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更始元年十月上旬,劉秀離開洛陽,渡過黃河北上而去。豪杰壯士們紛紛紛至沓來,樂于追隨共謀大業,在一群志士仁人的同心協力下,他打著“明君以法治天下”的旗號千里平叛;在四方立帝的混亂局勢下,滅王郎、誅銅馬,平定河北,揚名天下;在部屬的極力勸進下,劉秀為實現舂陵起兵“復高祖之業,定萬事之秋”的夙愿,決定河北稱尊。公元25年六月初六,年僅三十歲的劉秀,成為東漢王朝的開創者,史稱光武帝。
路興錄 ·普及讀物 ·30.2萬字
劉秀滅王郎,降銅馬河北鄗城稱帝后,繼續率兵南歸。先后破赤眉,收復更始諸將、城池,兩次御駕親征,平定西州和西蜀的反叛割據勢力,克成都斃命公孫述,肅清內宮的反叛勢力。終于統一了天下,成為東漢王朝的開創者,史稱光武帝。所謂能紹興前業為之光,能克定禍亂為之武,定號為光武帝,當之無愧,光武中興,青史垂英。光武帝劉秀崇禮義于交爭,循道化于亂世,文治武功,使中斷的漢祚再續宗祧,史稱“光武中興”。縱觀劉秀一生,處亂世乘勢而起,雖身處群小夾縫之間,但能忍辱負重,文武并用,始終堅持以寬容待人,以柔道治國,開創一代嶄新的河山。
路興錄 ·普及讀物 ·28.9萬字
更始元年五月二十八日,劉玄率漢軍攻開宛城后,在帝位上剛坐穩的劉玄,為防劉氏兄弟竊取農民義軍權力,對功高蓋世的劉氏兄弟劉縯只封了個漢信候,劉秀不但不封,還被列入被除掉的異己人物。同年六月,劉縯在劉玄君臣設的圈套下,被砍了頭。劉秀雖有殺兄仇不共戴天之恨,但為了保住不被誅連之命,主動回都城金殿請罪,忍辱負重。雖然劉秀痛苦的心在滴血,但他還是感激涕零地感謝劉玄不治他的連坐之罪,熱心為恢復大漢演習禮儀,為更始遷都洛陽大興土木。終于贏得了皇上的信任,任命劉秀為破虜大將軍,行大司馬事,執節過黃河去平定河北。
路興錄 ·普及讀物 ·25.6萬字
《鏖戰川陜》是“宋金逐鹿”系列歷史小說的第二部,描述的是金軍主力在黃天蕩被韓世忠圍堵四十八天,僥幸反敗為勝,但從此再無機會跨越長江。此時,宋金雙方都意識到了川陜的戰略地位,雙方都屯集重兵,由于張浚急于求成,貿然與金軍決戰于富平,以致慘敗,陜西大部落入金軍之手。危急時刻,劉子羽、吳瑜等人力挽狂瀾,先后與金軍大戰于和尚原、饒風關以及仙人關,力保蜀口不失,使金軍攻占四川,順江東下滅宋的戰略企圖始終無法實現。與此同時,滯留北方數年的秦檜南歸,南宋朝廷即將迎來一次影響深遠的權力洗牌。
許韜 ·普及讀物 ·23.8萬字
《清史大事編年》為一部按年、分條敘事的史料書、工具書,涵蓋順、康、雍、乾、嘉、道六朝,包括清史二百年的重要事件、人物、典制、災異、文獻等。全書史料詳實、條目清晰,內容源自《清實錄》,兼采《清史稿》《東華錄》等資料。
閻崇年 ·普及讀物 ·27萬字
本書在作者所作朱元璋傳的基礎上,圍繞朱元璋,進行了文學創作。蒙元失其鹿,天下共逐之,群雄并起的大幕徐徐揭開……一個原本落魄江湖、艱難求存的游丐僧,如何憑借自身的非凡努力與種種機緣,在三四年間迅速脫穎而出,成為雄踞金陵的一方霸主!一個武藝超強、野心勃勃的官府小吏,如何在亂世中殺出一條血路,又放下身段、巧施權謀,成就一番豪雄事業!在強敵環伺的危局中,且看朱元璋與陳友諒如何運籌帷幄、步步為營,成為元朝的兩大勁敵!二人又是如何狹路相逢,龍虎相爭,最終在鄱陽湖上演史上最大規模水戰,驚天決死,風云變色,且看江山由誰來主宰!
