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一段關于劉裕父子穩定江南、北伐中原的南朝往事。宋武帝劉裕三次平定國內叛亂,兩度北伐中原,令北方諸國心驚膽寒。劉宋本有機會一統中原,惜因劉裕代晉建宋而錯失最佳時機。劉裕死后,次子劉義真與太子劉義符爭權,雙雙被托孤重臣廢黜弒殺。三子劉義隆即位,韜光養晦,對內扳倒權臣,對外再度北伐。時局不利,三度北伐盡皆慘敗,國內因權臣更替,三次生出叛亂之事。劉義隆“元嘉之治”的江南,維持了三十年的太平。劉義隆慘遭弒殺,江南再度陷入混亂。
夜起聽花落 ·歷史人物 ·44.8萬字
一段金戈鐵馬的歷史,一個英雄波瀾壯闊的一生。劉裕一手拉開了跌宕起伏的南北朝大幕。論文治,他的政策促成了“元嘉之治”的太平盛世;論武功,他使南方在亂戰一百多年之后首次統一。兩次北伐,奠定了南朝最大疆域。劉裕是南北朝時期卓越的軍事統帥,是士族執政時期唯一寒門出身的皇帝,更是一位能打的皇帝。他執政時期的疆域為南朝時期最大疆域,七分天下,而有其四。因北伐之功,他得到詞人辛棄疾“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的贊譽。從寒門子弟到大宋帝王,從一無所有到權傾朝野。從一無所有到權傾朝野,宋武帝劉裕走出了一條不可復制的道路。
麥老師 ·歷史人物 ·29.2萬字
赫德(1835~1911)是英國維多利亞時代通過對海外殖民地的統治來建設英帝國的代表人物之一。作為晚清海關的外籍總稅務司,赫德在他的權力鼎盛時期不僅控制著清政府的財政命脈,而且直接左右中國的內政外交乃至文化事業,從而使其勢力演化為西方列強在中國的影響核心。本書利用《赫德日記》手稿與中英檔案文件,系統梳理了赫德的在華活動經歷以及其參與晚清重要外交事件,從而呈現了赫德參與晚清外交的全貌,對赫德參與晚清外交的角色、作用與策略都做了理論總結,糾正了前人在赫德與晚清外交的研究方面所存在的某些不準確,甚至是錯誤的論述,對于學界進一步認識赫德在中國近代史上的角色、地位、作用等有參考價值。
張志勇 ·歷史人物 ·30.7萬字
她是怎樣從唐太宗的才人,變成唐高宗的皇后?她為什么要突破人倫的底線,殺死自己的親生兒女?她怎么能夠在一個千百年來都由男人統治的世界里,成為一代女皇?她的大周王朝如日中天,怎么又會及身而止,不能傳之后世?她推翻了李唐王朝,建立了武周王朝,為什么李唐的子孫又始終對她尊奉有加,把她當作自己的皇帝?武則天的智慧和韜略,令男權社會的須眉俯首稱臣。1300年來,武則天是歷史,也是傳奇,她的歷史功過,猶如那塊“無字碑”,任由后人評說。蒙曼老師抽絲剝繭、引經據典,解讀空前絕后的一代女皇武則天。豆瓣讀者評分達8.2分。
蒙曼 ·歷史人物 ·24.3萬字
為幫助讀者更好地了解和領會李宗吾的思想全貌,我們精心編撰了這本《李宗吾大全集》一書。全書分十一部,包括《迂老自述》《厚黑學》《我對于圣人之懷疑》《社會問題之商榷》《厚黑叢話》《制憲與抗日》《心理與力學》《中國學術之趨勢》《迂老隨筆》以及宗吾論壇和宗吾他論,另外還增添了一些珍貴的補充資料,如“宗吾挽聯”“宗吾年譜”等。可以說,此版《李宗吾大全集》收集了李宗吾的所有專著和論文,系近年來同類書中內容最完整、資料最豐富的版本。通覽全書,可以體會李宗吾先生的思想精華和寫作風格。
李宗吾 ·歷史人物 ·46.7萬字
作者作為張居正研究會常務理事,集前人的各種研究成果、追蹤學界的新動態,以翔實史料,采用記敘與考證相結合的寫作方式,講述張居正在五十八年的人生歲月里,從天才神童到內閣首席大學士的心路歷程,推行政治、經濟、軍事、文化、水利、交通等全方位、多層次改革事跡,挽救明代自正德、嘉靖以來的社會頹勢,造就了萬歷朝數十年的社會安定和經濟富庶。力求全面、公正、客觀,不溢美、不隱惡,還原一個歷史上真實完整、豪蕩感激的張居正和他所處的波瀾壯闊的晚明時代。
