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新的舊世界》是一部直擊歐洲一體化核心問題的巨著,也是歐盟及歐洲歷史研究者的必備參考書。本書綜述了歐洲大陸幾大核心國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歐洲一體化進程的緣起、進程和結局;就歐盟三大核心國(德國、法國、意大利)共同市場形成之政治和文化背景作了詳盡分析。還探討了諸多有關土耳其與塞浦路斯之間相互關聯問題的“東方議題”,追溯了自啟蒙運動至今的歐洲一體化的理論研究和實踐總結,同時展望了歐盟的未來前景。
(英)佩里·安德森 ·世界史 ·55.9萬字
中國和日本在一戰中博弈,其結果為日后歷史走向埋下伏筆;印度和越南通過一戰認識到自身的民族命運,戰后謀求獨立;朝鮮希冀通過戰后西方國家的幫助而獨立,最終失望地走上自主的進程。各具特點的五國在一戰中紛紛打開視野,在戰中或戰后迎來民族覺醒。我希望這本小書把一戰更充分地帶入亞洲歷史,同時也把亞洲人帶入一戰國際史。我也希望這本書能讓亞洲人民更好地了解他們共同的歷史,為健康、和平的未來之旅奠定基礎——這個未來只能是共有的,而不是各自獨有的。
徐國琦 ·世界史 ·19.7萬字
1960年代,哲學家阿倫特在旁聽耶路撒冷審判后,基于她看到的艾希曼形象——龐大體系下的小齒輪,只知服從命令而沒有自己的思考——提出了“平庸之惡”的概念。然而,施湯內特在分析大量一手資料后卻發現,艾希曼絕非盲目服從的平凡納粹官員,而是一個善于偽裝、不思悔改的謀殺犯。本書不僅糾正了長期以來對艾希曼的誤讀,更還原了戰后納粹與殘余極右翼分子構成的逃亡網絡,呈現了聯邦德國的鮮活片段,揭示了美洲納粹圈子的真實面貌。
(德)貝蒂娜·施湯內特 ·世界史 ·36.2萬字
自794年桓武天皇遷都平安京開始,日本進入平安時代。從八世紀末到十二世紀末的四百年間,京都的宮廷貴族們享受著榮華與奢靡,然而大大小小的政治紛爭從未間斷。本書《平安時代》為“巖波日本史”第三卷,以平安時代的三十一代天皇的承繼和姻親關系為主軸,細述了皇室、貴族、武士等各方勢力內部和相互之間圍繞著王權的爭奪而出現的對立和抗爭,為我們提供了解讀平安時代歷史的全新視角。作者保立道久立足于政治史視角,同時兼及社會經濟史和對外關系史,將平安時代天皇在即位后頒布“新制”與“德政”的傳統作為關鍵線索,“以天皇家的歷史為中心來描述平安時代”,描述了這段波瀾壯闊、絢麗多姿的四百年歷史。
(日)保立道久 ·世界史 ·7萬字
經濟合作署作為歐洲復興計劃的主管機構,在促進二戰后初期西歐重建上發揮了獨特的作用。經濟合作署擁有一整套獨立的、較為完備的組織體系,廣泛吸納來自商業、勞工等利益團體的人士,從而為來自民間組織、擁有豐富經驗的專家和政府官員共同解決歐洲復興計劃實施中的各種繁雜問題搭建了理想的平臺。經濟合作署在執行歐洲復興計劃上發揮了重要作用,使美國政府和利益團體制定歐洲復興計劃的初衷基本上得以實現,包括促進西歐經濟的復蘇,抑制共產主義在西歐的擴展,促進自由貿易。但是,經濟合作署片面夸大了美國模式的示范作用,忽略了歐洲復雜的政治、經濟和文化狀況,實際是按照美國的意志來干預和設計歐洲現代化的道路。很多西歐國家在引進美國生產管理方式的同時,對美國企業生產方式在內的美國文化進行了有選擇的抵制和改造。經濟合作署將美國發展模式推廣到世界其它地區的設想不可能實現。
李昀 ·世界史 ·19.9萬字