周明河 ·普及讀物 ·49.4萬字
本書是紀傳體史書《史記》的精編白話本。《史記》是中華文明的根柢,魯迅評價它是“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史記》體量宏大,客觀地說,今天年輕人去讀《史記》,總是很難耐心地讀下去。本書則精選《史記》最經典的篇章,以白話文重新翻譯,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其中精妙之處,可謂給當代史學愛好者的一份美好禮物。本書依照梁啟超先生的提示,對《史記》的“十大名篇”進行解讀、翻譯和賞析。讀懂讀透了這些篇目,也就掌握了《史記》這部巨著的精華。
張大可 ·普及讀物 ·22.8萬字
歷史哲學家柯林武德說過:“今天由昨天而來,今天里面就包括有昨天,而昨天里面復有前天,由此上溯以至于遠古;過去的歷史今天仍然存在著,它并沒有死去。”歷史作為一面鏡子為人類記錄著成功與失敗、繁榮與衰敗、時代的交替與更新。今天發生過的事情,放在明天來說就是歷史。歲月流逝,日月輪換,歷史的車輪在我們面前已經漸行漸遠,遺留給我們的是那流傳已久的故事,和那些鮮活生動的人物形象。翻開歷史,我們可以找到無盡的智慧。本書匯集了中外歷史中的重要常識,分為中國歷史和世界歷史兩大部分。它以時間為主線,講述每一時間內的歷史事件、文化名人和他們所創造出來的輝煌文明。
李問渠主編 ·普及讀物 ·46萬字
曾國藩、左宗棠同為晚清重臣,中國大轉型時代的引路人,聯手開創了近代精英的全面崛起。其功名之盛,聲威之烈,為歷史罕見。本書立足翔實的正史,核定豐富的軼史,全面細致勾勒曾國藩和左宗棠各自的人生軌跡,重點圍繞兩人曲折起伏的交往經歷,逐段還原兩人持續奮斗與相互糾偏的人生,深入剖析兩人的矛盾分歧與相互成就,將五千年中華傳統生存哲學與成功智慧,通過人物本身的想法、做法展露出來,給到讀者生活的參照與智慧的啟迪。
徐志頻 ·普及讀物 ·26.4萬字
三國是一個不以出身論英雄的時代,三國是一個不以敵我論英雄的時代,三國是一個不以成敗論英雄的時代。正所謂“亂世出梟雄”,在三國歷史上,涌現了許多傳奇人物,他們或為英雄,或稱梟雄,抑或人杰,他們有的忠勇無比,有的智力超群,有的堅守底線,有的堅持原則,有的忠貞不貳,有的執著理想。然而,王綱解紐,天下割據,四海分裂。亂世之苦,民不聊生;亂世之悲,生不如死;亂世之秋,人心思統。每一個人都希望早日結束亂世,天下回歸大統,王綱一統,中原一主,華復一政。為了這個理想目標,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劉備依漢統而建蜀國,江東基業更是據險而存,都為統一奮斗終生。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魏國伐蜀,滅掉實力弱小的蜀漢,拉開天下一統的序幕。司馬家族,一手遮天,篡魏立晉,六路伐吳,勢如破竹,三家歸晉,天下一統。
南門太守 ·普及讀物 ·28.6萬字
三國亂世,戰火紛飛,烽煙四起,群雄逐鹿,征伐不斷。先有黃巾起義,后有董卓霸京,呂布與丁原反目。接著,關東聯軍反董卓,曹操起兵己吾,董卓與呂布成仇,李傕、郭汜、樊稠割據西涼,孫策席卷江東,陶謙存四戰之地,劉備得失小沛,袁紹發動官渡大戰,最后,曹操一把火燒掉了烏巢,以少勝多,統一北方。曹操率軍越過長城險關,激戰白狼山,穩固北方局勢。志得意滿的曹操揮師南下,赤壁之戰拉開序幕,劉備寄人籬下,孫權有累卵之危,赤壁一把火,燒遍曹軍數萬大軍,最終孫劉聯軍以少勝多擊退了曹操的北方大軍。劉備與孫權瓜分了荊州,孫權固東南,劉備圖西川,戰張魯,收馬超,據益州,關羽失荊州,張飛遭橫禍,劉備執意伐東吳。陸遜一把火,燒遍蜀漢連營數百里,出奇制勝,保住了江東基業。元氣大傷的劉備只好退到白帝城。后有托孤之臣諸葛亮五伐中原。各方廝殺,鉤心斗角,斗智斗勇的背后,表面上是殺戮、權謀、算計,實際上,是百姓之苦、民生之凋、生靈之禍。三國征戰的背后,追根溯源,求其宗旨,是三國人物身上的堂堂正氣,家國情懷,是那些英雄身上的鍥而不舍,百折不撓,舍生取義,忠貞不屈。更是一代賢良夠鞠躬盡瘁,死而后已。這才是三國真正的價值與意義!
