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稿以清新手繪配輕松文字的形式記錄了板芙的特色輕松業產業、民風民俗、農家美食、歷史趣事、古老遺跡等。每篇主題所配手繪插畫可愛、清新、養眼,能全面展現板芙的本土文化。本書稿是“Hello,中山”手繪漫畫系列圖書之一。該系列圖書旨在用手繪漫畫的新穎形式向年輕讀者介紹中山及其鎮區的地方歷史文化。2016年7月推出的第一輯,社會反響熱烈,讀者十分歡迎。
千百度 ·歷史地理 ·3.5萬字
“大野澤-梁山泊”作為歷史時期黃河下游曾存在過的大湖,與政區沿革、河渠水利、屯墾括地等史地問題密切相關,同時也以宋金時期的“漁者窟穴”和“盜藪”而揚名,一直受到古人的格外關注。本書以現代歷史地理學方法,在還原其發育和消亡過程的基礎上,分析黃河影響其下游湖泊演遷的一般規律,并探討魯西南地區黃河、湖泊以及人類活動三者之間的互動關系。
賈長寶 ·歷史地理 ·17.5萬字
本書所收錄人物為隋開皇十一年(591)至清宣統三年(1911)在古揭陽縣、義安郡(縣)、潮州府(含郡、路)行政區域內出生或落籍的人士,主要見諸史志、文集、方志、碑銘、筆記、報刊、譜牒、歷史檔案等文獻,條目約4000條。本辭典是一部極具文獻價值的歷史人物辭典,史料翔實,力求學術性、知識性、實用性的統一,對于宣傳和推廣潮汕地區文化起到積極作用。
羅仰鵬 ·歷史地理 ·66.5萬字
浙江是中國“敦煌學”研究的發祥地,浙江大學是敦煌學研究的重鎮。為總結浙江大學敦煌學與絲路文化研究的成績,《浙江學者絲路敦煌學術書系》擬收錄以浙江大學為主的浙江籍學者的絲路敦煌學方面的代表性成果。
柴劍虹 張涌泉 劉進寶 ·歷史地理 ·19萬字
高州市是廣東省歷史文化名城,也是“中國民族民間藝術(木偶)之鄉”。本書稿以生動的文字展示了高州的自然風光、名勝古跡、特色美食、歷史名人、傳統民間藝術等。每篇主題配上精致的手繪插畫,以廣大年輕讀者喜愛的形式還原歷史文化名城高州的獨特風貌。本書稿是“Hello,茂名”手繪漫畫系列圖書之一種,旨在用手繪漫畫的新穎形式向年輕讀者介紹茂名及其市轄區、縣級市的地方風土人情。全書約5萬字,約80幅插圖。建議出版。
蘇鐵蘇鐵 ·歷史地理 ·3.1萬字
北京歷史人文地理是中國區域歷史人文地理研究的組成部分,《北京歷史人文地理綱要》以梳理學科發展脈絡、考辨相關史實、推進學科建設為宗旨,在回顧總結當代學術進展、參考借鑒已有研究成果的前提下,運用歷史地理學的基本理論和一般方法,結合區域史、城市史、專門史等相關領域的收獲,逐次探討了北京地區自先秦至晚近時期的民族興衰及其活動空間、行政區劃系統的歷代沿革、北京城址變遷與周邊聚落成長、城鄉人口的增減遷移和分布、水陸交通系統的建立與變革、農業商業手工業等經濟活動的時空過程、古代軍事活動的地理依托、區域文化現象的歷史地理特征等問題;從人地關系角度出發,分析了地理環境與歷史人文現象的空間分布、時代變遷及其區域差異之間的密切關系和相互作用,從而簡要勾畫出北京歷史人文地理的學科框架,為繼續充實研究內容、拓展學術領域奠定初步基礎。
孫冬虎 許輝 ·歷史地理 ·29.2萬字
中國遠征軍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和中國人民抗日戰爭中,中國政府為踐行中美英等盟國共同抗擊日本侵略軍的協定而組織的出擊緬甸和滇西的軍事武裝。中國遠征軍的將領基本是以黃埔軍校畢業生為主,據不完全統計,他們在中國遠征軍各部隊中團以上干部約占有三分之二。本書以中國遠征軍中的黃埔生將領為主軸和紐帶,以中國遠征軍歷史活動為脈絡,結合穿插,再現中國遠征軍中的黃埔生將領在這段歷史中的精彩人生和愛國英雄業績。全書約20萬字。
劉育鋼 ·歷史地理 ·17.7萬字
浙江省社科規劃重點課題。浙江省哲學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宋學研究中心”立項課題。擬依托“宋學研究”策劃《宋學研究叢書》。宋代溫州的舉業盛況令人驚嘆,宋代溫州區域文化的發展和永嘉學派的形成也都與科舉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但宋代溫州科舉一直未能受到學界的關注和重視。本書在考訂宋代溫州登科情況的基礎上,對宋代溫州科舉狀況作了總體性評估,總結了宋代溫州科舉的特點和發展趨勢,分析了宋代溫州科舉興盛的原因,并進而探討了宋代溫州科舉與永嘉學派的形成及互動關系。
陳永霖 ·歷史地理 ·20.6萬字
本書對漢晉南朝長江中下游地區農業開發與生態環境之間的互動關系進行系統梳理。全書分五章,首章介紹長江中下游地區早期環境與農作的基本情況;第二章至第四章分別著眼于環境自身的變遷、對環境的改造與對環境的適應三個方面,闡述環境因素在漢晉南朝長江中下游地區農業發展過程中的作用,第五章考察漢晉南朝長江中下游地區農業開發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本書對歷史時期農業發展與環境變遷間辯證關系的剖析,突破前人成說,指出農業同樣具有保護自然、穩定生態、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的機能,尤其是農業開發強度不大的情況下,其對生態環境的正面影響要遠超負面影響。
