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敦煌科儀文書,是由隋唐時期人抄錄的,雖然是敦煌文書中的殘篇,但包括齋醮活動中的儀式規范、經典的傳承儀式等內容。本書在校對文獻的基礎上,對字、詞匯進行了較為詳細的注釋,尤其重視對專有名詞和名物的解釋,并且梳理了這些文書與傳世文獻的關系,論述了其中反映出隋唐時期敦煌民眾生活中的一些境況以及唐對敦煌地區的政治狀態。
張進 郭鴻玲 孟東麗 ·文物考古 ·9.7萬字
本書在我社2016年出版的圖書《考古的另一面》之基礎上修訂而來,新書刪去其中與考古工作關系相對疏離的文字,增加了大量主題性和專業性較強的文章。修訂后全書共分四編,分別為:尋墓、語石、讀城、格物。尋墓、語石兩編,在原書石語、冢書兩輯內容的基礎上增刪修訂而成;讀城一編,是全新的內容,主要圍繞浙江城市考古展開;格物一編,則在原書“觀物”一輯內容的基礎上有所增刪,依然主要是考古行旅或個人日常生活中的所見所聞所感。
鄭嘉勵 ·文物考古 ·13萬字
本書匯集了作者在教學和科研中的思考,他站在一名考古學老師的立場上,為對考古學感興趣的、想要投入考古學研究的和正在學習考古學的青年學生、工作者提供了知識背景,包括學科史、學習方法和理論、相關專業書籍等,并對考古教育提出了意見和看法。所寫內容,從考古出發,與文學、哲學、科學甚至生活細節相結合,用考古學的方法和視角,探討大眾的事兒。“隔行不隔理”,其視角獨特,旁征博引。如愛情考古、從當今時尚看石器的類型劃分和考古學文化的風格,從《舌尖上的中國》看考古學研究中的“透物見人”等。對于初入此專業的學生,以及對考古學感興趣的大眾來說,這本書無疑提供了準確的知識體系,更加難得的是,提供了正確的價值觀。
陳勝前 ·文物考古 ·17.9萬字
本書試圖從內在的邏輯根源上探尋先秦儒家政治理想從個人到社會的發展理路。立足于新近出土簡帛文獻資料,鉤沉致遠,考鏡源流;依托于傳世文獻,從字句的訓詁考證到篇章的思想探源,從個案的闡幽表微到整體的察勢觀風,溫故知新,曲盡原委。從先秦儒家宗教性的天人關系、誠信社會何以建立、性情思想的獨特價值、倫理思想的現代性、從文本的差異到思想的差異、政治哲學的理想等六個方面來討論在新近出土簡帛文獻中先秦儒家建中立極、品物流形的政治理想。筆底波瀾,云蒸霞蔚。
歐陽禎人 ·文物考古 ·15萬字
新出土簡帛文獻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說,是對周秦哲學史和思想史的難得的一次重建。本書系統論述了新出土簡帛文獻為古代中國哲學和思想都帶來的重要變化:第一是宇宙生成論模式的新知。第二是儒家經典和由經典引導的文明誕生時代的新知。第三是孔門后學思想譜系和儒家心性論的新知。第四是對東周宗教信仰和神意論的新知。第五是黃老學公共理性和秦國儒家政治倫理新知。
王中江 ·文物考古 ·51.4萬字
陳淳,1948年生,復旦大學文博系教授。加拿大Mcgill大學博士,曾任加拿大多倫多考古研究所研究人員。開設《考古學通論》《考古學思想史》等課。
陳淳 ·文物考古 ·20.8萬字
這是一部普及型著作,向廣大讀者介紹考古學和考古研究成果。書中按照人類歷史發展的順序,比較系統地概括了世界范圍內各國考古工作者,尤其著重介紹了德國考古工作者所取得的最新重大考古發現和研究成果,是對英、法、美等國家同類著作的重要補充?!犊脊艑ほ櫍捍┰饺祟悮v史之旅》語言生動、通俗易懂,概括了人類從舊石器時代猿人幾百萬年的生理進化和物質文化的漫長發展,經過新石器時代的農耕、畜牧和定居生活,以及青銅器和鐵器時代在冶煉加工金屬的基礎上逐漸出現勞動分工和貧富分化,最終產生社會階層,出現世界文明古國,一直描述到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戰在內的近現代歷史。作者恰到好處地抓住了人類各個歷史時期的特點,簡明扼要地介紹了人類社會的演變發展進程,同時突出了考古學在研究各歷史時期的卓越貢獻。