《蘇聯春秋.革命與改良》,從俄國二月革命到斯大林執政前,主要闡釋了蘇聯成立前的革命以及成立后的社會改良。
鄭異凡 ·世界史 ·32.7萬字
疫病是人類歷史的基本參數和決定因素之一。一代歷史學家威廉·麥克尼爾從疫病史的角度,以編年的手法,從史前時代寫至上世紀前半葉,詳實探討傳染病如何肆虐歐洲、亞洲、非洲等文明發源地,而這些疾病又如何塑造不同文明的特色。他率先將歷史學與病理學結合,重新解釋人類的行為;他將傳染病置于歷史的重心,給它應有之地位;他以流暢的筆調、敏銳的推理和高超的技藝,娓娓道出傳染病在人類歷史變遷和文明發展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瘟疫與人》是威廉·麥克尼爾備受歡迎的一部經典作品,也是宏觀論述瘟疫與人類歷史關系的史學佳作。《紐約書評》稱“此書從此扭轉了人們看待世界歷史的角度”,《紐約客》則認為此書是“一部真正的革命性作品”。普利策獎得主哈里森·索爾茲伯里盛贊它提出了“富有創新也具有挑戰性的歷史概念,影響深遠”,而歷史學家威爾·杜蘭特有言:“看待歷史的嶄新觀點,我從《瘟疫與人》中受益匪淺。”
(美)威廉·麥克尼爾 ·世界史 ·16.5萬字
在這部普利策獎經典著作中,巴巴拉·塔奇曼透過生動的歷史場景還原、豐富的細節勾勒以及堅實的史料支撐,精彩地展現了1914年8月期間危機的形成、爆發以及大戰初期的戰役,叩問了是什么讓帝王、政客和將領踏進一場無人希望發生,且絕大多數人都認為不可能會發生的世界大戰。本書面世后不久即發生了幾乎引發核戰爭的“古巴導彈危機”,時任美國總統肯尼迪正是從本書中汲取了歷史教訓,使美蘇和平化解了危機。這些歷史教訓對當今世界仍具有深刻的啟發意義。
(美)巴巴拉·W.塔奇曼 ·世界史 ·38.7萬字
著重“演變”,正本清源、破除成見。作者并非單純執著于歷史細節,而是通過關鍵線索,葡萄牙這個陌生的歐洲古國,山海交接之地,與鄰國西班牙不同,有著一段怎樣曲折的歷史?作者通過地理環境分析和歷史大事記,告訴你一個前所未知的葡萄牙。有溫度、有態度,非市面上其他堆砌年代事件的簡史可比擬。多數關于歐洲的國別史,僅僅止步于年代事件的堆砌和羅列。而這部書是作者親自游歷葡萄牙的產物,作者在其中投注了深刻的感情和關懷,他不僅關注意大利的歷史,而且矚目葡國的今天和未來。國際史壇大師厚積薄發之作:作者杰里米·布萊克是英國埃克塞特大學歷史學教授,牛津大學博士,著有100多部歷史類暢銷書,被英國媒體譽為“這個時代最多產的歷史學者”,本書是作者多年治學和游歷的厚積薄發之作,呈現了作者對伊比利亞半島的歷史乃至歐洲歷史最深刻的見解。
(英)杰里米·布萊克 ·世界史 ·13萬字
原著百分之十的厚度,呈現百分之百的精華!濃縮原著三大精華——篇篇都寫轉折巨變、章章都有獨到分析、頁頁都是優美文筆!1787年,愛德華·吉本創作的《羅馬帝國衰亡史》問世。兩百年來,《衰亡史》以其三大精華成為至高經典:1.對歷史轉折巨變的梳理;2.精辟獨到的分析;3.優美的文筆。正是這三大精華使其至今仍是文史界的至高經典。但500萬字的原著讓不少讀者望而卻步。為此,精華本濃縮原著十二本,以十分之一的厚度保留了原著的三大精華。
(英)愛德華·吉本 ·世界史 ·39.7萬字
本書是何炳松的授課講義,不僅對中古世紀歐洲各國政治、經濟、思想及美術進行了敘述和討論,還著重研究了這一歷史時期在人類活動中有著重大作用的人物。
何炳松 ·世界史 ·16.7萬字
