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桑塔格的首部傳記,再現了一個知識界偶像的輝煌歷程,并試圖還原偶像作為普通人的喜怒哀樂。書中披露了許多鮮為人知的故事、細節,比如桑塔格那客死中國的生父與懶散無為的母親,寂寞卻嶄露出天才跡象的童年;當然,更多的,是這位走過鬼門關的乳腺癌患者、十赴波黑戰場的女斗士,人稱“文壇非正式女盟主”的不可遏止的創作激情,及其備受爭議的性取向……
(美)卡爾·羅利森 莉薩·帕多克 ·文學家 ·24.7萬字
《元好問傳論》是安徽師范大學詩學研究中心“中國詩學研究專刊”叢書之一種,圍繞宋金時期文學家、歷史學家元好問的生平和作品,對其進行多角度的述評、考論,展現出被特殊的歷史時代裹挾的這位大文豪的人生際遇與歷史貢獻。上篇以元好問身世、生平、家庭為中心,結合其作品的解讀,系統梳理其生平的疑難問題,并兼及其民族、政治、軍事、文學等方面思想,述中帶論。下篇以十個專題的形式,以問題為中心,考論結合,深入探討詩、詞、文中的薄弱環節,以及他在史學、醫學、書法等方面的成就。
胡傳志 ·文學家 ·23.7萬字
吳偉業為明末清初著名文學家,其詩才在清初堪稱第一流。本書作者為國內研究吳偉業的第一專家,文筆流暢,敘述細膩。全書將配插一定數量的圖版,以求圖文相生。
葉君遠 ·文學家 ·24.2萬字
俄羅斯著名學者格羅莫夫畢生心血力作,還原最真實的契訶夫。以俄羅斯文學信徒的視角重新闡釋契訶夫的文學地位,認識契訶夫就是獲取一種生活的力量。_x000b_《契訶夫傳》是蘇聯學者格羅莫夫關于契訶夫的眾多研究著述中公認的集大成者,也是蘇聯契訶夫研究中最優秀的作品之一。在《契訶夫傳》中,格羅莫夫從契訶夫最初期的作品開始一一梳理了契訶夫的整個創作生涯,并將契訶夫的作品與書信、日記、手記已經目前可以確認的契訶夫生活中發生的事件等有機地結合起來,非常系統地介紹了契訶夫一以貫之的完整世界觀,從而推翻了前人對契訶夫的簡單定義。契訶夫作為世界上最偉大的短篇小說家,在俄羅斯文學乃至世界文學中都占據著非常重要又相對獨特的地位。格羅莫夫從一個俄羅斯人、一個俄羅斯文學信徒的角度,重新闡釋了契訶夫在俄羅斯文學中的地位,厘清了他作品中自普希金、果戈理、陀思妥耶夫斯基一脈相承的俄羅斯文學血脈。
(蘇聯)格羅莫夫 ·文學家 ·32.3萬字
本書以史實為依據,輔以合理的文學想象,以第一人稱視角展開蕭紅的人生經歷和內心世界,敘述其從童年到成年,從哈爾濱流亡到香港的全部人生經歷,詳細展開她與汪恩甲、陸哲舜、蕭軍、端木蕻良等人的情感糾葛,以及與魯迅、茅盾、聶紺弩等文化名人的交往,將蕭紅人生中存留的諸多迷案一一解開,還原一代才女的悲情一生。
葉君 ·文學家 ·25.6萬字
抗戰時期是艾蕪創作生涯中的重要階段,其作品豐產而高質。編著者沉潛于圖書館,涵泳于數據庫,爬羅剔抉,多有發現與收獲。全書按內容大致分為五輯:“作品集及有關評論”“集外文拾補”“人物與事件”“書信繹讀”“他人筆下的艾蕪”,收文31篇。書中所錄文字,俱從原始資料得來,信實可征。本書的出版,對于《艾蕪全集》,無疑會具有一定的補佚作用,同時也將進一步夯實艾蕪研究的文獻基礎。
熊飛宇 ·文學家 ·26.2萬字
《知堂回想錄》是周作人晚年回顧自己一生重要經歷,細述親歷之近現代重要史事,辛亥革命、張勛復辟、新文化運動、五卅、三一八、北伐、清黨等,是了解近現代中國歷史文化必讀之作,文學性與史料性兼具。最初只有“北大感舊錄”數節,后受曹聚仁之邀開始“一生回想”,歷時兩年多,成文二〇七節。手稿總題為“藥堂談往”,出版時改名“知堂回想錄”。曹聚仁先生說:“這么好的回憶錄,如若埋沒了不與世人相見,我怎么對得住千百年后的中國文化界?”
