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資治通鑒》的內容以政治、軍事和民族關系為主,兼及經濟、文化和歷史人物評價,目的是通過對事關國家盛衰、民族興亡的統治階級政策的描述警示后人。《通鑒》是一部編年體的通史(《史記》為第一部紀傳體通史,《春秋》為現存最早編年體史書),按時間先后敘次史事,往往用追敘和終言的手法,說明史事的前因后果,容易使人得到系統而明晰的印象。它的內容以政治、軍事的史實為主,借以展示歷代君臣治亂、成敗、安危之跡,作為歷史的借鑒。敘述了各族人民的生活與斗爭。
司馬光編著 ·中國史 ·5.4萬字
司馬光編著 ·中國史 ·6.1萬字
司馬光編著 ·中國史 ·5萬字
司馬光編著 ·中國史 ·5.3萬字
《激蕩:晚清二十年》是對清王朝崩潰最后二十年歷史的整體性研究,對一系列重大事件做了簡要敘述和重新解讀,包括甲午戰爭、戊戌維新、義和團運動、新政改革、推翻帝制、走向共和等。本書分析了在整個中國近代化進程中晚清最后二十年的特殊性與積極意義;也讓我們認識到熟知的歷史人物和事件可能的另外一面。
馬勇 ·中國史 ·29.6萬字
李斯出身平民,卻依靠自己的努力,當上了秦帝國的宰相。李斯是個奇跡。職業生涯、宦海沉浮的一個奇跡。概括李斯的成功之道,其實很簡單,只有兩個字:選擇。人的一生,富還是貧;貴還是賤;是成功還是失敗,都來源于選擇。正確的選擇使人生步步登高,錯誤的選擇使越折騰越倒霉。什么是人生官場包賺不賠的秘訣?研究完李斯傳奇般的一生,便有答案。
程步 ·中國史 ·15.8萬字
程步用新的視角看歷史、寫歷史,寫出的《真商鞅》《真秦始皇》受到專家的關注,也受到讀者的好評,而此書用新的視角、新的史料詮釋了韓信,一層層揭示了韓信的真實面目,有別于司馬遷的敘寫和感情認同,雖是一家之言,卻不無新穎獨到之處。
程步 ·中國史 ·14.8萬字
程步用新的視角看歷史、寫歷史,寫出的《真商鞅》《真秦始皇》受到專家的關注,也受到讀者的好評,而此書用新的視角、新的史料詮釋了項羽,一層層揭示了項羽的真實面目,有別于司馬遷的敘寫和感情認同,雖是一家之言,卻不無新穎獨到之處。
程步 ·中國史 ·17萬字
全書依先秦、兩漢、魏晉南北朝、唐代、宋元、清代六個時期,闡述歷代重要史學名著包括“四史”、“三通”及史評等等,除介紹編著者生平、成書經過、內容體例及史學評價外,并旁及多種相關的典籍,或作為補充,或加以比較,務求能把中國古代史學的概略面貌,有條理地展示出來。論述內容力求繁簡得當,同時盡量參考新近的研究成果。重要項目用表解說明,每章均有注釋,搭配史籍經典精選文段閱讀,書末附參考書目,可以作為進一步閱讀的線索。
周佳榮 ·中國史 ·9.5萬字
本書以曾退出歷史舞臺、沉寂長達八十年又再次興起的中華文化經典誦讀活動為研究對象,以資源動員理論為研究視角,探討經典誦讀興起的社會動員機制。中華文化經典誦讀活動興起的物質資源是如何被動員的?成員資源是如何被動員的?話語資源又是如何被動員的?本書作者通過近一年的田野調查,借助資源動員理論的三個研究維度,逐一揭示出社會精英人士積極動員中華文化經典誦讀活動的三類主要資源的過程和機制,并進一步揭示出這一文化現象興起的社會轉型、中華民族復興、深厚傳統文化底蘊等深層次的背景因素。
石大建 ·中國史 ·13.3萬字
《清史論叢》由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主辦,是一本面向海內外的清史研究學術論文集刊,創辦于1979年。本集刊在海內外有廣泛影響,頗受學術界的重視,潛心研究、學風嚴謹、把握學術前沿是其重要特色。書中所收文章,既有清代考辨歷史的研究文章,也有涉及清代學術史論的研究文章;既收錄有關清代傳統文化的博學鴻詞科研究,也收錄對清代地方中西文化交流研究的文章。
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史研究所清史研究室 ·中國史 ·22.5萬字
作者化身為民國報人,在文字構成的舊世界老中里穿行報道,帶領讀者穿越回1912年,見證民國元年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等方面的諸多細節。相比于1911年辛亥革命的轟轟烈烈,1912年著實是平凡又令人焦慮的年份:科技全無進步,社會更加混亂,經濟乏善可陳,學術亦少創新。然而,破敗之下,整個社會的精神生活卻經歷著天翻地覆的變化,一切都充滿著無限的可能。作者用文字重現了1912年的中國與世界,描繪了一幅完整生動、極具煙火氣的社會圖景。
楊早 ·中國史 ·15萬字
