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何天炯(1877—1925),廣東人,辛亥革命元老、民主革命先驅。加入中國同盟會,追隨孫中山革命二十年,先后任同盟會本部會計兼廣東支部長、中華革命黨廣東支部長及廣州軍政府秘書、顧問、參議等職,主要協助孫中山辦理對日本事務及籌款等工作,為辛亥革命、反袁運動及護法運動作出貢獻。本書為何天炯存世著作文字、書信及相關資料的匯編,對于了解何天炯及孫中山革命事業具有價值。
李長莉 (日)久保田文次 (日)宮崎黃石編 ·歷史人物 ·19萬字
本書為院朱兆良院士的學術傳記。“老科學家學術成長資料采集工程叢書”是老科學家學術成長資料采集工程(簡稱采集工程)的成果之一。該書通過訪談、實物采集、錄音錄像等方法,全面真實地反映了朱兆良學術成長歷程的關鍵事件、重要節點、師承關系等內容。書中行文嚴謹,引用資料真實可信,并配有大量珍貴的老照片。大中學生及青年學者可以從書中獲取學術成長的經驗和啟迪,科技史及科技文化工作者可從本書獲取大量的歷史資料。
慕亞芹 李群 ·科學家 ·12.9萬字
珠峰在下,夢想在上。本書是中國登山家夏伯渝老師的自傳,用樸素而有感染力的筆觸講述了登頂珠穆朗瑪峰的人生故事,從入選國家登山隊、凍傷截肢、身患癌癥、折戟沉沙、憾別珠峰,到執著理想,靠假肢登頂珠峰。夏老師的命運和故事緊貼著中國登山事業的時代變遷,他的生活里有著生離死別、心境變換,他的人生經歷堪稱傳奇。69歲高齡的他以殘疾之軀登頂珠峰,鼓舞人心,感動了千千萬萬的人。但當我們走近夏伯渝老師才知道,對于人生攀登者的榮譽,他比任何人都顯得平靜,認為自己就是真實的普通人,他說“我心里就那么一座山”。具有攀登精神的人,永遠都酷到發光!每個人的生命都是一場永無止境的攀登,實現夢想的路上,最困難的不是橫亙在面前的困難,最困難的是堅持攀登。希望我們每一個人都能不忘初心,勇于攀登自己心中的高峰。
夏伯渝 ·自傳 ·11.3萬字
風雅桐鄉,枕水江南。柞溪沈氏,人才輩出。沈昌,生于1905年,童年歷經辛亥革命,青年參與五四運動。在那個覺醒的年代,他組織演講,興辦義學,努力喚醒民眾,與志同道合的友人孜孜求索中國的出路;在那個風云跌宕的年代,國難當頭,他不避嫌怨,鞠躬盡瘁,忠勇報國,奮戰在抗日最前線,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作者章建明先生以平實近人的筆法、詳盡可靠的史料,將沈昌曲折傳奇的一生以及那個年代一件件波瀾壯闊的往事娓娓道來,對沈昌的貢獻作出了實事求是的分析和介紹。
章建明 ·歷史人物 ·12.3萬字
本書主要講述鄧盛儀到美國留學,收集了大量的公路橋梁建筑一手資料,懷著一顆真摯無比的愛國之心回國搞建設;抗日時期,鄧盛儀利用鋼窗廠作掩護,把廠里的小飯堂作為香港地下黨秘密聯絡點,收集重要情報,與內地黨組織進行聯絡;以及抗美援朝時期,鄧盛儀發動香港有愛國精神的企業家捐款捐物,通過各種途徑向在朝作戰的中國人民志愿軍提供生活、醫療、軍事物資,不遺余力支援國家。文中全面展現了鄧盛儀各個歷史時期為國家所做出的重大貢獻,體現了他堅定的愛國情懷,將畢生精力獻給了祖國的發展,用高尚的品質詮釋了愛國主義的精神魅力,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和典型意義。
莫華杰 莫寒 ·歷史人物 ·12.1萬字
吳之振是清代初年著名的詩人、出版家,被譽為康熙年間“山林詩第一”,他的《黃葉村莊詩集》為《四庫全書》著錄。本書記載了吳之振一生事跡,分為十章,從他的家族歷史開始,一直至其去世,原原本本地展現了吳之振的成長經歷、交游、個性、文化成就、慈善事業、姻親網絡等諸方面,是迄今為止第一部有關吳之振的傳記。吳之振生于洲泉吳家,少小聰明。青年時,兩次赴京,分贈《宋詩鈔》于京中名人。又匆匆回鄉筑黃葉村莊,從此高蹈林下,閑隱生活。他是文人,一生銳意于詩,兼工書法,愛好琴曲。他是鄉賢,勇于為善,博施濟眾。吳之振以詩明志,用詩交友,本書收錄有他大量詩作,通過他的詩論、畫論、書論和交際圈,也可一窺明末清初的時代變遷和文人的思想軌跡。
