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杜甫的時代,是從“開元全盛日”轉變為“路衢唯見哭,城市不聞歌”的時代。杜甫的一生,是從“放蕩齊趙間,裘馬頗清狂”轉變為貧病交加、流離道路的一生。杜甫寫他的時代和他自己的生活都是蘸滿血淚,沉郁悲哀。但是我們讀了他的詩,并不因而情緒低沉,反倒常常精神煥發,意氣高昂。因為他那百折不回的樂觀精神在字里行間感染著我們。翻開這部詩人寫給詩人的心與心交談的傳記,透過馮至筆下情真意切的文字,感受杜甫那顆始終滾燙的心。
馮至 ·歷史人物 ·10.6萬字
以現代人的眼光和意識解讀李清照其人其作,將對詩詞的解讀,融入對歷史風貌的描述和女性的剖析中,達到詞、史、事、人交融,既有故事亦有情意抒寫,緬懷李清照時也不乏風趣的指點評價,將李清照的形象從標簽、符號、意象中抽離,還原成一位豐滿、立體的李清照。
王這么 ·歷史人物 ·14.9萬字
在中國黃梅戲發展的大背景下,將楊俊的人生經歷與中國戲曲文化藝術史相融合,勾畫了楊俊的戲曲人生。在璀璨的舞臺和生活的浮沉之間,在藝術的探索和現實的糾葛之間,在義無反顧的前行和生命的磨礪之間,本書展示了一個視藝術為宿命的女性所迸發出來的生命力量。
王芳 ·藝術家 ·13.3萬字
貝托爾特·布萊希特(BertoltBrecht)是德國著名戲劇家、詩人,現代戲劇史上極具影響力的劇場改革者、劇作家及導演,被視為當代“教育劇場”的啟蒙人物,創作了《大膽媽媽和她的孩子們》《高加索灰闌記》等膾炙人口的作品,在全世界范圍內具有劃時代的意義。菲利普·格蘭通過考察布萊希特在特殊歷史情境中所作出的社會思考和藝術思索,將其各個時期的戲劇實踐還原至歷史現場,目的不在于增加或講述另一個更“現實”或“真實”的故事,而是通過仔細考察一個作家、劇作者與其身處時代的對話,以及這種對話如何延伸至作者自己的思考與寫作使命,從而揭示布萊希特的作品與當代社會的關聯。
(美)菲利普·格蘭 ·文學家 ·11.3萬字
約瑟夫·博伊斯(JosephBeuys)是“行為藝術”“社會雕塑”等概念的創始人,被譽為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歐洲前衛藝術最有影響的人物。其代表作有裝置藝術《油脂椅》、行為藝術《荒原狼》等。他認為藝術具有革命潛力,藝術創新是促進社會復興的途徑之一,試圖用藝術去重建一種信仰,重建人與人、人與物以及人與自然的親和關系。克勞迪婭·梅施在紛繁的博伊斯自我論述和評論家研究中,探索其廣泛的藝術創作的主要線索——分裂的創傷經驗對其藝術和生活的重要意義,以及他對藝術本身概念的持續擴展,對西方藝術邊界的拓展,和對跨學科工作方式的不斷探索,由此,讀者可以獲得一條全新的“通往博伊斯”之路。
(美)克勞迪婭·梅施 ·藝術家 ·6.2萬字
康斯坦丁·布朗庫西(ConstantinBrancusi)是20世紀最重要的雕塑家和先鋒藝術家之一,被認為是最難捉摸的一個。他神秘的天性不僅與他的故鄉羅馬尼亞有關,也因為其意識中的神話和“另類的光環”吸引了公眾。他超越了藝術家的神話,向我們展示了作為學生的康斯坦丁,以及藝術大師康斯坦丁。傳記描述了布朗庫西如何用雕塑藝術布置巴黎沙龍,也探討了他的作品如何與羅馬尼亞的民間藝術聯系在一起。敏銳的筆觸讓布朗庫西的形象在20世紀現代主義最重要知識分子的行列中占據了應有的位置。
(英)桑達·米勒 ·藝術家 ·6.7萬字
