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內容包括了有二戰前的帝國主義新危機、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簽訂凡爾塞條約、巴黎陰謀、德國賠款問題、遠東和太平洋地區的新秩序、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的發展、十月革命的勝利、無產階級的革命浪潮、《非戰公約》簽訂、1929~1932年的經濟危機、共產國際的興起、民族解放運動的興起、朝鮮“三·一”運動、中國“五·四”運動、印度民族解放斗爭、土耳其解放斗爭、愛爾蘭獨立、波斯民族運動等內容。
林之滿編著 ·世界軍事 ·22.4萬字
本套圖書“世界軍事百科”叢書。本套書系共計24冊,包括四大部分。第一部分“武器裝備篇”,主要包括陸戰武器、空戰武器、海戰武器、常規武器、現代武器、古代軍事等內容;第二部分“戰爭戰役篇”,主要包括古代戰爭、近代戰爭、現代陸戰、現代海戰、現代空戰、現代會戰等內容;第三部分“軍事人物篇”,主要包括軍事領袖、軍事元帥、軍事將領、軍事英雄、戰爭元兇、軍事梟雄等內容;第四部分“戰史軍史篇”,主要包括歐洲戰史、亞洲戰史、非洲戰史、美洲戰史、軍事歷史、作戰謀略等內容。
宋濤編著 ·軍事史 ·36萬字
王陽、趙智編著的《軍事知識和常識百科全書》選取了普通讀者及軍事愛好者非常感興趣又極具代表性的1500則軍事知識和常識、系統、全面地介紹了軍事制度、軍隊體制、軍隊建制、軍人銜級、軍人軍職、軍隊獎懲制度與勛章、軍隊標志與服飾、軍隊禮儀、軍事演習、武器裝備、軍事戰爭、軍事人物、軍事機構、軍事之最等方面的內容,包羅萬象,精彩紛呈。全書力求以科學嚴謹的語言介紹軍事理論科學和軍事技術科學各個方面的知識,方便讀者快速走入軍事世界,并兼具知識性、趣味性和科學性。
王陽 趙智 ·軍事理論 ·39.7萬字
《中外名將經典戰役(現代篇)》系具有教育意義、寓知識性、可讀性為一體的近代軍事讀物。作者胡兆才精選了我軍歷史上著名杰出將領們親自指揮的重要戰役,簡述他們的不凡生平,展現將領們為民主為民族浴血奮戰的勃勃英姿,集中反映人民軍隊高級將領的英勇智慧與強烈的愛國情操,歌頌解放軍將領為祖國為人民浴血奮戰、屢創優秀戰績,歌頌反法西斯斗爭的勝利。書中也精選了在近代軍事史上具有重要影響的幾位外國名將并對其作了介紹與點評,重點評述了二戰著名戰將經歷指揮的經典戰役或者成名之戰。
胡兆才 杜金玲 ·戰略戰術 ·22.7萬字
萬歷二十年(1592),豐臣秀吉初步統一日本,傾全國之力發動侵朝戰爭,試圖以朝鮮為跳板進攻明朝。朝鮮一個月便丟失漢城、開城、平壤三都,戰火燒到朝鮮和明朝的邊界。萬歷皇帝派大將李如松出師援助朝鮮。一場歷時七年的大規模東亞戰爭,經過一系列明面廝殺與暗里角逐,以日本全面撤出朝鮮宣告結束。這一場16世紀末大明王朝、李氏朝鮮與日本豐臣政權的三國大戰,對中、日、朝三國歷史的走向和東亞國際關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整合了東亞各國軍事政治力量,影響此后300年東亞的和平進程。本書綜合運用中、日、朝三國史料,講述了戰爭中發生的戰斗、對峙、談判以及各方盤算。本書圖文并茂,結合近200幅資料圖、人物畫像、戰爭示意圖、武備復原圖等,詳細地分析了影響戰爭勝負的政治、外交、經濟、軍事、科學技術、自然條件等方面,真實地還原了這場大戰的始末。
