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周恩來離開我們已經整整32年了。在長期的革命生涯中,周恩來表現出了超人的才干與智慧。他是一位出色的軍事家,也是人民解放軍的光榮締造者之一。新中國建立后,周恩來擔任共和國總理長達26年。他作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中國總管家,他的事務涉及內政、外交、經濟、軍事、文化、科技等方方面面,由于他的高度責任感,事無巨細,總是事必躬親。被外國人稱作是“全天候的總理”。在國際舞臺上,周恩來是一位舉世公認的外交家。他的外交思想和實踐,使新中國外交帶上了鮮明的“周恩來風格”。
薛學共 黃小用 ·政治人物 ·25.8萬字
在老一代無產階級革命家中,有不少人本身就是知識分子。他們在長期的革命實踐中,堅持不懈的努力學習,用書本上的知識武裝頭腦,并指導自己所從事的革命實踐,再以實踐來檢驗理論。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正是由于他們長期堅持讀書學習,才能在面對錯綜復雜的時局面前把握好方向。為中華民族尋找到了富民強國的道路。本書介紹了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鄧小平、等十幾位革命家讀書、愛書的故事,材料豐富,也具有較強的可讀性。
于俊道主編 ·政治人物 ·25.4萬字
沒人懷疑丘吉爾是20世紀英國乃至全世界最偉大的人物之一,他是超群的政治家、雄辯的演說家、杰出的外交家、天才的畫家、“現代坦克”的發明家、榮獲過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家、費油傳奇色彩的戰爭英雄。一生傲視群雄的斯大林由衷地這樣評價他的盟友兼對手丘吉爾:“他是人類一百年才會誕生的一位大人物!”美國總統肯尼迪更是把丘吉爾視為心中的英雄,他一生致力于研究效仿丘吉爾。本書不僅介紹了丘吉爾一生的傳奇經歷,更有他為人處世、領軍治國的技巧和謀略,內容豐富,史料翔實,評價客觀,值得一讀。
邱林編著 ·政治人物 ·25.3萬字
為紀念陳云同志100周年誕辰,本書以豐富翔實的文獻資料,生動細膩地敘述了陳云同志為實現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的解放,實現中國的統一、獨立、富強,為在中國建立社會主義制度,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而奮斗的波瀾壯闊的一生;全面反映了他在參加領導革命斗爭、經濟建設和黨的建設中所表現出的遠見卓識和多謀善斷的領導才能,以及他堅持真理、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注重調查研究、關心人民群眾的工作作風。本書的主要依據是,中央檔案館和中央文獻研究室保存的陳云文稿、電報、書信和講話談話記錄;中共中央文件和有關會議記錄;與陳云有過直接接觸的同志的回憶錄或他們的采訪記錄;當時的報紙、雜志以及有關的資料和書籍。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 ·政治人物 ·25.3萬字
本書分為上下兩篇,上篇共八章,每章又有不同的小節,以敘述為主,詳盡生動的記敘了張居正的成長經歷和主要事跡;張居正是怎樣一步步走向內閣首輔地位,并逐步操縱朝政大權,進行自己的改革的。
雅瑟 博志 ·政治人物 ·24.9萬字
