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1844年~1900年。德國著名哲學家,西方現代哲學的開創者。他24歲便成為了巴塞爾大學的教授,開始發表著作,是最早批判西方社會的哲學家。1879年他由于健康問題辭職,此后便一直飽受病痛的煎熬,直至1900年去世。主要著作有《悲劇的誕生》《人性的,太人性的》《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樂觀的智慧》《善惡的彼岸》等。本書《我是太陽(尼采傳)》介紹的就是他的人生經歷。《我是太陽(尼采傳)》由丹尼爾·哈列維編寫。
(法)丹尼爾·哈列維 ·哲學家 ·21萬字
《尼采傳》以時間為線圍繞尼采和親友們的大量往來信件以及親友們對尼采的回憶進行整理,對尼采自出生到去世的整個生命過程進行了細致而又精準的描述。本書所依據的大多為手資料,具有相當高的可信度,是一本較為權威的尼采傳記,向我們展現出了一個聽從內心召喚的真正思想者特立獨行的一生。
(法)丹尼爾·哈列維 ·哲學家 ·21.1萬字
本書是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陳先達老先生的自述,追憶了八十幾年的人生歷程,記載了兒時的歡樂和懵懂,成年后的人生高潮和低谷,老年時對師長、朋友的懷念和感恩,同時書中還體現了一位老人對政治和社會問題的敏銳目光和真知灼見,體現了他關心國事民生的胸懷。在文中,作者有時輕輕帶過,有時濃墨重彩,對人生中的光彩和落魄都勇于直面,能夠比較真實地坦誠地還原個人歷史,陳老的敘述能夠讓年輕一代的讀者盡可能地捕捉整個時代的印象,其人格魅力也有積極影響。
陳先達 ·哲學家 ·19.2萬字
他是一位思想巨匠,開創儒學新天地,成為一代“心學”宗師,成為具有世界影響的偉大哲學家;他是一位軍事天才,師出無門,卻獨具謀略、嫻于兵法,創造出諸多軍事奇跡,一生從無敗績;他是一位詩文英杰,文思似天風浩蕩,文心如川流奔涌,深林幽谷、天心月圓,都曾見證過他瀟灑的儀態與雋永的文辭;他是一位文化巨擘,集立德、立功、立言于一身而成為“真三不朽”,實現了古今圣賢的最高人格理想;大明王朝三百年,只出陽明一人。立德、立言、立功皆居冠頂,千古無出其右者。曾國藩、張居正、孫中山、章太炎、梁啟超等一致推崇!王陽明的傳奇人生和思想主張,在今天非常具有現實意義。其“心學”是現代成功學最佳指導思想。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杜維明斷言,21世紀是王陽明的世紀。有人說:中國歷史上達到“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標準的只有兩個半人,他們分別是:孔子、王陽明、曾國藩(半個)。也有人說:中國只有兩個人可以稱為圣人,他們分別是:孔子、王陽明。
樂文城 ·哲學家 ·15.2萬字
這是一名思想家和他的時代故事。通過思想家傳記,了解這個時代的精神。福柯是一名“戴面具”的哲學家。他早年求學巴黎,學習心理學、哲學。之后,工作、講學于瑞典、波蘭、德國、突尼斯、巴西、日本、美國。1950年代后期,福柯成為一個嶄露頭角的年輕知識分子,與戴高樂派交好。1960年代中期,他成為結構主義化身,將自己定位為法國思想時尚界的新星。1968年五月風暴之后,他又成為一名左派和社會活動家。然而,就在同一時期,他“悄悄地”獲得了法蘭西學院這個法國學術最高榮譽殿堂的講席。1984年,因感染艾滋病去世。
(法)迪迪埃·埃里蓬 ·哲學家 ·29.7萬字
《服爾德傳》記錄了18世紀法國資產階級啟蒙運動的泰斗、作家和哲學家服爾德衛護正義和真理的一生。
(法)安德烈·莫洛阿 ·哲學家 ·4.6萬字
在行中知,在知中行。想是困難,做是答案。這是王陽明的“知行合一”。王陽明是明朝杰出的哲學家、軍事家和文學家,也是中國歷史上“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式人物。讀王陽明的人生,學習知行合一,能幫助我們建立強大的自我,以平靜而堅韌的內心,立足于紛繁復雜的現實社會中。本書以幽默的筆觸和頗具戲劇感的節奏,全面解密王陽明的傳奇人生,理清陽明心學脈絡,剖析知行合一的神奇威力,解讀成大事者的人生智慧。王陽明的一生,充滿了傳奇和變數。他年少喪母,年紀輕輕患上絕癥,青年時仕途屢屢受挫,中年為官又慘遭貶黜。他的一生跌宕起伏,但無論身處困境還是順境,他都寵辱不驚,泰然處之。在不斷地探索與精進中,他從儒、釋、道典籍中汲取智慧,最終悟出了最深刻卻又最簡單的心學智慧,從而超凡入圣。本書參考大量正史、野史、筆記及今人研究,文筆通俗、幽默,既有歷史作品的厚重,又有懸疑小說的張力和戲劇的節奏感,讓人一口氣讀完王陽明起伏激蕩的精彩一生。人生實短,世事紛繁,成大事者,王陽明!
