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冊文件集編纂收錄的資料來自于日本亞洲歷史資料中心所藏日本外務省檔案和《日本外交文書》,前者主要是國際聯盟中國調查員關系文書(國際連盟支那調査員関係)第三卷和第四卷一部分,記錄了從1932年4月20日到1932年6月22日的日本外務省與駐外各領事館之間的來往函電;后者是編譯了《滿洲事變別卷》中的《日本帝國政府針對國際聯盟中國調查委員會報告書的意見書》。
陳海懿 萬秋陽 ·世界史 ·26.8萬字
從歷史和現實來看,印尼華人既是推動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中堅力量,也是繁榮當地文化,特別是興盛民間信仰文化的建構者和促進者。可以說,印尼華人民間信仰文化滲透于大眾的生活之中,是當地華人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書包括四個部分。第一部分探討印尼華人民間信仰的類型及源流,主要從群體監護神信仰、人口保障神信仰、個人命運神信仰和綜合神靈信仰進行分析;第二部分是探討印尼華人民間信仰的廟堂分布及其特點,主要從華人全社會神特征祭拜的廟堂分布、華人社區或地域神祭拜的廟堂分布,以及部分社會群體祭拜的廟堂分布進行分析;第三部分是探討印尼華人民間信仰的文化體系,主要從華人民間信仰的象征體系、民間信仰儀式與廟堂文化體系進行分析;第四部分探討印尼華人民間信仰文化的傳承與創新,主要從印尼華人對“原鄉神靈”的祭拜傳統,以及創造“在地化神靈”的路徑和表現進行分析。
鄭一省 ·世界史 ·23萬字
《大英帝國三部曲》以巨大的篇幅,記敘了從維多利亞女王登基到丘吉爾去世的英國歷史,敘事筆法光輝生動,涉及不同大洲風貌、各色人物形象和多場戰爭,輔以作者的實地考察所見,再現了大英帝國從興起逐漸走向衰落的漫長歷程。第二部《帝國盛世》展現了1897年前后大英帝國盛期的自滿和強大、輝煌和敗壞。大英帝國占據了全球陸地面積四分之一的廣闊領地,新帝國主義成為一種意識形態,皇家海軍和英國陸軍耀武揚威,各地的英國移民,有人帶去了賽馬、狩獵等運動,有人嗜酒,有人在俱樂部過著孤高排外的社交生活,有人規劃殖民地城市,建設大型工程,到荒野探礦。大英帝國向世界各地輸出了英式的傳統、技術、理想以及惡行。
(英)簡·莫里斯 ·世界史 ·33萬字
12世紀是一個生機勃勃、充滿活力的時代。羅馬式藝術登峰造極,哥特式藝術萌芽初露,方言文學蓬勃興起,拉丁經典著作、拉丁詩歌和羅馬法復興,吸收了阿拉伯因素的希臘科學與希臘哲學復蘇,第一批歐洲大學創立。本書重點關注12世紀的拉丁古典著作及其影響、新法學和更為多樣化的歷史編纂、來自希臘人和阿拉伯人的新知識及其對西方科學和哲學的影響,以及學術研究的新機構的興起。我們發現,中世紀并非如想象中的那樣黑暗與靜止,中世紀展示著生命、色彩和變化,對知識和美好的渴望和追求,以及在藝術、文學和社會組織方面的創造性成就。
(美)查爾斯·霍默·哈斯金斯 ·世界史 ·24.7萬字
800年圣誕節,法蘭克國王查理加冕為羅馬人的皇帝。這是一位塑造歐洲的帝王。巴爾貝羅栩栩如生地描繪了查理大帝的外表、品位、習慣、家庭生活、思想和舉止。作者還展開了法蘭克王國和加洛林帝國的整體史,展現了查理大帝統治帝國的方法,如何保障司法,如何組織戰爭;也描繪了當時的日常生活、經濟活動以及宗教觀念。他分析了封建制度在加洛林帝國的發展,奴役和自由觀念的轉變,由此說明皇帝的戰爭給帝國政治和社會結構帶來的劇烈變化。
