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由郁達夫和蕭紅兩位作者各自回憶魯迅先生的小書合輯而成。郁達夫和魯迅為文壇密友,1928年兩人合編《奔流》和《大眾文藝》。蕭紅和魯迅之間有師生之誼也有傳承之道,魯迅的欣賞、獎掖與扶持,蕭紅的早慧、勤勉與感恩,構筑成現代文學史上的一段感人佳話。兩人的回憶錄中記錄了魯迅的一些事跡和談話,是研究魯迅十分有價值的參考資料。
郁達夫 蕭紅 ·文學家 ·3.8萬字
本書內容包括了有從小受到音樂熏陶、暑假開辦音樂品店、演講辯論練就口才、面對戰爭毅然從軍、致力推銷參加樂隊、家庭親情放在首位、初為人父辛勤工作、推銷攀上新的高峰、佛羅里達得到教訓、推銷事業更進一步、面對不公據理力爭等內容。
劉干才編著 ·財經人物 ·11.3萬字
《中國女書法家傳》“圖文版藝術家傳記”系列之一種,是一部關于中國歷史上女性書家的傳記。本書將女書法家與書法作品一一對應并呈現,將書法的發展史融入中國歷史之中,如篆到隸是何時何因演變的,將中國女書法家的故事,隨著中國歷史的編年史而展開,因而本書是書家史,也是書法史;作品,人,扒剔鉤沉,獨家呈現,首次融合。本書文字行文大氣,簡潔,好看好懂。圖片則更是珍稀,難得一見。
蔡慧蘋 ·人物合集 ·8.4萬字
荊有麟1923年結識魯迅,1925年魯迅推薦荊有麟去京報館當校對,并參與《莽原》周刊的編輯工作,常至魯迅家取送校樣。1926年三一八慘案爆發,魯迅遭通緝,不得不離家避難,暫住德國醫院時,荊有麟常來為魯迅送食物。當年他經常出入魯迅家門,魯迅南下后,他仍去魯迅京寓有所關照,與魯迅保持密切的通信聯系。他的回憶錄中記錄了魯迅的一些事跡和談話,是研究魯迅十分有價值的參考資料。
荊有麟 ·文學家 ·4.8萬字
從發行第一張鄉村音樂風格的專輯到如今稱霸排行榜,泰勒已經成為屢破紀錄的巨星,全世界都為她瘋狂。泰勒·斯威夫特是一位與眾不同的歌手。近20年來,她在音樂行業開辟了自己的道路,磨煉了專業技能,成為有史以來最有影響力的唱作歌手之一,表演才能也堪稱一絕。“時代之旅”世界巡回演唱會既是一場慶典,回顧了她的音樂發展歷程,也是在提醒人們,從那個懷揣音樂夢想、抱著吉他在臥室里寫歌的女孩到今天,她走過了一條多么漫長的道路。本書將帶你重溫泰勒從小到大的勵志經歷,深入了解她的每一張專輯、每一首歌,看看她是如何成為我們今天所知道的文化偶像和正能量代表的。
(英)杰奎琳·斯諾登主編 ·影視明星 ·8.4萬字
京劇是中國的國劇,和時代脈搏緊密相連。本書主人公張正芳,作為上海戲校的第一代傳人,中國京劇藝術教育史上前所未有的女教授,其從業、授業的人生經歷代表了自民國以來大多數戲曲行業從業者的真實狀況。本書由點及面,通過深入講述一個人的人生故事,為反映中國20世紀的京劇變遷、時代精神和歷史選擇提供了全新的視角,也對當下京劇的傳承、傳統文化的保護等具有一定的啟示和借鑒意義。
沙垚 ·藝術家 ·15.8萬字
本書為老報人徐鑄成先生晚年撰寫的傳記三種之一。三聯書店曾于1986年初版,此次即據以核實史料文獻,改正錯訛后修訂重版。這本傳記在恢復張氏及《大公報》的本來歷史面目方面,做了大量澄清和辨偽工作。張氏以一介無拳無勇的書生,懷抱文人議政的理想,雖兩度系獄,而志氣未嘗少歇,體現了中國知識分子的傳統節操。他的社論更是使《大公報》大放異彩的金字招牌,于新聞中見評論,在評論中有新聞,筆鋒常帶感情,功效辟易千軍。對此,書中都有濃墨重彩的鋪陳。同時,書中還穿插了不少文壇掌故,報界秘辛,足廣見聞。張氏之外,對包括吳鼎昌、胡政之在內的諸多大公報人,本傳也多有旁及評述。綜合來看,本書也不妨作《大公報》簡史或《大公報》人列傳看。
