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中國的男人和女人》展現了不同時代的中國男女風貌。本書從兩個性別角色入手,先對文學作品中的典型人物進行分析,再到兩者現實的社會表現,進一步考察兩者關系的社會歷史演變。本著實證精神,這種考察并沒有止步于某個特定歷史時期的道德邊緣,而是呈現了兩性關系的完整圖景,其內容有助于人們尋求自身性別角色的歷史淵源。書中有述、有證、有觀點、有故事,知識性和趣味性兼具。
易中天 ·隨筆 ·17.6萬字
項羽劉邦、曹操劉備諸葛亮、武則天長孫無忌、海瑞、康熙雍正年羹堯……以五個歷史人物為切入點,有據有料地告訴你,關于他們的英雄故事、政治角力、宮斗大戲。作者對史實與考據信手拈來,用宏觀的眼光看待個人與歷史環境的相互作用。寫作筆調輕松有趣,文本充滿故事性。
易中天 ·隨筆 ·22.8萬字
帝王、將相、英雄、美人、高士、才子——在這些帶有“刻板印象”的頭銜之下,是和我們一樣有溫度的人。本書所要聚焦的是這樣一些出于特定原因,在某種意義上長期“被誤讀”的人物,力圖通過文獻梳理、文本細讀、場景還原與深度分析,講述那些或感傷、或蒼涼、或悲壯的人生故事,抽絲剝繭地還原歷史人物的本來面目,也希望能給身處時代洪流中的現代人某種啟發。
彭潔明 ·隨筆 ·21.9萬字
本書講述了歷代文人的別樣生活。在陽光溫暖的午后,翻開那散發著淡淡墨香的書頁,一個個值得重溫的故事浮現在眼前。其中有陶淵明歸隱田園,李白遨游天地,姜尚愿者上鉤,霍去病春風得意,司馬相如鳳求凰,白居易白居不易……四十多位文人的一世瘋狂。“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閑讀史書,俯仰天地,評點春秋,塵世間有太多的暢快和開懷等待著你去享受,去暢飲。張開雙臂,敞開胸懷,深吸清新的空氣,將抑郁呼出,你會感到無比快意。
李顏壘 ·隨筆 ·10.9萬字
本書初版于2014年。由幾類文章匯編而成,長短不拘,比較輕松可讀。增訂本的部分篇目做了調整,有增有刪。作為茅海建教授為數不多的學術隨筆集之一,可以見其內心活動的真實寫照、史家的性情表露。“依然如舊的月色”,是作者對其當年確定學術路徑的篤定與堅守。其中有一組圍繞晚清文化生活史的文章,可以看作作者利用海量檔案閱讀中的邊角余料做出的小題目。如,關于“湖湘文化”;關于龔自珍;慈禧太后、光緒帝、攝政王載灃等清末帝王的教科書;讀張之洞、醇親王府、李鴻藻等處檔案所見禮單、貢品,從高官大員的送禮活動,梳理出晚清上流社會的變化,扎實詳明而饒有趣味。
茅海建 ·隨筆 ·21.1萬字
本書集合閻崇年先生一生研究成果之精要觀點、治學之心得體會。本書匯集了閻崇年先生從1984年起,歷時近40年應邀在海內外的機關、高校、圖書館、博物館、文化團體等單位進行的多次演講的精華。全書共五編。分作“以史為鑒”和“文化遺產”“歷史人物”“讀書修身”“愛國精神”,共47篇文章。這里面有“明亡清興的歷史啟示/赫圖阿拉之問的答案/物種文化形態的解讀/三千年文化政治中心的地域變化/海洋文化的歷史短板/文化的沖突與融合”等,還有閻崇年先如何“讀書、修身、修心、踐行、厚德、出新”。
閻崇年 ·隨筆 ·38.8萬字
