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知行合一五千年》是一套通俗中國史,共六冊,講述從神話時期到清末的五千年歷史。本書為第二冊,主要講述了從東漢到隋這期間的歷史發展。從公元189年東漢董卓進洛陽算起,到公元588年楊堅統一中國建立隋朝,中國亂了近四百年。這段大分裂、大混亂時期,歷史十分龐雜,作者通過梳理出核心人物,以人寫史,將這段歷史清晰地表述出來。同時作者還將心學知識嵌入對歷史的解讀中,觀點新穎,是不同于其它歷史書的獨特亮點。
度陰山 ·歷史地理 ·17.6萬字
1.《中國國家地理百科全書》是一套色彩艷麗、內容豐富、特色鮮明的大眾地理讀物。2.全書內容是經過社科院專家和中國地理協會的老師專門審核后完成的,地理知識具有較高的權威性。3.全書共分10卷,分別從多方面介紹了世界七大洲的200多個國家與地區,資料翔實、數據全面、圖片豐富。4.這套書也是目前國內圖書市場上為數不多的以彩圖版的形式介紹全球各國概況及風土人情的圖書之一,具有極高的收藏性、閱讀性和欣賞性。5.全書除了百科體知識以外,每卷后邊又加了部分美文,讓地理知識變得有趣而優美。6.全套采用輕型紙印刷,攜帶便捷,性價比很高,是自用的佳品。
張妙弟 ·歷史地理 ·7.7萬字
《美國政治傳統及其締造者》是美國著名史學家理查德·霍夫施塔特的代表作,初版于1948年。它通過對“代表美國政治情緒的主流”的十二位著名人物的評析,從思想和政治文化等方面對美國文化傳統尤其是政治傳統作出新的解釋,提出了美國歷史“一致論”的學說。該書是研究美國政治史的必讀之作。
(美)理查德·霍夫施塔特 ·歷史地理 ·31.3萬字
本書為歷史軍事地理學者宋杰老師的代表作之一,是《中國古代戰爭的地理樞紐》延伸之作,深度呈現了兩魏周齊爭霸中的“河東地理樞紐”。作者首先梳理了秦漢魏晉時期河東政區的演變,明確了“河東”這一地理概念的范疇,論述了河東(今運城地區)在經濟、地形、水文、交通等方面的區域特點。在此基礎上,系統考證了河東政區內郡縣、城戍等的沿革與興廢;從戰略地理研究的角度分析了東、西魏分裂時的政治形勢,并以河東的軍事爭奪為重心,梳理了北朝后期東西對抗的戰爭歷程。其間君臣將相斗智斗勇,奇謀迭出,壯舉不斷。對于沙苑之戰后東魏北齊對河東汾北地區的歷次反攻、西魏北周東征戰略的特點及其調整、周武帝平齊之役過程與勝利原因等,皆有精彩分析。兩魏周齊政權隔黃河對峙,河東正是雙方施展韜略的中心舞臺,對宇文氏和高氏來說,河東的歸屬和在軍事上的利用程度,直接影響著兩個政權的命運。本書即是從“河東視角”了解北朝后期歷史的一部佳作。
宋杰 ·歷史地理 ·21.4萬字
張妙弟 ·歷史地理 ·4.6萬字
張妙弟 ·歷史地理 ·5.4萬字
本書記載了有關羅馬帝國最初的12個元首的生平事跡。其中包括朱里烏斯傳、奧古斯都傳、提比略傳、卡里古拉傳、克勞狄傳、尼祿傳、伽爾巴傳、奧托傳、提圖斯傳和圖密善傳等。本書提供了有關羅馬帝國豐富的史料,并包括帝王們的日常政治活動、私人生活、奇聞軼事等。
(古羅馬)蘇維托尼烏斯 ·歷史地理 ·28.7萬字
《長城邊的中國》以長城邊的中國社會為觀察主體,這是一個很現實的話題,因為它關乎新時代的社會發展進程,關乎社會的和諧與進步,關乎社會的公平與正義。在這個遠離現代工業、商業和現代物流業的地域,在這個曾經戰火紛飛、而又曾經被過度開墾的地域,人們依然以儉樸的農耕或牧業作為群體和家庭生活延續的重要手段。這個長城邊的社會、這個在大城市里生活的人們不會想到的人群,是現實中國的另一個樣本。