齊悅 ·歷史人物 ·27.3萬字
陳果夫是民國史上一位極具個性與傳奇色彩的人物。他位不尊顯,但政治分量卻有“蔣家天下陳家黨”之說;他學歷未出中等,理財卻能七分天下占其五;他體弱多病,然權術有道,開創中統勢力。本書以豐富的史料從多角度撥開籠罩陳果夫一生的重重迷霧,拂去掩蓋人物性格魅力的諸多瑣屑浮華,簡潔而清晰地勾勒出了風云變幻的民國語境下一位有影響的人物形象。書中對陳果夫的出身、人品、個性、學問、心理以及最后的進退榮辱等,都作了精到恰當的描述全書夾敘夾議,處處可見精彩之筆,具有極強的可讀性,并有多處令人信服的嚴密考證,具有明顯的學術價值。
楊者圣 ·歷史人物 ·39.5萬字
諸葛亮是三國時期蜀漢丞相,集忠、勇、智、仁等美德于一身,是中國歷史上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也是歷朝歷代都高度推崇的智者和賢者的代表。在《三國演義》等文學作品的演繹和渲染下,諸葛亮“多智而近妖”,被捧上足智多謀、用兵如神、無所不能的神壇。然而,歷史上真實的諸葛亮卻是一個充滿謎團,有執著,有無奈,也有失敗的有血有肉的人,他北伐未竟、壯志未酬的結局也充滿了悲劇性。本書以正史為據,以諸葛亮的生平為脈絡,圍繞多個關于諸葛亮的謎團,嚴謹、客觀、詳細地梳理了諸葛亮的生平和歷史功績,生動再現了諸葛亮真實鮮活的傳奇人生。本書最大的特點是在吃透史料的基礎上,詳細解釋了諸葛亮人生故事中數以百計的有趣謎團。這些謎團既有后世傳說中應當澄清的訛誤,也包括尚有爭議的話題,從而幫助讀者從不同角度深入了解諸葛亮和他的一生。本書深入淺出、平易曉暢,是一本兼具歷史真實和文學審美的人物傳記。
方北辰 ·歷史人物 ·35.3萬字
人們心中有三個李白:一個是歷史記載中的李白,一個是傳說故事中的李白,一個是李白自己詩歌中所表現出來的李白。本書通過大量的歷史文獻考證、傳說故事辨析和李白詩文賞析三個方面,詳細講述了李白的身世之謎、少年求學、各地交游、婚姻、仕途多舛、退隱、蒙冤以及終老當涂等完整一生的傳奇經歷,對李白的身世及其生平際遇、詩歌成就、作品背景和時代背景進行了翔實的敘述和客觀的評價,向讀者展現出一個近似于歷史真實的、生動的李白形象。同時,通過對李白詩歌作品的解讀,展現了李白被尊為“詩仙”以及唐代浪漫主義詩歌第一人所創造的詩歌高峰和偉大成就。
葛景春 ·歷史人物 ·21.2萬字
《品中國文人·圣賢傳》是劉小川“品中國文人”系列第5部,以縱橫的筆墨,現代的眼光書寫孔子、莊子、孟子、墨子、諸葛亮、阮籍、韓愈、范仲淹、司馬光和岳飛十位圣賢的生平及思想,將史實嵌入豐富而細節化的文學想象,有力地挖掘和弘揚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國歷史漫長而豐富。中國很早就有記載自己民族歷史的優秀傳統。本書嘗試著從中國歷代大文人的角度來勾畫歷史與文化的脈動,以這些與中國歷史和文化相關聯的單個生命的演進,還原歷史與文化發展的真況。所有文章融文史哲于一爐,同時也注入了作者作為一個生活在當今時代的文化人的見解和情感。本書的作者原為小說家,在對這些文人和歷史的講述中也融入了文學的筆法,展現出作家雄厚的筆力、豐富的藝術再現力和廣博的人生閱歷。劉小川,1960年出生于四川省眉山縣,供職于四川省眉山市三蘇文化研究院。政協四川省第十屆委員。1988年開始發表作品,2008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蘇曼殊》《漢劉邦》《曖昧》《色醉》《老夫少妻》。主要論著有《蘇軾,敘述一種》《來到漢語中的德國大師》《品中國文人》(全四冊)人物傳記有《先賢與中國》《蘇東坡》《李清照》《李煜》。2008年獲眉山市政府文學藝術突出成就獎。作品《蘇軾,敘述一種》2002年獲巴金文學院隨筆獎。作品《品中國文人》榮獲巴金文學院第六屆茅臺文學獎。