魏晉名士是中國歷史上一種獨特的文化現象。他們身處黑暗、動蕩的政治時局中,既縱情山水、狂放不羈,又在矛盾和惶恐中委屈求全、飽受煎熬。他們的精神追求和人生實踐是一場痛苦、崎嶇的苦旅。本書以魏晉年間的時代更替為敘述順序,綜合各種正史、野史材料,以政治世態的變遷為展開邏輯,詳盡敘述了曹魏末年到東晉中期約120年間共五代名士(正始名士、竹林名士、中朝名士、渡江名士、江左名士),縱橫交錯地勾勒了名士們的人生際遇與才情風貌。
蕭華榮 ·隨筆 ·19.2萬字
作者冷成金以智論史、以史說智,通過生動有趣的歷史典故、人物故事,說解歷史中的大智慧。分別有:深刻的儒家智慧,謀圣而不謀智;圓融的道家智慧,以無為王天下;超脫的佛家智慧,追求本心、見性成佛;嚴苛的法家智慧,辨析法、術、勢,以法治國;縱橫家的博弈智慧,兵家的戰略智慧,陰陽家的自然哲理智慧……全書將歷史的治亂興衰、人物的成敗得失,淋漓展現,引領讀者領悟傳統文化中的智慧真諦。
冷成金 ·隨筆 ·42.2萬字
《昨日的邊城》作者龔靜染小城三部曲之一。三百年川南小城史,重現一個昔日的鹽業重鎮。川蜀歷史地理文化非虛構之作,歷史與文學的雙重見證。川鹽入黔、川鹽濟楚、鹽務稽核、戰時鹽務、永利化工、川鹽股票……中國近現代鹽業發展的每一步,它都參與其中,并常常成為其中的主角。一個川南小城,三百年沉底鹽史,說盡了川鹽的滄桑。《花鹽》是龔靜染小城系列之二,聚焦五通橋,以當地花鹽產業為紐帶,串聯起從清初到現在的三百年。該書本為《橋灘記》修訂,因過程中新材料的重重發現,而另起爐灶,立意結構均有改向。全書分鹵泉涌、鑿井之地、鹺商春秋、西遷重鎮、戲里有鹽、咸味江湖六部分,既是小城三百年發展的時間線,也是六個維度對小城的解讀。
龔靜染 ·隨筆 ·13.5萬字
秦人原本是生活在“西垂”的弱小部落,經過數百年的曲折歷程,逐漸在西部壯大、崛起,成為西方霸主,進而統一六國。秦人曾八次遷都,從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首都秦邑到最后的國都咸陽,進行了獲取空間、東向爭霸、戰略進取的艱苦努力。作者沿著秦人的遷徙軌跡,尋找留存在地面上的秦人線索,發現民間風俗和文化中殘留的秦人蹤跡,在對地理的尋訪、考察、辨析中,發現秦國由小到大、由弱到強,最終統一六國的偶然與必然。
聶作平 ·隨筆 ·15.6萬字
本書是著名作者房昊繼《從前有個書生:魏晉篇》之后創作的“北宋篇”。當你拿到這本書時,并不知道它講述的是誰的故事。幾乎每一個故事,都是以“從前有個書生”開頭。當這些“書生”的人生軌跡隨著作者的筆觸緩緩浮現在紙面上時,你才忽然發覺,原來在多年之前,就已經和這些“書生”如此熟悉。甚至,他們曾在某一個時刻給你帶來深刻的影響。少年時代課本上的“背誦并默寫全文”之后,是一個個感人至深的故事。
房昊 ·隨筆 ·14.4萬字
本書作者以詼諧幽默的方式,講述了凡爾賽宮、巴黎工藝博物館、大都會博物館、加德納博物館、阿姆斯特丹國立博物館、保羅·蓋蒂博物館、菲爾德自然史博物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烏菲齊美術館、佩吉·古根海姆美術館、衛城博物館等數十座博物館、美術館的藏品及其相關歷史和逸聞趣事等。書中歷史典故及奇聞逸事信手拈來,讓人在輕松的閱讀中豐富對西方藝術史的認知,是一本故事性極強的讀物。
順手牽猴 ·隨筆 ·12.9萬字
