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南宋時期信州玉山人汪應辰,聰明好學,博覽群書,有過目不忘之能。未滿十八歲便蟾宮折桂,成為中國歷史上最年輕的狀元。《認識汪應辰》一書以翔實史料為基礎,并經實地尋訪、考證,比較全面地反映了以汪應辰為中心的家族寒門崛起,汪應辰與110余位同僚、師生等的交游往來,以及有關汪應辰的一些趣聞軼事,特別是對汪應辰墓葬之地提出了有理有力的觀點。《認識汪應辰》對了解、研究汪應辰有參考借鑒意義,也有助于了解、研究南宋歷史。
林承杰 ·文學家 ·7.2萬字
本書是研究魯迅的重要資料之一,將作者有關魯迅的重要著述,除《亡友魯迅印象記》已單冊印行外,都輯入本書。內容包括作者與魯迅交往的回憶,對魯迅作品、思想、性格的分析,以及對魯迅各階段生活,以及魯迅年表的整理。是閱讀和理解魯迅重要的參考資料之一。
許壽裳 ·文學家 ·5.5萬字
黃仲則是詩歌奇材,可惜無緣生于唐宋,雖有才華,但與時代格格不入。他英年早逝,卻留下兩千余首傳世詩章。評家贊仲則詩俊逸豪放神接李白,綺麗迷離似李商隱,且將其與納蘭若容的詞,并稱清代文壇雙璧。本書中,安意如以細膩優美的文筆,通過對于黃仲則詩歌和人生經歷的精辟評析,并將其與秦漢以來優秀的詩人、經典的詩詞對比,真實重現詩歌圣子不世出的才華、悲惋曲折的一生。
安意如 ·文學家 ·17.3萬字
為了紀念魯迅小說《祝福》發表100周年,獲北京魯迅博物館授權,本次推出“我的沉默震耳欲聾”魯迅作品精選系列(包含小說、散文、雜文、傳記)插畫本,首度收入魯迅藏木刻版畫、魯迅照片等珍貴影像。為讓廣大讀者更加全面地認識魯迅這位二十世紀的偉大中國作家,特地收錄了魯迅先生好友許壽裳所著《魯迅傳》。作者語言曉暢,描繪出魯迅波瀾壯闊的一生,實乃一本出自專家之手而足可信賴的普及讀物。本次出版《魯迅傳》,《亡友魯迅印象記》以1953年6月人民文學出版社版本為底本,參考1947年10月峨眉出版社版本進行編校;《我所認識的魯迅》以1978年6月人民文學出版社版本為底本,參考1952年6月人民文學出版社版本進行編校。此外,本書還特別收錄《魯迅古詩文的一斑》《魯迅書信·致許壽裳》《魯迅先生年譜》三篇,讓廣大讀者更加全面地認識這位二十世紀的偉大中國作家。為方便閱讀,編者對書中的人名、地名、作品、重要事件等進行了簡要注釋。
許壽裳 ·文學家 ·12.7萬字
這是作者施議對先生在《文史知識》2009年第4期至2011年第6期上連載的有關民國四大詞人的學術與人生的成果結集。作者對民初四大詞人夏承燾、唐圭璋、龍榆生、詹安泰的生平、治學以及詞學主張與貢獻等都做了很好的梳理與鉤沉、總結。全文采取一問一答的方式,將讀者心中容易產生的疑問擇出,以一個學人、晚輩、學生與研究者的身份,對有關問題如學詞、詞學、為人、人生遭際等都有闡述、介紹,對于了解民初詞人群體及他們的詞學創作與研究,有著無法取代的作用。
施議對 ·文學家 ·18.2萬字
逆旅而行,幾多困頓;飄然如風,幾多瀟灑。隱世才女白落梅慢沏一碗清茶,為你細述一代文豪蘇東坡的快意人生。他學識淵博,涉獵廣泛,堪稱千古DI一全才。他于詩于詞,于文于畫,悉入上層,并獨得妙境;于茶于酒,于食于藥,皆相知相悅,并自會佳趣。奈何仕途跌宕起伏,人生頗多坎坷,情海也波濤不息。他說“且將新火試新茶,詩酒趁年華”,卻又嘆息“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幾番坎坷,看世態變遷,河山急轉,心意闌珊,又道:“幾時歸去,作個閑人。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云。”
白落梅 ·文學家 ·9.9萬字