塞繆爾·貝克特(SamuelBeckett)是荒誕派戲劇的重要代表人物。1928年,他成為失明的詹姆斯·喬伊斯的助手。1938年定居巴黎并出版第一部長篇小說《莫菲》。德國占領法國期間,曾因參加抵抗運動,遭法西斯追捕。1950年代之后,他開始轉向戲劇創作,憑借《等待戈多》蜚聲文壇。1969年因“以一種新的小說與戲劇的形式,以崇高的藝術表現人類的苦惱”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本書是一部關于貝克特生活和工作的簡史,作者吉布森追隨貝克特的人生足跡,穿過獨立后的愛爾蘭、1930年代的巴黎和倫敦、第二次世界大戰等重要歷史階段,從而展現貝克特的思維邏輯,展示他是如何從時代中得到藝術目標,并傳達力量的。
(英)安德魯·吉布森 ·文學家 ·9.1萬字
倫納德·伯恩斯坦(LeonardBernstein)是20世紀音樂領域最成功和最受認可的人物之一。在他跨越半個世紀的職業生涯中,主持了許多世界領先的管弦樂隊。1958年,他成為紐約愛樂樂團的音樂總監,開創了該團的黃金時代,還曾榮獲“桂冠指揮家”稱號。1961年創作的音樂劇《西區故事》更是成為百老匯的經典節目,至今盛演不衰。萊爾德是研究伯恩斯坦的著名學者,通過描述作為指揮家、作曲家、音樂教育家和評論家的伯恩斯坦的人生成就,介紹了這位才華橫溢、迷人且有爭議的音樂大師的生活和工作,探討了他復雜的個人生活對其音樂風格和作品的影響。
(美)保羅·R.萊爾德 ·藝術家 ·11.8萬字
德里克·賈曼(DerekJarman)被譽為“英國電影的天才”,他不僅是導演,也是詩人、畫家、植物學家。他執導了《卡拉瓦喬》《英格蘭末日》《愛德華二世》等多部藝術影片,曾獲柏林國際電影節銀熊獎等國際性大獎。最后之作《藍》在雙目近乎失明的情況下完成制作,以超前的視覺理念和深情的自我剖析轟動影壇。傳記作者不僅是藝術史專家,也是園藝專家,恰與賈曼有著某種對稱性。賈曼曾聲稱自己一生最重要的作品是他的花園,他自己也的確成為當代藝術和文化界的一座花園。本書向人們審慎而全面地展示了這座花園,他的全部作品,以及一幅完整的人生畫卷。
(英)邁克爾·查爾斯沃思 ·藝術家 ·9.6萬字
伊夫·克萊因(YvesKlein)是新現實主義藝術的推動者,被視為波普藝術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他重塑了抽象繪畫,為表演藝術創造了新的視野,利用物品、身體等材料,成為跨領域的先驅。他通過創造藝術概念和文化事件,為自己樹立一個個迥異的公開身份,從而形成一種新的方法來傳達其精神啟蒙。1957年,他展出了八幅同樣大小、涂滿合成樹脂混合藍色色料的畫板,從此“國際克萊因藍”正式亮相于世人眼前。本書揭示了克萊因那短暫卻炙熱的一生如何與他的一系列藝術實踐相聯系,通過研究其藝術影響力和參與其中的多方面的藝術生涯,來表現他的獨一無二又備受爭議的才華,呈現出二戰后最激進的藝術家之一、當代藝術實踐的標志性人物的形象。
(英)努特·巴奈 ·藝術家 ·11.1萬字
主人公比奧萊塔與尼卡諾爾是一對兄妹,來自帕拉家族,是智利、拉丁美洲乃至世界文學和文化領域的兩位標志性人物。哥哥尼卡諾爾是二十世紀智利文壇與巴勃羅·聶魯達等人并駕齊驅的詩壇巨人,同時還是高校數學和物理教師。2018年,他以103歲的高齡去世,生前始終位于諾獎賠率榜高順位;妹妹比奧萊塔是享譽拉丁美洲的民歌歌手,她的代表作品《感謝生活》是西語世界音樂啟蒙的必學歌曲。小說以傳記的形式,講述了這對兄妹的成長、發展,最重要的是彼此的依賴與支持,同時折射了智利和拉丁美洲豐富而傷痛的文化側面。
(智利)帕特里西婭·塞爾達 ·人物合集 ·18.1萬字