劉小川 ·歷史人物 ·20.9萬字
陳寅恪是近代中國學術史上的一段傳奇。本書主要研究陳寅恪學術研究的世界學術背景,特別關注陳寅恪時代國際東方學與西學對其學術之養成、發展、變化的影響。作者運用不同語言的文獻材料等多重證據來進行辨析,結合前人未加注意的一些西文文獻,考察了陳寅恪在哈佛、德國的留學歷程及其所處的歐美學術界,以及他和歐美學者蘭曼、白璧德、呂德斯以及其他同輩學者交往的經歷,提示了陳寅恪東方學與史學發展的國際學術背景,重點分析了陳寅恪在思想和學術上受到的歐美人文主義、東方主義、文獻主義以及文化民族主義的影響。
陳懷宇 ·歷史人物 ·38.4萬字
尤里斯·伊文思(1898—1989),20世紀最重要的紀錄片導演之一,被譽為“飛翔的荷蘭人”“紀錄電影之父”“先鋒電影詩人”。這個在電影歷史上無法被忽視的名字,如今卻被人遺忘。伊文思的一生幾乎涵蓋了整個20世紀的電影史。他在電影史上的杰出地位,不僅在于其創作生命周期長達六十多年,有多部作品問世,還在于他是紀錄片的開創者之一,是一位電影先鋒,無論是在美學上還是在政治上,在電影觀念還是技術上,他總是走在時代的前沿,總是在“詩意電影”與“政治電影”、“西方”與“東方”之間徘徊。
(荷)漢斯·舒茨 ·歷史人物 ·33.8萬字
本書除了正面闡明烈士的思想光彩和為人民立下的不朽功勛外,也用了一定的篇幅探討了烈士在追求社會主義的道路上曾沾染到的一些非馬克思主義的思想雜質(如互助論、無政府主義、新村主義……)和經歷過的思想彎路。
呂明灼 ·歷史人物 ·33.4萬字
呂劍人,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同年轉入中國共產黨。曾任中共華縣工委書記。1930年在國民黨政府軍中從事兵運工作。后任中共西府地委書記,陜西省委統戰部副部長、部長。建國后,歷任中共寶雞地委書記,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區委書記、常務書記,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第一屆政協副主席,中共陜西省委書記,陜西省第四、五屆政協主席。為紀念呂劍人同志誕辰110周年,經中共陜西省委同意,由中共陜西省委黨史研究室組織編寫《呂劍人紀念文集》。呂劍人紀念文集由傳略、有關回憶、紀念文章、呂劍人同志文章、呂劍人同志講話、呂劍人同志報告、有關報道、大事年表、領導題詞和照片等組成。
中共陜西省委黨史研究室 ·歷史人物 ·34.4萬字
宋子文,中國現代歷史上一個不容忽視的人物。本書以行云流水般的文筆,幾近一氣呵成地述說了歷任國民黨中央銀行總裁、財政部長、外交部長、行政院長等職的宋子文在26年從政理財生涯中的“四起四落”;又濃墨鋪寫了宋子文發跡于廣州、雄起于武漢、運籌于南京、斡旋于西安、韜晦于香港、暴斂于上海以及折沖樽俎于美英之間的樁樁史事;同時揭示了國民黨高層人物明爭暗斗、爾虞我詐、橫征暴斂的事實,以及四大家族間錯綜復雜的恩怨糾葛。
楊者圣 ·歷史人物 ·32.4萬字
明末清初之際,風云變幻,戰火不斷。吳三桂、李自成、張獻忠、多爾袞;明軍、起義軍、清軍……幾多英雄、幾多勢力,互相殺伐不斷。吳三桂其人,仕明叛明,聯闖破闖,降清反清,但無論如何,在明清歷史大轉折中,吳三桂都是一位極其重要、非常關鍵的人物。吳三桂十七歲血戰救父,經歷松山大戰,大戰山海關,擊敗李自成,成為雄踞西南一隅的平西王。在民族矛盾、集團利益沖突中,他高高舉起反清大旗,自立為王。吳三桂一生打了無數勝仗,最終卻敗在了“劃江為國”的美麗夢想中。
千江月 ·歷史人物 ·20.4萬字