(意)亞歷桑德羅·巴爾貝羅 ·世界史 ·23.7萬字
《滑鐵盧戰役:一部軍事史》的獨到之處在于史料來源的權威性、論述的嚴謹性與結論的客觀性。作者約翰·科德曼·羅普斯以極富邏輯性、實證性的論述,力圖還原滑鐵盧戰役當時當地真實的歷史。反法聯軍既定部署背景下拿破侖的作戰設想是什么?法軍重組、軍官階層換血埋下了哪些巨大隱患?“混合”軍隊對拿破侖制訂作戰計劃的啟示有哪些?利尼戰役、夸特布拉斯戰役和滑鐵盧戰役中拿破侖、威靈頓公爵阿瑟韋爾斯利、列博萊希特·馮·布呂歇爾的決策是如何影響法軍與反法聯軍命運的?本書將詳細解讀。
(美)約翰·科德曼·羅普斯 ·世界史 ·20.9萬字
中國的日本研究在經歷了20世紀80~90年代的“恢復期”后,自2000年進入“發展期”,成果豐碩,逐漸顯現其特色。本書全面梳理21世紀以來的研究狀況,總結范式的變化,并展望了新動向。領域涵蓋:語言學與教育研究(日語語言學、日語教育和漢日翻譯),文學藝術研究(日本古代文學、日本近現代文學、日本美術和日本大眾文化),社會研究(日本社會、日本經濟、日本政治和日本外交),文化研究(日本歷史、日本思想、日本民俗和日本宗教)。
王志松 ·世界史 ·41.4萬字
該書系統梳理了自古以來日耳曼人的生產實踐如何影響到自然環境改變,而被改變的自然環境又如何影響到日耳曼人的生活方式、社會演變和歷史進程,特別是德國工業化污染內容系本研究重點,它完全有別于美國荒野史和日本災害史,成為最有特色和最具學術含量的研究內容。另外,其宗教環境史、森林環境史、納粹環境史、海洋環境史和東德環境史也是頗具特色的研究亮點。作為世界工業強國,本書對德國很多環境治理經驗做了系統總結,同時也對其歷史教訓做了深入分析和探討,相信該研究為豐富我國世界環境史研究以及國家生態文明建設可提供有益的借鑒和參考。
江山 ·世界史 ·35.2萬字
《蒙古帝國》13世紀,蒙古帝國有如旋風一般席卷了歐亞大陸,它的崛起和發展,也給我們帶來了很多謎題:蒙古人擴張的內在動力和外部條件是什么?蒙古如何從人口不足200萬的地方政權極速成長為勢不可擋的大帝國?蒙古征服過程中如何與那些強大的、有著輝煌文明的大國互動?圍繞這些問題,作者挖掘中西方史籍文獻,結合國內外學者的研究成果,給出了自己的理解。蒙古的征服戰爭,加速了古代東西方世界的物產流動、人口遷徙、文化傳播等方面的交流。《世界歷史上的蒙古征服》本書是近年來蒙古帝國史研究領域中的重量級新作,作者在世界史與全球史的視野下,重點描繪了由成吉思汗推動的歐亞文化交流,以及蒙古各汗國陸續崩解后,一個新的歐亞世界的產生過程。在蒙古統治者的強制推動下,東西方之間開始了互相交流的過程,在“蒙古治世”之下孕育出了嶄新的歐亞文化,從而在一定程度上使蒙古過去被視為毀滅文明世界的蠻族形象得到了修正。
易強 (美)梅天穆 ·世界史 ·35.5萬字