梁曉天 ·軍事史 ·27萬字
本書以詳盡的史料還原了布干維爾島戰役、馬紹爾群島戰役、馬里亞納群島戰役、新幾內亞戰役、貝里琉島登陸戰、菲律賓戰役等太平洋戰場經典戰役。對截殺山本五十六的周密布置,麥克阿瑟重返菲律賓實現復仇大計,及其“蛙跳戰術”有著濃墨重彩的描述。對交戰雙方戰略部署、高層權力博弈、戰役指揮、情報運用、武器配置、戰技術的革新、基層官兵的戰場視角等細節進行了精彩的解讀。百幅珍貴歷史圖片,將讀者帶入硝煙彌漫的太平洋戰場。
關河五十州 ·軍事史 ·22萬字
本書包含了大量在武器史上占有舉足輕重地位的輕武器的剖面圖,并附加詳實的技術參數和規格說明,講解了各種輕武器的性能、后勤保障與維護使用等知識。書中收錄了許多經典的輕武器實戰案例。全書內容文字簡潔、通俗易懂、圖文并茂;具有很強的觀賞性和收藏價值。本書適宜廣大軍事愛好者作為科普讀物閱讀,對于青少年讀者亦大有裨益。
張玉龍 嚴曉峰 ·武器裝備 ·22萬字
本書包括“雷達傳奇”和“恰當還是不當,這是個問題”兩個系列文章。“雷達傳奇”系列文章,從20世紀初防空作戰面臨的困境說起,講述了二戰前和二戰過程中,雷達在英、美等國的發明和發展,在陸戰、海戰、空戰中的運用,以及雷達如何深刻地影響和改變了二戰重大戰役的進程及結局。“恰當還是不當,這是個問題”系列文章,列舉了20世紀40年代至今,24個外軍處置不明??涨榈陌咐?,逐一講述了不同案例發生的時代背景,處置經過,以及值得后人反思和借鑒之處。
小之 ·軍事技術 ·26.7萬字
本書通過考察和梳理古代傳世文獻,以及甲骨文、銅器銘文、簡帛文字,結合新發現的考古資料,并參鑒世界上其他古代民族的戰爭資料,綜合復原出石器時代以迄商代戰爭的立體畫面,揭示商代戰爭和當時宗教信仰之間的關系,以及商、周之間在戰爭方面的歷史劇變。
李競恒 ·軍事史 ·29.8萬字
一百三十年前的中日甲午戰爭,是近代中國命運的重要轉折點。中日海戰幾乎貫穿了戰爭的全過程,是戰爭爆發、轉折和最終結局的突出標志,牽動著整個戰局的走向,對于雙方的勝負產生了至關重要的影響。清廷為什么會戰敗?誰是責任人?教訓是什么?這些問題引發了國人百數十年的反思,時至今日,“雪恥甲午”仍是國人揮之不去的情節。本書以北洋海軍的軍事行動為主線,從豐島海戰、黃海海戰、旅順之戰、威海衛淪陷、北洋艦隊覆滅五個部分全景展示甲午海戰的整個過程。書中利用中外稀見史料、水下考古成果和歷史圖片,配合嚴謹的歷史敘事,還原戰爭場景細節,生動再現瞬息萬變的戰爭態勢、驚心動魄的海戰場面和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本書還對中日雙方海軍戰略戰術問題予以精彩分析,并清晰呈現了晚清政府的制度弊病、派系斗爭,以及參戰將領的內心活動和抉擇,深刻揭示了北洋海軍慘敗的真相和奮力一搏的無畏勇氣。
陳悅 ·軍事史 ·33.5萬字