郁震宏 潘詩雨 ·歷史人物 ·10.3萬字
杜甫的人生路上荊棘叢生、充滿坎坷,他的人生經歷比他的詩還要催人淚下。杜甫以筆為刀,記錄世間瘡痍、民間疾苦,一生心系國家,情牽百姓,被后世尊稱為“詩圣”。才華橫溢的他卻一生跌宕起伏,人生波折艱辛。本書以杜甫的生平經歷為經,以杜甫的經典詩詞為緯,展現了一個心憂天下、仁愛慈悲的詩人形象。我們可以體會到個人與國家興亡的關聯,感悟和學習一代仁者在苦難中的追求。無論處境如何,始終抱有家國情懷,心系黎民百姓。千年的時光磨滅了許多愛恨情仇,但詩圣杜甫的光輝永遠燦爛不休。
紀云裳 ·歷史人物 ·9.2萬字
全書主要內容是將精心遴選50位中國領銜醫院的黨委書記、院長的專訪。配以圖文相關鏈接。
董家鴻 于金明 ·人物合集 ·16萬字
主人公比奧萊塔與尼卡諾爾是一對兄妹,來自帕拉家族,是智利、拉丁美洲乃至世界文學和文化領域的兩位標志性人物。哥哥尼卡諾爾是二十世紀智利文壇與巴勃羅·聶魯達等人并駕齊驅的詩壇巨人,同時還是高校數學和物理教師。2018年,他以103歲的高齡去世,生前始終位于諾獎賠率榜高順位;妹妹比奧萊塔是享譽拉丁美洲的民歌歌手,她的代表作品《感謝生活》是西語世界音樂啟蒙的必學歌曲。小說以傳記的形式,講述了這對兄妹的成長、發展,最重要的是彼此的依賴與支持,同時折射了智利和拉丁美洲豐富而傷痛的文化側面。
(智利)帕特里西婭·塞爾達 ·人物合集 ·18.1萬字
嚴獨鶴先生是我國新聞界德高望重的前輩,是從浙江桐鄉走出來的文化名人。特別是在上世紀二十年代至四十年代的上海,他幾乎是婦孺皆知的大手筆。嚴獨鶴先生還是一位小說家和翻譯家,是當時上海通俗文學的代表性人物。傳記從他家世寫起,按時序展示他的童年生活,求學經歷,得中秀才,擔任教師,編寫詞典,進入報館,直至新中國成立后當圖書館長、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從橫向看,又寫了他的民族氣節、辦報經驗、創作成就、伉儷情深、情系故鄉等,字字有出處,篇篇有故事。通過這部傳記,可見證中國報刊史一個重要的階段,了解海派文化的流變和發展。
嚴建平 ·歷史人物 ·11.9萬字
沈克琦是中國杰出的物理教育家(1921—2015),出生于書香門第,終身從事教育工作。他曾經歷20世紀三四十年代的戰火紛飛和顛沛流離,也曾是光芒璀璨的西南聯大1943屆物理系優秀畢業生;他曾在惡劣的環境執起中學教鞭,也曾擔任北京大學的副校長;他曾飽受政治運動的摧殘,也曾是動亂中堅持真理的中流砥柱;1977年他有幸隨后首次派出的中國高等教育代表團訪問美國,親眼目睹了這個教育大國多層次的教育體系,并試圖深入了解該體系的運轉機制和管理辦法。這些經驗對于一輩子從事物理教育和管理工作的他而言十分可貴,這次機遇對這位新中國物理教育發展的見證人而言也是千載難逢。
李軍凱 沈正華 周子恒 ·教育家 ·17.7萬字
傳記研究已進入當代學術研究的核心領域,為國內外學術界日益重視。《現代傳記研究》旨在立足學術前沿,以現代眼光和方法探討中外傳記史、傳記理論和傳記寫作中的各種問題,拓展和豐富傳記研究的內容,開展學術討論。《現代傳記研究》第7輯主要欄目有“專欄:名家訪談”“理論研究”“傳記家研究”“傳記史研究”“自傳評論”“人物研究”“傳記家言”“工作坊”等。
楊正潤 ·傳記研究 ·18.6萬字
本書是吳冠中藝術人生的一個概括。吳冠中青年時曾在法國巴黎留學三年,有著西畫的背景,他在回國后圍繞理想與責任對藝術進行了嚴肅認真地探索,并進行了相應的思想剖析。吳冠中雖為美術家,但其語言駕馭能力極強,又因受魯迅影響較大,愛憎分明,直言不諱,僅其激情、真誠、睿智,本書就不可不讀。
賈方舟主編 ·自傳 ·13.8萬字