古典時期:孕育羅馬帝國公元前2世紀,羅馬人從意大利開始崛起。歷經三次布匿戰爭、四次馬其頓戰爭,羅馬吞并迦太基,征服希臘,逐步統一了意大利半島和波河平原,成為一個橫跨亞歐非的強大帝國,意大利成為了羅馬帝國的核心地區。中世紀:誕生文藝復興14世紀,當整個歐洲還沉浸在黑暗中世紀之時,意大利天才輩出,群星閃耀:但丁、彼得拉克、薄伽丘、達·芬奇、米開朗琪羅、拉斐爾,沖破了當時封建、保守、壓抑的神權思想。隨后這股思潮形成一場氣勢宏大、壯觀磅礴、影響歐洲的文藝復興運動。近現代:一步步走向衰落近代以來,意大利階級矛盾逐漸激化,民族情緒日益高漲,在墨索里尼的操控下,法西斯當政,帶領意大利走上了對外戰爭之路。與此同時,意大利深陷財政危機,國內通貨膨脹、物價飛漲、金融混亂、財政崩潰、債臺高筑……翻開本書,還原意大利從鼎盛到衰落的全過程。
(英)喬治·霍爾姆斯編著 ·世界史 ·24.7萬字
法國大革命是信徒的事業,很少被信徒之外的人理解,對這一事業,有人切齒痛恨,有人高歌盛贊。時至今日,它依然是一種教條,要么被人全部接受,要么被人通盤摒棄,這一切都與理性邏輯毫無瓜葛。
(法)勒龐 ·世界史 ·22.2萬字
世界歷史經歷了艱辛而漫長的發展歷程。大致分為上古期、中古期、近現代三個階段。在每個階段中,都留下了人類堅實的步伐。《世界簡史》(上卷、中卷、下卷),共分八章,內容涵蓋了從人類文明的開端,至21世紀漫長的歷史長河里的重大歷史史實,以時間為經,各國歷史為緯,縱橫開講,全方位、多角度展現世界歷史全景。本套書采用故事體,敘述生動,引人入勝。
郭方 ·世界史 ·35萬字
本書完整梳理了阿爾及利亞的歷史,涵蓋其歷史地理概貌、阿拉伯人征服之前、伊斯蘭教統治時期、法國殖民統治時期、阿爾及利亞民族解放運動及其獨立,和本·貝拉、布邁丁、沙德利、布特弗利卡時期的阿爾及利亞建設,并在書末特別論述了中國與阿爾及利亞的關系。可以說,這是一部真正意義上的阿爾及利亞通史,貫穿其古今發展,展現了一個非洲國家發展獨立的艱難歷程。
王鐵錚主編 ·世界史 ·29.7萬字
漢唐時代的百濟古國,歷史悠久,文明璀璨,與周邊世界建立了廣泛而多樣的聯系。百濟研究對于漢唐史、亞洲史,特別是中外關系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義。本書是中文學界第一部百濟史著述,內容主要包括:百濟史事擷要,即百濟基本史實及其綱目;百濟史料提要,即百濟相關典籍文獻、金石文獻解題和考古資料介紹;百濟學史述要,分國別回顧中日韓三國學者的研究成果。全書還附有百余份圖表資料。
馮立君 ·世界史 ·26萬字
本書探索了羅馬在公元前1000—前264年間的發展,以及它對意大利控制的本質。最初羅馬只是幾個新興勢力之一,后來卻實現了輝煌的統治地位,本書分析了羅馬人是為什么及如何做到這一點的。從其復雜的政府形式,到其有創新性的與其他國家交流的方式,洛馬斯展示了羅馬的獨到之處。
(英)凱瑟琳·洛馬斯 ·世界史 ·27.7萬字
“帝國”這個概念,產生于古羅馬,甚至在今天,羅馬的紀念物、文獻和制度的痕跡也可以在歐洲、近東和北非找到,有時甚至在更遠的地方。格雷格·伍爾夫講述了這個龐大的帝國是如何創建的,它是如何在危機中維持下去的,以及它是如何塑造其統治者和臣民的世界的,這是一個跨越1500年歷史的故事。羅馬歷史上的人物和事件已經成為西方文化詞典的一部分,作者對其都進行了精彩的敘述,從與迦太基的戰爭到屋大維擊敗克萊奧帕特拉獲得勝利,以及圖拉真和哈德良皇帝統治下的領土擴張高峰,到君士坦丁堡的建立和導致羅馬最終崩潰的蠻族入侵。作者探究了羅馬之所以成功并如此持久的條件,涵蓋了生態、奴隸制和宗教等不同的主題。還將羅馬與其他古代帝國以及后來的許多模仿者相比較,生動地展現了帝國最鮮明、最經久不衰的特征。正如伍爾夫表明的那樣,沒有人計劃建立一個持續約1500年的國家,然而,羅馬最終能夠在蠻族遷移、經濟崩潰以及在其境內發展起來的一系列世界宗教之間的沖突中幸存下來,而在這個過程中,看上去堅不可摧的帝國的形象和神話出現了。