從北非戰場到阿登戰役,直觀再現美軍三巨頭在戰爭中的恐懼和掙扎、謀劃與策略。艾森豪威爾、巴頓和布萊德雷,都畢業于西點軍校,都以驚人的熱情在歐洲戰場上追逐戰爭的勝利和爭奪肩章上的將星。從炎熱的北非到尸橫遍野的西西里海灘,從血腥的諾曼底登陸到出其不意的阿登戰役,三位將軍不僅要與強大、老練、狡猾的軸心國部隊較量,還要面對作戰團隊間的沖突,經受盟友權斗的考驗,并吞下后勤混亂和軍事誤判的苦果。在擊潰納粹德國的殘酷戰爭中,他們披荊斬棘,將椎嫩的美軍打造為強悍之師。本書的敘述主要來自艾森豪威爾、巴頓、布萊德雷的言論和著作,也來自他們的助手、參謀、上司、秘書、速記員、司機、勤務兵以及名流相識的口述和文字記錄。通過梳理“火炬行動”、“霸王行動”、卡塞林山口之戰、突出部之役、西西里之戰和萊茵蘭之戰等,本書還原了三位將軍的真實面貌。與大眾熟悉的光輝形象不同,艾森豪威爾、巴頓和布萊德雷,將自己的才能、恐懼、焦慮和欲望融入了戰場。他們既是情誼深厚的兄弟,也是彼此欺騙、互相暗算、經歷無數次爭執和遷就的對手。同時,他們的往來和交鋒,始終體現了愛國主義精神和對共同事業的忠誠,而這些正是盟軍贏得勝利的“秘訣”。
(美)喬納森·W.喬丹 ·軍事史 ·43.8萬字
“太平洋戰爭”系列全景講述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軸心國的主要成員國日本和美國、英國等同盟國,于1941年至1945年進行的遍及太平洋、印度洋和東亞地區的太平洋戰爭。完整呈現日本軍國主義興起及敗亡全過程,深入分析太平洋戰爭的前因后果,多角度展示軸心國和同盟國之間的軍事、政治、外交和經濟斗爭。作者文字流暢,行文脈絡清晰,引經據典,還原史實,對事件和人物有精辟的見解。書中戰爭場面宏大、進程細膩;人物形象飽滿,性格突出;情節驚心動魄,扣人心弦。本書系“太平洋戰爭”系列第四部《艱難時刻》,主要有美日鏖戰菲律賓、“四國聯軍”對日爪哇海戰、中國遠征軍緬甸作戰、杜立特轟炸東京、英日錫蘭大海戰、巴丹死亡行軍等內容。
青梅煮酒 ·軍事史 ·41.9萬字
《歷史豐碑》是為了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勝利70周年,緬懷在反法西斯戰爭中犧牲的英烈,由北方文藝出版社與島出版社合作出版的一本大型圖集。書中圖文并茂、史實清楚地記述了日本法西斯侵略我國東北犯下的種種暴行,還記錄了我東北抗日聯軍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歷經14年浴血奮戰,頑強地與日本侵略者進行戰斗的歷程;本圖冊的后部分展示出兵東北,與中國東北軍民共同擊潰日本侵略者的場面。本書展現了中國人民與侵略者不屈不撓進行斗爭的堅韌精神,也展現了中俄兩國人民在歷史上互相支持互相幫助共同抗擊法西斯的畫面。
陳玫等主編 ·軍事史 ·27.6萬字
記述了二戰中期日本對亞洲和環太平洋地區相關國家的侵略,以及美英兩國對此做出的不同反應。經過長期準備之后,日本在亞太地區發動了全面的侵略戰爭,讓美國在太平洋戰場付出了慘重的代價,使英國在東南亞遭受了巨大的損失。當時,世界局勢正進入一個異常焦灼的時期,從中國到緬甸,從馬耳他到馬達加斯加,都被卷入了這場局勢難測的混戰。此外,書中也反映了中國在抵抗日本侵略的過程中所起到的關鍵作用。
(英)溫斯頓·丘吉爾 ·軍事史 ·31.8萬字