南門太守 ·普及讀物 ·29.7萬字
東漢末年,外戚專權,宦官弄權,黃巾赤地。亂世之下,群雄并起,梟雄輩出,何進在前,董卓繼后,袁紹相接,曹操崛起,呂布揚聲,劉備傳名,孫堅征伐,孫策東還,孫權霸圖,孔明躬耕,進獻良策。群雄并逐,梟雄相爭,亂世之中,中原大地涌現出許多逆襲傳奇的人物,其中最為突出的有曹操、劉備、孫權、諸葛亮、司馬懿等。曹操,原本為宦官之后,其貌短丑,但憑借“唯才是舉”的人才方略,廣收天下英才,武將如林,謀士成群,最終統一北方。雖南征敗還,然關中得手,又聯吳伐蜀,奠定了曹魏帝國。劉備,本是一個沒落宗親,以販履織席為生,然而憑借以人為本,廣收天下之心,義結關羽、張飛,任用趙云、黃忠、馬超等忠勇之士,南征北戰,立足荊州,西圖巴蜀,終成蜀漢大業。孫權,七歲而孤,十八歲掌權,文用張昭、魯肅,武用周瑜、陸遜,聯蜀抗魏,借魏伐蜀,后又盟蜀圖存。在三國之中,成為存續時間最久的一國,成就江東基業。諸葛亮,南陽布衣,躬耕隴畝,而計分天下,聯吳抗曹,西圖荊益,三出祁山,五伐中原,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終成一代賢良,成為歷代知識分子的楷模。司馬懿,本欲歸隱,在曹操強征下不得已而出仕,然仕而不用,且數度被奪,仍“忍不可忍”,一朝奮發,開創新格局,終為“三家歸晉”奠定基礎,成為西晉帝國的奠基人。
南門太守 ·普及讀物 ·30.4萬字
晚清帝國風云系列,是關河五十州近代歷史寫作的重磅作品。本系列參閱了國內外豐富的史料,運用多重的觀察視角,深入地理解當時歷史現場各方的立場,和他們真實人性底色和認知邏輯,試圖重新梳理近代史發展脈絡,再現一個真實可感的晩清,解讀歷史的多樣可能性。分為《鴉片戰爭》《湘軍崛起》《火燒圓明園》三部。晚清時期,長于守成的道光帝遇到了傳統中國帝王從未有過的挑戰——鴉片戰爭。它將傳統中國社會堅實外殼敲出了裂痕,這一危機,讓整個大清帝國疲于應付,進退失據。就在鴉片戰爭告一段落的時候,噩耗卻再次傳來——廣西出事了……本書以嘉慶朝“林清之變”為引子,從道光皇帝的登基講起,通過對江河日下的清帝國諸多弊端情狀的解讀,以及形形色色的人物的性格撞擊與矛盾沖突的多視角展示,揭開鴉片戰爭這一歷史大幕背后的種種秘辛,從多個方面解讀鴉片戰爭爆發及中國失敗的原因,以及與外部英帝國之間的碰撞、試探、沖突和博弈的諸多歷史細節。本版《鴉片戰爭》,增訂了更多的細節之處的史料,豐富了我們對一些史實和人物的認知。
關河五十州 ·普及讀物 ·20.8萬字
晚清帝國風云系列,是關河五十州近代歷史寫作的重磅作品。本系列參閱了國內外豐富的史料,運用多重的觀察視角,深入地理解歷史現場各方的立場,和他們真實人性底色和認知邏輯,試圖重新梳理近代史發展脈絡,再現一個真實可感的晩清,解讀歷史的多樣可能性。分為《鴉片戰爭》《湘軍崛起》《火燒圓明園》三部。火燒圓明園作為第二次鴉片戰爭的一個標志性事件,給所有中國人的內心都造成了巨大的創痛。而清帝國的南方,以曾國藩為首的湘軍對太平軍的決戰在即,清帝國如何熬過這段最艱難的時光?歷史還能再給它機會嗎?本書以火燒圓明園事件為切入點,將晚清帝國風雨飄搖的歷史畫面徐徐展開,對咸豐帝、曾國藩、胡林翼、李鴻章、洪秀全、李秀成、巴夏禮、華爾……諸多歷史人物進行深入人性底色的刻畫與描摹;這里有風云人物成長與折戟,有朝堂政治的詭譎波瀾,有戰場上的玄黃帶血,有對外博弈中清政府的進退失據,有人性的閃光、懦弱與復雜,也有對火燒圓明園之謎等諸多歷史迷誤的辨正與思考。
關河五十州 ·普及讀物 ·26.3萬字
本書上編“源流探究”,探討《左傳》中各類材料的不同來源和后人附益的各種成分,《左傳》的原有體裁、成書年代與改編過程,以及孔子與《春秋》的關系、《左傳》中的預言、《左傳》中的歲星紀事等相關問題。下編“內容解析”,依年分析《左傳》各種內容文字的具體出處及其價值,重點分辨各國史官當時記錄與事后轉述的第一手及第二手史料,以及明顯屬于后世傳聞傳說及左氏個人見解、主要體現歷史記憶流變的有關內容。
王和 ·普及讀物 ·49萬字
