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從寒窗苦讀中進士到熱血請纓赴越南聯絡劉永福抗法,到任職臺灣,后署理臺灣巡撫領導乙未抗日,到自臺灣倉皇內渡并被勒令休致回籍(桂林),到在桂林革新桂劇、發展廣西教育,再到圖謀復出卻客逝廣州,全面敘述了唐景崧的一生。書中對唐景崧的一生進行了較為客觀的解讀,對以往種種以訛傳訛的陳年舊賬均羅列史料加以澄清,充分肯定了唐景崧抗日保臺的英勇壯舉,還歷史以真相,還人物以清白,重塑了唐景崧的歷史形象。
文崇禮 ·歷史人物 ·17.3萬字
本書根據《潮安饒氏家譜》影印,上卷影印1991年香港重印本,下卷影印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藏本。全書由饒鍔于民國年間主修,分總綱、遺像、世表、墳塋、祠宇、蒸業、家傳、藝文、叢錄九卷,由鄭國藩作序,潮安大街斲輪鉛印行世。家譜從入潮始祖一世載至十九世,時間大致在18世紀到19世紀末,可從中了解饒宗頤家族傳承。
饒鍔修 陳賢武整理 ·家族研究 ·2.9萬字
本書以人物為緯,講述程硯秋、馬連良、荀慧生、尚小云等著名京劇演員的生平與藝術,串聯起作者對于京劇史、京劇美學、戲曲文獻利用等問題的思考與見解。作者八十年代曾經采訪過長期追隨程硯秋的陶漢祥先生,留下了珍貴的錄音資料。陶先生在訪談中分享了程門往事,對程派藝術的形成發展和美學本質進行了深入淺出的剖析。本書對這一錄音進行了首次全面整理。
陳義敏 ·人物合集 ·9.4萬字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是一本自傳,系統地介紹了海倫·凱勒豐富而又偉大的一生,描寫了海倫勇于接受生命的挑戰,用愛去感動世界,用驚人的毅力去面對困境,在獲得了巨大成功的同時又把自己的經歷和全世界的人一起分享。
(美)海倫·凱勒著 孫衡超改編 ·自傳 ·6.6萬字
葉叔華,天文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在六十余年的學術生涯中,葉叔華主持建立和發展了我國綜合世界時系統并長期保持國際先進水平,她負責建立了我國甚長基線干涉儀(VLBI)網,這個觀測網無論是在天文地球動力學研究方面,還是在90年代末開始的“探月工程”方面,都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葉叔華是我國天文地球動力學研究的奠基人之一,是國家攀登計劃“現代地殼運動和地球動力學研究”的首席科學家,在她不懈的努力和推動下,亞太空間地球動力學(APSG)國際合作計劃得以施行。1997年,我國發現了第3241號小行星,國際天文組織將其命名為“葉叔華星”。本書以時間為主線,講述葉叔華院士從出生、求學、工作,到取得重要學術成就,獲得一系列榮譽。文后附有葉叔華年表和主要著作目錄。本書講述了葉叔華對我國天文學發展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并提煉出她學術成長和學術成就的發展特點與特色。
寧曉玉 ·科學家 ·15.5萬字
本書試圖建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整體框架,提出了“涵泳、表現、拓展、語用、童心”等教學新理念,并且從閱讀教學突破口——文本解讀入手,通過具體案例分析的方法,闡述了背景懸置與背景還原、文本粗讀與文本細讀、作者中心與讀者中心、多元解讀與一元深讀、縱向比較與橫向比較等問題。從教學策略的視角,提出了如何從言語表達和語體教學的角度去實現語文課堂的真實與有效。最后一部分的課堂內的拓展閱讀,提出了從文章到整本書的閱讀教學的基本課型和操作策略。
王小堅 ·綜合 ·17.7萬字
此書是傅雷的又一經典譯作之一。《貝多芬傳》是法國文學家羅曼·羅蘭著名的人物傳記之一,作者在選材、構思以及切入手法上都別出心裁,廣泛且不乏深入地探尋起貝多芬的傳奇,真實素描出音樂藝術大師貝多芬的偉大的一生。