本書是一部關于中國古代戲曲藝術家生平及其創作成果的歷史文化散文,以年代倒敘的方式,每人一題,評述了1220年至1680年之間十位著名戲曲家的人生起伏、留世作品和時代背景,透過其社會處境、遺民身份、文人視野、自由品格、批判個性、創作環境、語言技藝、悲劇意識、突破精神和領袖風范,考察了非官方語境下文人的生存狀態,辨析戲劇戲曲藝術在元明清三朝波瀾壯闊的社會歷史發展進程中的興盛之源、變遷之道、衰落之因。
高澈 ·隨筆 ·10.4萬字
《鑒古錄》一書摘自《二十四史》,作者截取其中的一些人物傳記章節,尤其是具有可讀性的歷史故事整理匯編成冊,共計一千多個小故事。在每一段小故事后面都用自己的所思所想進行了詮釋,同時對一些晦澀難懂的字、詞做了注解,目的是讓讀者從歷史中得到啟發和收獲。
宮永剛編著 ·隨筆 ·44.8萬字
書中精選了中國歷史上幾十個俠義人物,這些英雄或路見不平拔刀相助,或扶危濟困,深得百姓愛戴,或抗擊外敵,保一方平安。他們的事跡或在正史中單獨立傳,或散見于各種野史之中。本書將他們的故事,重新挖掘整理,并做了符合現代人觀點的點評,極富可讀性,讓讀者可以在閱讀的同時,體會到中華民族骨子里的那股英雄氣,在當下馳騁縱橫。
尹劍翔 ·隨筆 ·11.8萬字
破解史上最值得玩味的100個酒局。酒局是陰謀四伏的人性的斗爭舞臺,是人最高生存智慧的展示場所。《做東》是第一本最全面剖析歷史上最值得玩味的100個酒局的書。物質和科技再發達,人性則萬世不變,《做東》中作者結合歷史和當下社會的人與事兒,展示了政治圈、商圈、文化圈和一般世道下不同人的生存哲學。其中的100個酒局一個比一個精彩,100個段子,一個比一個意味深長,100種人生哲學一個比一個現實和殘酷。《做東》承襲了作者《段子》一書以“最藝術”還原“最生活”的風格,語言幽默犀利,思想深刻,但知識更加廣闊,觀點更加獨到、視界更加開闊,作者講故事的技能也更加酣暢淋漓。《做東》讓大家在讀別人的時候,想到自己,讀歷史的時候,想到今天或者未來。
滕征輝 ·隨筆 ·13.3萬字
歷史是什么?歷史是一桌香噴噴的大餐,吃了它,人就變得成熟了。本書是作者為這桌大餐盡心盡力又勉為其難做成的一道小菜,用的原料是挑選的一些南陽的舊聞軼事,和有關這些舊聞軼事的圖片。就像一小碟指頭肚大小的豆腐塊拌了小磨香油,又摻了些綠瑩瑩的香萊葉,也許不能填飽肚子,但歷史的微量元素還是有的,色香味也誘人,您不妨嘗嘗。
殷德杰 ·隨筆 ·7.7萬字
錢穆學識廣博,涉獵極廣——史學與史學史、哲學及思想史、文化學與文化史、政治學與制度史等,可稱是百科全書式的學者,為傳統國學中的“通儒之學”。所以,有人把他稱為“我國最后一位國學大師”“最后一位讀書人”。
王艷明編著 ·隨筆 ·10.9萬字
《歷史的鏡子》是我國著名歷史學家吳晗的代表作品之一。作者從先秦到晚清的歷史長河中,擷取或奇人,或軼事,娓娓道來,也或者品評忠臣名將,暢談才子佳人,縱論社會現象,文字灑脫,態度嚴謹,內蘊深刻,異彩紛呈,讓人讀來賞心悅目,又回味無窮,盡窺塑造出中國悠久歷史文化的思想根基。
吳晗 ·隨筆 ·14.8萬字
《故宮的古物之美2》是祝勇繼《故宮的古物之美》之后推出的又一部“故宮美文”。它不是一部藝術史的學術著作,而是一場精神上的尋根之旅。它或許會讓我們知道這些古代藝術品是怎樣出生,又在經歷了怎樣在的坎坷之后抵達我們的面前。面對那些久遠的墨跡,你我都會怦然心動。除了感嘆古代藝術家的驚人技法,心里還會聯想到那些紙頁背后的故事,浮現出那些在紫禁城出現過又消失掉的人與事。
祝勇 ·隨筆 ·10.3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