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德爾傳
哥德爾被美國《時代周刊》評為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100個人之一,愛因斯坦稱其為自亞里士多德之后最偉大的邏輯學家,他的理論為計算機科學和人工智能領域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他提出的哥德爾不完備性定理,堪稱數學邏輯理論中最偉大的發(fā)現,至今仍影響著人工智能領域的發(fā)展。哥德爾早年就職于維也納大學,后因戰(zhàn)亂逃離歐洲,輾轉來到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在這里,他逐漸融入了美國的生活,并與愛因斯坦結下了深厚的情誼,成為科學史上的一段佳話。晚年的哥德爾獲得終身教職,但最后因被害妄想癥悲慘離世。他的一生在哲學、數學、人工智能等領域都提出了顛覆性的理論,甚至涉獵了相對論。如果哥德爾的定理以及由此推導出的結論是正確的,就意味著人類將永遠不能制造出能夠完美復刻人腦推理、學習、計劃、解決問題能力的計算機。在知識鞭長莫及的認知極限之外,沒有什么是確定的,只有人類的精神不可替代、獨一無二。杰拉德·薩克斯曾對哥德爾做出了以下精辟的評價:“他讓數學變得更有趣。”
·20.2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