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女王與蘇丹:伊麗莎白時期的英國與伊斯蘭世界
會員

1570年,英格蘭女王伊麗莎白一世被教皇逐出教會。為了擺脫被大陸天主教國家包圍的境地,英格蘭與在地中海和天主教西班牙作戰的伊斯蘭勢力開啟了一段聯盟的時期,并且與伊斯蘭世界在文化、經濟和政治上有了深度的交流。這是一段非凡的時期,英格蘭與奧斯曼高門簽訂了條約,接受了摩洛哥國王派來的大使,并向馬拉喀什運送軍火。到16世紀80年代末,從摩洛哥到波斯,成百上千的商人、外交官、海員、工匠和私掠船長定期往來于其間。其中包括足智多謀的商人安東尼·詹金森,他在16世紀60年代參見了蘇萊曼大帝和波斯沙阿塔赫瑪斯普。諾福克商人威廉·哈本在1582年成了第一位駐奧斯曼宮廷大使,而冒險家安東尼·舍利在1600年的大部分時間里都駐留在沙阿阿巴斯大帝的宮廷里。這些人帶回來的有關伊斯蘭世界的消息令英國人非常感興趣,并通過許多偉大的文學作品表現了出來,比如馬洛的《帖木兒》和莎士比亞的《泰特斯·安德洛尼克斯》《威尼斯商人》。《奧賽羅》的創作很可能與摩洛哥大使安努里造訪英國有關。本書充分展現了伊麗莎白時期的英國與伊斯蘭世界間的廣泛聯系,而且常常是友好的。在今天這個全球化的時代,這段異質文化間交流的歷史仍然能給我們帶來很大的啟發。

(英)杰里·布羅頓 ·世界史 ·23萬字

圣巴托羅繆大屠殺:16世紀一樁國家罪行的謎團

1572年8月24日,圣巴托羅繆日,在法王查理九世默許下,新教軍事領袖科里尼被天主教一方吉斯公爵亨利一世手下的士兵殺害。很快,天主教徒頭戴飾有十字架的帽子,臂纏白色袖章,穿梭于巴黎的大街小巷,以天主之名追捕“異端”,處決迅速演變為大規模殺戮。然而,就在幾天前,巴黎城中還一片歡樂祥和,一場象征和解的隆重婚禮剛剛在巴黎圣母院舉行。新娘是查理九世之妹瑪格麗特,新郎則是信仰新教的納瓦爾的亨利,即未來的亨利四世。短短幾天,誠心尋求和平的婚禮為何會演變為“血色婚禮”?為什么對少數新教領袖的處決會演變為幾乎波及全法國的大屠殺,它又如何攪動國際局勢?在一系列事件中,查理九世、美第奇王太后、天主教權貴、西班牙國王扮演了何種角色?法國歷史學家阿萊特·茹阿納分析處決與大屠殺突然發生的來龍去脈,考察當時國內外新教徒與天主教徒對此的反應,重新講述了圣巴托羅繆大屠殺的故事。在她看來,這血腥的一天改變了法國歷史的走向:天主教在法國的命運徹底改變;新教徒不再認為法國會成為新教國家,開始形成身份認同;動亂殺戮之后人們對秩序的渴求使君主權威得到強化,絕對專制的大門開啟;對宗教分裂及其導致的創傷的反思,同樣使王權受到質疑,甚至為大革命埋下伏筆。圣巴托羅繆大屠殺無疑是一個悲劇,它因恐懼而將他者視為異端,將差異扭曲為威脅,距今迢遙卻又未曾真正遠去。

(法)阿萊特·茹阿納 ·世界史 ·23.4萬字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延安市| 静海县| 泗阳县| 托克逊县| 德令哈市| 宝丰县| 丹寨县| 津南区| 台江县| 驻马店市| 屏东县| 卓资县| 岫岩| 会理县| 咸宁市| 获嘉县| 南康市| 夏河县| 和政县| 南溪县| 天长市| 邢台市| 唐海县| 南投县| 岳池县| 敖汉旗| 汉源县| 海盐县| 宣武区| 沙坪坝区| 陆丰市| 临汾市| 万全县| 绥宁县| 长治市| 伊川县| 隆昌县| 中卫市| 泰宁县| 开封县| 得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