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花甲錄》作為一部重要漢學著作,不僅是內山完造的個人史——自出生到從上海回國的六十年回憶,從中也折射了從十九世紀末至“二戰”結束的日本現代史、社會世相史和中日關系史。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的上海,戰云密布,扼守公共租界戰略要津的內山書店,吸引了中日兩國各界視線,其影響力遠遠溢出文化圈。書店“往來無白丁”,陳望道、歐陽予倩、田漢、郁達夫、郭沫若、沈雁冰、柔石、蕭軍、蕭紅……
(日)內山完造 ·歷史人物 ·26萬字
作者耗時三年,對有限的文獻資料進行細心閱讀、分析、鑒別,又對傳主王維的全部詩文作品以及古人時賢評論、考證王維生平、思想、作品的論著進行細讀,并實地考察了王維曾經生活過的陜西藍田,帶著巨大的理解之同情,寫出了這部作品。作者將王維帶回盛唐時代,對他所處的政治環境、生活場景,他的知己好友等等,進行了生動展現,力求在時代背景中還原一個真實、傳神的王維,對他的生平境遇、行為和思想有深刻的剖析,從而對“詩佛”這一稱號進行了有力的闡釋,對王維的藝術成就、個性氣質、精神境界都進行了詩意般的呈現。
哲夫 ·歷史人物 ·25.5萬字
陳寅恪是近代中國學術史上的一段傳奇。本書主要研究陳寅恪學術研究的世界學術背景,特別關注陳寅恪時代國際東方學與西學對其學術之養成、發展、變化的影響。作者運用不同語言的文獻材料等多重證據來進行辨析,結合前人未加注意的一些西文文獻,考察了陳寅恪在哈佛、德國的留學歷程及其所處的歐美學術界,以及他和歐美學者蘭曼、白璧德、呂德斯以及其他同輩學者交往的經歷,提示了陳寅恪東方學與史學發展的國際學術背景,重點分析了陳寅恪在思想和學術上受到的歐美人文主義、東方主義、文獻主義以及文化民族主義的影響。
陳懷宇 ·歷史人物 ·38.4萬字
《理學風骨:朱熹傳》是一部比較成熟的傳記書稿。一個最大的特點,是作者對朱熹的生平與家世,學問與思想等,基本做到了成竹在胸,如數家珍。作者吃透、弄熟了史料性的東西,把它們化成為故事性的敘事,用娓娓道來的方式加以講述。,讓人們看到一個一生都在為“集大成而緒千百年絕傳之學,開愚蒙而立億萬世一定之歸”不懈追求的殉道者,一個淵博的學識與高尚的人格相交織的東方文化圣哲的不凡風采。這使作品讀來一氣呵成,也引人入勝。
卜耕 ·歷史人物 ·29.8萬字
鄭佑之,號自申,化名張裕如、張榮山等,宜賓市敘州區觀音鎮(原宜賓縣古羅場)畫象嘴人。鄭5歲入私塾,18歲考入敘府聯中。1912年考入成都農業學校殖邊科,后來毅然投筆從戎,參加護國討袁戰爭。192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成為共產主義在川南城鄉的傳播者,趙一曼(鄭之妻妹)、余宏文等共產主義戰士,都先后受到他的培育。1926年任中共宜賓特支書記,分工負責農運,先后去宜賓北路、南路鄉村發動群眾建立農民協會。1927年他擔任宜賓縣農民協會執委會負責人……
羅鳴 ·歷史人物 ·22.2萬字
萊爾是19世紀著名的傳記作者和解經家,他的《圣潔》一書影響了許許多多偉人。《舊日光輝》是他晚年的一部作品,是根據他之前寫的一些人物小傳和專題作品匯編成的。他之所以要把這些作品匯編出版,是因為看到當時英國國教越來越流于形式,喪失最關鍵的內涵。國教內有極端的禮儀派,注重各種外在形式,包括點蠟燭、圣餐桌、教士祝圣等等,想靠這些東西營造宗教氛圍,對信徒產生屬靈效果。對于教會中的福音派,他們卻冷嘲熱諷,認為都是些食古不化的清教徒。宗教改革之前的信仰就是這樣,認為特定的儀式、動作能夠產生屬靈的效果。
(英)J·C·萊爾 ·歷史人物 ·21.3萬字