王勇 ·歷史地理 ·30.4萬字
本書稿以清新手繪配輕松文字的形式介紹了坦洲的特色農業產業、咸水歌風俗、坦洲水產美食、歷史趣事、古老遺跡等。本書稿是“Hello,中山”手繪漫畫系列圖書之一。該系列圖書旨在用手繪漫畫的新穎形式向年輕讀者介紹中山及其鎮區的地方歷史文化。全書約6萬字,約70幅插圖。建議出版。
馮倩婷 楊瑩 ·歷史地理 ·3萬字
本書為“Hello,中山”手繪漫畫系列之一種。作者采用年輕人的視角,通過細膩的筆觸、可愛的手繪漫畫和獨具一格的攝影作品,以生動活潑的形式介紹中山市南區的傳統文化、自然及人文景觀、文藝與重要產業發展狀況等。本書稿既體現了作者對南區及其歷史文化的熱愛,也有助于推介南區的特色游覽去處,使本地人和外來旅游者更多地了解中山市南區的地方文化。全書約三萬字,一百多幅圖。建議出版。
陳慧 蔡文強 ·歷史地理 ·2.9萬字
插花地是中國本土術語,清道光年間就已出現于有關歷史文獻中,但其科學內涵并不為人們所熟知。清代學者、官員胡林翼將插花地歸納為“華離之地”、“犬牙之地”和“甌脫之地”三種類型。本書認為,插花地是特定時期、特定歷史條件下、特定區域內的各個政區(或行政區劃)在形成、發展和變遷過程中形成的各種穿插交錯或各種經界不正之地的總稱,包括飛地和犬牙之地兩種基本類型。本書在詳細占有檔案與歷史文獻資料、并深入實地考察的基礎上,綜合運用歷史地理學、經濟學、社會學和行政管理學等學科理論與方法,對明清以來貴州與四川、重慶交界地區的插花地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
楊斌 ·歷史地理 ·21.7萬字
這四十年的歷程,是寧夏民族藝術研究所追夢的四十周年,出版這本書,具有一定的紀念意義和歷史價值。這既是一次真切深摯的回眸,又是探尋辨識藝術研究和創作風雨歷程四十載的年輪,也是邁進新時代繼往開來的激勵、展望和全新的開啟,書稿集中彰顯了老中青三代文化藝術工作者對藝術人生的上下求索和滿懷期待。
鄒榮主編 ·歷史地理 ·8.1萬字
《汕頭古村落》叢書撰寫的汕頭十個古村落,是省或全國認定的古村。有的古村落已有千年歷史,有的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港口所在地,有的是著名僑鄉,僑宅建筑特色十分突出,有的名人輩出,且系全國性的名人,有的古村落現還存留著大量古民居、古祠堂、古廟宇,史料豐富,有著重要的研究價值。
陳漢初 ·歷史地理 ·57.2萬字
本書中的一系列文章對北京城的興起和發展變遷史做了詳細的考證和精辟的闡釋,在中國歷史地理學發展史上均具有重要的開創作用,于今天的城市規劃與保護依然極具參考價值。
侯仁之 ·歷史地理 ·29.9萬字
了解寧夏的歷史,認識寧夏的現狀,把握寧夏的未來,是每一位寧夏人和關心寧夏發展的朋友們的真切愿望,更是寧夏各級領導干部和公務員必備的知識素養。為了方便大家了解寧夏區情及國情的基本數據,中共寧夏回族自治區委黨校和寧夏回族自治區統計局共同編輯出版了《寧夏區情數據手冊2008~2009》。
寧夏回族自治區黨校 寧夏回族自治區統計局 ·歷史地理 ·6萬字
寧波幫作為中國近代以來較成功的商幫,善于聯絡、注重利用社團力量是其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有寧波幫的地方,百年來必有寧波商會等社團組織。本書以寧波商會組織發展變遷史為主線,對寧波商會組織的發展變遷進行了梳理,以理清歷史、檢視現實、開啟未來。
胡新建 ·歷史地理 ·13.8萬字
浙江在中國古代文化的發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對浙江歷史文化的深入研究,必將極大地推動對中國歷史文化研究的細化與深入。本書為浙江歷史文化研究中心的第八部論文集。論文集收專論、書評、綜述等,主要收錄關于浙江歷史文化研究的專題論文。
盧敦基 ·歷史地理 ·29.6萬字
1.《中國國家地理百科全書》是一套色彩艷麗、內容豐富、特色鮮明的大眾地理讀物。2.全書內容是經過社科院專家和中國地理協會的老師專門審核后完成的,地理知識具有較高的權威性。3.全書共分10卷,分別從多方面介紹了世界七大洲的200多個國家與地區,資料翔實、數據全面、圖片豐富。4.這套書也是目前國內圖書市場上為數不多的以彩圖版的形式介紹全球各國概況及風土人情的圖書之一,具有極高的收藏性、閱讀性和欣賞性。5.全書除了百科體知識以外,每卷后邊又加了部分美文,讓地理知識變得有趣而優美。6.全套采用輕型紙印刷,攜帶便捷,性價比很高,是自用的佳品。
張妙弟 ·歷史地理 ·7.7萬字
張妙弟 ·歷史地理 ·7.4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