徐鑄成 ·學者 ·8.7萬字
諾貝爾獎通常被認為是世界上所有頒獎領域內最重要的獎項。諾貝爾獎將人類引向了科學和未來。科學很枯燥?科學家很高深?在《漫畫諾貝爾科學家:生理學或醫學獎》中,作者精選了18位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以原創的二次元漫畫和輕松的語言相結合,展示了諾貝爾科學獎項是怎么評選的,一群絕頂聰明的天才是怎樣影響世界的,諾貝爾獎得主之間是否也充滿競爭、矛盾和沖突等。同時,你也能看到這些世界頂級天才和你我一樣,諸如“免疫學先驅”馮·貝林、“傳染病殺手”科赫、“化學療法之父”保羅·埃爾利希、“血型解密者”蘭德斯泰納、“心電圖之父”威廉·艾因特霍芬……有優點有缺點,有朋友有敵人。這些有趣、有料的內容,將打破你對諾貝爾獎和科學家的認知壁壘。這是一本人人都能輕松讀懂的諾貝爾獎天才極簡史!
胖樂胖樂 ·人物合集 ·2.8萬字
倫納德·伯恩斯坦(LeonardBernstein)是20世紀音樂領域最成功和最受認可的人物之一。在他跨越半個世紀的職業生涯中,主持了許多世界領先的管弦樂隊。1958年,他成為紐約愛樂樂團的音樂總監,開創了該團的黃金時代,還曾榮獲“桂冠指揮家”稱號。1961年創作的音樂劇《西區故事》更是成為百老匯的經典節目,至今盛演不衰。萊爾德是研究伯恩斯坦的著名學者,通過描述作為指揮家、作曲家、音樂教育家和評論家的伯恩斯坦的人生成就,介紹了這位才華橫溢、迷人且有爭議的音樂大師的生活和工作,探討了他復雜的個人生活對其音樂風格和作品的影響。
(美)保羅·R.萊爾德 ·藝術家 ·11.8萬字
本書從服務設計對傳統企業變革與商業價值出發,系統分析介紹服務設計過程相關的理論、工具、方法以及業界案例,同時結合通信企業的特點,介紹如何運用服務設計的理念和方法,系統地提升通信產品業務與服務感知的案例與思考。本書將有效幫助讀者了解、學習、掌握服務設計相關理論、方法,以及實施過程。本書適合通信行業產品開發、服務、運營、戰略、市場部門人員閱讀參考,同時對決策層從全局角度提升企業服務體驗和面向競爭提供差異化服務,也具有重要參考價值。此外,本書也適合作為其他行業的產品設計師、服務設計師、用戶研究專業人員、交互設計師、設計管理者、項目管理者的參考用書。
何菁欽 季鴻 張云霞 ·科學家 ·11.6萬字
55年春風化雨,55年桃李芬芳。首部體育學院的發展歷程已經邁過55年。$$《足跡:首都體育學院建校55周年部分畢業生事跡擷英》講述部分校友的成才經歷、心路歷程和突出成就,展示學院在人才培養方面所取得的豐碩成績,詮釋首體半個多世紀的輝煌。
李鴻江 ·體育明星 ·13萬字
皮洛士是古希臘伊庇魯斯國王,生于亞歷山大大帝死后分裂的希臘化世界。本書以皮洛士征戰的一生為主線,展現了一部公元前4世紀到公元前3世紀的西地中海地區歷史,主要內容包括:伊庇魯斯王國的歷史、馬其頓王國的歷史、斯巴達城邦的歷史、皮洛士的童年、馬其頓戰爭、意大利戰爭、西西里戰役、斯巴達戰爭。皮洛士雖征戰多地,卻從未守住一片江山。最終,在斯巴達戰役中,皮洛士死于一位老婦人的板磚。
(美)雅各布·阿伯特 ·歷史人物 ·7.7萬字
唐寅,我國明代著名畫家、文學家。本書將唐寅置于明朝的大背景之中,以詳實的歷史資料,把唐寅成長、生活的經歷與時代結合敘述,注重描寫同時代文人之間的交往關系,用具有地域文化色彩文人群體烘托出唐寅的個性品質,力求再現真實的唐寅。此外,本書對唐寅的書畫創作和成就施以濃墨重彩,詳細釋讀。這既是為唐寅立傳的題中之義,也使讀者能夠深度理解唐寅內心的世界和心路歷程。全書情節安排張弛有度,文筆優雅,讀來是一種享受。
沙爽 ·歷史人物 ·19.6萬字
