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這是一部用黃金串聯起來的世界經濟、外交、文化交流史。全書以黃金的歷史為主線,再現了人類狂熱追求黃金的歷程。從古希臘、古羅馬的黃金神話到中世紀的歐洲、非洲黃金寶藏,從美洲、澳大利亞的淘金熱再到兩次世界大戰前后的金本位制和布雷頓森林體系,再現了黃金從單純的金屬到財富和權力的象征這一演變過程,反映了世界財富的流動和權力中心的變遷以及世界各區域間的經濟、外交、文化交流,是一本趣味性和深刻性俱佳的杰作。
(德)伯德·史蒂芬·格雷 ·世界史 ·7.4萬字
《世界簡史》是一部獨具特色的世界史,內容涵蓋了從人類文明的開端,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大歷史事件。對古埃及、古希臘、古羅馬、歐洲文藝復興、英國工業革命、宗教改革、法國大革命、美國獨立戰爭等,都有獨到的見解和論述。此外該書還涉及了東方的文化,包括儒家和道家。
(英)威爾斯 ·世界史 ·18萬字
基甸一死,天下大亂。基甸結婚數次,死后留下了一個大家庭。老父剛剛被安葬,兒子們便為了誰應該繼承父位而爭吵不休,其中有一個叫亞比米勒的兒子尤其野心勃勃。他夢想成為一切猶太人的王,并自以為有這個資格。但是,這樣的年輕人,是很難讓熟悉他的人欣賞的。于是亞比米勒離開家,去了母親的老家——示劍村。他在那里密謀奪位,但是沒有資金。示劍人知道,如果他成功奪位,他們將有利可圖,于是便借錢給他。他用這些錢雇了一些職業刺客,唆使他們謀殺自己的親兄弟。僅僅一個晚上,亞比米勒的兄弟們幾乎被殺光,只有年紀最小的約坦得以逃脫。
石地 ·世界史 ·6.3萬字
本書是卡普欽斯基橫越俄羅斯的私人報告,他訪談的是一般老百姓,捕捉了蘇聯即將解體之際,那片土地滿載的沖突與情感,以及人們對于未來的恐懼與希望。20世紀的開頭以蘇俄的革命開始,又以蘇聯的解體為尾聲,有關蘇聯的書可謂汗牛充棟,可這部紀實文學卻是卡普欽斯基傾盡全力與心血的著作,為讀者全方位、多視角地解析俄羅斯的過去。作者采取散文的筆調,不拘泥于形式,選取了具有代表性的特寫,讓讀者在細節中深刻理解蘇聯的實質。這既反映了作者的學識水平與文字功力,也避免了枯燥冗長的流水賬。從在蘇聯旅行過程中的每個細節,到那里的人民;從摧毀圣彼得大教堂到大清洗,大饑荒;從普通百姓的貧苦生活到特權階層的奢靡墮落;從邊緣城鄉小鎮的點點滴滴到首都莫斯科的權力核心的角逐。這部紀實文學見證了沖突、見證了苦難、見證了希望。
(波蘭)雷沙德·卡普欽斯基 ·世界史 ·21.3萬字
《世界五千年》是一部通俗的史書,它沒有嚴肅史著的學究氣,而且比那一時代的許多著作都要早地擺脫了民族主義乃至歐洲中心論的褊狹。書中關注人類文化的遺產,包括思想、文化、宗教等遺產,而這是人類文明歷程中真正具有價值的東西。本書論述了從地球的形成、生物和人類的起源直到現代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為止,橫跨五大洲的世界歷史。威爾斯把這本書的意圖概括為“以平直的方式,向具有一般智力的人展示,如果文明要想延續下去,政治、社會和經濟組織發展成為世界性聯盟是不可避免的”。
(英)赫伯特·喬治·威爾斯 ·世界史 ·17.9萬字
本書所收錄的十一篇論文主要來自2014年在加拿大維多利亞大學召開的中英文雙語國際會議,其主題為“鄭和下西洋及自古以來中國與印度洋世界的關系”。這一會議的參與者包括來自亞洲、非洲、歐洲、美洲和澳洲的五十多位學者,是亞洲之外召開的最的鄭和研究會議。明代初年的鄭和七下西洋是中國史研究領域眾所周知的重大歷史事件,但無論在傳統的世界史或新興的全球史領域,這一人類航海史上的空前壯舉尚未受到應有關注。西方主流學者對鄭和下西洋不僅缺乏了解,而且其使用的理論方法也難以充分解釋這種非西方的歷史性事件。本書的主要目的正是在于突破這種學術困境,通過多視角的鄭和研究來倡導多元文化的全球史。
(加)陳忠平主編 ·世界史 ·17.5萬字
以通俗流暢的筆法講述日本的歷史。
櫻雪丸 ·世界史 ·15.7萬字
