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書中精選了中國歷史上幾十個俠義人物,這些英雄或路見不平拔刀相助,或扶危濟困,深得百姓愛戴,或抗擊外敵,保一方平安。他們的事跡或在正史中單獨立傳,或散見于各種野史之中。本書將他們的故事,重新挖掘整理,并做了符合現代人觀點的點評,極富可讀性,讓讀者可以在閱讀的同時,體會到中華民族骨子里的那股英雄氣,在當下馳騁縱橫。
尹劍翔 ·隨筆 ·11.8萬字
破解史上最值得玩味的100個酒局。酒局是陰謀四伏的人性的斗爭舞臺,是人最高生存智慧的展示場所。《做東》是第一本最全面剖析歷史上最值得玩味的100個酒局的書。物質和科技再發達,人性則萬世不變,《做東》中作者結合歷史和當下社會的人與事兒,展示了政治圈、商圈、文化圈和一般世道下不同人的生存哲學。其中的100個酒局一個比一個精彩,100個段子,一個比一個意味深長,100種人生哲學一個比一個現實和殘酷。《做東》承襲了作者《段子》一書以“最藝術”還原“最生活”的風格,語言幽默犀利,思想深刻,但知識更加廣闊,觀點更加獨到、視界更加開闊,作者講故事的技能也更加酣暢淋漓。《做東》讓大家在讀別人的時候,想到自己,讀歷史的時候,想到今天或者未來。
滕征輝 ·隨筆 ·13.3萬字
歷史是什么?歷史是一桌香噴噴的大餐,吃了它,人就變得成熟了。本書是作者為這桌大餐盡心盡力又勉為其難做成的一道小菜,用的原料是挑選的一些南陽的舊聞軼事,和有關這些舊聞軼事的圖片。就像一小碟指頭肚大小的豆腐塊拌了小磨香油,又摻了些綠瑩瑩的香萊葉,也許不能填飽肚子,但歷史的微量元素還是有的,色香味也誘人,您不妨嘗嘗。
殷德杰 ·隨筆 ·7.7萬字
錢穆學識廣博,涉獵極廣——史學與史學史、哲學及思想史、文化學與文化史、政治學與制度史等,可稱是百科全書式的學者,為傳統國學中的“通儒之學”。所以,有人把他稱為“我國最后一位國學大師”“最后一位讀書人”。
王艷明編著 ·隨筆 ·10.9萬字
《歷史的鏡子》是我國著名歷史學家吳晗的代表作品之一。作者從先秦到晚清的歷史長河中,擷取或奇人,或軼事,娓娓道來,也或者品評忠臣名將,暢談才子佳人,縱論社會現象,文字灑脫,態度嚴謹,內蘊深刻,異彩紛呈,讓人讀來賞心悅目,又回味無窮,盡窺塑造出中國悠久歷史文化的思想根基。
吳晗 ·隨筆 ·14.8萬字
《故宮的古物之美2》是祝勇繼《故宮的古物之美》之后推出的又一部“故宮美文”。它不是一部藝術史的學術著作,而是一場精神上的尋根之旅。它或許會讓我們知道這些古代藝術品是怎樣出生,又在經歷了怎樣在的坎坷之后抵達我們的面前。面對那些久遠的墨跡,你我都會怦然心動。除了感嘆古代藝術家的驚人技法,心里還會聯想到那些紙頁背后的故事,浮現出那些在紫禁城出現過又消失掉的人與事。
祝勇 ·隨筆 ·10.3萬字
本書是穆濤和賈平凹的聯合作品,穆行文,賈作畫。穆濤先生從對中國傳統文化的關懷出發,用平實親切的語言講述精彩有料的歷史知識,闡釋中國文化意蘊,觀古照今,縱橫議論,對漢字、政治、經濟、物候、讀書乃至人生百態多有犀利之語。賈平凹先生以畫代筆,用富含深意和隱喻的畫作向讀者傳達詼諧趣味。從容流動的生活心法:“一杯水藏在哪里才得以保全?要收藏進河流里。”古人文俗的趣味開解:“每個漢字,都是一位高深厚道的長者,樸素安詳的后面,一肚子的歷史煙云。”縱橫開闊的歷史關懷:“中國古人一大貢獻,是以春秋命名國家史書,把天文、地理、人間滄桑事態相互參照起來看世界。”
穆濤著 賈平凹繪 ·隨筆 ·8.2萬字
