解放軍摧枯拉朽的凌厲攻勢下,國民黨軍部分撤往廣西,主力逃竄雷州半島,至24日,人民解放軍將逃敵約4萬余人全殲于陽江、陽春間地區。
張正隆 ·軍事文學 ·49.6萬字
“二戰史詩三部曲”包括《最長的一天:1944諾曼底登陸》《遙遠的橋:1944市場花園行動》《最后一役:1945柏林戰役》,是著名歷史作家、戰地記者科尼利厄斯·瑞恩在親歷二戰后歷時近30年創作完成的史詩級巨著,通過二戰期間的三場決定性戰役,生動再現了那些決定世界命運的偉大歷史時刻。在《最后一役》中,一方面是波瀾壯闊的戰爭場面,另一方面卻是柏林平民尤其是女性所經受的夢魘般的厄運。與他的另外兩本書一樣,瑞恩深入到軍事和政治層面的內核,探討了生存這個更為直接的問題。正如作者所說,在這段黑暗歲月里,“吃飯比愛更重要,躲藏比戰斗更有尊嚴,忍受比贏得勝利在軍事上更正確”。對戰爭以及戰爭深淵中個體生存與命運的深刻書寫,使得這本書成為“論述戰爭的最為不朽的著作之一”。《最后一役》講述的是平民和士兵的故事,是戰爭深淵中人的故事,是在殘酷世界中人性黑暗和光輝的故事。這些故事值得我們世世代代銘記。
(美)科尼利厄斯·瑞恩 ·軍事史 ·32.5萬字
本書是一部全面介紹武器知識的科普圖書,以時間為線索,循著武器發展的脈絡,從幾百萬年前的人類使用的石器武器開始講起,詳細解讀了古代冷兵器、火器時代的兵器、日新月異的新型武器等,全書分為多個部分,全面介紹了武器的基本概念等。
王曉鋒編著 ·武器裝備 ·39萬字
本書根據《普通高等學校軍事課教學大綱》所規定的內容,結合學校教學改革的特點,遵循科學性、針對性、導向性等教學原則,重點向學生傳授軍事思想、戰略環境、中國國防、軍事高技術、信息化戰爭等方面的基本理論知識,提高學生的國防觀念、國防意識和國防精神,幫助學生掌握軍事技能,提高自身素質。
周鳳主編 ·軍事理論 ·25.1萬字
松山戰役,可能是在中國最無名的地方發生的最有名的戰役。松山戰役(包括密支那、騰沖戰役)是中國軍隊第一次真正意義上取得全勝的攻堅戰。當時參戰的官兵們,雖然對抗戰的最終勝利抱有信心,但是看到日軍如此瘋狂地頑抗,都不敢相信自己能看到勝利那一天的到來。
余戈 ·戰略戰術 ·34.9萬字
本書內容包括了有詭計一個又一個、蔡廷鍇決意死戰、民眾組成義勇軍、欺人太甚下戰書、虹江路重創日寇、緩兵之計假停戰、炮轟日軍司令部、何應欽賣國求和、炮臺里巧設伏兵、宋希濂深夜兵諫、攻占吳淞計落空、大刀隊出擊巷戰、大炮怒吼答植田、空中戰場比高低、廟行大戰挫日軍、援軍不到根在蔣、雄心不泯闖天下、土崩瓦解西北軍、治軍有方育勁旅、血戰天險喜峰口、羅文峪國軍大捷、川島芳子竊情等內容。
林之滿編著 ·世界軍事 ·38.6萬字
這是一本面向槍械愛好者的科普圖書,內容深入淺出、圖文并茂,讀者既能從中了解相關的時代背景、艱辛曲折的研發過程,也能了解各個槍械的詳盡原理與結構。《世界武器大全:沖鋒槍、機槍及霰彈》槍以槍械類別和國家為依據整理了一系列在世界槍械發展史上具有開創性、啟發性的設計,不論著名還是無名,它們都曾散發出自身的光彩。本書適合喜愛輕武器的軍事愛好者閱讀。
賈璞編著 ·武器裝備 ·23.7萬字
