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抗戰時期是艾蕪創作生涯中的重要階段,其作品豐產而高質。編著者沉潛于圖書館,涵泳于數據庫,爬羅剔抉,多有發現與收獲。全書按內容大致分為五輯:“作品集及有關評論”“集外文拾補”“人物與事件”“書信繹讀”“他人筆下的艾蕪”,收文31篇。書中所錄文字,俱從原始資料得來,信實可征。本書的出版,對于《艾蕪全集》,無疑會具有一定的補佚作用,同時也將進一步夯實艾蕪研究的文獻基礎。
熊飛宇 ·文學家 ·26.2萬字
《花甲錄》作為一部重要漢學著作,不僅是內山完造的個人史——自出生到從上海回國的六十年回憶,從中也折射了從十九世紀末至“二戰”結束的日本現代史、社會世相史和中日關系史。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的上海,戰云密布,扼守公共租界戰略要津的內山書店,吸引了中日兩國各界視線,其影響力遠遠溢出文化圈。書店“往來無白丁”,陳望道、歐陽予倩、田漢、郁達夫、郭沫若、沈雁冰、柔石、蕭軍、蕭紅……
(日)內山完造 ·歷史人物 ·26萬字
本書作者長年研究周作人,對周作人的文學作品、思想脈絡、人身軌跡都有十分深入而精彩的論述。像《周作人附逆考辨》等立場鮮明,既闡明了歷史事實,又對上世紀末海外刮起的為汪精衛偽南京評功擺好的陰風進行了駁斥。
袁良駿 ·學者 ·24萬字
《知堂回想錄》是周作人晚年回顧自己一生重要經歷,細述親歷之近現代重要史事,辛亥革命、張勛復辟、新文化運動、五卅、三一八、北伐、清黨等,是了解近現代中國歷史文化必讀之作,文學性與史料性兼具。最初只有“北大感舊錄”數節,后受曹聚仁之邀開始“一生回想”,歷時兩年多,成文二〇七節。手稿總題為“藥堂談往”,出版時改名“知堂回想錄”。曹聚仁先生說:“這么好的回憶錄,如若埋沒了不與世人相見,我怎么對得住千百年后的中國文化界?”
周作人 ·文學家 ·22萬字
本書是第七批老科學家學術成長資料采集工程(簡稱采集工程)叢書之一。本傳記通過深入挖掘王文興一生的生活、學習、工作軌跡,以真實、客觀的史料,將其坎坷曲折的人生和頑強追求科研的一生進行了還原和再現。在研究和寫作過程中,著重遵循時代大背景、成長小環境、增強可讀性、尊重歷史事實等原則。
周漢 牛勇 張錦 ·科學家 ·23.6萬字
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那就是認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熱愛生活!音樂家貝多芬的聽力越來越衰退,幾近失聰,他是如何在命運的殘酷碾壓中,譜寫出一曲曲波瀾壯闊的英雄交響樂?雕塑家米開朗琪羅擁有驚人的藝術才華,卻歷盡坎坷,他是否依然熱愛生活?文學巨匠托爾斯泰被譽為俄羅斯的良心,在充滿苦痛掙扎的上下求索中,他是如何找到幸福的源頭?