南宋時期信州玉山人汪應辰,聰明好學,博覽群書,有過目不忘之能。未滿十八歲便蟾宮折桂,成為中國歷史上最年輕的狀元。《認識汪應辰》一書以翔實史料為基礎,并經實地尋訪、考證,比較全面地反映了以汪應辰為中心的家族寒門崛起,汪應辰與110余位同僚、師生等的交游往來,以及有關汪應辰的一些趣聞軼事,特別是對汪應辰墓葬之地提出了有理有力的觀點。《認識汪應辰》對了解、研究汪應辰有參考借鑒意義,也有助于了解、研究南宋歷史。
林承杰 ·文學家 ·7.2萬字
美國的教育,相較我們的教育模式,有什么不同?這種教育,究竟有什么值得我們借鑒的地方?本書為作者前往美國印第安納州的交流訪學時所見所聞、所思所想的結晶。其中所論述的,大到教育方針政策,小到課堂實操與家庭教育的經驗,都是對國外先進教育模式進行歸納總結的第一手材料,對我們的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參考意義,對為改進自身教育手段的普通家長與教師也有著很好的學習借鑒的價值。
吳玉蘭 ·綜合 ·5.3萬字
定居桐鄉烏鎮的鮑廷博是清代久負盛名的藏書家、刻書家和校勘學家。本書著力描述鮑廷博從商人子弟轉而為士,再轉而為士大夫的心路歷程。試圖用相對淺顯的文字,盡力描述一個一輩子癡迷于書,并立志于藏書、讀書、刻書、校書,以書為性命的藏書家形象。這不是一個普通的愛書人,他出生于古歙縣的徽商之家,年少時試圖通過科舉改變出身,卻蹭蹬場屋,郁郁不得志。好在心有所向,篤好書籍,耽于文史,終身不渝地在青燈黃卷里討生活。他勤于購藏,精于校勘,在書籍里磨礪光陰,修煉學識,并因此施展了抱負,實現了價值,成就了功名,蛻變了身份,完成了自我。
夏春錦 沈思佳 ·歷史人物 ·12.8萬字
本書是第四批老科學家學術成長資料采集工程(簡稱采集工程)叢書之一。余松烈是我國作物栽培學與耕作學奠基人之一,農學家、教育家。傳記以時間為縱線,以余松烈學術成長的重要節點作為章節劃分的依據,以余松烈在農村的小麥高產試驗、小麥精播高產栽培理論與技術創新、小麥精播高產栽培技術的示范、推廣、普及工作為主線,介紹余松烈的學術成長歷程、學術成就以及為我國冬小麥畝產和總產近十倍增長所做的重要貢獻。共分為求學經歷、早年謀生、早期教學科研工作、創新冬小麥精播高產栽培技術、完善推廣冬小麥精播高產栽培技術、良種良法服務三農、推廣科技及矢志不渝、教書育人、品德高尚等九章及結語。
劉觀浦 黃有惠 李燕 ·科學家 ·15.1萬字
本書的主人公是英國著名的玫瑰戰爭時期的瑪格麗特。她是英格蘭國王亨利六世的妻子,她智慧非凡,堅強勇敢,有膽識,有主見,為捍衛自己和兒子的權利毫不畏懼,她是一位偉大的母親。號稱紅王后、來自法國安茹的瑪格麗特,其剛毅果敢的性格正好可以幫助軟弱無能、懦弱膽小的亨利六世,但早期手段的不成熟和過于剛強的性格導致了她的悲劇人生。
(美)雅各布·艾博特 ·女性人物 ·8.6萬字
文集《帥者為之善者為之》包括仇先生有關城市地理學研究的代表性學術論文若干,以及仇先生身前好友、同事和學生撰寫的深切緬懷先生勤奮刻苦、求真務實的精神及淡薄名利、甘為人梯、平易謙和、誨人不倦的高尚品德的紀念文章。書中作者雖然經歷各異,但他們都把深情的回憶凝固成文字,生動刻畫了仇先生的高尚人品、作風和價值觀,全書精選70多幀照片,如實還原了歷史。
北京大學城市與環境學院 ·綜合 ·9.6萬字
因為長得太帥,出門就被圍觀,他走到哪兒都引發交通擁堵;因為長得太帥,敵人不忍傷害,他橫穿戰場,毫發無損;因為長得太帥,被當世公主看上,他卻不為所動;因為長得太帥,被皇帝寵幸,位極人臣,最后卻落得一場空;……他們是中國古代十二位著名的美男子:陳平、獨孤信、韓子高、衛玠、裴楷、潘安、嵇康、鄒忌、蘭陵王、元懌、褚淵、董賢。他們或才華橫溢,或勇猛無懼,或風流瀟灑,他們以非凡的容貌和傳奇的人生經歷聞名于世,他們的名字和故事至今仍被人們傳播。他們的才華、勇氣和個性在歷史上留下了難以磨滅的一筆。
塵洛若影 ·人物合集 ·10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