俞樾,字蔭甫,自號曲園居士,清末著名學者、文學家、經學家、古文字學家、書法家。章太炎尊其為“近世經師”。本書講述了俞樾憂時濟世、立言以傳世的曲折一生。俞樾曾步入仕途,奈何書生意氣,對做官并不精通。削職歸田后的俞樾,坦然地棄仕從文,由此,一代清季淳儒誕生。他杜門撰述,著作頗豐,執掌學舍,桃李天下,章太炎、吳昌碩、日本井上陳政皆出其門下。俞樾的影響力并不囿于國內,日本文士對其著作推崇備至,多次前來求其指點、請其筆墨。清末時局變換頻繁,是承舊統、開新路的特殊時期,俞樾的思想與人格也逃脫不了時代的印記。他雖守舊而保守,卻也不冥頑不化。他是舊時代的堅守者,是傳統書塾的信仰者,更是無奈于變化、漸次接受變化,但始終憂心學術文化傳承的知識分子。本書內容豐富、客觀,對俞樾的一生有褒有貶,是一部詳盡、完整、可信的俞樾傳。
馬曉坤 ·歷史人物 ·18.4萬字
他從海寧硤石出發,路過西湖、北洋,到達康河,這條河是他的精神搖籃,在那里他同熱愛東方藝術的異國人一道把自家鄉土視為海上蓬萊。回國之初,他迅速成名,但世事人情讓他水土不服。兩場引發眾議的戀愛之后,他仿佛耗盡了靈氣,困居上海。他一心想飛,重回康河,尋那印在水上的名字,那是多年前濟慈的墓志銘給予他的靈感。但他的掙扎不過是南艤北駕地討生活。終于,飛的夢想實現時,他把名字寫在一團火里。本書重在展現徐志摩的理想、追求和風度,描畫他敢愛敢恨、不做作虛偽、無成見心機的個性,彰顯他的普遍愛心和對弱小的同情等。不僅完整刻畫徐志摩的浪漫詩人形象,著力描摹他寶貴的少年氣質,展示徐志摩在詩歌、散文及教育上的成就、中西文化交流上的功績,還重點梳理還原了徐志摩曲折波動的情感生活經歷,給讀者呈現了一個有血有肉、立體豐滿的徐志摩。
周靜 ·文學家 ·14.4萬字
本書講述“共和國勛章”獲得者申紀蘭,60余年來如何秉持初心,憑借勤勞的雙手和吃苦耐勞的堅強意志,帶領當地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動人事跡。申紀蘭,1929年12月29日出生于山西平順,1946年10月參加工作,1953年8月入黨,曾任平順縣西溝村黨總支副書記。屆至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是中國的一位從屆連任到第十三屆的全國人大代表。曾提出男女同工同酬。本書講述了申紀蘭早年在山西艱苦奮斗,成為女勞動模范、植樹造林改變當地貧困面貌的故事,講述了申紀蘭作為一名勞模代表為民發聲的故事,全書語言生動、事實準確,從一個側面展現新中國成立70年來百姓生活的巨變。
柴然 ·女性人物 ·13.5萬字
王國維的一生顛沛流離,曾幾度陷入經濟窘境。生于憂患之時,自身又命運多舛,王國維一生常覺自己是悲劇人物,而在這陰郁瘦弱的外表之下,潛藏著一個厚實豐繁的靈魂。在風云詭譎的19世紀末20世紀初,他在哲學、文學、歷史學、教育學等多領域推動了中國新思想的發展、新學科的開創,無論是在思想上倡導的思辨精神,還是在教育中提出的“以人為本”,亦或是在史學研究中強調的“二重證據法”,其學術思想、方法與他堅持的學術研究獨立的精神,都值得后人永遠景仰。本書以嚴謹細致但不失飛揚激情的文字,對偉大的國學巨人王國維的短暫人生進行了理性而客觀的記述和解析,幫助讀者進一步認識、理解王國維的生平及思想。
陳銘 ·歷史人物 ·15.7萬字
本書詳細真實地記載明末清初思想家黃宗羲的生平活動、思想發展、學術成就、社會交往,并注意敘述傳主生活的社會環境、文化氛圍、學術思潮、師承傳習、歷史影響等。作為中國早期民主啟蒙時期偉大的思想家,黃宗羲被稱為“中國的盧梭”。其《明夷待訪錄·原君》中的名句振聾發聵:“古者以天下為主,君為客,凡君之所畢世而經營者,為天下也;今也以君為主,天下為客,凡天下之無地而得安寧者,為君也。”浙江“文獻名邦”的稱號,銘刻著梨洲先生的一份貢獻。特別是在政治思想領域,以及在總結、整理宋、元、明三代學術思想史方面,黃宗羲的偉大成就,不僅不下于古之名家,甚至是前無古人的。他以豐碩的著述成果,成就了一個文化巨人和偉大思想家的不朽聲名。