燕山刀客 ·哲學家 ·25.3萬字
王陽明是明代“心學”的集大成者,他的智慧和才能在明朝那個時代達到常人難以企及的頂峰。在他看來,心是身體和萬物的主宰,當心靈安定下來,不為外物所動時,本身所具備的巨大智慧便會顯露出來,正所謂“此心虛靈不昧,眾理具而萬事出”,一切都是渾然天成,不假思索的。
李克 ·哲學家 ·14.2萬字
此書是傅雷的經典譯作之一。《服爾德傳》又可譯為伏爾泰傳,是法國著名傳記作家和小說家莫羅阿所著。本書敘述了法國作家、哲學家、啟蒙思想家伏爾泰的生平主要事跡、戲劇創作和哲學思想,記述了他衛護正義和真理的一生。
(法)莫羅阿 ·哲學家 ·4.2萬字
尼采,德國著名哲學家。西方現代哲學的開創者,同時也是卓越的詩人和散文家。全書以時間為線索,對尼采自出生到去世的整個生命過程進行了細致而又精準的描寫。本書所依據的大多為第一手資料,具有相當高的可信度,是一本較為權威的尼采傳記,向我們展現出了一個聽從內心召喚的真正思想者特立獨行的一生。
張典 ·哲學家 ·94.6萬字
王守仁,別號陽明,明代杰出的思想家、哲學家、書法家、軍事家和政治家,心學的集大成者,中國歷史上唯一沒有爭議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王陽明的一生都是傳奇:他曾是乖張叛逆的問題少年,后來卻潛心向學,終成大器;面對昏庸皇帝與巨奸劉瑾,卻能夠化險為夷,縱橫捭闔;身為一介儒生,卻用兵如神,多次平定叛亂,立下曠世奇功;目睹政治黑暗,民生疾苦,集儒、釋、道三家之大成,創立陽明心學這一劑提升自我、拯救時弊的心靈解藥……《明朝一哥王陽明》用頗具現代感的生動幽默的文筆,將一代圣人王陽明的一生完整勾勒出來,同時又融入了王陽明心學的形成、發展、完善和成熟的過程。呂崢教授結合王陽明研究的新成果,對全書內容進行了精心修訂,以幫助讀者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王陽明的成圣歷程,更輕松、更準確地讀懂陽明心學的核心精髓——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等,學會開啟強大的內心力量,成就輝煌事業。
呂崢 ·哲學家 ·21萬字
《恩格斯畫傳:恩格斯誕辰200周年紀念版》共十章,分別是“童年和學生時代”“探求真理的青春歲月”“為創立新世界觀和無產階級政黨而斗爭”“投身于1848—1849年的革命洪流”“曼切斯特二十年的理論研究和革命活動”“參與領導第一國際支持巴黎公社的斗爭”“與馬克思共同奮斗的最后十年”“為整理出版馬克思遺著嘔心瀝血”“世界無產階級的導師和顧問”“馬克思恩格斯著作在中國的傳播”,附“恩格斯生平大事年表”,全面而立體地展現了恩格斯奮斗而不平凡的一生。他不僅是馬克思的親密戰友,也是工人階級和勞苦大眾的偉大引路人,更是信念堅定的無產階級戰士。
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 ·哲學家 ·13.9萬字
廖季平是晚清學術大師,在諸多領域均有創獲,著作等身,影響極大。《廖季平先生年譜長編》系《蒙文通先生年譜長編》撰者王承軍先生積數年之功寫就的又一部力作,是對廖季平生平、學術的一次系統梳理。作者在廣泛占有材料的基礎上,比勘辨證,頗為精詳,故本書是廖平研究、晚清民國學術史研究的一部重要參考資料。
王承軍撰 ·哲學家 ·51萬字
