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是一種陸續出版的歷史文化讀物,它以記述一個小人物生死與檔案的文字,以今天的視角來追懷與審視過去,并為當下的生存與未來的發展提供一種參照。我們需要溫故,是因為我們的健忘,從溫故中而知新則是我們溫故的目的。從《溫故》中,細心的讀者都能感悟到我們到底需要怎樣的溫故。
劉瑞琳主編 ·隨筆 ·12.7萬字
《溫故》是一種陸續出版的歷史文化讀物。《溫故》以今天的視角來追憶與審視過去,并為當下的生存與未來的發展提供一種參照。所謂“溫故而知新”。《溫故》的內容大體包括以下三方面:1.對人類以往生存狀態的追懷;2.以歷史的審視與反思;3.對歷史文化遺跡與遺留文本的重溫。
人類始終生活在歷史的投影里。這投影,既非上帝的恩賜,也不是什么神做的手腳,而是源自人類將自己與動物區分開來的那個重要特征——記憶。歷史的投影有過遠有近,遠的如原始祖先邁向文明渺然足跡,所的如昨天剛剛發生的事情。時間之流,不舍晝夜,不僅把已經發生的,而且終將把正在發生的以及行將發生的一切,都裹挾而去,統統融入歷史的投影。最早意識到這投影價值的,不是別人,正是我們的至圣先師孔夫子,他老人家一句“溫故而知新”,雖平白如話,卻如醍醐灌頂。歷史既是人類活動的歸宿,更是面向未來的智慧之源。談到歷史與現實的關系,英國作家奧威爾的表述則更加直截了當,他說:誰掌握了歷史,誰就掌握了現在。
劉瑞琳主編 ·隨筆 ·12.6萬字
跟隨古代“三大旅行家”的足跡尋訪古今變遷。第一位旅行家是孔子,第二是秦始皇,第三是漢武帝;孔子是宦游的代表,秦皇、漢武是巡狩的代表。
李零 ·隨筆 ·12.6萬字
蘇東坡曠達,王安石執拗,李清照俠氣,陸游特立獨行,他們那樣灑脫,讓人都忘記了他們也曾遭受過生活的暴擊:蘇東坡一生三次被貶,黃州、惠州、儋州,直到六十五歲才被赦免;王安石推行新法被親信背叛,被誣告謀反;李清照被“渣男”欺騙、家暴;陸游因擋了權臣秦檜之孫的狀元路,被取消殿試資格,名落孫山……時運不濟,但接受現實可不是他們的風格。蘇東坡將每一個流放地變成自己的世外桃源;王安石為了變革理想,敢在皇帝面前抗辯;李清照寧可面對世俗嘲罵與牢獄之災,也要尋回自由身;陸游上下求索,積極尋求趕往前線的每一次機會……翻開本書,擁有“蘇東坡們”直面生活的勇氣!
王這么 ·隨筆 ·12.6萬字
劉瑞琳主編 ·隨筆 ·12.5萬字
歷史是什么?歷史是一桌香噴噴的大餐,吃了它,人就變得成熟了。本書是作者為這桌大餐盡心盡力又勉為其難做成的一道小菜,用的原料是挑選的一些南陽的舊聞軼事,和有關這些舊聞軼事的圖片。就像一小碟指頭肚大小的豆腐塊拌了小磨香油,又摻了些綠瑩瑩的香萊葉,也許不能填飽肚子,但歷史的微量元素還是有的,色香味也誘人,您不妨嘗嘗。
殷德杰 ·隨筆 ·12.5萬字
劉瑞琳主編 ·隨筆 ·12.4萬字
8世紀,英國貴族子女在走上社交場前,會與他們的家庭教師共同前往意大利學習古典文學作為教育的最后一環——這就是大游學(GrandTour)的熱潮。這不僅是貴族的習俗,更在后期被制度化,游學的出發地和目的地每次都相同。這種行為有人稱贊、有人諷刺,當法國大革命爆發,大游學被迫中斷,這些貴族子女轉而在英國國內的湖區之間旅行。他們拿著旅游指南,通過欣賞風景來磨練自己的審美意識。馬車的普及導致了徒步旅行的熱潮,人們被鼓勵“自己走路,加深他們的詩意想象”,而旅行游記的出現讓平民對旅行更加憧憬。舊封建主義在旅行游記中被一種充滿熱情的冒險精神所取代,其結果是包括華茲華斯在內的世界著名浪漫主義英國詩人接連不斷地出現。