棒棰島·“金蘋果”文藝叢書是對大連市文藝最高獎“金蘋果獎”得主的創作成就的總結。書稿包含“苦樂人生”“慧眼識珠”“春華秋實”三個部分。“苦樂人生”以時間為線索,采用作者自述的形式,詳細追溯了作者的生平經歷。“慧眼識珠”收錄的是其他作家、評論家對作者的創作歷程和創作成就的評論。“春華秋實”集中展示了作者的作品并附有簡介。此種體例對讀者了解作家的創作全貌、深入理解作者及其作品,大有裨益。車培晶的作品的確與很多人的少年小說不同,他從不刻意追求取悅于讀者的情節效果,也沒有那種說教式的淺露的主題。他所描寫的往往都是人生中那些并不很輕松的環節,他似乎在向小讀者們揭示著:直面人生是件嚴肅的事情。
滕貞甫 ·文學家 ·7.1萬字
普魯斯特的煌煌巨著《追憶似水年華》是那種誰都覺得自己應該去讀但對大部分人來說又確屬望而生畏的書。但在德波頓的這本結合了文學傳記和實用、勵志手冊的書里,作者以他嚴正詳實的專業學識為根基,用他的生花妙筆向我們娓娓道出《追憶》的真正妙處,描繪出普魯斯特真實而又生動的精神肖像;同時他又把圣典拉到人間,從巨著和大師身上尋覓到改變我們每個普通人谷世人生的妙招法門,指點我們如何珍惜時光、體驗人生的真諦、學會調整人生的輕生緩急。
(英)阿蘭·德波頓 ·文學家 ·9.3萬字
本書收錄馮文炳撰寫關于魯迅及其作品的十余篇文章,內容包括魯迅生平及所處時代的回顧、部分小說和雜文的分析,論述了魯迅在現實主義文學和藝術上的偉大成就,說明了如何研究魯迅以及向魯迅學習等問題,為青年介紹了魯迅的戰斗精神和在文學創作上的偉大成就。
馮文炳 ·文學家 ·5.8萬字
蘭波(ArthurRimbaud)曾是少年天才、劃時代的詩人、探險家。但在一代又一代的讀者眼里,他永遠是一個謎。蘭波是誰?他的詩歌可以告訴我們什么?它們可能是什么意思?什么樣的人可以為一整個文學體裁帶來一場革命,卻又在21歲時掉臂而去,過著與開始時截然不同的生活?每一代人都嘗試以自己的方式解答這些問題,每一代人都想出了答案,而每一代人都是錯的,至少并非完全正確。英國牛津大學法語語言與文學教授、19世紀法國文學與詩歌研究專家塞思·惠登在本書中深入剖析蘭波詩藝的顛覆意義,冷靜還原他那飛揚的青春、疾風驟雨般的感情世界,跟隨他游歷天涯的腳步,奉上了自己的答案。
(英)塞思·惠登 ·文學家 ·8.6萬字
《李清照傳》是知名教授楊雨的代表作。全書以細膩唯美的筆觸、詳盡準確的資料,還原了李清照才情四溢又波瀾起伏的一生。她“千古才女”“一代詞宗”的美譽究竟因何而來?清麗的婉約詞人,胸懷天下的女中豪杰,逢賭必贏的“賭神”,醉眼蒙眬的“酒鬼”,哪一個才是真實的她?在傳統禮教日盛的南宋,她為何再婚又毅然迅速離婚?關于李清照的所有疑問,你都可以在這里找到答案。書中還收錄了李清照詞全集,配以簡明注釋和精妙賞析,專業與趣味并重,讓你盡享宋詞之美。
楊雨 ·文學家 ·13.5萬字
本書是沈從文前半生(1902-1948)傳記,是《沈從文的后半生》的兄弟篇,講述在中國歷史變動的1902-1948年間,沈從文生命發展的不同階段。書中敘述他的輾轉流蕩,”傳奇”與平常,”人格放光”與精神痛苦。他與時代密切相連卻持續強韌地保持緊張的”對話”--這是一個人自己的故事,也是牽涉各種社會關系,承載文學、思想與感情的重量,交織進現代中國的故事。從沈從文的成長、哀樂與創作脈絡中,也可窺見中國的文化環境與氛圍,當時的文人生存狀態。
張新穎 ·文學家 ·19.7萬字
《納蘭性德傳》是知名教授楊雨的代表作。全書從生平、婚戀、交友、家世等多個維度入手,以人物故事與詩詞解讀相結合的形式,講述了清代第一詞人納蘭性德短暫而耀眼的一生。他生于溫柔富貴,卻滿篇哀感頑艷;他身處花柳繁華,心卻游離于喧鬧之外;他是真正的八旗子弟,卻喜結交落魄文人;他行走于仕途,一生卻為情所累……本書充分展現了納蘭性德其人、其詞、其性、其情,并精選其經典詞作三十首,配合準確、精當的注釋,讓讀者在清麗雋秀、感人至深的詞句中邂逅最真實的納蘭性德。
楊雨 ·文學家 ·18.5萬字