(法)羅曼·羅蘭 ·藝術家 ·25.3萬字
作者耗時三年,對有限的文獻資料進行細心閱讀、分析、鑒別,又對傳主王維的全部詩文作品以及古人時賢評論、考證王維生平、思想、作品的論著進行細讀,并實地考察了王維曾經生活過的陜西藍田,帶著巨大的理解之同情,寫出了這部作品。作者將王維帶回盛唐時代,對他所處的政治環境、生活場景,他的知己好友等等,進行了生動展現,力求在時代背景中還原一個真實、傳神的王維,對他的生平境遇、行為和思想有深刻的剖析,從而對“詩佛”這一稱號進行了有力的闡釋,對王維的藝術成就、個性氣質、精神境界都進行了詩意般的呈現。
哲夫 ·歷史人物 ·25.5萬字
李鴻藻(1820—1897),同治皇帝師傅,慈禧太后寵臣,與文祥、奕訢交誼甚篤。一生行誼,多與晚清歷史有關,尤其是同治、光緒年間諸大政,或直接參與,或間接影響,或目睹親見,年譜對此有詳盡記述,足資參考。年譜中擇要編入了譜主留存的函札、日記、奏折,以及鄉試、會試、殿試墨卷等,也是很珍貴的資料。
李宗侗 劉鳳翰 ·年譜 ·39.6萬字
洪昇是清朝著名的劇作家、詩人。洪昇的《長生殿》是清初時期偉大的戲劇作品,在中國文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本書在洪昇人生資料缺乏和稀少的情況下,盡力搜索,然后沿其人生軌跡及交友游歷和詩文著述線索,進行參照梳理考證,清晰簡約而流暢深入地敘述了洪昇曲折的人生經歷。
陳啟文 ·文學家 ·26.9萬字
本書是甘地一生的見證與實踐真理的寫照,以平實的語言記錄了甘地的童年生活、求學之路以及他為之奮斗一生的事業——為印度謀求自治。在本書中,甘地對自己的個人生活、心理狀態以及政治生涯等方面進行了詳盡描述。
(印)莫罕達斯·卡拉姆昌德·甘地 ·自傳 ·28.9萬字
他是毛澤東同窗、齊白石首徒、黃胄密友、范曾恩師:張君秋敬他懂戲,侯寶林引為摯交,黃永玉認做知音,李連杰與之論武。此人是誰?現代書畫家、美育教育家李苦禪先生。本書為相聲演員、主持人徐德亮對李苦禪之子、齊白石再傳弟子李燕先生的訪談錄,回憶了關于李苦禪生活、從藝、傳藝的種種逸史趣事,并有對面世拍賣及家傳珍藏的李苦禪畫作的鑒定,包含有趣的歷史故事和豐富的歷史知識,具有很強的可讀性。在傳統文化、書畫鑒藏大熱的當下,擁有廣大的讀者群。
李燕 徐德亮 ·藝術家 ·24.7萬字
本書是以詳盡史料為依據,生動記述了杜斌丞先生從出生到英勇就義的光輝一生,展現了其波瀾壯闊的人生經歷,旨在紀念和緬懷這位著名愛國民主人士為中國人民的獨立解放事業所建立的歷史功績,學習和繼承他氣貫長虹、視死如歸、一腔熱血培民主、一顆丹心“走共產黨的道路”的崇高信仰和革命獻身精神。
許發宏 山石 杜芳濱 ·教育家 ·28.7萬字
本書是一部個人傳記,講述了一位貧窮的農村知識青年從大山里走出來,從窮鄉僻壤走向繁華都市,從一個農民兒子成長為實業家的人生歷程。全書以時間為主線,串起作者“少年尋夢”“高考造夢”“事業追夢”“右江奔夢”“從頭圓夢”的人生經歷,同時也從側面反映出幾十年來社會變革前進的種種細節。主人公的成長道路和奮斗歷程充滿艱難險阻,但也閃現著追求夢想、樂觀向上的輝光。
覃世松 ·自傳 ·28.6萬字
彭樹廉,曾任電子工業部辦公廳副主任、中國電子報社社長、總編輯,傳主劉寅第一任秘書。張書興,曾任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公司副總經理,曾任傳主秘書。張伯義,曾任電子工業部黨組秘書,離退休干部局副局長。申瑤,曾任電子部科技情報研究所編輯室主任、中國計算機世界出版服務公司總經理。蔡光普,曾任中國電子報編輯,網絡世界總編輯。