到底是什么,讓日本成了今天這樣一個國家?從黑船來航到明治天皇駕崩,這幾乎是完全改變了日本國運的60年。1853日本的實際統治者德川幕府宣布國,1867年,幕府還政于天皇,維新派宣布“王政復古“,倒幕派,佐幕派,攘夷派,國派陸續登場。1875年,日本宣布預備立憲期。1890年,日本召國會,隨后,始了瘋狂擴張,發動了中日甲午海戰和日俄戰爭。甲午戰爭和日俄戰爭的勝利讓日本一躍成為世界一流強國。1912年,明治天皇駕崩,明治時代宣告結束。這是一個時代的終結,也是另一個瘋狂時代的端。
櫻雪丸 ·世界史 ·18.5萬字
一本用哲學解惑人生的智慧之書。伊朗,面貌神秘的東方古國,中東動蕩地帶的心臟,世界目光的聚焦之所。公元前6世紀時它已成為橫跨亞、歐、非三洲的世界性帝國,也留下了豐富的政治治理遺產和文學藝術瑰寶。我們該如何認識伊朗,如何理解它當下的地位?兩位作者一位是伊朗設拉子大學和德黑蘭大學前校長,一位系法國知名中東史學者,隨著他們的講述,伊朗4000年的歷史畫卷在我們面前徐徐展開。在這里,埃蘭文明、波斯文明、希臘文明、突厥文明、蒙古文明、阿拉伯文明交替與碰撞,一個接一個王朝建立又滅亡。它們采用了怎樣的行政體系,留下了哪些璀璨的文化,推行過怎樣的宗教政策?
(伊朗)霍昌·納哈萬迪 (法)伊夫·博馬提 ·世界史 ·25.5萬字
本書系統地梳理了中國學者的世界通史研究與編纂的發展歷程,從史學理論和歷史教育相結合的視角,發掘了中國學者在世界歷史研究領域中取得的理論成就與學術特色,既是一部深入反省世界史學科發展和經驗教訓的探索之作,又是一部辨析世界通史研究領域諸思潮,展望中國的世界歷史學未來發展路向的創新之作。本書以大視野、大格局的角度,把握重要脈絡,披沙揀金,再現人類歷史上波瀾壯闊的瞬間。世界歷史是歷史學的一門重要分支學科,內容為對人類歷史自原始、孤立、分散的人群發展為全世界成一密切聯系整體的過程進行系統探討和闡述。
于沛 ·世界史 ·47.6萬字
澳大利亞聯邦政府直接脫胎于英國殖民地政府,天生繼承了英國的殖民主義、種族主義和霸權主義的基因,對內剝奪澳洲原住民的土地和財產;對外視太平洋島嶼地區為“無主”的蠻荒之地,視東南亞地區為未開化的“熱帶叢林”。為了在掠奪澳洲原住民的土地上實現穩固的統治,澳大利亞殖民政府自1901年成立之日起便奉行“與超級大國結盟”的策略,以實現“三維國家利益”:國家安全、地區霸權和經濟繁榮。澳大利亞雖然是殖民主義和帝國主義爭霸亞洲和太平洋地區的遲到者,卻不是缺席者。澳大利亞的地區霸權雄心源于其“白人至上”的偏見,以為自己的血統遠較亞洲和太平洋地區各民族更為高貴,因而不僅在國內推行種族主義政策,要將澳大利亞建為純正的“白人國家”(即“白澳政策”),而且稱南太平洋地區為其“后院”,東南亞地區為其“前院”,意欲借助超級大國之力在“兩院地區”建立澳大利亞的區域霸權體系。
于鐳 隋心 ·世界史 ·22.5萬字
《歐洲歷史》從君主到議會,從農耕到商貿,從宗教到啟蒙,從爭霸到聯盟,所有人物與事件在本書的歷史邏輯中不再彼此孤立,以歷史思維整合具體史實,將漫長而復雜的歐洲歷史系統地呈現出來。經緯之間,你將洞悉這幅長達數千年的歐洲歷史。
何炳松 ·世界史 ·38.5萬字
《世界簡史》上卷以亞洲為起點,敘述從世界文化的起源至歐洲的興起的歷史事實,中間還穿插了東方文化的發展及其對歐洲的影響。下卷從世界列強的形成和殖民事業的發展講起,系統闡述了歐洲列強如何主導近代世界史的進程。全書倡導中國文化本位,在參考西方史學成果的基礎上,根據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國家在世界文化史中的活動和貢獻程度,在適合的位置上進行敘述,意在借《世界簡史》說明:亞洲文化曾大大促進了歐洲的進步,歐洲之盛與亞洲之衰,僅在近代歐洲進行世界殖民之后,亞洲民族應該正確看待歷史。這種新的史學觀打破了一直以來歐洲中心主義的歷史史觀,把由歐洲中心擴大起來的世界史改成以歐亞互動構成的世界史,調整了新的史學視域。
何炳松 ·世界史 ·31.9萬字
法國大革命是信徒的事業,很少被信徒之外的人理解,對這一事業,有人切齒痛恨,有人高歌盛贊。時至今日,它依然是一種教條,要么被人全部接受,要么被人通盤摒棄,這一切都與理性邏輯毫無瓜葛。