全新的傳記,傳奇的一生。《金庸傳》講述了武俠宗師金庸的傳奇一生。《金庸傳》作者深入采訪,拿到一手材料,依托原始檔案,講述一代武俠宗師的家國天下,揭秘金庸小說的江湖風云。《金庸傳》通過金庸家族的興衰,突出了其童年至青年的大起大落、跌宕起伏的人生經歷。從多個細節入手,通過穿針引線的方式,將金庸的日常經歷同日后的小說表現聯系起來,幫助讀者在金庸的武俠小說當中找尋現實生活的影子,還原一個有血有肉的江湖,認識一個真實純粹的金庸。“凡是有華人的地方,就一定有金庸的武俠小說。”《金庸傳》是獻給金庸粉絲的一份厚禮,也是給金庸先生九十四歲的生日獻禮。
上官圣泓 ·文學家 ·13.2萬字
沈從文創作了一部文學的《邊城》,又創造了一座學術的“邊城”,在文學創作和學術研究上取得了雙峰并峙的成就。從文人到學者的轉身,使沈從文接榫于古典中國“學者而兼文人”的傳統,并成為這個傳統在現代中國的一道亮麗風景。本書融合文學史與學術史視野,考證沈從文文學創作與學術研究相互闡發的關系,發覆這種跨界現象之所以形成的內在邏輯和發展路徑,樹立起沈從文作為文學家與學問家的立體形象,為解開著名的“沈從文轉型之謎”提供新鑰匙,為沈從文研究貢獻新見解。
李青果 ·文學家 ·17.1萬字
這不是一本研究魯迅的生平、思想及其著作的書,而是近三百則魯迅的故事。這些故事是魯迅的近三百個人生片段,它們連綴起來成了一種故事文體的魯迅傳記。這些故事還原了一個活生生的肉身之魯迅的思想情感和生活狀態,它們雖不能完全概括魯迅一生的每一個細節、但故事的細節會讓讀者更貼近魯迅的人生、也折射出魯迅對中國文化產生的影響。
蕭振鳴 ·文學家 ·18.8萬字
本書是我國著名魯迅研究專家陳漱渝集數十年研究積累,在考察以往魯迅研究作品優劣得失的基礎上寫成的。作者不孤立地看待魯迅其人其事,而是從其所處的時代、環境,以及身邊的親友入手認識魯迅,力求做到全面;不夸張、不神化魯迅其人其事,將其作為一個普通人去觀照,力求做到真實;不盲從現有的關于魯迅的評論,也不輕易下任何判語,對有爭議之處不偏袒、不妄議,力求做到客觀。本書從多角度、多層面再現魯迅的經歷、生活、思想、作品,值得關注魯迅、研究魯迅的人閱讀參考。
陳漱渝 ·文學家 ·12.1萬字
《王小波傳》是國內外首部完整再現王小波驚艷一生的唯一傳記,以王小波的生平經歷為縱軸,以王小波對時代、社會深刻思考的文學創造和思想橫向鋪展開來,以點帶面,以人帶史,描述了王小波精神世界的心路歷程,呈現了王小波幽默機敏、理性清澈、特立獨行的人性特點,反映了王小波及其文學思想的價值與當代意義。
樂文城 ·文學家 ·11.7萬字
貝托爾特·布萊希特(BertoltBrecht)是德國著名戲劇家、詩人,現代戲劇史上極具影響力的劇場改革者、劇作家及導演,被視為當代“教育劇場”的啟蒙人物,創作了《大膽媽媽和她的孩子們》《高加索灰闌記》等膾炙人口的作品,在全世界范圍內具有劃時代的意義。菲利普·格蘭通過考察布萊希特在特殊歷史情境中所作出的社會思考和藝術思索,將其各個時期的戲劇實踐還原至歷史現場,目的不在于增加或講述另一個更“現實”或“真實”的故事,而是通過仔細考察一個作家、劇作者與其身處時代的對話,以及這種對話如何延伸至作者自己的思考與寫作使命,從而揭示布萊希特的作品與當代社會的關聯。
(美)菲利普·格蘭 ·文學家 ·11.3萬字
高莽是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著名翻譯家,為將俄蘇文學介紹到中國可以說居功至偉,他翻譯的作品曾經入選中學語文教材;他還是美術家,舉辦過畫作展覽;他也是編輯家,主編《世界文學》多年,為中國與世界的文化藝術交流溝通做出重要貢獻。本書中的一個個故事,如同一幅幅鮮活生動的畫面,構成了高莽先生作為翻譯家、美術家、編輯家的生命組圖,其彰顯的是學者畢生的執著追求與人生哲學。
高莽 杲文川 ·文學家 ·13.4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