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本書分為百年薪火、崢嶸歲月、桃李芬芳、今日輝煌四個部分,分別對首師大附中歷史發展中的七大歷史時期進行了詳細的介紹;對首師大附中重大歷史事件,如何其鞏出手救成達、索產訴訟、學生運動等,進行了敘述;對首師大附中歷代著名校友,如林日藩、陳麗霞等,做了生動感人的介紹;對首師大附中今日的輝煌成就進行了陳述。
艾群編著 ·地方史志 ·8.1萬字
北京中軸線凝聚了古都北京近千年歷史發展,是北京人文歷史、道德教化、風俗民情乃至社會發展的一條命脈。《北京中軸線》作者李建平先生長年從事北京歷史文化研究,曾在央視百家講壇主講“北京中軸線”。本書圖文并茂、史料翔實,深入淺出地介紹了北京中軸線歷史文化精髓,以及中軸線上特色建筑的左右對稱文化、神秘數字文化、九門宮闕文化、橋梁水系文化等,是一部全面了解北京中軸線歷史文化及建筑特色的科普性圖書。
李建平 ·地方史志 ·11.7萬字
牛佛古鎮位于四川盆地南沿,沱江下游,歷為商貿重鎮,富庶繁盛。牛王山渾然如牛形,聳峙于沱江岸邊,傳說為拯救眾生的神牛坐化而成。山下渡口被稱作牛佛渡,鎮也因此而得名牛佛鎮。《牛佛鎮史話》一書,圖文并茂、生動翔實地介紹了古鎮的風土人情和發展脈絡。翻閱此書,一個歷史悠久、文化厚重、人文薈萃的千年古鎮清晰可見,如同置身于“沱江商貿大埠,川南千年古鎮”之中,從而領略它特有的魅力風情。
巴驕 ·地方史志 ·6萬字
長蘆私鹽,歷史久遠,種類多樣。為遏制私鹽,北洋政府采用了法律、行政、武力等諸多手段。其中,投入財力最多的措施是擴編長蘆緝私營,誤轉緝私。本書首先探析了長蘆緝私營的組建原因,然后闡述其營制變化及人事管理制度、領導指揮體系發展,并對其經費、薪餉、軍需供應等后勤保障體制、日常緝務活動及軍風紀等情況進行了分析闡釋。書中以該組織內部管理的視角,剖析了其緝私抵效的原因——緝私營制度及管理的時代性局限性,加上鹽業制度性鼻竇、社會性失衡矛盾共同作用所致
畢昱文 ·地方史志 ·18.3萬字
《中國共產黨陜西省咸陽市武功縣組織史資料(第四卷)》是根據中共中央組織部的部署,在中共陜西省委組織部和中共咸陽市委組織部的指導及中共武功縣委的領導下,由中共武功縣委組織部主持編寫的一部資料書。本書采用“按組織分編、文字敘述與名錄、圖表相結合,各組織內劃塊、分組織層次、按屆、以組織機構立條目、縱橫結合”的體例編纂,以黨、政、軍、政協、群團、部分企事業單位和組織工作大事記七部分資料分編合訂。其中:黨的組織為正編資料,政權、軍事、政協、群團、部分企事業五個組織為附編資料,依次分別為附編一、附編二、附編三、附編四、附編五,并以組織工作大事記作為補充資料。
中共武功縣委組織部 ·地方史志 ·16.9萬字
圍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針對四川省檔案館及個別市(州)、縣(市、區)檔案館館藏檔案進行深度解讀,將其中蘊含的動人故事集結成書。全書分為“報刊篇”“信札篇”“手稿篇”“題詞篇”“布告篇”“文件篇”“圖片篇”,講好檔案故事,傳承紅色基因,再現中華兒女忠于國家、勇于犧牲、敢于擔當大義的民族情懷和不屈不撓、傲骨挺立的人文氣質傳遞給讀者,幫助大家把初心銘刻進靈魂深處,把時代使命擔在肩頭,以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推動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不懈奮斗。
四川省檔案館編著 ·地方史志 ·7.4萬字
《民國寧夏風云實錄》共計10本26卷。本書以時間為線索,記述了民國時期寧夏所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文中所寫事件均由當事人和事件經歷者、知情者提供,史料來源可靠,所記事件詳實,真實地反映了當時寧夏的狀況。全書時間脈絡清晰,時代主題鮮明,具有較高的史料價值。
楊少青 胡迅雷主編 ·地方史志 ·16.9萬字
史學大家許倬云以恢宏的史家視野與飽含情感的語言,為我們描繪了四百年來臺灣的歷史脈絡和榮辱浮沉:從16世紀的大航海時代開始,臺灣經歷了荷蘭殖民、鄭氏集團、清政府、日本殖民和國民黨政權的統治,始終未曾擺脫本土、大陸和世界三層因素的糾纏。他從地理環境、政治經濟、人文社會、兩岸關系等方面,分析臺灣發展的優勢和缺失,表達了一代學人對海峽兩岸未來的憂思與期盼。“本書不是一部資料書,而是一部關于臺灣人今天的精神與困境的書。”不同于許倬云的其他歷史寫作,他在本書中陳述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本書可謂是一部94歲老人寫給兩岸同胞的“熱忱之作”。