(法)羅曼·羅蘭 ·藝術家 ·5.1萬字
康熙皇帝可以說是歷代以來最成功的帝王之一。他少年登基、文治武功,展現雄才大略,有“千古一帝”的美譽,在位時間長達61年之久,開啟了康乾盛世,他用一生詮釋了什么是英明的帝王,是歷代君王效仿和學習的榜樣。本部傳記以時間為中心軸,闡述了偉大帝王康熙的一生,記錄了康熙一生中輝煌的時刻,從智擒鰲拜、平定三藩、收復臺灣,到征戰噶爾丹、安定邊疆等,從這些大事件中,我們見證了康熙皇帝從一個弱小少年到一位偉大帝王的成長過程,相信讀者朋友們能從中有所收獲。
徐苑琳編著 ·歷代帝王 ·7.6萬字
本書對我國杰出的表演藝術家程硯秋先生的回憶文集。它敘述了程先生一生中走過的坎坷道路、對京劇旦角表演藝術的革新、發展,以及膾炙人口的“程腔”的創造過程。書中匯集了程夫人果素瑛和程先生生前摯友、合作者、戲曲界名人撰寫的回憶文章,以及程先生的生活照、劇照等。書中寫的都是當事人的親身經歷,詳實具體,感情真摯,對研究中國近現代戲曲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翁偶虹等 ·藝術家 ·16.3萬字
本書作者為熱播劇《雞毛飛上天》故事原型人物之一,《韌商》記錄作者40多年從“雞毛換糖”到成為“吸管大王”創業歷程和思考。本書共七章三大階段,將改革開放與個人經商創業進行思考,體現了義烏人創業的熱情和智慧,也在堅韌中演繹人有無限可能。第一個階段是因生活所迫而少年老成。小時候家徒四壁,剛上初中就追隨父親赴江西,開始“雞毛換糖”的生涯;第二個階段是四處闖蕩卻求而不得。十多年時間里,踩著西瓜皮全國追隨商機,干了幾十個行業卻一事無成,教訓無數;第三個階段是回歸義烏后柳暗花明。從1990年回到義烏,開始從小商品貿易中瞄準一個小品類,創辦“雙童吸管”做成全球第一,一直堅持至今。“雞毛換糖”是最為重要的經歷,也是義烏商人的時代印記。作者在迷茫之中,在改革開放初期的混沌中,有不斷改變現狀,追求美好生活的勇氣和堅持,克服各種困難,如何走出了一條屬于自己的道路。
樓仲平 ·財經人物 ·11.8萬字
本書是恩古吉自傳三部曲的第一部,描述了作者在肯尼亞時期的童年記憶,而這段記憶是出自于一位七十二歲高齡的作家之筆,此起彼伏的細節竟是栩栩如生。作者透過歷史的眼光審視非洲風景,將其同歐洲殖民主義結合起來,同時這也是一種反寫策略,有力反駁了那些將非洲看成是一個沒有自我意識的“暗黑之地”的觀點。
(肯尼亞)恩古吉·瓦·提安哥 ·自傳 ·13.4萬字
《成為蘇東坡》是趙海峰的一部人物傳記作品。該書稿從蘇軾的那場著名的“烏臺詩案”寫起,前后串聯起蘇軾坎坷顛簸的一生際遇。蘇軾的一生遭遇與北宋的歷史密切相關,作者在梳理蘇軾幾次被貶的經歷時,也梳理了所處時代內外交困的背景,同時著重講述了蘇軾與王安石、歐陽修等人的關系,有助于讀者更深入了解蘇軾命運與自身性格之間的復雜關系。蘇軾的創作與個人的際遇和處境關系密切,作者在勾畫蘇軾一生脈絡的時候,也有意識地把蘇軾的文學創作鑲嵌其中,以便讀者能感同身受地理解蘇軾文學創作的背景以及作品難得的風格和意義。
趙海峰 ·歷史人物 ·19.7萬字
郭道甫,本名墨爾森泰,習稱墨爾色,號浚黃,達斡爾族,1894年生于呼倫貝爾索倫左翼鑲黃旗。達斡爾民族的政治家、教育家、民族革命家。為達斡爾民族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是達斡爾民族的民族英雄。
烏尼日 ·政治人物 ·19.3萬字
李白是中國人家喻戶曉的“詩仙”,人人都會背他的“床前明月光”。他的詩歌如“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是中國文學史上不可逾越的一座高峰;他的一生步履不停,浪跡在廟堂與江湖之間,至今依然是無數人向往的一種生活方式。他不是“成功學”的典范,但他的失敗與偉大,卻感動和滋養著一代又一代人。本書從李白富于傳奇色彩的身世講起,童年入蜀、青年出蜀,兩次婚姻,李杜友誼,壯年干謁,老年流放,客死他鄉……既寫出了天才成長過程中的浪漫與揮灑,又寫出李白一生的種種挫折與苦惱,尤其是在飽覽祖國名山盛景的同時,又在功名夢想與求仙情懷之間經歷著內心的徘徊與撕扯……敘述如金線串珠,將李白的不朽詩篇穿成一串璀璨的珠鏈,加上著者結合唐代歷史、李白名篇對其經歷與情感展開的推演想象,使得詩作與傳主形象交相輝映,產生奇妙的閱讀快樂。
