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歷史學家樓勁,深刻解析中古政治史、制度史、思想史的經典問題,以歷史時期實際存在的論題為中心展開研究,讓問題回到而不是抽離其所處的歷史場景;超越標簽化的定位、否定和批判,深入省思王朝體制的基礎、構成、作用、地位及其不同階段的思想內涵和演變進程。本書從中國古代政治現象的前因后果和發展過程觀察相關的制度框架、實施狀態,從制度舉措及其施用之況觀察相應的政治內涵和思想動向,是作者近十余年所撰中古政治、制度與思想文化重要論文的菁華。
樓勁 ·史學理論 ·50.2萬字
本書對隋前孟學史展開系統研究,分為“戰國孟學史”、“秦漢孟學史”、“魏晉南北朝孟學史”三編,共十五章。戰國孟學分析了孟子后學、荀子、韓非和《呂氏春秋》對孟子的批判,考察孟學的發端過程;秦漢孟學分析了陸賈、董仲舒、楊雄等諸子對孟子的接受,分析了司馬遷、班固等史學家對孟子的接受,分析了韓嬰、鄭玄、趙岐等經學家對孟子的接受,考察孟學的初興過程;魏晉南北朝孟學分析了曹魏時期、西晉、東晉以及南北朝有關士人對孟子思想的因革,考察孟學的發展過程。分析各個時代對孟子天道觀、心性論、仁政觀等思想的繼承與發展,評述孟子學說在每個接受者身上以及每個階段的傳承與改造情況,客觀還原孟學在當時的存在狀況。研究還概括了孟學在各個階段的發展過程和特點,分析了孟子在不同時期的地位演變以及對社會觀念的影響。
高正偉 ·史學理論 ·50.6萬字
《中國社會史》本書是呂思勉先生史學論著之一。全書以農工商業、財產、錢幣等十八個講題為經,以時間為緯,對我國歷史上重要的社會經濟制度等作了深入而系統概括的論述,歷來是學習和研究中國古代典章制度的重要參考專著。
呂思勉 ·史學理論 ·53.1萬字
唐詩中存在大量絲綢之路研究的資料,絲綢之路綠洲路、草原路、海上絲綢之路、南方絲綢之路都在唐詩中有著形象而生動的表現。本書研究的重點是把唐詩作為史料,探討唐代絲綢之路盛衰在唐詩中的反映,同時也揭示絲綢之路和中外交流的發展對唐詩繁榮起到的推動作用。本書展現了唐詩畫卷中的絲路起點城市長安,絲綢之路之隴右道、河西道、西域南道和北道、草原路、吐谷渾之路、唐蕃古道,南方絲綢之路之安南道、五尺道、靈關道和滇緬道,海上絲綢之路的壯麗圖景。唐詩見證了絲綢之路各條路線的盛衰變化,從唐詩描寫中可以感觸唐人豐富復雜的情感心態。
石云濤 ·史學理論 ·71.8萬字
倉修良教授在中國史學史及方志學方面貢獻卓著,其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古代史學史》是該領域的扛鼎之作,《方志學通論》也代表了該方面最杰出的論著。在中華書局出版的《學林春秋》臚列現當代最重要的幾十位文史學者中,他亦列入其中。為總結他在史學史及方志學方面的成績,以史志為主題,由浙大歷史系青年學者鮑永軍教授遴選倉先生一生最重要的論文,包括前言、中國史學史、方志學、譜諜學、序言書評、學術年表等內容。
倉修良 ·史學理論 ·63.9萬字
雷家驥先生的《中國古代史學觀念史》一書是中國古代史學史研究的權威著作,本書對中國古代史學觀念的產生發展做了詳細論述,對史學觀念的演變進行了深入分析。全書立論專精深刻,擅分析,精于掌握史家及其作品的深層內涵,故能讀前人所讀之書,發前人所未發之論。其書對于魏晉學者、史家所言所行的動機分析,在中古資料并不算豐富的情況之下,成果可謂卓越。書之序論即提出“推言以見思論學”之法,文詞亦處處顯示出他對于當時有所自許的學者們種種努力的肯定,強調“君子言行一致”之學者風范。論述之中亦可見其書所顯露出來中國傳統士人的風骨。是中國史學史研究不可多得之作。
雷家驥 ·史學理論 ·64.1萬字
作者將歷史上有影響力的重大事件、歷史人物,以串珠子的方法,重新組織語言,以現代視角講述故事,再加上個人的評注。該書秉承中國傳統史家治史精神,以“獨辟歷史的蹊徑,還原歷史的真相,探微歷史的原力,把握歷史的脈博”為終極目標,以現代軍人的視角,對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加以論述。作者在編著過程中,注重通過大量的史料挖掘還原歷史的真相,大力贊美和倡導中華民族的正直、勇敢、血性、尚武的精神,傳遞正能量。
徐兵博 ·史學理論 ·70.1萬字
拂去歷史的塵埃,解密遺落的檔案。芳香的書頁里,有修身的“青云梯”,有齊家的“規矩”,有治國的“利器”,有平天下的“他山之石“。踵武前賢,敦勉后學,思想在路上……這部《唐浩明評點曾國藩家書》,系唐浩明從曾氏存世千余封家書中精選三百多封加以評述議論。從曾氏的家世學養、人脈關系及時代背景等方面入手,闡發信里信外諸多令人感興趣的話題,試圖與讀者一道,深入一個人物的心靈世界、破譯一個家族崛起的密碼,探求一個民族文化的底蘊。
唐浩明 ·史學理論 ·53.1萬字
拂去歷史的塵埃,解密遺落的檔案。芳香的書頁里,有修身的“青云梯”,有齊家的“規矩”,有治國的“利器”,有平天下的“他山之石“。踵武前賢,敦勉后學,思想在路上……本書從處世哲學、持家養生、修養之道、做人哲學幾個方面分類,并進行了詳細的注釋、翻譯、評析。在介紹曾氏家訓內容的同時,重點引導今人借鑒吸取有益成分。這一部曾氏語錄,既有掀天揭地的軍國大事,也有木頭竹屑的零碎小事;既可以看到曾國藩如何修身,也可以看到他如何辦事;既可以看他如何從湘鄉農家子弟成為異材,又可以見證相對魯鈍笨拙的他,如何超越當時的各個天才,成為晚清第一重臣。
唐浩明 ·史學理論 ·59.8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