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發現邊疆:華西邊疆研究學會研究
會員

1922年3月,以美國學者莫爾思為首的12位西方學者在成都華西協合大學成立了華西邊疆研究學會。學會以研究華西(四川、云南、貴州、西藏、甘肅等)政治、人文、風俗、環境以及對當地民眾影響為目標,計劃通過調查、出借設備、舉行講座、發表論文、出版刊物等方法來促進研究。后來有英、美、加、法、德、中、澳等國學者加入,會員一度達540多人。中國學者自1930年加入,至1950年時,先后有120人參加。40年代中國學者逐漸成為華西研究的主力。學會是中國近代第一個以華西邊疆為宗旨的國際學術研究機構,在中國近代學術史上占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在中國邊疆研究中也占有重要地位,是由個人為主研究方式向著專門化學術機構研究行為轉化的重要標志。本項目首次對華西邊疆研究學會本身做全面系統的基礎研究,將彌補學界有關學會本身研究無學術專著的空白。不僅糾正了1950年以后視學會為“反動的西方學術機關”的提法,以學會檔案及出版文獻為依據對學會進行重新評估,更將學會置于全球政學、政教語境中討論其創辦及發展,綜合評價學會歷史作用、價值、貢獻及影響,乃至在中國近代學術史、中國近代邊疆史、國際漢學史、中西文化交流史、華西基督教傳播史上的重要地位。

周蜀蓉 ·中國史 ·22.1萬字

英美記者眼中的延安
會員

延安十三年(1935—1948)是中國共產黨帶領中國人民取得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勝利的重要階段,也是中共從非執政地位走向執政黨、從延安走向世界的重要時期。在中國革命取得勝利的過程中,許多國際友人給予中國共產黨人很大的支持和幫助,他們來自世界各地,有英、法、美、蘇、朝鮮、奧地利、印度、德國,甚至日本等國的友人,他們不僅打破了國民黨對共產黨的污蔑之詞,看到了中共在邊區的民主治理贏得廣大民眾的真誠擁護,而且向世界展示了中國共產黨人精明能干、品德高尚、官兵平等、無私奉獻、為國家和人民利益而奮斗的高大形象。他們見證了中國抗日戰爭走向勝利的進程,更見證了中國共產黨人成長壯大走向世界的歷史進程。本書以1935—1948年來延安的英美記者群體為主要研究對象,按照時間順序對來延安的33位記者情況進行全面研究。全書分為上、中、下三個篇章:作者在搜集整理資料的基礎上,盡量對來延安的每一位記者的生平、到訪的緣由、在延安的活動、與中共領導人的談話內容、延安之行的感受及意義進行一個總體梳理。(資料所限個別記者情況只能做簡單介紹)通過書寫英美記者的“延安故事”,彰顯他們對中國革命的重要貢獻和歷史意義。

趙紅編著 ·中國史 ·25.1萬字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福州市| 台南市| 四平市| 马边| 嫩江县| 开封县| 乡城县| 永靖县| 庆城县| 德昌县| 台北县| 鄂伦春自治旗| 威信县| 巍山| 基隆市| 游戏| 理塘县| 南昌市| 交口县| 行唐县| 扎囊县| 德州市| 南汇区| 都安| 侯马市| 沿河| 奉节县| 永胜县| 汝城县| 古田县| 阿拉善盟| 乐清市| 延安市| 孝义市| 民县| 遂溪县| 米泉市| 孙吴县| 黄梅县| 高青县| 防城港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