(德)赫爾曼·帕辛格 ·文物考古 ·8.7萬字
《遼西古剎塔窟志》細致選取了遼西地區歷史悠久、規模完具、底蘊較深的500多座知名古剎塔窟,以文字為主,配以照片,呈現圖文并美的效果,力圖展現遼西古老寺廟之面貌。在文字編輯方面,作者以學者的嚴謹和縝密慎思的態度,對入選的500多座寺院塔窟的歷史沿革進行認真梳理成文,還搜集了大量文人墨客所撰的相關楹聯,使讀者藉此感知他們對宗教的理解、詮釋以及相應的情感等因緣關系,豐富了書籍的內容。
賈輝編著 ·文物考古 ·30.6萬字
石峁遺址是陜北已發現的規模最大的龍山文化晚期到夏代早期的人類活動遺址,也是中國已發現史前時期規模最大的城址。為了加強保護,我省制定《陜西省石峁遺址保護條例》?!稐l例》規定,石峁遺址及其出土文物歸國家所有,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不得非法挖掘、破壞、占有和買賣。石峁遺址保護區域分為保護范圍和建設控制地帶等。
陜西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法制工作委員會 ·文物考古 ·4335字
《古墓疑云》用不一樣的筆觸將中外考古中發生的趣聞逸事用一分鐘的時間為你講述,帶你穿越時空到達遙遠的國度,讓你零距離地感受古代的文明。
盛琳 ·文物考古 ·14.2萬字
美國人看《古墓麗影》,中國人看《古墓賊影》!全面展示從古到今的盜墓史實,深度披露歷朝歷代的盜墓謎案!講述盜墓賊的前世今生,窺探古墓中的玄機秘聞,演繹墓內墓外的驚天真相。一部考據詳盡、云譎波詭、震撼人心的中國盜墓傳奇。講述中國數千年歷史中盜墓事實和真相,解說盜墓活動的興起緣由、盜墓者的組成和身份、盜墓工具和盜墓技術、歷次重大的盜墓風潮和駭人聽聞的盜墓事件,披露古墓主人為防盜而采取的設置疑冢、虛墓,暗設機弩、毒煙、伏火等兇險奇異的反盜墓措施,還揭示了中國盜墓史上匪夷所思的“活見鬼”現象。
滄海滿月 ·文物考古 ·39.1萬字
《近百年古城古墓發掘史》是鄭振鐸先生重要作品之一,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及時總結了國外自19世紀到20世紀初的重大考古發現,例如古埃及、古巴比倫、古希臘等重要遺跡的發現和發掘歷程,資料詳盡,條理清晰,文辭生動,具有很強的文化價值和可讀性。
鄭振鐸 ·文物考古 ·4.3萬字
本書在首次全方位、多角度披露人類史前著名古跡遺址的詳細考古歷程及結果的前提下,又提出了對歷史留下的未解之謎的種種推測。畢竟,面對這滔滔不絕的歷史長河,原始文明的曙光照亮了整個地球,而我們的困惑又實在太多太多。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發展,現代人似乎愈來愈感到諸多的未解之謎難以解開,這些古文明的殘片有的是自然界留給人類的,有的卻是人類社會自己留給后代的,有的所蘊涵的內容已經超出人類現在的解答能力。那么,這些歷史殘留的遺物,究竟隱含著怎樣的謎底?是否有一把我們尚未發現的可以打開它的鑰匙?我們的想象是否太蒼白?
(美)庫克 ·文物考古 ·26.7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