一道美食濃縮人間百味,一闕詞篇傳頌千古風華,一種境界,揭示生命的真諦。每當提起蘇東坡,仿佛喚醒歲月的風雅與胸襟。他是一座巍峨的文化豐碑,橫跨時光,追隨者跨越世代。他的魅力何以歷久彌新,至今依然深深撼動無數心靈?歷史人物傳記《蘇東坡》生動再現了這位北宋文壇巨匠波瀾壯闊的一生。書中不僅詳盡敘述了他的家世背景、仕途起伏和文學成就,更通過豐盈的故事展示了蘇東坡獨特的幽默、曠達與才情。全書對歷史事件的考證嚴謹細致,對人物評價客觀公正,保持了歷史的莊重與深度。曠世才子蘇東坡,居廟堂之高,雄才大略,領軍文壇;處江湖之遠,則豁達風趣,品味生活。他的文辭曠達豪邁,書法遒勁飽滿,他能制作香飄千里的東坡肉,也能釀造清芬醉人的桂花酒。他能入仕主政,造福一方;也能退隱田園,怡然自樂。仕途得意時,他謙遜無驕,窮困落魄時亦不失文人風骨,始終以率真本色面對人生。他滿腹才華,名滿天下,和善親民,真誠待人。無論身處權力中心還是被貶流放窮困之地,他始終保持超然的灑脫,既可吟風弄月,詩詞書畫;也可躬耕壟下,種菜養花。他超越了塵世和自我,跨越苦難,活成了一束光,熠熠生輝,溫暖了自己,千年之后仍輝映世間。
谷雨 ·歷史人物 ·31.3萬字
袁枚是清中葉時期著名的詩人和詩選家、詩論家。本書真實呈現了傳主的人生經歷和豐富的精神情感世界,寫出了袁枚少年時的彷徨和后來24歲中進士、入翰林的風光以及此后因厭滿文仕途受挫,進而又因生性自適隨性,在溧陽等地做縣令,雖政聲很好,可不愿意受官場“行恥、受累、媚俗”風氣約束,最后33歲時在南京小倉山筑“隨園”,從此行動心靈歸于“隨園”,圍繞詩歌活動自享人生的個性傳奇內容。
袁杰偉 ·歷史人物 ·24萬字
裴度(765—839),中唐河東聞喜人。他出身名門,25歲中進士,步入仕途。歷仕德宗、順宗、憲宗、穆宗、敬宗、文宗六朝,五度入相。在皇帝昏庸、奸臣當道、權宦竊權、藩鎮割據的復雜局面中,他三次被排擠出權力中心,曾遭遇謀刺受傷,兩度戰場虎口脫險,多次遭誣陷而被皇帝猜忌。但他愈摧愈堅,百折不撓,剛正立朝,堅持除奸、抑宦、削藩,終于平滅了蔡州吳元濟、青州李師道、成都劉闢,沉重打擊了河北三鎮割據勢力,使安史之亂后,瀕臨滅亡的大唐王朝起死回生,實現復興,成為一代“中興名臣”。其以一身系國家安危三十年,文治武功、傳奇經歷,均在汾陽王郭子儀之上,被封晉國公,名垂千古。
楊西江 ·歷史人物 ·27.3萬字
中國歷代圣人傳記叢書,是一套專門介紹中國歷史上對文化、科學、歷史影響深遠的圣人的叢書,包括《商圣范蠡》、《科圣張衡》、《醫圣張仲景》、《智圣諸葛亮》、《謀圣姜子牙》。
邱明印 ·歷史人物 ·22.1萬字
荀子名況,是先秦著名思想家。早年游學于齊,曾三次擔任當時齊國“稷下學宮”的“祭酒”。又應秦昭王聘,西游入秦。后曾返回趙國,與臨武君義兵于趙孝成王前。后來荀子受楚春申君之用,為蘭陵令。晚年從事教學和著述。他學識淵博,繼承了儒學并有所發展。本書描述了荀子的行跡,闡發了他的思想及其實踐。
劉志軒 ·歷史人物 ·28.5萬字
呂劍人,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同年轉入中國共產黨。曾任中共華縣工委書記。1930年在國民黨政府軍中從事兵運工作。后任中共西府地委書記,陜西省委統戰部副部長、部長。建國后,歷任中共寶雞地委書記,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區委書記、常務書記,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第一屆政協副主席,中共陜西省委書記,陜西省第四、五屆政協主席。為紀念呂劍人同志誕辰110周年,經中共陜西省委同意,由中共陜西省委黨史研究室組織編寫《呂劍人紀念文集》。呂劍人紀念文集由傳略、有關回憶、紀念文章、呂劍人同志文章、呂劍人同志講話、呂劍人同志報告、有關報道、大事年表、領導題詞和照片等組成。
中共陜西省委黨史研究室 ·歷史人物 ·34.4萬字
本書描述袁枚的一生。12歲中秀才,18歲進萬松書院深造。二十一歲前鄉試、博學鴻詞預選均未過,且找不到工作。被迫借了盤纏到廣西謀生,未料到被廣西巡撫看中,特薦到北京參加直考。雖經歷一些曲折,但終于連闖鄉試、京試、殿試三關,進入翰林院,成了體制人,園了發家夢。之后袁枚做官卻感到痛苦,成了隱士卻活得瀟灑。最后成為乾隆三大家之首,弟子半天下,青山紅粉伴白頭,是性靈詩派主帥。
徐清祥 ·歷史人物 ·23.3萬字