本書詳細闡述了在歐風美雨的近代化背景之下,中國史學面臨泰西新學的沖擊所做出的回應與變革。從早期傳教士,到維新志士,民國大家,再到早期馬克思主義者,勾勒了一幅簡明的中國史學邁向近代化的演進場景。
趙少峰 ·普及讀物 ·30.6萬字
歷史暢銷書作家醉罷君山沉潛多年,閱遍史料,以正史為依據,創作出這部有料又有趣,有笑點又有淚點的三國史,從黃巾起義講到東吳滅亡,從皇權制度講到文化風氣,從南征北伐的戰將講到一腔孤勇的小卒,從爾虞我詐的權謀講到惺惺相惜的情義,覆蓋三國歷史的方方面面。作者用生動形象的文字勾勒出波瀾壯闊的歷史場景,對三國歷史中被忽視、被誤解的問題進行了抽絲剝繭的推理,論證嚴密,觀點獨到,既真實又精彩地呈現了這段歷史的來龍去脈,讓你在不忍釋卷的閱讀中成為“三國通”。
醉罷君山 ·普及讀物 ·21.8萬字
從中國歷史中選取關鍵階段、事件、重要人物,作為案例進行剖析,旁征博引西方管理學、經濟學、營銷學等著作中精華觀點,絕大部分為作者從原著中翻譯而來,力求信達雅,又融匯了大量中國古代詩文中的經典內容,既體現古人“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精湛見解,又與現代工商管理思想相通,還可以增進企業家、管理者的人文修養。在此基礎上,作者發出了自己的聲音,提出了中國社會三大組織原型并論述其對現代組織的影響及啟示,闡述了管理上要注重“仁”的價值,戰略上要善于經營不敗,領導力建設上要超越個人局限,人力資源管理上要培養忠誠,用人上要提防“馬仔政治”,品牌打造上要從傳統中找尋“寄托”等諸多觀點。《歷史是個商學院》的著眼點,不在于講歷史故事。作者認為,近乎捕風捉影地講故事,更適宜茶余飯后消遣。而對于企業家、管理者來說,讀史就是要從華夏民族共同的經驗中汲取寶貴的智慧和教訓,從而獲得有助于解決現實問題的啟示。
張曉剛 ·普及讀物 ·22.6萬字
《三國風云》是一部講述三國歷史的通俗歷史作品。本書涵蓋了從公元184年—公元280年將近100年間發生的歷史故事,共分為四卷:《群雄逐鹿》《三分天下》《三國鼎立》《三家歸晉》,以史料為基礎,以人物與事件為主線,以時間為順序,運用現代人喜歡閱讀的輕松活潑的語言,以小說的筆法和詼諧幽默的風格書寫一個精彩有料的三國。本書全景式書寫了三國時期的帝王將相以及其他形形色色的人物,既有力挽狂瀾的英雄人物,也有奸詐狡猾的卑鄙小人,同時也對戰爭謀略、政治斗爭、人物心理等進行了充分的著墨。作者通過對三國歷史的分析、梳理與歸納,以人性洞察歷史,深度挖掘歷史人物的真實情感,解開了歷史事件的背后之謎,也體現了個體復雜的人性對歷史發展或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從而讓我們更深刻地去認識和理解那些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三國風云:三國鼎立》從曹丕稱帝寫起,到孫權病逝于建業止。這一時期是三國的成熟期,先后建立起魏、蜀、吳三個政權,正式開啟了三國鼎立的統治格局。在此后幾十年的時間里,魏、蜀、吳三個政權從內政到外交,從戰爭到和平,從明爭到暗算,每一步都步步驚心:不管是波瀾壯闊的戰爭場面,還是斗智斗勇的外交場合,處處都隱藏和滲透著陰謀與暗算,而參與其中的既有力挽狂瀾的英雄人物,也有奸詐狡猾的卑鄙小人。國家的博弈,個人的斗爭,戰爭與權謀的撞擊,目不暇接,險象環生。
藍水飛舟 ·普及讀物 ·24.9萬字
《世界歷史未解之謎(全集)》帶領讀者以一種全新的視角來探索世界歷史:超自然現象、古老傳說、帝王將相、宮廷秘事、才子佳人、喋血權謀、離奇事件……本書將以豐富翔實的史料、抽絲剝繭的分析,直擊歷史真相,破解世界歷目前的各種謎團,拓展讀者的認知視野和想象空間。本書既可作為大眾讀者休閑閱讀之用,也可作為青少年讀者增廣見聞之用,對于那些驚嘆于歷史的神秘深邃,渴望對未解謎團一探究竟的讀者來說,本書更是不可不讀之作。
宿春禮 邢群麟 ·普及讀物 ·30.2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