許倬云 ·地方史志 ·5.5萬字
《環滬漫記》主要以當時的上海城區(公共租界、法租界和上海縣)為中心,足跡涉及今上海市的諸郊縣如川沙、松江、嘉定、金山、奉賢以及周邊的蘇州、杭州、嘉興等地。此書不僅記錄了作者旅行中的所見風景和民情,還講述了作者讀過及聽過的大量民間故事。內容饒有趣味,也頗具史料價值。另外,書中還附有多幅圖片,涉及風景、廟宇、民俗等
(英)威廉·R.葛駱 ·地方史志 ·7.2萬字
本書以個性婚品制作與創意婚禮設計為核心,從婚禮設計的概念、方法、流程、婚品制作的常用工具及材料等基礎知識開始介紹,接著精選了多款典型案例,通過大量的圖片對婚禮紙品制作、布藝婚品制作、新人裝扮裝飾品制作進行詳細講解。本書后半部分講解了多款創意婚禮設計案例、如何設計一場主題婚禮及新潮婚禮設計等內容,全面介紹了婚禮設計創意單體、組合、場景和背景等各個方面的知識。本書案例豐富,風格多樣,步驟講解詳細,有較強的欣賞性和借鑒性,并且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和實用性,可作為婚禮策劃師等婚禮從業人員的參考用書,也可作為廣大手工制作愛好者、相關從業者的自學教程。
麓山文化編著 ·地方史志 ·3.6萬字
蘇州城歷史悠遠曠渺,命運波瀾壯闊,風物饒艘豐富,故事跌宕起伏……本書是文字意義上的城市“考古”,也是當代生活層面的“考現”,所謂“不薄今人愛古人”才是正心正信正行正道。是對一個城市歷史隱秘和現實呈現的關聯觀察與剖析,“考現”也就自然而然地衍化成眺望未來……閱讀本書,可了解蘇州的前世今生,了解蘇州絕美的山川景色、燦爛的歷史文明,了解蘇州的浪漫和它的故事,從而更加熱愛蘇州。
劉傳銘 ·地方史志 ·14.4萬字
本書按照自貢市委領導的要求,為深入挖掘自貢特色黨史資源,傳承老一代戰士的優良傳統和作風,提供老工業城市振興發展的精神動力,作者單位采訪了原解放軍西南服務團24位老戰士,通過他們的回憶,展現了這些老戰士參軍受訓、八千里挺進大西南、參加新中國人民政權建設、剿匪、土改、社會主義建設、改革開放再立新功的真實畫面。本書從一個側面生動地反映出共和國成立之初,自貢地區新生人民政權的建立、鞏固及其之后社會主義建設、改革開放近70年發展的風雨歷程。此書的編寫出版,不僅為西南服務團團史研究增添了新的內容,同時也為自貢地區黨史工作進一步開展提供了極為寶貴的以史勵志、以史育人的活材料,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
中共自貢市委黨史研究室編 ·地方史志 ·13.9萬字
近年講新界、論本土之聲不絕于耳,全因新界在香港本土歷史和社會演變中,一直擔當著關鍵的角色。自宋代開始,四大民系(廣府、客家、蛋家及鶴佬)已經相繼入遷新界,我們今日的本地人會吃盆菜、去打冷,拜天后、崇關帝,愛村落、保墟市,無一不與他們源遠流長的風俗文化環環相扣。至19世紀末英人租借新界后,港府土地政策的改變,更為新界帶來不一樣的局面。為了重塑香港新界華人這段珍貴的生活歷史,本書作者施志明以上述的香港新界四大民系作為主軸,按時代順序,立體地呈現他們的民間信仰、風尚習俗及其融合演變的過程。研究方法上,既以歷史文獻、歷代方志及香港檔案等作宏觀研修,亦以田野考察和新界各鄉村的族譜、碑刻、口述歷史及檔案資料等作微觀結合,有系統地把新界華人傳統風俗呈現出來。
施志明 ·地方史志 ·19.6萬字
二十四個故事、十二位珠海面孔……作者以行走的方式和不失考據的小說筆法,將碎片化的城市與人物巧妙地連綴在一起,勾勒出珠海的城市肌理與人文脈絡,以哲學的思辨探尋珠海從哪里來,又要到哪里去。
陳鈺 千紅亮 ·地方史志 ·15.9萬字
這里有原汁原味的北京民俗;這里有地道的京腔京韻;這里有濃厚的北京情結;這里是北京,有一種難以忘卻的老北京記憶。北京是一座有著3000多年建城史和800多年建都史的歷史文化名城,它與西安、洛陽、南京并稱為“中國四大古都”,它擁有7項世界級遺產,是世界上擁有世界文化遺產最多的城市之一,因此北京是您選擇文化旅游最合適不過的城市了。那么你真正的了解北京嗎?你知道北京在歷史上到底有多少個稱謂?前門樓真的有九丈九高嗎?故宮、天安門的設計又是出自何人之手?老北京四合院為何沒有東南角?老北京人是如何過春節的?