這是一個不可忽視的人物。從一名邊陲寒士,到中國歷史上最后一科進士,再到留日精英、清末立憲運動先鋒、中國最早的行政法學家,以及民國初期西南政壇的風云人物,這一系列身份的轉換,在他身上是如何實現的?為何正當43歲的壯年,他卻迎來了慘烈的人生結局?真實的歷史遠比小說更加復雜。一位士人精英的個人命運,折射了19世紀末20世紀初中國文化、制度和政治變遷的決絕和迷惘。
李恭忠 黃云龍 ·歷史人物 ·20.1萬字
林紓是近代文學家、翻譯家,尤以翻譯聞名于世,近現代文學巨匠魯迅、周作人等都曾癡迷于林譯小說。林紓之為譯界奇人,在于他本人不懂外語,是由合作者口譯、他落筆成典雅的文言譯文,以小仲馬《巴黎茶花女遺事》一炮打響后,一生共譯180余部西洋小說,其中許多是世界名著,如狄更斯《大衛·科波菲爾德》、托爾斯泰《恨縷情絲》、塞萬提斯《魔俠傳》、司各特《撒克遜劫后英雄略》、迪福《魯濱遜漂流記》等。這些西洋小說向中國民眾展示了豐富的西方文化,開拓了人們的視野,也確立了林紓是中國近代文壇開山祖師及譯界泰斗的地位。林紓早年是維新派,民國以后對盡廢古文不滿,雖遭新文化運動很多人物猛烈攻擊而不悔。他以翻譯為生計,以桐城派古文創作為性命,因其頑固保守,不合時宜,他的貢獻和地位并未得到公允的對待。本書以林紓生平為線索,用文學筆法講述了林紓一生的豐富經歷,力圖還林紓真面目,并還他應得的歷史地位。
顧艷 ·歷史人物 ·26.5萬字
本書以春秋筆法生動描繪了大唐詩豪——劉禹錫的一生,向讀者展示了詩人哲學家昂揚的斗志、不朽的詩篇及感人至深的生活畫卷。
程韜光 ·歷史人物 ·25.6萬字
董仲舒(前179—前104)為西漢哲學家,經學大師,廣川(今河北棗強東)人。少年時專治《春秋》,景帝時為博士,潛心鉆研孔子學說。漢武帝時,召試天下賢良之士,他以“天人三策”相對,要求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為漢武帝采納,開此后二千余年封建社會以儒學為正統的局面。他的學說以儒家宗法思想為中心,雜以陰陽五行說,把神權、君權,父權、夫權貫穿在一起,形成封建神學體系。本書以漢代為背景,詳盡講述了董仲舒的一生和思想,及其對當時代和中國歷史的影響。
馬勇 ·歷史人物 ·21.6萬字
尤里斯·伊文思(1898—1989),20世紀最重要的紀錄片導演之一,被譽為“飛翔的荷蘭人”“紀錄電影之父”“先鋒電影詩人”。這個在電影歷史上無法被忽視的名字,如今卻被人遺忘。伊文思的一生幾乎涵蓋了整個20世紀的電影史。他在電影史上的杰出地位,不僅在于其創作生命周期長達六十多年,有多部作品問世,還在于他是紀錄片的開創者之一,是一位電影先鋒,無論是在美學上還是在政治上,在電影觀念還是技術上,他總是走在時代的前沿,總是在“詩意電影”與“政治電影”、“西方”與“東方”之間徘徊。
(荷)漢斯·舒茨 ·歷史人物 ·33.8萬字
《中共陜西歷史人物傳(第10卷)》一書,是《中共陜西歷史人物傳》叢書的一本。由中共陜西省委黨史研究室和陜西省中共黨史人物研究會聯合編寫,屬于過去陸續出版的“中共陜西歷史人物叢書”系列。《中共陜西歷史人物傳(第10卷)》30萬字,真實系統的記述了土地革命時期、抗戰時期、解放戰爭時期陜西黨史人物的活動史實,弘揚了他們為黨、為國、為人民利益而獻身奮斗、忘我工作的光輝業績。它的出版對于豐富對陜西黨史人物的認識,具有重要的意義。
中共陜西省委黨史研究室 陜西省中共黨史人物研究會 ·歷史人物 ·26.4萬字
李鴻章是晚清的重要歷史人物,在他所處的時代,中國外有強敵環伺,內有戰亂,中華文明面領著“三千年未有之大變局”。在這歷史變局之中,李鴻章又是如何“扶大廈之將傾”,又是如何地長袖善舞推動中國現代化進程?本書重點介紹了李鴻章前半生的奮斗歷程,書稿重點敘述了他參與并主導的鎮壓太平天國、鎮壓捻軍、興辦洋務等重要歷史事件。作者的語言幽默風趣,靈動自如,將李鴻章刻畫為一個有血有人、骨骼豐滿、性格復雜的歷史偉人,其中滲透了他奮斗的智慧、官場的變幻莫測及整個時代的發展歷程。
周文侹 ·歷史人物 ·34.5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