周作人 ·文學家 ·22萬字
洪昇是清朝著名的劇作家、詩人。洪昇的《長生殿》是清初時期偉大的戲劇作品,在中國文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本書在洪昇人生資料缺乏和稀少的情況下,盡力搜索,然后沿其人生軌跡及交友游歷和詩文著述線索,進行參照梳理考證,清晰簡約而流暢深入地敘述了洪昇曲折的人生經歷。
陳啟文 ·文學家 ·26.9萬字
文徵明是一個典型的儒者,是古代文人中的一個典型。他在詩文寫作、書畫創作、書畫鑒藏、刻帖等領域均有非凡成就;他性格溫和,言行謹慎,廣泛交游,頻繁出行,得享高壽;他出身普通官宦家庭,生活條件并不優越,大半生熱衷仕進,最終卻隱居于市數十年,以文墨終老,德尊行成,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本書從文徵明家世、教育、經濟、交游、詩文寫作、書畫創作、書畫鑒藏、刻帖、授徒、思想、藝術趣味等方面,分五章考察了文徵明的生活狀態,以期揭示文徵明文墨一生的豐富內涵。正文后面的兩個附錄,分別是文徵明交游人物小記和文徽明對歷代書畫家及其作品的品評,簡要呈現了文微明龐大的交際圈和他對歷代書畫家及其作品的認識。
于有東 ·文學家 ·21.2萬字
宋亡之際,先后有四批宋人被元朝押解大都,即祈請使群體、宮室群體、崖山群體、拒聘群體,并被長期羈押、圈禁、流放在北方。這批亡宋“流人”不同于留居江南的遺民,是一個極為特殊的“流人”作家群體,他們要直面元朝的上層統治者,承受極度的身體苦痛與精神掙扎,做出了卓絕的人生選擇,以錚錚鐵骨和悲壯詩篇留刻下歷史的永恒印跡。本書梳理亡宋北解流人群體全貌,探求代表性作家王昭儀、朱美人、家鉉翁、汪元量、謝枋得、文天祥等的人生軌跡和詩文創作,揭示他們的共時性影響與歷時性價值。
閆雪瑩 ·文學家 ·26.5萬字
劉大白是新文學發展史上重要的歷史人物,在白話文、新詩創作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但是學術界關于劉大白的生平經歷、文學創作、學術貢獻等方面的研究,相對比較薄弱,甚至出現了很多錯誤的認識和評價。針對此,全書盡量詳細地介紹劉大白的生平經歷,對他在各個方面取得的成就作了公正的評價。
劉家思 ·文學家 ·37.3萬字
王瑤先生不僅是中國現代文學學科的開創者,也是中國古代文學研究界的杰出學者,其代表作《中國新文學史稿》和《中古文學史論》至今都是各自領域值得傳續的經典;王瑤先生還培養了一批優秀的現代文學研究者,在很大程度上他們和王瑤先生一起塑造了當下中國現代文學學科的面貌。因此,可以說王瑤先生的為學、從教都與現代中國學術的發展有密不可分的聯系。本書由王瑤先生弟子陳平原編集而成,匯集了王瑤先生誕辰一百周年前后諸多研究論文和回憶文章,觸摸種種歷史的細節,梳理了一個學者與一個學科、與現代中國學術的關聯和互動,對于我們理清現代中國學術史有很大幫助。
陳平原 ·文學家 ·36.6萬字
本書是大型叢書《當代嶺南文化名家》之一種。全書分為三部分:“作者小傳”簡要敘述著名出版家岑桑先生的生平事跡,“從藝訪談”通過訪談對話展現岑桑先生從事文學創作和出版工作的所思所想,“代表作精選”收入岑桑《當你還是一朵花》《老編輯話舊》《春天的對話》等代表性作品。
岑桑 陳海烈等 ·文學家 ·28.4萬字
作者記錄了俞平伯大概從新中國成立之后到1990年逝世前這段期間的經歷。本書由王伯祥之子王湜華先生所寫,王伯祥與俞平伯相識于抗日戰爭之上海,新中國成立后,王伯祥舉家遷居北京后二人又成為同事,又因兩家距離甚進而交往甚密。王湜華以長達數十年時間的交往所感講述俞平伯的晚年生活,描繪傳主的生活細節,如遭到不公正待遇后對待生活的態度、晚年后妻子過世后的悲痛以及后半生紅樓夢研究的態度等。
王湜華 ·文學家 ·22.7萬字