本書是中山大學歷史系資深教授蔡鴻生教授多年有關史學主題的雜文集。書中包括蔡先生治學的經驗之談,也包括他對陳寅恪、岑仲勉諸先生史學成就的歸納與總結以及對史學系學生如何進行研究也提出了自己的見解。全書各篇文字均較為精煉,有很好的可讀性。蔡鴻生先生從陳寅恪先生在中山大學歷史系學習,其治學理路深得陳先生影響。書中多篇文字涉及其對陳先生為人、治學的回憶,對陳先生的主要研究成果也有精到概括。
蔡鴻生 ·隨筆 ·11萬字
鐵門關究竟在何處?《魯拜集》、撒馬爾罕紙和怛邏斯戰俘之間有怎樣的聯系?椰棗為何被稱為“千年棗”?復活節島的森林為何消失?……羅新的旅途總是與這些問題緊密相關。這本書包含十篇文章,記錄了歷史學家羅新近年來在世界各地的考察和旅行,既有大量豐沛的感性細節,又有新鮮銳利的學術思考。它們見證了旅行者和歷史學者身份的重疊與交融。
羅新 ·隨筆 ·12.9萬字
植物有撫慰人心的功效,從我們的陽臺、城市的人行街道上便可以看出現代公民對這一點均深以為意。如今,綠色生命重新取回了它們的權利,為了滿足一種渴望,也是為了找回失去的情感。很多人贊美過草的神奇力量。從盧克萊修到彼特拉克,從龍沙到喬治·桑,從拉馬丁到勒內·夏爾……在這本書中,作者梳理了文藝巨匠們對各種狀態的草的致敬:從一株到一叢,從瘋長到衰敗。這讓我們得以再次感受到那些熟悉的悸動:孩童在草坪上翻滾的快樂,餐后在草地上小憩的愜意,牧草被切開時的清新氣息,草叢里自然王國的熱鬧,還有那以天為蓋、以草為席的激情,直到最后墓園中綠草所帶來的平靜。作者從歷史學家的角度總結了以“草”為主題的文字片段,帶領我們踏上一次綠意蔥郁、感情豐沛的漫步。這本書詩意而治愈,充滿細膩的感受和思索,為都市中忙碌的讀者帶去自然的呼喚。
(法)阿蘭·科爾班 ·隨筆 ·11.4萬字
關于近代文化名人,后世多有夸大失真之傳,作者譚伯牛身為考據型歷史學者,查找多處史料,為讀者還原了文人大家真實的一面。拒絕以訛傳訛的臆想,理性觀察時代的愛恨情仇。以平視化視角講述文化名家在愛情中的恩怨情仇和悲歡離合。
譚伯牛 ·隨筆 ·14.4萬字
《歷史的微聲》主要收入歷史學家王笛在西方發表的英文書評,其中大部分文章是首次翻譯成中文出版。研究民眾最大的困難是找到他們的聲音,因為在歷史上大多數民眾的聲音消失了或被遺忘了。歷史學家為民眾寫史,必須找到他們的真實聲音。正史中沒記載,但他們仍然在歷史上留下微弱聲音,有待于歷史學家從各種文獻甚至文學中,以各種方法,尋找民眾在歷史上的蹤跡。過去的歷史寫作,集中在帝王將相、政治人物、知識精英等,只見到他們在歷史舞臺上縱橫馳騁,而推動歷史發展前進的廣大民眾卻基本上消失了。找到歷史的微聲,就變得十分重要。本書共五部分。
王笛 ·隨筆 ·18.5萬字
《何談風雅》是著名作家陳歆耕全新歷史文化隨筆集,在作家嚴謹而又靈動搖曳的筆墨下,歷史的血管中翻卷起壯闊的“驚濤駭浪”。書中選用了上海美術學院有名畫家蘇金成的18幅水墨畫,增加了閱讀的趣味性。本書是作者繼《美人如玉劍如虹》之后推出的一組歷史文化隨筆。以北宋元祐年間一場高端的文人雅聚——“西園雅集”為開端,柳永、蘇軾、黃庭堅、宋徽宗、王詵、龔自珍等歷史人物紛紛登場,在作者嚴謹而又靈動搖曳的筆墨下,歷史的血管中翻卷起壯闊的“驚濤駭浪”。其文風一如以往,敏銳鮮活,幽默詼諧,直陳時弊,痛快淋漓;話語雖不離文學和文化現象,但文字后卻蘊藏更為深廣的憂思。史實與史識兼融,反思與吟詠并舉,人物與事件疊現。
陳歆耕 ·隨筆 ·12.7萬字