(英)格雷格·伍爾夫 ·世界史 ·24.7萬字
麥克尼爾《世界史》中文版姍姍來遲,問世近50年后首次在中國出版。此次,中文版獲麥克尼爾全球獨家授權,依據第四次修訂版翻譯出版。全書收錄109張精彩圖表,附標記人類文明歷程的歷史年表,特別推薦了進一步閱讀的書目;并針對1976年之后的世界歷史與文明發生的重大事件做了全新論述,使這部名著在內容和體系上更加完善。麥克尼爾《世界史》內容包羅萬象,文字簡明流暢,是一般教科書所不及的。不管是上班族、學生教師,還是商界人士、政府官員,《世界史》都是經典可靠的世界史入門讀物。
(英)威廉·麥克尼爾 ·世界史 ·41萬字
一本書讀完埃及從文明之初至當下的漫長歷史,從7000年前人類文明的原初之時,埃及文明就已在非洲北部孕育而生,而后歷經法老時代、希臘-羅馬時代、科普特時代、伊斯蘭時代、奧斯曼時代……從來沒有哪本書以全景圖式的方式,帶領讀者縱覽埃及7000年的歷史,直到本書的出現,深刻、簡明、充滿洞見地講述了這一切。縱覽世界,沒有哪個國家的歷史能與埃及歷史的古老、豐富與多樣性相媲美。然而,由于學者們往往傾向于把埃及歷史劃分為不同的時代——史前時代、法老時代、希臘-羅馬時代、科普特時代、中世紀伊斯蘭時代、奧斯曼帝國時代和現代,所以迄今為止,很少有人把它作為一幅全景圖來研究。本書文筆行云流水、內容嚴謹可靠,以前所未有的廣度,生動地講述了關于埃及上下數千年的廣博歷史,帶領讀者穿越埃及歷史的長廊,從神秘的古埃及前王朝來到21世紀的阿拉伯埃及共和國。作者將目光投向一些核心問題,例如怎樣用整體視角來看待埃及歷史,西方又是如何通過直接接觸和學術視角來塑造埃及之主流形象的。
(埃及)杰森·湯普森 ·世界史 ·27.8萬字
本書記述了中世紀時期發生在意大利的另一場“諾曼征服”。11世紀,居住在法國的諾曼人因緣際會,來到南意大利,他們本來是雇傭兵,卻逐漸成為一股重要的政治勢力,在南意大利復雜的政局中不斷壯大,最終統一了南意大利和西西里島,在12世紀建立了西西里王國。本書以羅貝爾·吉斯卡爾和羅杰兩兄弟為中心,講述了西西里王國建立之前諾曼人的發展歷程,清晰地展現了教宗、德意志、拜占庭、倫巴第人和阿拉伯人等政治勢力與諾曼人的互動,為讀者勾勒了一幅宏大而不失詳細的歷史畫卷。
(英)約翰·朱利葉斯.諾威奇 ·世界史 ·22.6萬字
“拉丁美洲的良心”用《鏡子》映襯出世界史上的荒謬和不公。記者出身的加萊亞諾,善于從體制的邊緣發現讓人生疑的蛛絲馬跡。他從散落民間的口頭記憶中尋找受辱者的尊嚴,從被冷落在紙堆里的記錄中搜求被劫持的良知。這一次,他開始動筆書寫一部倒轉的世界史,撬動令思想窒息的體制磐石,喚起被麻痹的基本知識,恢復被蒙蔽的正常思維。六百個故事,就是六百面鏡子。謊言不攻自破,惡行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在這里面,有人看到的是驕傲,有人看到的是屈辱,有人發現了過去,有人遇見了未來。
(烏拉圭)愛德華多·加萊亞諾 ·世界史 ·22.2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