本書是一部研究泰國北部與中國傣族有歷史淵源關系的傣渺人歷史文化和文化認同問題的著作,重點論述了泰國傣渺人文化認同形成的歷史背景、近年來泰國傣渺人和中國傣族之間社會互動及文化認同的相互影響,以及利用這種歷史和文化淵源關系構建中國西南和諧邊疆等問題。本書是基于中泰兩國作者長期的田野調查和文獻研究的基礎上完成的,揭示了泰國北部傣渺人的社會歷史背景和現狀,以及與中國傣族的歷史淵源關系等,對于了解中泰跨境民族的歷史和發展現狀有較大的參考價值。
鄭曉云 (泰)娜達蓬-素塔孔 ·世界史 ·11.9萬字
在本書中,西蒙·沙瑪以激情澎湃、超群絕倫的敘事藝術,講述了美國獨立戰爭前后,眾多不知名的廢奴主義者與黑人為解放奴隸而斗爭的故事。他們認為,自由是屬于全人類的權利,不因膚色有別。廢奴者們在法庭上為遭人綁架的黑人慷慨陳詞,帶領他們穿越槍林彈雨的北美戰場,橫渡風暴肆虐的大西洋,最終重返非洲故鄉,在野蠻荒蕪的塞拉利昂開創新的國度。蓄奴者的阻撓、革命者的虛偽、英國政府的干擾,甚至黑人同胞見利忘義的背叛行徑,種種艱難險阻,都無法泯滅他們追求和捍衛自由的決心與勇氣。
(英)西蒙·沙瑪 ·世界史 ·34.6萬字
馬里烏斯·詹森以杉田玄白、久米邦武、松本重治三個普通人物的故事為主線,分析德川中期、幕末明治初期及戰后昭和期日本人如何重新認識世界,追溯日本人的世界觀在思想和心理方面的歷史根源。杉田玄白放棄中醫轉而翻譯荷蘭的解剖學著作,久米邦武隨使節團游歷西方但最終因著作對天皇不敬而失去教職,經歷二戰的松本重治致力于與世界的交往。三個普通人物的背后,是整個日本的轉向,而其中的起起伏伏被詹森濃縮進這本小書之中。
(美)馬里烏斯·詹森 ·世界史 ·5.5萬字
意大利是文藝復興的發祥地、巴洛克藝術的誕生地,也是西方文明的搖籃,如今的意大利人心中有著強烈的自豪感,托斯卡納、米蘭、羅馬、威尼斯、僅僅幾個地名就能透露出大量的文化信息。杰里米·布萊克借鑒了歷史上大量的旅人日記、回憶錄和信件,以淺顯的文字解說了意大利兩千多年的過往,從羅馬崛起到被奴役的統一國家,到20世紀的法西斯政權,再到現在的共和國;從飲食、時尚與藝術、建筑,再到風光怡人的周邊島嶼,本書考察了意大利文化影響力的來源,探討了歷史事件的起因和影響,以及至今存在的觀念分歧。歷史大師的歐洲隨筆,牛津高產作家的歷史公開課。從民間和商業競爭的角度重讀意大利兩千年歷史,不僅有戰爭與和平,還有生活與美食。干貨和趣味相結合,讀來一點不枯燥。
(英)杰里米·布萊克 ·世界史 ·18萬字
本書縱覽古代不列顛到現代英國歷史進程,描述英國從一個海島小國,憑借工業革命而日益強盛的國力,成為所向無敵的海上霸主,逐步建立地球上最龐大的“日不落”殖民帝國,直至褪去光芒的興衰過程。作者筆下,人物栩栩如生,大事件具體而微,完整再現歷史。英國率先實現了工業革命,成為世界上最先進的國家,促進世界步入工業經濟時代;首創資產階級議會民主制、兩黨制和責任內閣制,是為世界資本主義國家新型政治制度的樣板;牛頓的經典力學體系、達爾文的進化論為現代科學的發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礎,莎士比亞、培根等人文主義學者為后世留下了不朽的精神財富。世界歷史有一套(白金版)系列書目:《羅馬帝國:霸主養成記》《英帝國:日不落之殤》《德意志:鐵與血的歷史》《法蘭西:盧浮宮里的斷頭臺》《俄羅斯:雙頭鷹之迷思》《美利堅:背著獵槍的拓荒者》。