沈家本一生艱難坎坷、跌宕起伏,他遇到險惡之危時,從未退卻,而是默默堅守。他對自己的評價:“駑鈍”。也只有像他這樣駑鈍的人,才能在那么險惡的局面中堅持修律,而不致拂袖而去。因為駑鈍,他的研究,他的學問,所下的都是笨功夫,收獲全在于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堅持。他認為,法學之衰也,可決其政之必衰。也就是說,法學盛衰即使不能必然導致政治興衰,也能對政治產生重要影響。他認為:“我法之不善者,當去之。當去而不去,是之為悖。彼法之善者,當取之。當取而不取,是之為愚。”他在立法中主張,參考古今,博稽中外。
沈小蘭 蔡小雪 ·哲學家 ·39.7萬字
本書收錄的紀念文章,旨在緬懷《儒藏》項目首席專家湯一介先生,湯先生生命的最后十多年都傾注在《儒藏》的編纂與研究工作上,湯先生不辭辛苦培養古籍編纂與研究人才,為《儒藏》的出版事業辛勞奔波,可謂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先生去世后,學界紛紛寫文章紀念湯先生,此書收錄分為兩部分,上編為湯一介先生在各種會議中發表的關于《儒藏》編纂的意義、目的以及編纂進度等文章,下編是參與《儒藏》工作的專家學者們的文章,談到了《儒藏》的編纂進度,各國各校承擔編纂任務的進度,在共事中體會到湯一介先生為人謙遜,學術深邃,待人接物如沐春風,在《儒藏》工作中發揮了最重要的作用。
北京大學《儒藏》編纂與研究中心 ·哲學家 ·26.2萬字
本書是英國著名哲學家伯特蘭·羅素的長篇回憶錄,一共三卷。第二卷從1914年起至1944年止,記敘了羅素這段時間的生活,其中介紹了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的和平主義立場、第二次婚姻、對蘇聯的態度、在中國的經歷和與中國各界的交往,以及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滯留美國講學時所發生的一系列事件。
(英)伯特蘭·羅素 ·哲學家 ·21.9萬字
《世界名人傳記叢書:羅素自傳(第3卷1944-1967)》是英國著名哲學家伯特蘭·羅素的長篇回憶錄。《世界名人傳記叢書:羅素自傳(第3卷1944-1967)》從1944年起至1967年止。本卷記敘了羅素這段時間的生活,其中介紹了他反對核武器試驗、防止核戰爭、解決世界爭端、參加和平抵抗活動等一系列事件,體現了他的和平主義主張。本卷還描述了他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和90歲壽慶活動的熱烈場面,介紹了他發起成立基金會等有關情況。
(英)伯特蘭·羅素 ·哲學家 ·18.7萬字
羅素是著名哲學家和數學家,被譽為“世紀先知”;在哲學以外的諸多領域都有建樹,1950年榮獲諾貝爾文學獎;是20世紀西方影響力最大的社會活動家之一,世界和平運動的倡導者和組織者;還曾來到中國講學,對近代中國的文化啟蒙與社會改革影響深遠。羅素以98歲高齡辭世,他在《我為何而活:羅素自傳》中完整回顧了自己的百歲人生。“有三種感情,單純而熱烈,支配著我的一生:對愛情的渴望、對知識的追求,以及對人類苦難不可遏制的同情。”故事圍繞著支撐他生命之舟的三種動力而徐徐展開。羅素的一生是理性與激情的完美融合:取得顯赫的地位,攀上智識的巔峰,擁有情感的至樂,也經歷牢獄之災,最終可謂度過了幸福的一生。
(英)伯特蘭·羅素 ·哲學家 ·14.7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