白芷寒 ·文學家 ·11.8萬字
本書講述張遼的一生,他是三國被低估的武將,“曹氏集團”中唯一可一人可挑戰整個夏侯家族的武將,故為“五子良將之首”。東漢末年漢室衰微,九州大地群雄并起,亂世的熊熊戰火,將北地邊塞的無名小卒張遼推向千軍萬馬殘酷搏殺的戰場之上。他一生的戎馬歲月,讓昔日僅能在漠北鐵蹄之下顫抖的怯懦少年,成長為叫天下名將莫敢直視的耀眼將星,白狼山腳領虎豹騎,斬殺烏桓單于蹋頓,合肥城下領數千精兵大破東吳十萬大軍,更先后追隨于丁原、呂布、曹操等當世豪杰,與關羽、典韋、徐晃等當世名將并肩作戰,在歷史長河中,成就屬于一個北地名將的不朽傳奇。
葉平生 ·歷史人物 ·17.9萬字
胡雪巖深諳為人處世的哲學,一心想打開自己的人生局面。他認為一個人能夠憑自己的實力創出一片天地,就有了自己的人生位置,但這是一個非常艱辛的過程。有些人之所以處處失敗,就是因為沒有找到適合自己的人生位置。因此,胡雪巖認準了自己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自立門戶。胡雪巖還認為:做生意就是做人,講究的是“花花轎兒人抬人”。因此生意場上的胡雪巖,他不僅考慮到自己的利益,也為對方的利益著想,絕不會為了替自己謀求最大利益而不擇手段勾心斗角。這在爾虞我詐的商業競爭中實屬難能可貴。
石地 ·歷史人物 ·9.1萬字
出身、背景,完全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姿態!好的女子,并不一定要出身名門、容顏嬌艷而是能越過世俗的局限、華麗轉身,驚艷世界以逆襲的姿態征服時間。
胡可哉 ·女性人物 ·9.9萬字
作者從小在非洲長大,和三個表兄弟在舅舅的農場里闖禍無數,鬧出許多啼笑皆非的笑話。這是一本適合所有年齡層讀者閱讀的自傳體短篇故事集,不是晦澀難懂的翻譯腔,而是輕松幽默的語言范。本書作者從小喜愛閱讀關于大自然和動物的作品。本書的寫作深受英國著名動物學家兼作家杰拉爾德·達雷爾(GeraldDurrell)的自傳體小說《我的家人和其他動物》的影響。此外,英國著名作家詹姆斯·赫里奧特(JamesHerriot)的敘述風格在本書里也得到完美體現。
(津巴布韋)里娜·弗拉納根 ·自傳 ·4.1萬字
本書是恩古吉自傳三部曲的第三部,也是最后一部。上一部自傳講述的是作者四年的中學生活,而最后一部敘述的是其在馬赫雷雷大學求學期間的經歷。恩古吉入學時肯尼亞還是英國殖民地,等他畢業時,肯尼亞已經獨立。正是這巨變,促使了一位作家的誕生。本書延續前兩部的風格,是對一個少年夢幻者如何成為了一個織夢人的追憶。
(肯尼亞)恩古吉·瓦·提安哥 ·自傳 ·10.3萬字
揚雄是一位成長于蜀地的極負盛名的學者,其成就覆蓋哲學、文學、語言等多個學科,他又是蜀地文化的傳承與傳播者。揚雄一生的大部分時間都主動疏離現實政治,默默追求知識,自我“邊緣化”,似乎在憤世、玩世與避世之間找到了一條新路。他用自己的實踐,為后世知識分子提供了一種獨特的生活范式,樹立了知識分子的新范型。但他在王莽新政時期的表現,后世對其爭議極大,對他的評價或褒或貶,呈現出兩種截然不同的極端狀態。本書由揚雄出生、成長的環境開始挖掘,對揚雄家庭的社會階層進行了探討,并進一步梳理了他的個人生平與成就。本書最突出的特點是介紹了后人對揚雄褒貶不一的評價,后世對其行為、思想、文學成就的爭鳴盡收其中,對了解揚雄其人、其事、其成就有極大的幫助。
王青 ·歷史人物 ·19.8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