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錄???|???注冊
黨氏莊園位于陜西省綏德縣,由黨氏家族第四世開始修建,經六代人不斷擴建,形成了以窯洞為主體的若干個四合院組成的集群村落。它不僅具有典型的窯洞風貌,還是建筑領域的奇觀,滲透著濃郁的陜北風情,是黃土高原上北方民居傳統建筑文化的縮影。是純正本真的“陜北印象”和“陜北風貌”。《陜北黨氏莊園————未曾遠去的村落》由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著名攝影家秦嶺拍攝,該書以圖片配合文字的方式,完整展現該民居瑰寶的風貌。
秦嶺 ·地方史志 ·2.4萬字
《2018中國陜西》一書由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組織編寫。全書分五部分介紹陜西2017年各方面的成就。一、《美麗篇》。包括:自然環境、歷史人文、旅游資源;二、《活力篇》。包括豐沛資源、創新動力、科技教育和人力資源。三、《幸福篇》。包括:發展概況、民生工程、城市巡禮。四、《開放篇》。包括:對外交往與經貿合作、開發區建設、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新起點。五、《附錄》。包括:重點規劃、陜西精華旅游戰略、陜西風味小吃、陜西特產。
陜西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 ·地方史志 ·4.4萬字
《喀秋莎在青島》收錄了青島歷史上許多重要時刻的資料,不僅保存了俄羅斯僑民對歷史的記憶,而且對加強中、俄友好關系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魯繼勇 ·地方史志 ·4.7萬字
本書采用編年體與紀事體相結合的形式,全面、系統、真實地記載了固原黨校的歷史沿革、大事紀要、干部培訓等內容,生動反映了黨校人艱苦奮斗的歷程和足跡。
王宏祺 ·地方史志 ·15.1萬字
《民國寧夏風云實錄》共計10本26卷。本書以時間為線索,記述了民國時期寧夏所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文中所寫事件均由當事人和事件經歷者、知情者提供,史料來源可靠,所記事件詳實,真實地反映了當時寧夏的狀況。全書時間脈絡清晰,時代主題鮮明,具有較高的史料價值。
楊少青 胡迅雷主編 ·地方史志 ·18.4萬字
邯鄲永年區的兩處古建筑——廣府古城和永年橋,是中華民族優秀歷史文化的結晶,不僅具有2600年的歷史,而且目前保持完好。《這座城,那座橋》以豐富的影像語言,多彩的光影色調,為我們展現了古人的智慧。作者飽含深情的文字,對古建筑充滿了感恩和崇敬。本書本以圖文并茂的形式,精彩呈現了廣府古城及城東弘濟橋古樸大氣的風貌,同時也展現了古城百姓安居樂業的畫面。該書內容積極向上,能夠讓更多的人了解古城和古橋,對于宣傳保護文化遺產能夠起到積極的作用。
阿軍 ·地方史志 ·7363字
楊少青 胡迅雷主編 ·地方史志 ·17.8萬字
本書的出版受到了業內人士和廣大讀者朋友的好評,館內編輯人員不敢稍有懈怠,精心挑選文物,拍照、輯錄、撰寫文字,經過近一年時間的努力,才完成本書。相信您通過仔細閱讀會深切地感受到這一點。
寧夏固原博物館 ·地方史志 ·6.6萬字
楊少青 胡迅雷主編 ·地方史志 ·17.6萬字
楊少青 胡迅雷主編 ·地方史志 ·16.9萬字
本書是一部真實的新方志編修史,也是社會主義制度下方志編修的經驗總結,堪稱銀川市20多年來修志的實錄、全史、通鑒和珍貴的檔案,具有很強的指導性、實用性和存史、咨詢的價值。
《銀川市地方志》編纂委員會 ·地方史志 ·14.6萬字
楊少青 胡迅雷主編 ·地方史志 ·15.8萬字
贛閩粵邊區地處江西、福建、廣東三省交界的邊陲地區。這里,是中國傳統典型的丘陵山區農村社會,又較早經歷近代“資本主義”的沖擊。這里,不但是20世紀30年代前期中國共產黨領導蘇維埃革命的中心地區,而且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東南抗戰的大本營。