他是北宋詞壇的天才詩人,是中國文學史上的重磅人物。有人說,“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蘇東坡”。他一生看淡風雨,我行我素,無論遭遇窮困潦倒,還是羈旅漂泊,他都能把別人眼中的平凡與瑣碎,活成自己的泰然與瀟灑。這本詞傳再現了蘇東坡的一生,讓我們在時運無常之中,看淡世事滄桑,保持內心安然無恙。
白凝 ·歷史人物 ·12.9萬字
本書臻選王勃、駱賓王、陳子昂、盧照鄰、李白、杜甫、王維、孟浩然、王昌齡、賀知章、王之渙、劉長卿、高適、岑參、崔顥、白居易、柳宗元、韓愈、孟郊、賈島、李賀、李商隱、杜牧、張九齡、劉禹錫、韋應物、元稹、溫庭鈞共計28位唐朝著名的詩人,涵蓋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各個時期的代表性人物,并以隨筆創作的形式,來敘述與品評他們的沉浮人生。他們的詩歌作品豐富了中國文學史的發展,也讓盛唐成為了最具有文化氣息濃烈的朝代,他們的詩歌承載著對人生、社會、自然的關懷與思考,給人以心靈上最美的慰藉。
小小蘇 ·人物合集 ·11.9萬字
本書是桂林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系列叢書之一,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廣西文場代表性傳承人何紅玉的口述史。書中記錄了廣西文場表演藝術家何紅玉從事廣西文場表演的工作和生活,較好地展現了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廣西桂北官話地區漢族清唱藝術——文場的發展狀況。有利于大眾了解廣西文場,了解桂林文化,了解非物質文化遺產。
何紅玉口述 朱江勇編撰 ·藝術家 ·6.7萬字
本書是作者在其博士論文的基礎上修改完善而成的。作者從社會學理論切入,對農村土地制度的變革、勞動力流動以及家庭結構的變化、婚姻關系和文化價值觀念的變化對農村家庭養老造成的影響進行了論述。既有有一定的學術價值,也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曹昭 ·人文 ·15萬字
此書是傅雷的又一經典譯作之一。《貝多芬傳》是法國文學家羅曼·羅蘭著名的人物傳記之一,作者在選材、構思以及切入手法上都別出心裁,廣泛且不乏深入地探尋起貝多芬的傳奇,真實素描出音樂藝術大師貝多芬的偉大的一生。
(法)羅曼·羅蘭 ·藝術家 ·5.1萬字
本書根據《潮安饒氏家譜》影印,上卷影印1991年香港重印本,下卷影印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藏本。全書由饒鍔于民國年間主修,分總綱、遺像、世表、墳塋、祠宇、蒸業、家傳、藝文、叢錄九卷,由鄭國藩作序,潮安大街斲輪鉛印行世。家譜從入潮始祖一世載至十九世,時間大致在18世紀到19世紀末,可從中了解饒宗頤家族傳承。
饒鍔修 陳賢武整理 ·家族研究 ·2.9萬字
本書以人物為緯,講述程硯秋、馬連良、荀慧生、尚小云等著名京劇演員的生平與藝術,串聯起作者對于京劇史、京劇美學、戲曲文獻利用等問題的思考與見解。作者八十年代曾經采訪過長期追隨程硯秋的陶漢祥先生,留下了珍貴的錄音資料。陶先生在訪談中分享了程門往事,對程派藝術的形成發展和美學本質進行了深入淺出的剖析。本書對這一錄音進行了首次全面整理。
陳義敏 ·人物合集 ·9.4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