楊白勞 ·世界史 ·32.1萬字
本書縱覽羅馬帝國的起源、興盛以及衰敗的歷史發展脈絡,描述了地中海的蕞爾小族,用武力和鮮血鑄造了一個空前絕后的龐大帝國,卻最終經受不住歲月摧殘、蠻族打擊而走向滅亡的2000年歷史進程。作者文筆犀利,筆下人物栩栩如生,大事件具體而微,完整再現歷史。血性尚武的羅馬人,訓練有素的軍隊,張弛有度的政治制度,后世引為圭臬的法律,澤被后世的建筑、史學和文學,包容的謙卑和博大的胸懷,成就了長年占據環地中海舞臺中心,橫跨古代亞、歐、非三大洲的“永恒之城”羅馬。世界歷史有一套(白金版)系列書目:《羅馬帝國:霸主養成記》《英帝國:日不落之殤》《德意志:鐵與血的歷史》《法蘭西:盧浮宮里的斷頭臺》《俄羅斯:雙頭鷹之迷思》《美利堅:背著獵槍的拓荒者》。
楊白勞 ·世界史 ·28.8萬字
本書縱覽古代高盧到現代法國歷史進程,描述法國從王朝到共和國、帝國和共和國的演變歷程和政治變遷。古老動蕩的法蘭西,政權頻繁更迭興替,政治家博弈權謀,人文星空光輝燦爛。作者筆下,人物栩栩如生,大事件具體而微,完整再現歷史。戰馬嘶吼的高盧大地上,血性的法蘭西人民為自由、民主、人權、博愛而戰。多情浪漫的法蘭西貴族名媛,以香水、美食、時裝和紅唇引領世界的時尚。伏爾泰、盧梭為代表的人文思想家,啟智開蒙,奠定整個西方世界現代思維的基礎。這是一個充滿浪漫的人文理性而又血性激情的國度。世界歷史有一套(白金版)系列書目:《羅馬帝國:霸主養成記》《英帝國:日不落之殤》《德意志:鐵與血的歷史》《法蘭西:盧浮宮里的斷頭臺》《俄羅斯:雙頭鷹之迷思》《美利堅:背著獵槍的拓荒者》。
楊白勞 ·世界史 ·25.8萬字
俄羅斯一手牽著東方,另一手拉著西方;冷靜沉郁而激情豪邁,有著最冷又最熱的民族性格!本書是一部關于俄羅斯的通俗史著作,講述了公元9世紀至今俄羅斯形成、發展的歷史,描述了發展過程中的權力爭奪、朝代更替、領土擴張,以及輝煌一時的文學成就。內容扎實豐富,語言流暢生動,夾敘夾議中不乏精彩的點睛之筆,有較強的可讀性,是了解、認識俄羅斯的有益讀物。雪原茫茫,征途漫漫,作者帶你近距離走進這個世界上最冷又最熱的國家波瀾壯闊的大歷史,并從歷史中發現俄羅斯民族兼具西方與東方氣質的“雙頭鷹”特色。世界歷史有一套(白金版)系列書目:《羅馬帝國:霸主養成記》《英帝國:日不落之殤》《德意志:鐵與血的歷史》《法蘭西:盧浮宮里的斷頭臺》《俄羅斯:雙頭鷹之迷思》《美利堅:背著獵槍的拓荒者》。
楊白勞 ·世界史 ·24.2萬字
德意志在歷史上,大部分時間分裂得七零八落,而不分裂的時候,就把其他國家打得七零八落。這是個令人生畏的民族,這不僅體現在它一度對外的鐵血和強硬,更體現在它冷峻、穩健、嚴謹的民族性格,以及永遠不會被打垮的強韌心理素質。更令人驚嘆的是,在音樂和哲學領域德意志民族的表現更堪稱完美。本書用明快曉暢的筆法,將德國歷史的來龍去脈交代得清清楚楚,對這個民族的心理解讀極為到位。讀完后,你會理解,德國這個鐵血的戰士,如何能將虔誠的修道士、思辨深刻的哲人和才華洋溢的音樂家這幾重身份結合得如此完美,同時可以讓我們重溫那已經久違的貴族精神。世界歷史有一套(白金版)系列書目:《羅馬帝國:霸主養成記》《英帝國:日不落之殤》《德意志:鐵與血的歷史》《法蘭西:盧浮宮里的斷頭臺》《俄羅斯:雙頭鷹之迷思》《美利堅:背著獵槍的拓荒者》。
楊白勞 ·世界史 ·26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