唐小明 ·歷史地理 ·7.6萬字
張妙弟 ·歷史地理 ·6.5萬字
《世界盡頭的發現:大航海時代的歐洲水手》內容簡介:大航海時代又叫地理大發現時代(15世紀中后期至17世紀末葉),其間,歐洲人突破地中海的地域限制,借助遠洋探險與擴張,開辟了許多重要的航路和通道,與包括非洲、亞洲、美洲、大洋洲在內的外部世界建立起直接的交往關系,由此開闊了眼界,獲得了歐洲以外的財富和經驗,推動了國內的資本原始過程,現代化由此起步。同時,人類的交往關系與活動范圍的得到了拓展,人類文明發展的全球化過程加快了步伐,真正意義上世界歷史由此開始。在這段波瀾壯闊的時代里涌現出了一批像哥倫布、達伽馬、迪亞士、卡布拉克、庫克這樣富有傳奇色彩的水手,他們不畏艱險、勇于超越自我、探尋未知世界,充分彰顯了人類勇于進取的精神品質,《世界盡頭的發現:大航海時代的歐洲水手》記錄的就是他們的傳奇經歷。
姜守明 ·歷史地理 ·14萬字
本書涉及歷史地理研究的主要領域——疆域、環境、政區、農業、交通、軍事、城市等,對這些領域的基本問題及其歷史發展進行了梳理和介紹,是了解中國歷史地理的很好的入門書。
韓茂莉 ·歷史地理 ·27.9萬字
張妙弟 ·歷史地理 ·6.8萬字
《山海經》是一部荒誕不經的奇書,也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精粹,全書現存18卷,其中“山經”5卷、“海經”8卷、“大荒經”4卷、“海內經”1卷,其中有不少膾炙人口的神話故事和寓言故事。本書作者獨特地采用了卡通的形象,繪制出《山海經》里的山精海怪,旨在讓所有年齡段的人群都能輕松閱讀,了解《山海經》的精粹。全書收錄了《山海經》所有原文,并一一對照譯文,根據文字描述,作者繪制了上千張卡通形象插圖,將其中所有的精怪都展現出來。圖文并茂,生動有趣,易于理解,讓人卷不釋手。本書適合國學愛好者、傳統文化研究者等閱讀。
羅元 ·歷史地理 ·10.6萬字
一本實地考察、精準復原漢唐時期絲綢之路經典路線的歷史紀行作品。用重走求真,以行動求實,復旦教授帶你走過這條人人知道但從未真正了解的亞歐古道。復旦大學教授侯楊方在對《史記》《漢書》《大唐西域記》等歷史資料解讀、研究的基礎上,以歷時10年、超過20次、累計行程3萬公里重走絲綢之路的經歷,采集地理位置、路線軌跡及影像資料,精準復原歷史上多條絲綢之路路線,包括張騫通西域、玄奘取經、高仙芝遠征以及斯坦因等探險家的路線,精確定位了多個絲綢之路上的重要地標,包括漢唐兩座玉門關、唐代劍末谷、青山嶺、公主堡以及玄奘曾經過的中亞“鐵門”等,讓讀者通過精準的復原地圖、知識性的文字、來自現場的照片,領略真正絲綢之路的魅力。
侯楊方 ·歷史地理 ·11.7萬字
本書從明十三陵的選址到建造到建筑風格歷史淵源等盡數介紹,是一本了解明十三陵的不可多得的好書。
金開誠 ·歷史地理 ·3.2萬字