本書對近一個世紀以來的中國魯迅研究加以宏觀觀照,提出了魯迅研究中尚未解決的一個深層問題——為什么只有魯迅成為了這樣的戰士?帶著這一問題,對歐洲歷史上近兩百年的存在主義哲學思想進行了具體梳理,透視了他們重塑現代人類生命信仰的卓絕努力,攝取到現代人類生命信仰的兩大內核——精神層面中的超越虛無之思,實踐意義上的超越虛無之行,指出正是在“穿越虛無——創造意義”這一重大的現代人類精神問題上,魯迅與歐洲數代存在主義思想家有著共同的生命基元。在這一視野下,本書對魯迅一生的生命歷程、思想歷程作出了一種新的劃分并進行了充分的論證,對“留日魯迅”、“沉默魯迅”、“吶喊—彷徨—野草”時期的魯迅以及“左翼魯迅”、“雜文魯迅”提供了一種具有整體性、有機性、體系性的新闡釋。
彭小燕 ·文學家 ·48.1萬字
日本國民作家、日本現代小說之父,他筆下那陣痛般的生活,那難以維持的正直和尊嚴,以及那總是遙不可及的幸福,總能讓讀者們驚醒。細致鉆研漱石3年后,我(作者)關于漱石的各種想象拼貼成了一幅令人不安的肖像畫。和同時代作家馬塞爾·普魯斯特一樣,漱石一輩子都是個極度緊張的孩子:對極喜或極厭的事物十分較真,挑剔,高傲,時而高談闊論,時而沉默內向,陰晴不定,難以捉摸。普魯斯特年少起體弱多病,漱石成年后孱羸欠安且神經衰弱,常常備受身體和精神的雙重折磨。這些痛苦本可能使他冷酷、尖刻、乖張甚至暴力,但是他依然可以表現溫暖,并用文字表達悲憫。——摘自本書作者前言
(美)約翰·內森 ·文學家 ·22.6萬字
本書是大型叢書《當代嶺南文化名家》之一種。全書分為三部分:“作者小傳”簡要講述著名作家章以武的生平事跡和主要成就,“從藝訪談”通過訪談全面展現章以武從事影視文學創作的心路歷程,“代表作精選”收入《雅馬哈魚檔》《南國有佳人》《歷史的見證》等代表性作品。
章以武 ·文學家 ·30.9萬字
中國現代文學六大家中,較之其余五人,茅盾的傳記作品一直缺少重量級、高品質的作品,這是與傳主本人有關系,也是由于缺少必備的史料積累。近年來關于茅盾的一些新的史料陸續被發掘,寫作一部成熟的茅盾傳記成為一種可能。作者是茅盾研究作家,潛心研究茅盾數十年,寫作一部值得歷史檢驗的茅盾傳記是作者的夙愿。此次茅盾傳,將根據新發現的史料對茅盾一生中的諸多曾厘不清的事實重新考證辨析,諸如茅盾的家族,茅盾在商務印書館工作的具體情形,以及對茅盾回憶錄中的許多事件進行補充和修正。簡言之,這是一部既有史料價值又多有創見的一部茅盾傳記。
鐘桂松 ·文學家 ·37.4萬字
《一輩子的活法:王蒙的人生歷練》講述在回首往事七十七年的時候,我最喜歡的一個詞叫做“活法”。我經歷了偉大也咀嚼了渺小。我欣逢盛世的歡歌也體會了亂世的雜囂。我見識了中國的翻天覆地,也驚愕于事情的跌跌撞撞。有時候形勢的波譎云詭令人暈眩,有時候禍福的說變就變,叫人以為是進入了荒誕的夢境、是在開國際玩笑。見過上層的討論斟酌,也見過底層的昏天黑地與自得其樂,還有世界的風云激蕩,我畢竟訪問過中國大陸境外的六十多個國家和地區。我感受了呵護的幸運與“貴人”的照拂。我也領教了嫉恨者明槍暗箭的無所不用其極:他們好累!然而這些只能叫遭遇,只能叫命運,只能叫機緣,只能叫趕上點兒了,這仍然不是活法,不是你老王某某人的笑聲與熱淚,不是你老王的絕門兒與絕活兒。遭遇是外在的,而活法全在自身的選擇。
王蒙 ·文學家 ·29.4萬字
本書在多年搜訪清代詩學文獻和傳記資料的基礎上,以豐富的資料展現清初最著名的文學家王士禛畢生的仕履和文學活動,凡有關王氏家庭生活、仕宦經歷、交游唱和、著述出版包括手稿流傳的情況,有年月可系者均予列述,不僅使王士禛畢生的文學活動及業績得以完整地呈現,同時還以王氏的交游為線索,串連起當時三百多位著名文學家的活動,從某種意義上說具有康熙朝詩歌編年史的意義。書中輯存了大量有關王漁洋生平和交游的資料,記載不憚瑣細,而行文力求簡潔,凡使用王氏著作資料一般僅注書名,集外資料方引述參證,為清初詩學研究提供了豐富的參考資料。本書初版于2001年,經十多年修訂充實,征引書籍已達四百三十余種,又增加了索引,較初版更為完善實用。
蔣寅 ·文學家 ·44.2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