劉嘯編著 ·地方史志 ·14.6萬字
《大有莊漫志》記述的是海淀大有莊這個小村落的歷史。大有莊位于青龍橋街道辦事處轄域的中南部,明代形成村落,距今已有四五百年的歷史,村中蘊含著豐富的歷史文化,是“三山五園”歷史文化景區的有機組成部分。本書記術了大有莊的地理位置、社會歷史等方面概貌。整理編輯了大有莊歷史發展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活動,以及民間傳說、古跡遺址。大有莊屬于三山五園的規劃范圍內,書中結合這方面的情況做了簡單的介紹,并展望了大有莊的未來發展。
王秀華 ·地方史志 ·16.8萬字
《威海傳》是“絲路百城傳”系列叢書之一。威海作為膠東半島的一座重要城市,在近代又擔負過沉重的歷史重任,故作者對史料選取頗為慎重。在本書中,側重記述威海城市文明的由來及影響,不避甲午戰爭的沉重,客觀講述英租時期的變化,赴香港從警的威海籍警察,尤其細述威海海洋文化的形成歷程及凸顯的美好形態,以及威海的綿綿文脈,傳統技藝等。全書共分17個章節,由古及今,威海前世緣起海洋,當下依托于海洋,將來亦必自海洋汲取更廣大、更雄渾、更宏闊的能量。作者通過二十余萬字和百余幅圖片系統梳理威海從史前文明到當下的歷史脈絡,全方位展現威海的文化底蘊、歷史風貌和發展成就,彰顯威海的歷史人文魅力。
徐承倫 王成強 ·地方史志 ·15.5萬字
本書以云南為中心,充分利用既有研究成果,在梳理云南民族關系演進趨勢的基礎上,重點考察文化生產的主體、結構、產品內容、生產方式的歷史變遷,對不同類型的文化生產與民族關系的形成、發展以及政經秩序的建構、轉型之間的關聯做個案研究。作者希冀由此獲得關于文化生產與民族關系建構的典型資料,并為文化產業和公共文化服務在建構平等和諧民族關系中發揮積極作用提供理論和經驗支持。
劉濤 ·地方史志 ·18.1萬字
“都城風物”選取中國古代著名都城長安、洛陽、開封、杭州相關的名著四種:包括駱天驤《類編長安志》,記錄從西周、漢唐到宋元的長安古跡,以及相關史事;楊衒之《洛陽伽藍記》,記述北魏時代洛陽城市建制和佛寺建筑,以及相關政治、文化、風俗、人物、藝文、中外交往等;北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記述北宋開封的皇城建筑、城內各坊、民眾的飲食起居、歲時節令,囊括汴京生活的方方面面;南宋周密《武林舊事》,追憶南宋都城臨安城市風貌,詳述朝廷典禮﹑山川風俗﹑市肆經紀﹑四時節物﹑教坊樂部等情況。
孟元老 ·地方史志 ·3.4萬字
《喀秋莎在青島》收錄了青島歷史上許多重要時刻的資料,不僅保存了俄羅斯僑民對歷史的記憶,而且對加強中、俄友好關系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魯繼勇 ·地方史志 ·4.7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