《劉寅傳》編纂委員會 ·軍事人物 ·29.1萬字
《知堂回想錄》是周作人所著一部較為全面的回憶錄,也可說是其晚年的一部自述傳,它詳細記錄了周作人先生的一生。《知堂回想錄》內容豐富,涉及面廣,文筆生動流暢,具有較強的可讀性,讀者從中可對周作人先生的一生有一個較為全面的了解。
周作人 ·自傳 ·36.7萬字
《理學風骨:朱熹傳》是一部比較成熟的傳記書稿。一個最大的特點,是作者對朱熹的生平與家世,學問與思想等,基本做到了成竹在胸,如數家珍。作者吃透、弄熟了史料性的東西,把它們化成為故事性的敘事,用娓娓道來的方式加以講述。,讓人們看到一個一生都在為“集大成而緒千百年絕傳之學,開愚蒙而立億萬世一定之歸”不懈追求的殉道者,一個淵博的學識與高尚的人格相交織的東方文化圣哲的不凡風采。這使作品讀來一氣呵成,也引人入勝。
卜耕 ·歷史人物 ·29.8萬字
陳寅恪是近代中國學術史上的一段傳奇。本書主要研究陳寅恪學術研究的世界學術背景,特別關注陳寅恪時代國際東方學與西學對其學術之養成、發展、變化的影響。作者運用不同語言的文獻材料等多重證據來進行辨析,結合前人未加注意的一些西文文獻,考察了陳寅恪在哈佛、德國的留學歷程及其所處的歐美學術界,以及他和歐美學者蘭曼、白璧德、呂德斯以及其他同輩學者交往的經歷,提示了陳寅恪東方學與史學發展的國際學術背景,重點分析了陳寅恪在思想和學術上受到的歐美人文主義、東方主義、文獻主義以及文化民族主義的影響。
陳懷宇 ·歷史人物 ·38.4萬字
文徵明是一個典型的儒者,是古代文人中的一個典型。他在詩文寫作、書畫創作、書畫鑒藏、刻帖等領域均有非凡成就;他性格溫和,言行謹慎,廣泛交游,頻繁出行,得享高壽;他出身普通官宦家庭,生活條件并不優越,大半生熱衷仕進,最終卻隱居于市數十年,以文墨終老,德尊行成,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本書從文徵明家世、教育、經濟、交游、詩文寫作、書畫創作、書畫鑒藏、刻帖、授徒、思想、藝術趣味等方面,分五章考察了文徵明的生活狀態,以期揭示文徵明文墨一生的豐富內涵。正文后面的兩個附錄,分別是文徵明交游人物小記和文徽明對歷代書畫家及其作品的品評,簡要呈現了文微明龐大的交際圈和他對歷代書畫家及其作品的認識。
于有東 ·文學家 ·21.2萬字
宋亡之際,先后有四批宋人被元朝押解大都,即祈請使群體、宮室群體、崖山群體、拒聘群體,并被長期羈押、圈禁、流放在北方。這批亡宋“流人”不同于留居江南的遺民,是一個極為特殊的“流人”作家群體,他們要直面元朝的上層統治者,承受極度的身體苦痛與精神掙扎,做出了卓絕的人生選擇,以錚錚鐵骨和悲壯詩篇留刻下歷史的永恒印跡。本書梳理亡宋北解流人群體全貌,探求代表性作家王昭儀、朱美人、家鉉翁、汪元量、謝枋得、文天祥等的人生軌跡和詩文創作,揭示他們的共時性影響與歷時性價值。
閆雪瑩 ·文學家 ·26.5萬字
本書是聶秋華辦學理論與實踐經驗的匯編,反映了一所新建地方綜合大學發展過程中艱苦探索與實踐的歷程。全書分為教育理念篇、綜合改革與發展篇、人才培養與教育教學篇、學科與師資隊伍建設篇、校園文化與國際化戰略發展篇、地方服務與繼續教育篇六組文章,涵蓋了一所大學在發展過程中方方面面的問題、經驗與理論思考。
《聶秋華教育管理文集》編輯組 ·綜合 ·41.8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