為什么現代人對明朝興趣這么大?為什么明朝受到小說家和影視劇的追捧?為什么有評論說“明朝是中國繼漢、唐之后的盛世”?為什么明朝的皇帝幾乎沒有一個名聲好的?為什么明朝會出現宦官當道、太監專權?在中國歷史上,明朝究竟是怎樣的獨特存在?……為了讓廣大讀者更系統、更全面地了解明朝的歷史,我們編纂了這部《大明王朝三百年》。本書匯集了吳晗先生多部關于明史研究的作品及文章,比如《明史簡述》《朱元璋傳》《胡惟庸黨案考》《明成祖生母考》等,并對書的內容進行了重新編排和整理,內容涵蓋明朝的政治、軍事、制度、經濟、外交、社會生活、著名人物等,全視角解讀了大明王朝近三百年的歷史,深度剖析了大明王朝興衰背后的歷史邏輯。為便于大家閱讀,此次出版對作品中涉及的古籍引文進行了嚴謹的校勘工作,并對一些生僻字、詞進行了注解,力爭將大師作品更完美地呈現在讀者面前。
吳晗 ·中國史 ·24.8萬字
東西兩晉,中國歷史上黑暗又耀眼的時代。這里有最美貌的男人,最率性的女子,生兒子最多的皇帝,殺皇帝最多的牛人,有史上最狂放、最讓人神往的名士,更有最自由也最壓抑的風氣。“明鏡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作者以兩晉時期的人物為主線,嚴肅考據,梳理歷史脈絡,探究事件因果,打造讓人一看就懂,拿得起放不下的兩晉歷史!
舊時艷陽 ·中國史 ·44.2萬字
《太平天國及晚清社會研究》系民政部批準成立的全國性一級學會—中國太平天國史研究會主辦的學術專刊。本刊主要刊載關于太平天國及晚清時期(1840~1911)相關史實與理論的研究文章,宗旨在于保持嚴謹扎實的學術風格,以客觀、理性的研究理念拓展太平天國及晚清史研究的廣度與深度。本輯共收錄文章14篇,分為“太平天國史研究”“晚清社會史研究”“讀史札記”“史料選輯”四部分。
朱慶葆主編 ·中國史 ·17.4萬字
本書集中反映國內2020年清史研究的發展趨勢。所收論文均為已發表的學術論文,作者來自中國歷史研究院、中國人民大學、中央民族大學等不同單位。這些論文意在論證清朝的“中國性”,回答歷史上“什么是中國”“中國概念何以成為”等問題,證明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大一統的多民族國家,批駁了以美國“新清史”為首的“中國歷史上少數民族統治的王朝不是中國”“長城線以北不是中國”等錯誤觀點。
周群主編 吳四伍 呂文利 董欣潔 魚宏亮 廖熹晨副主編 ·中國史 ·43.9萬字
中國本土萌生的社會文化史從1988年至2018年走過了三十年的歷程。本書是對2015年至2018年四年間其發展狀態的一個關注,主要視點仍然聚焦于理論與方法、書序與書評、學術綜述等三個部分。中國社會文化史的學術視野、路向和學術志趣多種多樣,而中國本土萌生的社會文化史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希望這一部分的努力與前行,能為中國社會文化史的整體發展做出貢獻。
梁景和主編 ·中國史 ·29.3萬字
本書采用編年體裁,記述了自1905年至1915年中華民國歷史時期的重要史事,為民國史研究提供了一部可供查考的參考資料。本書所記內容,不僅包括政治、軍事、外交,還涉及經濟、文化,甚至天災地變;不僅包括統治階級及其政權的活動,還涉及人民的革命斗爭和自發反抗;世界大事,與我國相關者也適當列條,內容充實,包容量大,為民國史研究提供了一部可供查考的參考資料。
李新總主編 韓信夫 姜克夫主編 ·中國史 ·46.1萬字
由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史研究室主持撰寫的《民國史人物傳》,與《中華民國史》配套,更名為《中華民國史·人物傳》。本書選取自1905年同盟會成立至1949年中華民國結束,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科技等領域的代表人物一千余人,編撰各傳。該部以人為目,廣泛搜集傳主生平資料,傳主事跡以客觀敘述為主,力求史實準確,評斷公允,文字精練,真實可信,足以傳諸后世。
李新總主編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民國史研究室 ·中國史 ·56萬字
本書采用編年體裁,記述了自1916年至1921年中華民國歷史時期的重要史事,為民國史研究提供了一部可供查考的參考資料。本書所記內容,不僅包括政治、軍事、外交,還涉及經濟、文化,甚至天災地變;不僅包括統治階級及其政權的活動,還涉及人民的革命斗爭和自發反抗;世界大事,與我國相關者也適當列條,內容充實,包容量大,為民國史研究提供了一部可供查考的參考資料。
李新總主編 韓信夫 姜克夫主編 ·中國史 ·50.3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