亨利·基辛格為20世紀最著名的美國外交家、世界歷史的重要人物、諾貝爾和平獎得主。本書為基辛格的處女作,部分為政治傳記,部分為外交史,既有基于歷史文獻的嚴謹歷史敘事,也有基于其理論的客觀分析和評論,集中研究了俄國擊敗拿破侖后世界各國為構建新的國際秩序所做的努力,尤其關注外交的局限性和國際穩定的要素。該書所闡發的“均勢外交”思想奠定了基辛格戰略思維的基礎,本書的成功奠定了基辛格作為現實主義學派中第一流學者的聲譽。《重建的世界》看似一部講述歐洲歷史的著作,但基辛格在書中亦描繪了均勢外交的基本原則,而我們也不難在他日后擔任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和國務卿時采取的政策當中發現這些原則。本書清晰地表明了基辛格的觀點:國際和平最好不是由法律或者國際組織來確保,而是要依靠分散權力以克制強勢者的野心來實現。
(美)亨利·基辛格 ·政治人物 ·24.8萬字
編寫周恩來同志的傳記,是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承擔的一項重要任務。鄧小平同志為本書題寫了書名。本書(共四冊)介紹革命家、政治家周恩來曲折坎坷、光輝的一生。并配有大量圖片,內容詳實、全面,是一部了解偉人的好教材,值得一讀。本書的主要資料依據是中央檔案館保存的周恩來同志數萬件文稿、電報、書信、講話記錄和大量會義記錄,還有原由鄧穎超同志保存的周恩來同志青年時代日記、作文和書信等。同時,廣泛參考了當時各種報刊和許多同周恩來同志有過直接接觸的人員的訪問記錄、回憶錄等。力求根據豐富的第一手資料,寫出比較翔實的信史。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 ·政治人物 ·24.8萬字
在中國共產黨和人民軍隊的成長過程中,幾乎每到一個重大的節點,尤其是在生死存亡的時刻,總能看到一個不避矢石、勇于擔當的身影,他不計個人榮辱,善打硬仗,最終總能力挽狂瀾、打開局面。毛澤東贈言:誰敢橫刀立馬,唯我彭大將軍。他就是彭德懷元帥。他親歷了20世紀中國的各種軍事斗爭,指揮的“百團大戰”和“抗美援朝”取得的輝煌戰績,令他當之無愧地進入世界一流名將之列,讓整個世界為之側目。彭德懷在中共的高級將領中,是一員極富個性的戰將。這種個性讓他贏得戰場榮譽的同時,也令他不斷遭遇挫折和逆境。
關河五十州 ·政治人物 ·24.7萬字
戴季陶(1891-1949)清末留學日本,歸國后作為孫中山的心腹、機要秘書兼日語翻譯,始終活躍于近代中日關系第一線,后成為中國國民黨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并且,他還以其一部《日本論》聞名于世。本書充分發掘海內外第一手檔案資料,考察戴季陶活動,以戴季陶的經歷、思想及日本觀的變遷為縱軸,以各時期中國的政治形勢、對日輿論及孫中山的日本觀為橫軸,從整體上立體地捕捉戴季陶對日本的認識。書稿基礎為2002年完成的東京大學博士論文,2011年2月刊行日文版《戴季陶と近代日本》(法政大學出版社),得到學界好評,并榮獲第三屆山口一朗紀念獎。今由作者本人譯為中文,日方出版社免費授予中文出版權。
張玉萍 ·政治人物 ·24.5萬字
干百年來,王安石被罵作集一切亂臣賊子之大成的元兇。其實,他是數千年中華文明史上少見的完人。其德量汪然若干頃之陂,其氣節岳然若萬仞之壁,其學術集九流之粹,其文章起八代之衰,其所設施之事功,適應于時代之要求而救其弊,其良法美意,往往傳諸今日莫之能廢。
梁啟超著 解璽璋編譯 ·政治人物 ·23.6萬字
曾國藩身為晚清重臣,他順應時代需求,創辦湘軍,開創了書生治軍的先河;他在清朝官場風風雨雨幾十年,始終屹立不倒;他專修朱子理學,成為清朝最后一個理學大師;他提倡立志高遠;做人唯誠信二字而不立;他始終認為,凡事要親身入局;言行要謹慎;在日常的處世中,更要藏匿自己的鋒芒,避免過于暴露自己。他的這些觀點、做法,讓他在宦海沉浮的世界里游刃有余,終得善終。本書雖然是一本傳記,卻也突出了曾國藩的為官之道和治軍思想,從這兩大方面輔助那個時代的人和事,揭開曾國藩成為晚清名臣乃至中國封建史上最具影響力之一的政治家的根本原因。
孫良珠 ·政治人物 ·23.6萬字
本書以唐代以來的相關材料為基礎,研究傳統文化中武則天形象的文化建構,揭示其社會文化內涵。武則天形象并非其歷史本來面目,而是一個被正統文化過濾過的,被不同群體出于維護自身需要而改變、加T出來的人們觀念的載體。