(法)勒龐 ·世界史 ·22.2萬字
本書利用一手檔案材料指出了國內外學界某些理論、觀點的不足之處,尤注意以撒哈拉以南非洲經濟、社會變化為切入點反思殖民統治歷史,并嘗試將個案研究同資本主義世界體系變遷聯系在一起加以考察。在分析戰后英國政府決策的環境和歷屆政府政策的延續性和變異性后,從四個維度來審視英國政府的政策,即政治維度、軍事維度、經濟維度和威望維度,還通過比較其他殖民宗主國的政策并同英美霸權轉移相勾連嘗試將英國政策同世界資本主義變遷相聯系。作者認為英國政策是在被迫撤出殖民地過程中的主動行為。逼迫的壓力來自于國際壓力、殖民地壓力和國內壓力的綜合結果,在不同地區和時間段內各種壓力所發揮作用的大小不同。從整體上看,殖民地壓力起到主要作用。在壓力的綜合結果下,經濟考慮是英國政府決定政策方向的基本依據,政治或防務考慮起到加速或延緩政策實施時間和具體決定政策實施方式的作用。
杭聰 ·世界史 ·29.2萬字
日本是一個特別的國家,文化內核超穩定而外表卻極易變化,讓世人捉摸不定。理解了日本歷史的獨特性與日本人的精神世界,才能理解日本對東亞、乃至世界歷史走向的影響。本書從四個維度為讀者呈現了一部立體而豐富的日本歷史。第一部分從日本人獨特的性觀念切入,分析日本歷史和文化的獨特性;第二部分按時間順序,簡述從繩紋時代到明治維新的歷史,重點是分析日本為什么進行大化改新,以及大化改新何以失敗,對比日本歷史軌跡與中國的相似之處;第三部分分析日本人的世界觀念以及歷史上的中日關系;第四部分則總結日本國民性的成因及特點。本書以多元視角與理解路徑,解答關于日本的困惑,也為認識中華文明的獨特性提供一個參照物。
張宏杰 ·世界史 ·31.4萬字
古埃及的金字塔里隱藏著怎樣的秘密?神秘的美索不達米亞楔形文字有著怎樣的意義?法國為什么向美國贈送自由女神像?……這些我們都該知道點。
汪淼 ·世界史 ·13.9萬字
古代世界各文明轉型時期的歷史是史學界關注的重要問題。本專題從不同的角度對古希臘,羅馬等若干轉型時期的歷史現象進行討論,以進一步深化對歷史發展規律和特點的認識。分析了希臘城邦向帝國時代轉型面臨的困境與趨勢,指出陷入危機的希臘城邦并不具備像共和末期的羅馬那樣建立帝國的條件和動力。楊共樂分析了經濟因素在羅馬由共和政體向元首政體轉變過程中的作用,指出政體的變革與經濟發展之間的密切關系。劉林海分析了羅馬帝國后期的”永恒的羅馬”的觀念,指出雖然”永恒的羅馬”的觀念并沒有隨著羅馬的衰亡而消失,甚至有所強化。
呂厚量 ·世界史 ·23.2萬字
該書系統梳理了自古以來日耳曼人的生產實踐如何影響到自然環境改變,而被改變的自然環境又如何影響到日耳曼人的生活方式、社會演變和歷史進程,特別是德國工業化污染內容系本研究重點,它完全有別于美國荒野史和日本災害史,成為最有特色和最具學術含量的研究內容。另外,其宗教環境史、森林環境史、納粹環境史、海洋環境史和東德環境史也是頗具特色的研究亮點。作為世界工業強國,本書對德國很多環境治理經驗做了系統總結,同時也對其歷史教訓做了深入分析和探討,相信該研究為豐富我國世界環境史研究以及國家生態文明建設可提供有益的借鑒和參考。
江山 ·世界史 ·35.2萬字
《全球史評論》是首都師范大學全球史研究中心主辦的連續出版物,專門為全球史研究提供交流平臺的學術性論文集。我國著名世界史專家齊世榮教授和美國世界史學會前主席、《世界歷史雜志》(JournalofWorldHistory)主編、夏威夷大學歷史系教授、國際著名全球史專家杰里·本特利(JerryH.Bentley)教授擔任學術顧問,總主編劉新成。為促進國內的全球史研究與教學,并形成品牌效應,全球史研究中心于2008年開始著手編輯出版《全球史評論》,收錄國內外學者有關全球史方面的學術論文和相關的學術信息。其內容目前包括“全球史理論與方法”“全球史專題研究”“全球史/世界史教學”“學人評介”“書評”“學術動態”等欄目。出版計劃為每年兩本,迄今共出版18輯。
劉新成主編 ·世界史 ·23.1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