(日)中島俊郎 ·隨筆 ·12.3萬字
本書講述了晚清、民國時期的一些名人軼事,評述了一些社會現象,對讀者了解中國近代史很有幫助。
張鳴 ·隨筆 ·12.3萬字
本書特別提到思想的重要性,“大一統”是古代的世界概念,中國叫“天下”。中國是一個文明漩渦,既有輻輳,也有輻射,雪球越滾越大,形成了“大一統”。
李零 ·隨筆 ·12.3萬字
本書記錄了八位畢業于靜宜女中的優秀學子的人生故事。她們是執著于信念的王佩英、生物化學家王克勤、老魯藝任均、藝術家孫維世、從小投身革命的席佩蘭(李野)、臺灣女作家郭晉秀、電影表演藝術家趙抒音和南丁格爾獎獲得者吳靜芳。作為靜宜人的驕傲,她們身上無時無刻不體現著新女性難能可貴的社會責任和擔當。在靜宜女中所受的教育是她們排除萬難、奮力前行的潛在動力。通過平凡而充實的人生,她們將靜宜精神代代相傳。
徐玲編著 ·隨筆 ·12.2萬字
《拉鐵摩爾與邊疆中國》一書所收文章包括以拉鐵摩爾的生平經歷為縱線的階段性研究,主要集中在20世紀的上半葉其在中國的邊疆考察和其著作在中國的傳播。更為重要而集中的討論則在于跨越歷史學、民族學、地理學等學科的邊疆理論、區域史、比較史、中國學等方面。
唐曉峰 姚大力等 ·隨筆 ·12.1萬字
本書是著名太平天國史研究專家、中國歷史研究院歷史理論研究所研究員夏春濤先生的學術隨筆集,主要內容包括回憶恩師、太平天國研究、海外漢學評論和近期學習感想等幾部分,觀點新穎,態度中正,娓娓道來,引人入勝。本書具有一定的學術價值和市場價值。
夏春濤 ·隨筆 ·11.9萬字
健民,即張健民,曾任山西省政協副秘書長。張健民留下12本賬本,時間跨度為從1950年代到1990年代的40余年。《健民的賬本——1952~1993,一位老共產黨員的數字人生》對張健民41年生活賬的進行了細致的研究與爬梳。解析出賬本中蘊含的豐富時代信息,既是一部個人生活史,亦有較高的社會史和經濟史的價值。
劉濤 張宏偉 ·隨筆 ·11.9萬字
書中精選了中國歷史上幾十個俠義人物,這些英雄或路見不平拔刀相助,或扶危濟困,深得百姓愛戴,或抗擊外敵,保一方平安。他們的事跡或在正史中單獨立傳,或散見于各種野史之中。本書將他們的故事,重新挖掘整理,并做了符合現代人觀點的點評,極富可讀性,讓讀者可以在閱讀的同時,體會到中華民族骨子里的那股英雄氣,在當下馳騁縱橫。
尹劍翔 ·隨筆 ·11.8萬字
《溫故》是歷史文化讀物。它以今天的視角來追懷與審視過去,并為當下的生存與未來的發展提供一種參照。這就是所謂的“溫故而知新”。本書大體上包括以下三方面內容:(1)對人類以往生存狀態的追懷;(2)對歷史的審視與反思;(3)對歷史文化遺跡與遺留文本的重溫。
劉瑞琳主編 ·隨筆 ·11.8萬字
奔書既是山川考察記,也是家鄉考古學。中國人極重視“老家”,尋根問祖也要有從紙上到地上的功夫。
李零 ·隨筆 ·11.8萬字
本書收錄作者近年寫就的學術隨筆和書評十余篇。作者描摹人物,摭拾故事,展現了民國初年歷史舞臺上的新聲與舊響。本書通過民族主義、革命、復辟、新文化、五四運動、讀經爭論、私塾改良等話題來切入與討論,希望能由這些斷面來看待“花落春仍在”的中國近代史,進而體味走入現代后中國人的希望與失望,痛苦與幸福,得到與失去。
瞿駿 ·隨筆 ·11.7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