《五百年來王陽明》結合兩千年來中華文明發展史,生動講述了王陽明立功、立德、立言的傳奇人生,講述了王陽明在千磨萬擊的人生困厄中創建心學的歷程,系統梳理了知行合一大智慧,并展開了卓有見地的闡發。
酈波 ·歷史人物 ·20.8萬字
陳之遴(1605-1666)屬于清初流人中極具歷史特征的一個類別——貳臣流人。本書懸置了史學和文學的現代學科分野,基于貳臣和流人這兩個特殊身份探尋了陳之遴的行為史和心態史,揭示了貳臣流人這一特定人群與社會和地理的關系。在行為史方面,本書考察了陳之遴的仕宦行為與家族、明朝及南明政權、清朝政權之間的互動關系。其中考證了海寧渤海陳氏家族地位、“楊嗣昌奪情”事件、陳祖苞案始末、陳之遴“鴆父”真相、陳之遴與黃道周的關系、陳之遴在南明弘光政權的困境、陳之遴降清始末、陳之遴在清朝屢獲超擢的歷史背景和個人政績、順治朝重要黨爭案件、黃膘李三案始末、吳良輔案始末及順治皇帝晚期的一些問題等歷史細節,也分析了順治朝內監勢力在中央權力分布圖中的異軍突起過程、“南黨”漢臣內部成員之間由于地位的頻變在交結心理和行為方面出現的微妙變化等歷史現象。在心態史方面,本書考察了陳之遴不同歷史時期的心態變遷,重點關注了陳之遴的三種生命體驗:一是流寓遼東后面對邊地生存空間對心態的強烈擠壓,其對自己的行為和心理所作出的保護性調適。二是其在明亡時、仕清初、流徙后等不同時段的興亡之感和亡國之悲所表現出的漸進性和復雜性。三是其在明亡時、仕清初、流徙后等不同時段的仕路之悔與叛明仕清這一政治倫理之間的關聯性。
劉剛 ·歷史人物 ·21.9萬字
陳布雷是民國史上一個極具個性、神秘性和爭議性的人物。作者在大量參考第一手資料,包括相關人員的日記、回憶錄、報刊記載等,特別是在縝密探索陳布雷人生59年心路歷程的基礎上,以陳布雷一生的軌跡為主線,以他的書生氣質和身上背負的忠、孝作為解讀他的密碼,以流暢的文筆記述了陳布雷從出生、求學、辦報,到進入蔣幕,走上政壇,直至自絕于人寰的一生,揭示了一個舊中國知識分子被扭曲的靈魂,并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國民黨、蔣介石及其其他民國風云人物不為人知的一面。全書夾敘夾議,處處可見精彩之筆,具有極強的可讀性,并有多處令人信服的嚴密考證,具有明顯的學術價值。《國民黨軍機大臣陳布雷》初版于1999年,引起很好的反響,為論者稱為“楊者圣最為得意也最充滿文采的人物傳記”。此修訂版面除全面訂正文字外,更補充近五十幅珍貴圖片。
楊者圣 ·歷史人物 ·37.8萬字
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他出生于仕宦之家,祖父杜審言是著名的大詩人。杜甫在人格境界和詩歌造詣兩方面都達到了超凡入圣的程度,被譽為“詩圣”。杜詩反映了唐朝由盛轉衰的歷史過程,體現了憂國憂民的思想,被譽為“詩史”。現存杜詩1400余首,有《杜工部集》。本書通過對大量史料的梳理和對杜甫詩歌的研究,再現了杜甫坎坷流離的一生。從中不難看出,杜甫倔傲的性格造成其仕途的不順,加之當時戰亂,民不聊生,使其長期處于顛沛狀態,這或許也是成就杜甫偉大詩名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書不僅是一部全面記錄杜甫生平事跡和文學成就的通俗傳記,而且作者還在充分吸收學界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對杜甫生平中的不少問題提出了獨到見解,因此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和文學價值。
孫微 張學芬 ·歷史人物 ·25.3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