喬良將軍、王湘穗教授聯袂推薦!戴旭、薩蘇、方軍傾情作序!被廣大軍迷追捧,全面揭開朝鮮戰爭臺前幕后隱秘歷史的必讀書。本書是一部全景式再現朝鮮戰爭歷史命運的經典作品,以恢宏的氣勢、凝練的語言、多維度的視角記述和分析了朝鮮戰爭成因、決策過程、五次戰役及板門店停戰談判等重大事件,包括戰前國際國內形勢、重要戰役戰況、雙方將帥決策過程及這場戰爭中涌現的堪稱“軍神”級人物,塑造了一大批性格鮮明的人物形象。同時,本書通過翔實的史料全面揭開朝鮮戰爭臺前幕后的諸多歷史真相,如中美蘇朝最高領導層的博弈較量,朝鮮人民軍南征的真相,中國出兵朝鮮真相,中美軍戰力真實對比,蘇聯對華軍援、空軍參戰的內幕,志愿軍戰俘的真實境遇,板門店談判過程等等,破除了有關朝鮮戰爭的種種迷思與誤解,非常真實出彩。本書曾被廣大軍迷譽為朝鮮戰爭題材國內品質扛鼎的作品,暢銷近30萬冊,本版在原有精彩內容基礎上,新增了百余幅朝鮮戰爭歷史照片,給讀者以極強的代入感。
李峰 ·軍事史 ·46.4萬字
《抗美援朝記》是中國軍史專家傾心奉獻的普及讀物,對于人們正確認識和評價抗美援朝戰爭的歷史,弘揚偉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有著重要的意義。作者依據所掌握的珍貴歷史檔案,以平實的筆觸客觀再現了抗美援朝重大決策、重要部署,再現了毛澤東、周恩來、彭德懷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的戰略思維、指揮藝術和崇高風范,再現了中國人民志愿軍指戰員以不畏強敵、敢打必勝的英雄氣概所創造的戰爭奇跡,再現了志愿軍官兵的英雄群像和全國人民全力支援最可愛的人、一切為了前線、為了勝利的感人事跡。
郭志剛 齊德學等 ·軍事史 ·36.6萬字
本書以時間為主線,對絕大部分航空母艦逐一進行了介紹,每型配以簡明扼要的文字說明、線圖、歷史照片、重要節點、基本參數以及武器配置改進情況等,使其既具有一定的科普閱讀性,又可以作為一本海軍艦艇(航母)的參考工具手冊。全書內容通俗易懂、圖文并茂,具有較好的閱讀性和收藏價值。
陸樂編著 ·軍事技術 ·22.6萬字
本書針對北約在美蘇冷戰中的政治指導思想與方針、安全戰略概念等展開研究,系統考察北約政治與安全戰略的成因、內涵、特點以及影響,不僅總結冷戰時期北約各種政治與安全行為,而且探討北約政治與安全戰略所依托的文化、邏輯以及方法論,梳理其基本脈絡與規律。全書結合國外北約研究最新動態,運用辯證唯物史觀,破除西方學者為北約鉤織的神話,提出具有中國話語和認知特點的北約研究方法與觀點,為更準確、深入認識北約提供了有價值的學術資鑒。
許海云 ·世界軍事 ·28.4萬字
本書論述了福建本地在抗日戰爭時期,在前線兵源不足時,福建地方兵役機構嚴格執行政策,落實兵員動員宣傳工作,積極征兵,為前線充補大量兵員,也為抗日戰爭的勝利做出了重要貢獻。全書分為六個部分,分別是緒論、福建兵員動員的背景與有利條件、福建兵員動員的法規體系與組織機構、福建兵員動員的準備,以及重點描述了福建兵員動員的具體實施情況及兵員動員的成效與影響。
蘭雪花 ·軍事史 ·23.5萬字
《東線》系列叢書,由著名軍事作家朱世巍先生撰寫。它全面而詳細地講述了二戰中蘇德戰爭的整個過程。《東線:從哈爾科夫到庫爾斯克》講述了在斯大林格勒戰役后,從1943年初到當年夏天,蘇德戰場南部的戰爭進程。1943年初,德軍在東線南部遭受連續慘敗,直到在哈爾科夫反擊之后才穩住陣腳。蘇德戰場因此迎來較長的平靜時期。而隨著戰局的改觀,交戰雙方都在考慮以何種方式結束戰爭。因此需要一次戰役來檢驗新的力量對比。1943年夏季,德軍集中了龐大的裝甲部隊,在庫爾斯克發動了蘇德戰爭中的最后一次戰略進攻,但很快失敗。紅軍乘機收復了哈爾科夫和奧廖爾地區。
朱世巍 ·軍事史 ·21.5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