韓林 ·政治人物 ·23.5萬字
該書稿根據《蔣介石傳》的寫作體例,分目錄、正文、年譜、征引文獻四部分,從歷史研究的角度,以豐富的文獻為基礎,客觀敘述了蔣經國一生經歷。
嚴如平 ·政治人物 ·23.3萬字
蘇東坡雖文章聞名天下,仕途卻歷盡艱辛,屢遭迫害,但他終不改樂觀的天性。他一生融儒、釋、道于一體,詩、文、詞、書、畫俱在才俊輩出的宋代登峰造極。他政績卓著,愛民如子,文韜武略兼備,發展慈善事業,創辦公立醫院,堪比和煦春陽,帶給世界無盡生機和溫暖。他襟懷蒼生,卻無奈生活寄于風雨,歲月失于道路,命運困于黨爭。他波瀾壯闊的一生早已沒入歷史的塵埃,而他所表現出的偉大人格與社會良心,直至今天仍熠熠生輝。林語堂筆下的蘇東坡,性格鮮明,形象飽滿,可親可敬,堪稱人世間完美的理想人格。
林語堂 ·政治人物 ·22.9萬字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 ·政治人物 ·22.8萬字
蔣百里,名方震,浙江海寧硤石人,中國近代著名軍事理論家、軍事教育家。曾留學日本、德國,回國后先后擔任保定陸軍軍官學校校長及陸軍大學代理校長,為中國培養了一批具有專業素養的高級軍官。撰寫軍事論著集《國防論》,詳細分析中日兩國實力與戰略態勢,闡述持久抗戰理論,斷言抗戰日本必敗,中國必勝。他還是著名的文史學者,是梁啟超的得意弟子,曾撰寫《歐洲文藝復興史》,并與泰戈爾、胡適、徐志摩等人結為至交。本書作者深入挖掘有關蔣百里的原始資料、傳記年譜,以及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藏的民國時期豐富的報刊資料,翔實地記述蔣百里的傳奇人生,堪稱蔣百里傳記的權威讀本。
杜繼東 ·政治人物 ·22.4萬字
一介草民的劉邦何以推翻強大無比的大秦帝國,戰勝不可一世的西楚霸王,最終開創兩漢400年基業?本書梳理了劉邦的奮斗過程中的關鍵步驟,將其獨特素質提煉為:過人一等的調度能力。雖然劉邦統兵作戰不如韓信、管理國家不如蕭何,但他卻有著超乎常人的調度人力、物力的能力,這使他能夠運籌帷幄,不必萬事親躬卻能打好戰爭、管理好國家。本書將通過“調度學”十堂課,條分縷析地講解劉邦所擅長的這門學問,不僅能為當代企事業管理者所用,同時也對普通人也有著深刻的啟發。
年昔逸塵 ·政治人物 ·22.4萬字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 ·政治人物 ·22.3萬字
左宗棠(1812年11月10日-1885年9月5日),漢族,字季高,一字樸存,號湘上農人。晚清重臣,軍事家,政治家,著名湘軍將領,洋務派首領。左宗棠少時屢試不第,轉而留意農事,遍讀群書,鉆研輿地、兵法。后競因此成為清朝晚期著名大臣,官至東閣大學士、軍機大臣,封二等恪靖侯。一生經歷了湘軍平定太平天國運動,洋務運動,鎮壓陜甘回變和收復新疆等重要歷史事件。
孫良珠 ·政治人物 ·22.3萬字
他是中國最早的比較系統地闡釋和傳播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先驅者之一,是“一位普羅米修斯式的播火者”,為黑暗的中國點燃了馬克思主義的火種。毛澤東稱贊李達是“理論界的魯迅”。本書以客觀嚴謹的視角,高度評價了李達在黨早期發展、傳播馬克思主義理論方面的巨大貢獻。作者用平實的語言闡述理論,用生動的語言描述人生,以文字重塑其骨血,以后世評價重現其風華,將“一位普羅米修斯式的播火者”形象躍然紙上。從思想啟蒙到成為“播火者”,從參加建黨到經歷曲折,從“白色恐怖”到岳麓山下……這是一場與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的“會談”,亦是一首致敬先輩的“贊歌”。
宋鏡明 ·政治人物 ·22.2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