游海華 ·地方史志 ·19.7萬字
長蘆私鹽,歷史久遠,種類多樣。為遏制私鹽,北洋政府采用了法律、行政、武力等諸多手段。其中,投入財力最多的措施是擴編長蘆緝私營,誤轉緝私。本書首先探析了長蘆緝私營的組建原因,然后闡述其營制變化及人事管理制度、領導指揮體系發展,并對其經費、薪餉、軍需供應等后勤保障體制、日常緝務活動及軍風紀等情況進行了分析闡釋。書中以該組織內部管理的視角,剖析了其緝私抵效的原因——緝私營制度及管理的時代性局限性,加上鹽業制度性鼻竇、社會性失衡矛盾共同作用所致
畢昱文 ·地方史志 ·18.3萬字
王志國主編的《那村,那人》是一部以浙江省慈溪市新浦鎮下洋浦村為背景而展開論述的文學作品,既是村史,又是由村史演繹而來的故事,它描寫了下洋浦村從有人居住至2015年這124年間發生的事情。
王志國 ·地方史志 ·18.6萬字
本書利用豐富的地方文獻,對明清至民國初年陜北黃土高原村莊做了比較深入系統的研究。內容包括:陜北黃土高原的自然環境和開發歷史、村莊的形成、村莊的日常生活、村莊內外部的關系、國家權力與村莊等。作者深入探討了村莊形成的地域特征、村莊生成機制、村莊共同體、村莊的邊界、國家權力對鄉村社會進行的“現代性”改造等問題,提出自己獨到的見解。本書作為區域研究個案,可以提供與華北、華南村莊研究進行比較的類型,有助于深入推進中國村莊史研究和鄉村社會史研究。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
秦燕 ·地方史志 ·16.3萬字
本書共分三個部:一是以《銀川城市起源研究》為主的銀川建城史研究論文,其中包括了課題組專家關于銀川城市發端、城址的起源與演化、銀川歷史沿革、城市歷史變遷、銀川地名由來、銀川城發育的地理基礎、西夏至元代興慶府絲路等九篇論文和碑文,涉及到了銀川建城史研究的各個方面;二是在完成《銀川城市起源研究》課題前后的工作資料,記錄了課題研究從開始到結題后有匯報材料、領導批示、市政協的建議案、市面上人大的決定及專家誶新聞發布會等相關資料;三是中央及地方各平面媒體對銀川城市起源研究課題的新聞報道、消息、評介文章等。
洪梅香 ·地方史志 ·19.5萬字
楊少青 胡迅雷主編 ·地方史志 ·18.6萬字
作者為國際巖畫委員會委員。曾應邀在意大利、克羅地亞的一些學術單位進行學術交流,舉辦巖畫講座。他首先發現了大麥地巖畫、香山巖畫、西山巖畫、靈武巖畫;首次提出了寧夏境內遺存有西周長城、秦皇長城、漢武長城、清修長城等觀點。國內外媒體對其學術活動、學術著作均做過評介報道。
周興華 周曉宇 ·地方史志 ·17.7萬字
《中國共產黨靖邊歷史》的編寫,堅持以中共中央《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為指導,遵循尊重歷史、存史資政的原則,真實地、全面地、系統地記述了中共靖邊地方黨組織領導靖邊人民進行新民主主義革命并取得偉大勝利。是一本具有歷史性、資料性和可讀性的黨史基本著作。
中共靖邊縣委史志辦公室編著 ·地方史志 ·12.6萬字
網站合作:傅女士 fuli.a@yuewen.com
雙新用戶(設備和賬號都新為雙新用戶)下載并登錄后1-20天最多可免費領取20本會員/單訂書且可免費讀10天
Copyright (C) 2025 www.cqxianglaok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粵公網安備 44030002000001號 ???? 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粵B2-20090059???? 互聯網ICP備案號: 粵B2-20090059-5 ???? 舉報電話:010-59357051 營業執照 網絡文化經營許可證:滬網文 (2023) 3296-228號 網絡出版服務許可證:(署)網出證(滬)字第055號????互聯網宗教信息服務許可證:滬(2023)0000015
QQ閱讀手機版