朝鮮戰爭是英國軍隊二戰后參加的第一場戰爭,也是唯一一場慘敗的戰爭。英國在國力衰微的情況下,勉強拼湊了一個旅的軍隊趕赴朝鮮戰場,結果在臨津江戰役中幾乎全軍覆沒。之后,英軍淡出朝鮮戰場。本書為英國著名戰史學者搜集大量資料、采訪健在的英國老兵后所撰寫的專著,全書介紹朝鮮戰爭中英國軍隊的戰史,詳盡而客觀,內容扎實,文字老練,具有較高的可讀性。全書單純地以參戰的英國軍隊為敘述對象,側重于戰斗過程,對于彌補我國國內關于朝鮮戰爭的軍事資料的不足具有比較明顯的價值,也容易激發國內普通讀者的閱讀興趣。
(英)安德魯·薩蒙 ·世界軍事 ·25.8萬字
本書以埃及、伊拉克、也門和黎巴嫩為主要案例,考察阿拉伯國家軍政關系演變的軌跡和動力,分析阿拉伯國家軍政關系的類型和特征。本書糾正了“阿拉伯軍隊作用消極化”和“阿拉伯文官作用理想化”的片面論斷,駁斥了一些西方學者在軍政關系問題上宣揚的“西方經驗普世化”的論調,強調應辯證地、歷史地看待阿拉伯國家軍隊的作用。在此基礎上,本書剖析了阿拉伯國家軍政關系的多變性和多樣性特征,進而探究了軍政關系對阿拉伯國家政治發展的影響,揭示了阿拉伯國家軍政關系的未來走向。
朱泉鋼 ·世界軍事 ·24.6萬字
主要闡述了1941年1月至6月戰爭事態的發展過程。在此期間,世界格局發生驚人變化:德國撕毀此前的邊界協定,對蘇聯宣戰。由此,蘇、英、美全面攜手,共同抗擊法西斯德國。戰爭雙方在巴爾干、北非和橫貫整個中東地區的開闊地帶逐鹿廝殺。
(英)溫斯頓·丘吉爾 ·軍事史 ·20.7萬字
在人類歷史上,戰爭是一個永不中斷的話題。在每一時代、每一國家,它都會以前所未有的面孔出現。1948年9月到1949年9月那短短一年,無疑是一個多世紀以來,中國大地變化最為激烈的時段。遼沈、淮海、平津三大戰役的勝利,摧毀了國民黨賴以維持統治的主要力量,徹底改變了這個國家的走向。在這場戰爭中,偉人的、智者的、愚人的、懦夫的命運攪拌在一起,敵我對陣的戰場被他們攪得天翻地覆。整個中國的局勢因為他們而翻江倒?!谟裳獪I涂抹的斑駁畫面上,我們透視國家的命運;在穿越時空的廝殺聲和呻吟聲中,我們傾聽民族的脈動。
文朝利 楊帆 ·軍事史 ·22.5萬字
“太平洋戰爭”系列圖書,全景講述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軸心國的主要成員國日本和美國、英國等同盟國,于1941年至1945年進行的遍及太平洋、印度洋和東亞地區的太平洋戰爭,完整地呈現了日本軍國主義的興起及敗亡的全過程,深入分析了太平洋戰爭的前因后果,多角度展示軸心國和同盟國之間的軍事、政治、外交和經濟斗爭。本系列圖書披露許多史實,情節生動曲折;作者文筆流暢,引經據典,脈絡清晰,對事件和人物有精辟的個人見解。本書系“太平洋戰爭”系列第二部《鋌而走險》,主要講述諾門罕戰役,德、意、日簽訂《三國同盟條約》,美日和談失敗等內容。
青梅煮酒 ·軍事史 ·30.7萬字
本書內容包括了有倫敦保衛戰、轟炸倫敦、“海獅計劃”破產、閃擊丹麥、挪威、“威塞爾演習”、未受抵抗即侵占成功、受挫于挪威、荷蘭空降作戰、發動西歐戰爭、空降兵是希特勒的秘密武器、德傘兵大顯神威、荷軍投降、突擊比利時、聲東擊西戰略、占領埃馬耳要塞、比利時投降、英國的首次空降作戰等內容。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