本書講述了那些不為人知的瑣碎歷史片段,可以讓今天的人頓悟。對歷史感興趣的讀者來說,對于想搜集歷史另類素材的創作者來說,本套書值得收藏。歷史往往為一些個人的、偶然的、甚至不起眼的情狀所左右。近代中國百十年間,社會的跌宕,思潮的流變,任務的命運變幻,皆遠甚于前。本書以《世說新語》類似的體裁,摘取此非常時期的一些鮮為人知的歷史片段、人物掌故,力圖以故紙堆里的邊角料還原出歷史的原貌,從細枝末節里窺探出事件的真相。《非常言》分為史景、國事、武運、軍事、革命、將帥、世道、愛憎、廉恥、詼諧等15篇,力求從細枝末節里窺探、還原歷史,是難得的筆記體佳作。
李異鳴 ·隨筆 ·13.8萬字
本書是著名太平天國史研究專家、中國歷史研究院歷史理論研究所研究員夏春濤先生的學術隨筆集,主要內容包括回憶恩師、太平天國研究、海外漢學評論和近期學習感想等幾部分,觀點新穎,態度中正,娓娓道來,引人入勝。本書具有一定的學術價值和市場價值。
夏春濤 ·隨筆 ·11.9萬字
春秋戰國是中國歷史上一段大分裂時期,也是軍事、科技、外交、思想、人才、最為活躍的時期,在這段五百多年的動蕩時期中,各個諸侯國無論規模大小,都在極力地施展一切手段,以圖在這個亂世中謀得一席之地。本書以故事形式和歷史分析相結合,為你盤點那些曾經在春秋戰國時期一度稱霸卻又最后走向衰亡的國家,為你揭示那段不為人知的有關歷史興亡的秘密……
沈賢亭 ·隨筆 ·8.8萬字
中國歷史上的二代權力更替或多或少會發生一些“翻車”事故。它們或導致王朝直接覆滅,或影響了后代的歷史走向和格局。是這些二代統治者太傻或是過于精明,還是他們的一代沒有把后事安排好呢?又或是這背后有著不能說的秘密?本書挑選了幾個二代權力更替的典型,并以故事為主、論述為輔的形式,為你揭開二代權力更替為何總是“翻車”之謎……
沈賢亭 ·隨筆 ·9.1萬字
歷史上一群開國功臣,卻意外擁有慘死的共同命運。商鞅被車裂、李斯被腰斬、藍玉被扒皮……究竟為何他們會走向這樣的結局,本書為你揭秘開國功臣們的兔死狗烹。他們都有同一個身份:幫助君王定鼎江山的開國功臣。他們也都有同樣的命運:死得很慘!若論死法,商鞅第一個舉手:我可是被車裂的!李斯不服:我可是被腰斬的!韓信說:悔不聽當年蒯通的計謀啊!劉文靜說:古人說高鳥盡,良弓藏,看來此言不虛啊!文種淡定地說:我就說嘛,以后的歷史若是講到忠臣的結局,必然會拿我的下場當比喻!究竟為何他們會走向這樣的結局,本書為你揭秘!
本書是“日知文叢”之一,本書的主要內容是上海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學者程念祺在從事史學研究過程中的一些論史學術隨筆,共四十余篇,內容豐富,凝聚了作者多年來研究歷史的心得體會。作者從古代政治制度和經濟狀況出發探討了先秦至宋明時期的諸多歷史問題,材料詳實,時有創見。評述歷史事件之余,作者始終致力于挖掘它們對今人生活的參考意義,力求以史為鑒,看清興替得失。文筆簡練幽默,通俗易懂。是一本兼具學術性與可讀性的作品。
程念祺 ·隨筆 ·9.1萬字
歷史往往為一些個人的、偶爾的、甚至不起眼的情狀所左右。近代中國百十年間,思潮的流變,人物的命運變幻,皆遠甚于前。本書以《世說新語》類似的體裁,摘取此非常時期各色人物的言行舉止、思想碎片,通過細節顯現出人性真實的一面,將真實還原于歷史。全書共分為學道、秉正、專致、忠貞、修身、骨氣、豪邁、摯誼、情深等二十三篇。
李異鳴 ·隨筆 ·13.3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