吳光 ·歷史人物 ·19.1萬字
陳亮,原名陳汝能,字同甫,號龍川,學者稱為龍川先生。婺州永康(今浙江永康)人。本書一方面詳細講述了陳亮于南宋朝堂之外,作為一名在野文人、愛國志士,如何數次上書皇帝,直陳時弊,力主抗金恢復國土的全部經過;同時另一方面,本書對陳亮思想的形成、發展,其與朱熹等南宋大儒展開的思想論辯的經過與結果,也展開了透辟分析。陳亮“才氣超邁,喜談兵事”,一生經歷與南宋政治變遷密不可分,起伏跌宕,波瀾壯闊。他數度上書,反對議和、力主抗金,因而遭人嫉恨陷害,幾次入獄。直到南宋紹熙四年,被宋光宗親擢為狀元,授簽書建康府判官公事,未及就任而逝,年52歲。宋理宗時,追謚“文毅”。陳亮倡導的經世濟民的“事功之學”,如今已被認為是永康學派的肇源,其提出“盈宇宙者無非物,日用之間無非事”,對當時理學家空談“道德性命”做出了激烈批評。陳亮其人、其事、其文,跨越千百年依然燁燁生輝,足以感動并啟發當世之人。
盧敦基 ·歷史人物 ·15.7萬字
本書介紹了南宋思想家、政治家、軍事家、一代文宗葉適的一生。葉適(1150—1223),字正則,號水心居士,浙江溫州人。著有《水心先生文集》《水心別集》《習學記言》等。葉適主張功利之學,反對空談性命,為永嘉學派集大成者。他所代表的永嘉事功學派,與當時朱熹理學、陸九淵心學并列為“南宋三大學派”,對后世影響深遠,是溫州創業精神的思想發源。
朱迎平 ·歷史人物 ·16.7萬字
一個人究竟要背負多少孤寂與彷徨,才能從容對抗人生的苦悶?她是驚艷時光的曠世才女,獨創易安體,婉約中見豪放,被尊為一代詞宗。她是敢愛敢恨的颯爽女子,不懼世俗眼光,勇敢追求自己的幸福。她是膽識過人的剛烈文人,危難之中心憂家國,毅然守護金石文物。半生燦爛,半生孤寂。冷暖自知,悲喜自渡。第一人稱視角全景式深情描繪千古才女李清照敢愛敢恨、恣意灑脫、波瀾壯闊的一生。收錄李清照人生各階段傳誦千年的經典詞作,特別附錄《漱玉詞》全本新譯,詩文輝映,盡享易安詞之美。愿你穿越漫長時空,讀懂千古才女李清照的灑脫與從容,活出優雅通透的自在人生。
紀云裳 ·女性人物 ·10.5萬字
晏嬰是一位政治家,作為相國,他以民為本,以德治國,不信天命鬼神;省刑罰,薄賦稅,強公室,抑私門;犯顏直諫,匡正君過,舉賢以臨國,官能以敕民。他是一位外交家,為了維護改善齊國的生存環境,他外合諸侯,和睦相處,反對侵略,維護發展的良好環境,幾乎憑一己之力維持了一個搖搖欲墜的國家,在他輔政的數十年里齊國重拾了昔日大國的尊嚴。他是一位思想家,他出生和成名早于孔子、孟子、曾子、墨子,他的哲學思想和政治實踐對儒、墨思想的形成產生巨大影響。他不僅勤政,更廉政,留下許多動人的廉政故事,成為后世師表和楷模。在性格上他外柔內剛,剛柔兼濟,以柔克剛,遇事能審時度勢,因勢利導,退能明哲保身,進則輔君佐政,贏得歷史上無數名人的贊譽,司馬遷首先對他景仰不已,說如果晏子在,他愿意為其執鞭,諸葛亮等一批治世能臣則把他視為勤政廉政的榜樣。作者認真研究了《左傳》《禮記》《墨子》《史記》等先秦著作中關于晏子的記載,勾畫出晏嬰的生平軌跡,吸收《晏子春秋》一書對晏嬰事跡的描寫,以時間為經,以事件為緯,不離大時代,用文學的筆法豐富起晏嬰的生平。在歷史背景、歷史事件和經典人物的歷史定位方面,本書嚴格遵循正史和前人研究成果,力求權威性;在人物形象塑造、歷史矛盾推進、內心世界探究等方面,大膽創造,不吝筆墨,力求人物形象豐滿,可信、可讀。
南門太守 ·歷史人物 ·16.6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