《紹興傳:鑒湖越臺名士鄉》是大型書系“絲路百城傳”之一。作者以嚴謹的態度,用文學的筆觸,賦予了紹興歷史文化以鮮活的人文色彩,并通過對紹興歷史文化脈絡進行重新梳理和回顧,對鑒湖越臺先賢名士杰出代表和他們的事跡進行重新評價和傳頌,對江南水鄉民俗風情與戲曲之鄉進行重新闡述和描摹,對絲路名城紹興豐富物產進行重新挖掘和展示,在還原紹興歷史文化來龍去脈的同時,對紹興大地的前世今生、風物地貌、人文掌故等方面都進行了深刻的研究與解讀。在這本書里,紹興已不僅僅是一個地域性的存在和文學敘事的空間,而是一個為世人詮釋紹興整座城市精神、氣質、品格的壯闊而高遠的平臺。
李永鑫 ·歷史地理 ·16.8萬字
《三國軍事地理與攻防戰略》是《三國兵爭要地與攻守戰略研究》作者宋杰先生推出的新著。本書收錄了近年寫作的6篇專題,分別探討了曹操在赤壁之役后的戰略防御部署,蜀漢劉備與諸葛亮統治時期最高軍政機構的演變,蜀魏戰爭中的武都,孫策攻占江東的經過與作戰方略,孫權統治時期都城、兵力部署與主攻方向的變化,漢末三國戰爭中的陸口與蒲圻,就當時經濟區域、地形、水文及交通狀況以及政治力量的分布態勢對三國各方攻防路線與用兵策略所起的制約影響作了深入考察。
宋杰 ·歷史地理 ·21.7萬字
帶領讀者踏上一段扣人心弦的旅程,探尋清代中國在地理整合與邊疆開發中的偉大成就。本書深入介紹了清代對廣袤疆域的治理、京杭大運河的修建與維護,以及運河在交通、經濟、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通過生動的語言和詳實的史料,展現了這一宏偉工程的歷史背景、技術創新和對社會發展的深遠影響。無論是對歷史感興趣的讀者,還是想了解中國古代地理工程的人士,本書都將為您提供豐富的知識與全新的視角。
陸舞 ·歷史地理 ·10.7萬字
埃比尼澤·霍華德(EbenezerHoward,1850~1928)的《明日的田園城市》(GardenCitiesofTo-motrow)是一本具有世界影響,知名度很高的書。在它的影響下,英國于1899年建立了田園城市協會(GardenCityAssociation),以后改名為田園城市和城市規劃協會(GardenCitiesandTownPlanningAssociation),1941年改稱城鄉規劃協會(TownandCountryPlanningAssocifltion)。它曾被翻譯成多種文字,流傳全世界。田園城市運動也發展成世界性的運動。除了英國建設的萊奇沃思(IJetchworth)和韋林(Welwyn)兩座田園城市以外,在奧地利、澳大利亞、比利時、法國、德國、荷蘭、波蘭、俄國、西班牙和美國都建設了“田園城市”...
(英)埃比尼澤·霍華德 ·歷史地理 ·8.7萬字
才林主編的這本《中國地理百科》為廣大兒童打開了一扇了解中國地理的窗口,本書采用圖文并茂、注音詳解的形式,系統介紹了我國各地區地形、氣候、人文、自然資源以及行政區劃、人口、民族、歷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識,以輕松簡練的筆觸,將祖國的青山綠水、名勝古跡,向讀者娓娓道來;并通過數百幅精美的圖片,全景再現了中華大地的絢麗風光與歷史文化底蘊,讓地理知識變得鮮活,讓少年朋友們如身臨其境般地感受黃山云海、廬山瀑布、西湖美景……縱覽神州大地壯美的畫卷,通觀中國歷史名勝的神奇景觀。讓讀者猶如置身在祖國大好河山的畫卷當中,而流連忘返!
才林 ·歷史地理 ·5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